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是什么意思语解释例句-海词汉语-崇拜英文
2023年4月4日发(作者:2013年注册会计师成绩渔歌子张志和朗读 查询)
中文四字成语英译研究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文四字成语——这一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
化内容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四字成语的翻译也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
难点。本文就对一些中文四字成语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一些中文四字成语以及
英译的例子和翻译方法。
标签:四字成语;翻译;英语
中文的四字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逐步加深。特别是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外国
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发浓厚。与卫玠真实长相复原图 谚语、俚语等不同,汉语四字成语更以其对
仗工整,音韵对称的美学功能和修辞特点而成为翻译中的一个难点。中国的四字
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朗诵诗歌小学生 史故事、民间传说,或者是民间长期约
定俗成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那么,为了更好地探讨中文四字成语的翻译思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西文
化差异之所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
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重合处(cultural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同一名
词会有相同的内涵意义或者联想意义。比如狐狸都比喻为狡猾,猴子都比喻为机
灵。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名词来比喻表达同一
思想。例如:汉语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英语用“Inthelandoftheblind,the
one-eyedmanisking”.成语就好像一面镜子。它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文化的特点。
汉英成语的差异正说明了这点。汉英文化的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
同。
一、比喻上的不同
中国人常常用“杀鸡取卵”来比喻一个人贪心过甚,以至于一无所得。而英语
则用“killthegoosethatlaysgol宏大的反义词 deneggs”来表达这个意思。还有如:
爱屋及乌Loveme,lovemydog.
无风不起浪Nosmokewithoutfire.
湿得像落汤鸡Aswetasadrownedrat.
蠢得像猪Asstupidasagoose.
二、地域文化的不同
中国人常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英语则用
“justlikemushrooms”(犹如和蘑菇一样的众多)来形容同样的意思。这是因为竹子
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甚至连“bamboo”(竹)这个词也是引进的外来词。
还有如:中国人会用“炎炎夏日”来形容酷暑难当,“夏天”常与酷暑炎热的天气
联系在一起,而英国人则只会把夏天与温和的天气联系在一起。
三、风俗习惯的不同
比如:狗对于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的伴侣和宠
物。所以英国人对狗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如上文中提到的“loveme,love
mydog”中国民间虽有养狗
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来形容坏人坏事。如:狗嘴
里吐不出象牙Afilthymouthcan’tutterde-centwords.
四、历史来源的不同
“忽冷忽热”这个汉语成语没有深层意义上的历史来源,而相对应的英语成语
“blowhotandcold”是出自《伊索寓言》,讲一个人冬夜在山林里迷路了,碰到山林
小神(satyr)领他回自己的小屋,路上这人不断的呵气,山林小神问他干什么,他说手
冷麻木了,呵气取暖。到家后,山林小神给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那人端到嘴边
又吹凉。山林小神问他又干什么,他回答说粥很烫,想把粥吹凉。山林小神对他
说:“你嘴里既吹热又吹冷(blowhotandcoldwiththesamebreath),这样的人我不接
待,你走吧。”寓言原喻“避免与性情模棱两可的人交往”,现在意思为:“动摇不定,
反复无常。”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时应尽可能地遵循这些原则,即尽可能多地去了
解译语文化。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成语时必须
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主要信息的传递[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1]。我们可以按照中文四字成
语和英文成语的特点,将四字成语归为以下三类,以便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
一、一一对译型
由于人类生活的世界、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有共通之处,因此,各种文化和语
言也表现出一定的相融性和共同点。英语和汉语中的成语有些在语言形式和比喻
形象方面十分相似,因此可以用同义习语套用法进行一一对译,例如:
一石二鸟tokilltwobirdswit曾照吴王宫里人 honestone.
趁热打铁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
火上加油topouroilontheflame.
晴天霹雳likeaboltfromthebluesky.
浑水摸鱼tofishinthetroubledwater.
轻如鸿毛aslightasafeather.
空中楼阁castleintheair.
破釜沉舟toburntheboat.
如履薄冰tobeonthethinice.
水涨船高whentheriverrises,theboatfloatshigh.
东张西望lookhereorthere,lookaround.
全心全意withallone’sheart.
二、部分对译型
英汉民族毕竟在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在
各自的语言中都形成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虽然英汉成语中有些喻体不同,
但其引起的联想意义相似或基本相似。因此,在翻译汉语成语时,我们可以采用
喻体转换的方法,借用那些虽然表现方式不同或喻体有异,但表达的意义基本相
似的英语谚语或成语。例如:
守口如瓶asdumbasanoyster;assilentasthegraves;ascloseaswax.
一贫如洗aspoorasachurchmouse.
健壮如牛asstrongasahorse.
血流如注tobleedlikeapig.
打草驚蛇towakeasleepingdog.
对牛弹琴tocastpearlsbeforeswine.
画蛇添足topaintthelily.
雪中送炭tohelpalamedogoverastile.
易如反掌aseasyasfallingoffalog.
三、不对译型
在成语的翻译中,最困难的就应当属于这一类成语了,因为其中有许多来源
于古代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及文史典籍等。在中国读者看来不难理解的成语,
对西方读者来说,往往会感到不知所云,因为他们不了解引译出这些成语的那些
历史典故。遇到这类成语时,如果从字面上能够译得通,可以采用直译配合注译,
即在译文后面加注,简要点出其比喻义或引申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
从字面上不太好译的,则只能意译,必要时加脚注,把典故简要介绍一下,使译
文的读者了解该成语的来龙去脉,增进对其内涵的理解,使译文真正成为沟通中
西方文化的桥梁。
例如:来源于历史故事的“风声鹤唳”可译为:
Thewhistlingofwind,andthecryingofcranes——stateoffearandturmoil.
来源于古代神话故事的“天衣无缝”,可译为:
Adivinegarmentwithoutseams——flawless.
来源于历史典籍的“青出于蓝”可译为:
Greencomesfrombluebutexcelsblue——thepupilssurpassesthemaster.
另外,针对一些其他的四字格成语,也宜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在
透彻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的基础上,结合其语法结构上的特点,选
择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表达形式。
比如“病入膏肓”:
Diseasehasspreadtothevitalorgans——regardedashopeless.
家徒四壁
Ahouseemptyofallfurniture.
(以上两句前一半均为直译,后一半均为意译)
天伦之乐
Thehappinessofnaturalrelationships
谆谆告诫
Admonishrepeatedly
(以上两句基本上为直译)
有些成语的翻译很简单,几乎可以一一对译,就如同分类的第一种;而对于
第二类成语的翻译来说,可能会比第一类的难些,但基本上还是可以翻译出来的,
只是翻译不出成语的那种工整;此外,有些成语的翻译涉及到了中国的历史典故,
寓言,神话等,成语的翻译难度又增加了,可能没那么容易翻译出来。因此要采
取一些办法对它们进行比较巧妙的翻译,但是不可以把其中成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训练题 语的翻译同其他词
语的翻译完全割裂开,孤立地去考虑成语的翻译方法,而是要结合上下文,根据
文章的整体内容和具体的句子结构上的需要,灵活地选择其翻译方法:或用成句;
或用短语;或者干脆就用一个十分贴切的单词。总之,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
都要努力使译文做到通顺、达意,并且能较好地保持原作的文体风格[2]。
参考文献
[1]胡娟,曾勇,黄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什么意思 燕.《汉译英中成语翻译的研究》文教论坛(外语研
究),2007年第9期.
[2]张博.《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方法浅议》十堰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年第2期.
更多推荐
遵循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