zod是什么意思在线翻译读音例句-爱情公寓3宣传片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天择)
时政术语翻译特点与术语挖掘
邢维慧
(天津外国语大学基础课教学部,天津,300204)
[摘要]时政术语是时政新闻翻译的核心,其翻译受到时政新闻的主观性、实效性、语言文化环境差异化、用词简洁性
等特征的影响。在进行时政新闻翻译时只有选择最佳时政术语对等翻译才能正确传达原文含义。在分析时政术语翻译特征
的基础上,介绍了传统纸质专业词典、翻译网站、搜索引擎、时政术语数据库和论坛等不同术语挖掘的渠道,并且分析各
不同渠道的特点,希望能对广大翻译工作者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时政新闻;术语;术语挖掘;翻译
[基金项目]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科研规划2013年度科研项目“时政术语翻译语料分析”(2013QN02)
[中图分类号]N0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邢维慧(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国际信息交流与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也不断提高。这种对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信
息的广泛性需求和对信息的时效性需求,这两个特征在时政
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时政新闻讲究时效,强调客观、公
正、全面。时政新闻包括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医
药、卫生、社会、体育等各个方面。国际社会交流的不断密
切,也使时政新闻的翻译越发显出其重要性,通过翻译活动,
可以使读者了解各个国家地区的时政新闻,同时一条时政新
闻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从而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时效
性要求极大地限制了翻译工作时间,清明节的句子摘抄 这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
了严峻挑战。
时政术语主要指出现在时政新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关
键性词汇,这些词汇的合理翻译对文献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思
想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文体特点上分析,时政新闻用词
与句型一般说来都相对固定,因此把握了时政术语的翻译就
可以有效提高时政新闻翻译的速度和质量。
一、时政术语翻译特点
(一)时政术语特点
第一,具有新闻色彩,用法较为固定。新闻报道常使用
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
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关联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
例如,“改革开放政策”(open-uppolicy)、“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systems)、“下岗”(鹊桥仙古诗翻译 laid-off)、“经济适用房”
(affordablehousing)等。英文中也有这样的新闻体词语,例
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
和暴力行动,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
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据有关方面报道”
(accordingtosourcesconcerned)、“援引……的话”(cited
assaying)。
第二,大量使用缩略语。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
幅。比如“三个代表”(threerepresents)、“三农”(agricul-
ture-countryside-farmer)、WB(worldbank世界银行)、ASP
(Americanse装组词语 llingprice美国销售价)、biz(business商业)
等。
第三,使用新词、临时造词。为了表达需要,新闻报道常
常使用“临时造词”,例如:2009年广泛出现在媒体中的“被”
字组成的一系列新词语,“被死亡”指户口在本人不知情的情
况下以“死亡”的名义被注销。例句:在补户口时发现,父母
的户口都没了,河南郸城数百老人“被死亡”。此外“被”字词
语还有“被满意”、“被自愿”、“被时代”等等。英语时政新闻
中也不乏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Euromart
(Europeancommommarket欧洲共同市场),havesand
have-nots(富人和穷人)等。这些新词随着时间的流逝,或
者成为大众所熟知的词汇,或者被逐渐遗忘,淡出人们的视
野。
(二)时政新闻术语翻译的特征
1.政治文化影响
时政新闻术语语言要求客观、公正、全面,但是时政新闻
又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意识文化等的影响,总会在一定程度上
呈现出主观色彩、政治烙印。哥伦布被欧美国家奉为发现新
大陆英雄,但在拉美人民看来却是拉美灾难之源,因此纷纷
要求将先前的“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特定社
会的“政治文化”对术语的译介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政
治操控因素包括宏观政策和专项制度两个方面,同时还包括
译者自身的思维定势,译者会自觉地避免有可能触及主流意
识形态的描述,根据当时目标政治文化规范,对原文言语作
中性处理。翻译不忠的现象不是误译,而是既定的政治意识
对翻译干扰的结果。
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是不同文化语境的转换。就文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第27卷第1期2014年1月
Vol.27No.1
Jan.2014
----167
对术语翻运筹帷幄的主人公是谁 译的操控而言,文化交流的客观需求超过了政治上
的主观因素。在诸多的文化因素中,文化心理结构的状况对
翻译的影响差别最大。民族心理意识指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所形成的心理活动特征,包括一个民族共有的情感、风俗、习
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这种心理意识是在共
同的外部生存条件下与内部交流的长期磨合中不断构筑,由
民族发展的共同历史条件形成的。例如,“个人主义”是我国
一贯强烈反对的不良思想倾向。之所以反对它们,是与我国
的特殊国情和意识形态相关的。但在西方文化观念中,“个
人主义”并没有贬义色彩,而是西方强调个人自由和以人为
本的核心思想观念,素来深受推崇与热爱。所以,如果将
“个人主义”译为“individualism”,并加以反对,就势必引起文
化冲突。现在我们用“selfishindividualism”来翻译“个人主
义”,这样不但消解了“个人主义”与individualism之间的文化
冲突,而且语义更为准确,是能得到广泛认可的对应语。而
我们也更多的把“individualism”翻译成“个体主义”,以和“个
人主义”加以区分。
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译者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
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
面,这样才不会误译或导致严重后果。
2.语言差异影响
除了注意时政新闻术语翻译过程中的政治文化立场,语
言差异也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语言的差异会造成翻译
中的两个倾向:过分追求译文的流畅而忽略了原意或者使原
文风格消失殆尽;过分追求忠于原文而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这要求时政新闻译者更要能够权衡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
化(foreignization)的尺度,争取使译文既能最大程度上保持
原文的含义和风格,又能使读者理解和接受。
对于这一问题,赵琦、毛东辉、官忠明等学者都提出了
“中国英语”的说法。不同于“中式英语”所强调的“以汉语的
思维方式进行英语翻译而得出的蹩脚译文”,“中国英语”是
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来表达中国所特有事物的一种表
达方式,并能够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英
语”在时政新闻翻译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在与世界其他
各国进行对外政治、经济宣传时,也必然会使用到英语去表
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时事术语。时政术语是中国不同时
期的政治产物,在任何英文词典上都不可能找到能直接为我
们所用的对应表达法,所以我们需要在把握英语习惯的同
时,创造出“中国英语”表达方式。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
这些名称,一时不懂,但经解释,不难懂得。
(三)时政术语翻译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
时政术语翻译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译文对等词不一
致的问题,现在的媒体中存在大量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时政
术语翻译。例如:将“第三产业”翻译为“thethirdindustry”、
“thethirdestate”、“thetertiaryindustry”、“theservicein-
dustry”。造成误译的原因通常有对原文术语意义把握的偏
差,没有选择合适的译文对等词而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
译,没有充分考虑原文和译文所在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而这种不规范、不统一的翻译造成了翻译领域的混乱,更会
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规范翻译工作,建立权威的时政术语数据库,
供广大译者参考。
时政术语翻译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难以找到
合适的对等术语。语言翻译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为跨文化
交际提供帮助,当中国人把自己特有的事物,尤其是具有中
国特色的时政术语介绍给外国人了解时,必然会碰到难以从
现有的英语表达方式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形式这一难题。对
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语言差异影响”部分的“中国英语”解
决方式。
二、时政术语挖掘
既然时政术语的翻译是时政新闻翻译的关键,那么找到
最合适的术语翻译就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
行时政术语挖掘成为时政新闻译者关心的问题。在此将介
绍几个有效的术语挖掘渠道,并分析不同渠道的特点,使翻
译工作者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几种渠道帮助确
定时政术语翻译方式。
(一)时政术语挖掘渠道
1.传统纸质词典
传统纸质词典是译者们最早使用的翻译辅助工具,包括
单语词典、双语词典和多语词典,按照内容又可分为普通词
典和各类专业词典。
普通词典包含内容广泛全面,可以满足时政文献翻译者
的一般需求。有些词典词条比较全面,而且涉及到不同专业
领域术语的解释和/或翻译,可为译者提供较大的帮助。例
如2007年出版的《新牛津英汉双语大词典》,收录词语释义
355000余条涉,结合了语言知识与百科信息。
但是普通词典毕竟不能全面概括各个专业的所有术语,
因此使用专业词典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专门面向时政
术语翻译的专业词典比较少,不像电脑网络、医药卫生、法
律、经济、文学、环境气候、数学等领域的专业词典种类丰
富。比较有影响的是《英汉美英报刊词典》和《20世纪新词语
词典》。
外研社2002年出版了《英汉美英报刊词典》包含了美国
和英国报刊常见的政治、军事、外交、法律、公安和情报等词
语,其中有大量新词,此外还包含了国家、政党和其他组织机
构介绍,人物官职,美英国内及世界大事,美英国内外政策和
思想派系,报刊(背景、立场、编排)等方面的内容。在词条的
释义中,《英汉美英报刊词典》力求将词语内涵表达出来,不
是给读者简单的字面翻译使读者一头雾水,而是将相关时代
背景一并说明,使读者透彻理解其义,再辅以各个媒体的原
句例文,使读者最大限度地掌握这个词条。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世纪新词语词典》
(TwentiethCenturyWords)收选了5000个20世纪产生的英
语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充分反映了20世纪西方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英语在20世纪的发展。----168
对于单语、双语或多语词典的优劣性分析,不同使用者、
面向不同使用目的时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例如著名翻译家
萨尔塞维奇认为在法律领域,双语词典对译者的帮助有限,
并且由于法律术语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双语词典的信息量远
远不及单语词典。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词典要根据具体需要
决定。
单语词典是用单一语言对词条概念等进行解释说明,并
给出类似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当译者遇到某个不了解或者不
确定的术语或概念时,就可以借助单语词典进行核实。当
然,使用单语词典的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此外,
单语词典往往能给译者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使译者对术语
概念的了解更加透彻,进而对译文的把握更加准确。
双语词典或者多语词典能够提供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
相关对等词,但通常介绍性信息并不详细而且还缺乏对对等
词之间差异性的必要描述信息。译者在对众多的对等词进
行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
纸质词典的一个最大劣势就是一旦出版,难于更新。而
且由于词典的编纂和出版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所以经
常是词典从出版面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过时了。这一缺
陷,是制约时政术语类词典发展的巨大障碍,因为时政新闻
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时效性。新的时政术语层出不穷,这
些新术语在字典很难找到,这对纸质时政术语词典是一个难
以治愈的硬伤。网络在线词典或者电子词典的出现是解决
这个问题的一剂良方。网络在线词典或者电子词典的最大
特征就是更新速度快,更新成本低廉。同时,用户在使用在
线词典或者电子词典时可以大大减少检索所需时间。
2.网上工具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时政新闻的载体也更加多
样,除了比较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之外,现在发
展更加迅速的是电子网络媒体。而新兴的电子网络媒体一
方面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
成为了翻译工作者有力的翻译辅助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
可以使翻译工作顺畅、高效。协助时政术语翻译的常用网上
工具包括翻译网站、搜索引擎、时政术语数据库和论坛等。
从互联网上译者可以找到大量的翻译网站,其中不乏非
常优秀的工具资源。灵格斯(Lingoes)网站词典库中包含有
超过80种语言、上千部主题范围广泛的词典与百科全书,可
供用户下载安装。我们也可以免费下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们共同研发的一套用以研究语言学的
词汇参考系统WordNet,这是一部包含了语义信息的英语词
典。CNKI翻译助手不仅提供各种术语的翻译,而且还列出
了术语出处和在各个领域的使用频率,可供用户分析使用。
大量翻译网站的出现为译者提供了方便,但是,这些在
线词典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提供错误翻译,对句
子的翻译更是差强人意。翻译网站一般基于机器翻译原理,
为用户提供从词语到篇章的翻译。因为机器通常按既定规
则对译,主语对主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所以,对语法
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句子还能提供较为令人满意的翻译,而
对于较长的句子,机器翻译难以准确分析句子结构,从而造
成翻译错误,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而对于成语,由于不能意
译,机器翻译的出错更多。但是对单个词语的翻译,在线翻
译网站还是可以给出令人较为满意的答案。译者可以利用
这些翻译网站进行术语挖掘,再对得到的术语加以认真分析
选择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译网站的功能。
使用搜索引擎可以使译者在海量的网站中找到相关时
政术语的解释、对等词等信息。网上搜索引擎的功能极为强
大,它可以被视为用户利用网络字典、百科全书、最新时政消
息等内容的最佳途径。例如搜索引擎谷歌(google),这个名
字已经在西方被广泛使用为动词形式,表示通过网络搜索引
擎对某个对象进行搜索——Iwillgoogleit(用谷歌搜索一
下)。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超级语料库,里面的信息包罗万
象,译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最新的相关专业术语。译者
不仅可以熟知相关背景知识、获得术语的翻译,而且可以检
验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
译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阅包含背景知识的相关网站,
熟知相关背景下的术语,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一些专有
名词的译法,例如一些组织机构、会议名称的译法。例如:在
谷哥中输入“两会,英文”,就能够得到多个网页链接,“百度
知道”不仅告诉我们“两会”(twosessions)的英文缩写和全
称形式分别为“NPC(NationalPeople\'sCongress)andCP-
PCC(ChinesePeople\'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
而且还列出了一系列相关名称及翻译,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theNPCPresidium、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theNPCStandingCommittee、政府工作报告govern-
ment\'sworkreport、宪法修正案amendmentstotheConsti-
tution等,通过其他链接,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确认翻译的准
确性和普遍性。
时政术语翻译的难点之一就是译者难以在两套不同的
社会文化意识背景下找到确切对应的术语对等词,这一问题
也可以通过长相思白居易赏析 搜索引擎来解决。由于原文和译文中使用的术
语可能会对应不同的概念范围,原文和译文中术语的对应包
含以下几种情况:原文术语与译文术语一一对应;原文一个
术语对应译文中多个术语;原文中多个术语对应译文中的一
个术语。使用搜索引擎可以帮助译者消除原文或译文中的
一词多义(相对译文或原文而言)情况,帮助确定最相符的对
等词术语,或者将术语进行最确切的解释限定。搜索引擎提
供给我们的巨大语料库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术语所在上
下文的基础上找到最佳对等词。
除了搜索引擎的使用,译者还可以参考较权威的官方术
语库。网上海量的信息也造成这些信息的可信度降低,从网
上获得的时政术语翻译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若要从参差不
齐的网络资源中挖掘有用可信的术语,我们可以参考权威部
门的术语数据库。例如由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
会发布的时政翻译类词汇,具有权威性,是广大译者参考的
最佳选择。其中有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词汇包括“和谐共----169
赢”(all-winharmony;harmonyandallwinners)、“实现社
会公平与正义”(ensureequityandjustice)、“诚信缺失”
(lackofcredibility)、“新能源观”(newthinkingonenergy
development)等。由权威部门发布的术语翻译不仅可以规范
翻译市场,提高翻译质量,更可以促进我国对外交流和对外
宣传工作的健康发展。
3.各种专业论坛
是众多论坛中的一个,这是一个各个国家译
者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论坛中,当翻译者遇到难以解决
的翻译疑问,比如对某个术语的理解或者翻译,便可以向其
他同行提问,通常论坛中的提问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回答。译
者可以从众多的解答中挑选出认为满意的答案,也可以对他
人提供的答案进行评价、给予积分奖励。其他成员也可以对
问题答案进行评价,指出错误答案,这样论坛中提供的答案
往往具有较高水准。而且每次提问的问题、提供的答案和对
答案的评价都被储存起来,可供人们以后查询参考。
论坛包含各个专业术语和时政术语翻译。提
出的问题所属专业不同,问题难度深度也有差别,有些问题
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并且复杂、难以漓清;有些问题是由刚刚
入门的资历尚浅的译者提出,他们还不具备对原文充分的理
解力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译文对等词,所提问问题往往清晰易
答。出现在论坛中的问题,一般都是从词典中或者搜索引擎
中不能找到的术语,一般都是较新出现的术语、缩略语和那
些不太具有术语特征的词汇单元。对于专有名词的提问并
不是很多,而对“混合术语”(由普通词和术语组成)的提问相
对较多,因为这些词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只有上下文才能决
定词语的细微差别。论坛中提问的术语另一个特征是长度
较长包含了两个以上的单词,这样的术语一般不像单个词的
术语可以在词典中找到。还有一类是主谓结构术语,译者可
以理解每个单词,但是所有单词合在一起,译者就不解其义
了,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论坛中的同行们给予帮助和确
认。还有一种情况是译者可以理解原文含义但却不知道怎
么在译文中表达出来,原因也多为原文译文间缺少一一对应
的对等词,这时译者也可以求助与论坛中的同行给予帮助,
提供即准确又顺畅的译文。
论坛可以给译者提供快速高效的帮助,一般在问题提出
后的较短时间内,即可收到来自同行们的回复、点评等。针
对中国用户,我们也有中国翻译论坛、正方英语翻译论坛这
样的专业翻译论坛,还有像百度知道这样比较宽泛的论坛。
译者从中都可以获得有益的帮助。
(二)上善若水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时政术语挖掘评价
为了提高时政新闻译文的准确度,我们在选择时政术语
时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概念翻译
中,定性分析指“确定某一概念在英语中有哪些表达方法”,
而定量分析指“确定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英语中使用的频
率,从而选择最准确、最常用、最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
法”。当我们从各种渠道获得时政术语翻译对等词后,还要
进一步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定量分析我们可以通
过查询对等词使用频率予以确认,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具有
较高使用频率的对等词进行定性分析,即通过分析十五夜望月古诗的诗句 其上下文
语境来了解这个对等词的含义是否与原文术语一致。
时政术语翻译作为专业语言翻译的一种,有着自身的特
征,时政新闻翻译承载了宣传国家思想、政策的重任,因此译
者需要对时政新闻特别是时政术语做出最准确达意快速高
效的翻译。面对翻译中的难点,时政术语挖掘是译者顺利完
成翻译任务的基础。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仅可以使用传
统的词典来获取时政术语翻译对等词,更可以利用多样的网
上工具协助获取对等词、并评价分析对等词,从而获得最优
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erminologyintranslationpractice:dictionar⁃
ies,googlingordiscussionforums?[J]Journaloftranslationandin⁃
terpretation(online),2008(3).
[2]冯建文,江桦.汉语时政新词语英译对应问题[J].Sino-USEng⁃
lishTeaching,2005(2).
[3]官忠明.英文期刊《经济学人》汉译英时政词语点评[J].上海翻
译,2009(2).
[4]毛东辉.从政治时事术语的翻译看“中国英语”[J].宁波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4(3).
[5]孙淑芬.经济术语翻译中的操控现象[J].企业经济,2004(10).
[6]田传茂.基于网上数据库定量定性分析的术语翻译[J].上海翻
译,2010(1).
[7]赵琦.论时政术语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Z].http://.
cn/,2011(8).
----170
更多推荐
vol是什么意思在线翻译读音例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