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rt是什么意思ort在线翻译读音例句-六级翻译常考句型
2023年4月18日发(作者:教师节黑板报图片)
两江四湖英文导游词
夜游导游词
各位贵宾、游客、先生、女士:
欢迎大家游览桂林市环城水系,我叫X X X,担任此次游
览的导游,我和船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
望各位给予支持、配合,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舍利塔 在发船之前,请大家看行船前方有一座白塔,那
是舍利塔。原塔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塔前原有唐著名书
法家褚遂良书《金刚经》碑,已毁。现存舍利塔为明洪武十
八年(1385)重建,为过街式喇嘛塔,此塔通高13.22米,
分塔基、底层、塔身、塔刹4部分。这样的塔在全国只有2
座,一座在青海,还有1座就是大家看到的这座了。 基础
设施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船上的基础设施,今天水上游览
安全是大家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每位乘客座位下方有救生
衣,另外我们船上有水手,有专职摄像师为大家服务。为了
您和他人的健康,船上禁烟,喜欢吸烟的朋友不妨忍耐一会,
喜欢摄像的朋友,请到游船进湖之后在到船尾甲板上进行,
现在我们处在的是桃花江,桃花江和漓江由于水是比较复杂
的,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家等到游船进湖再到船尾甲板上进
行拍照摄像,进出船舱的时候,请注意脚下安全、不要碰头。
1
为了保障大家在游览的旅途中有个良好的试听环境,请各位
游客将说话的音量自动调小,以免影响到其他游客的试听,
谢谢大家的合作。请大家随身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以免
丢失。带小孩的家长,请照顾好小孩。
游览路线 现在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游览路线,我
们从文昌桥码头出发,先游一段桃花江,然后过一个榕湖双
船闸,将游船抬升4米左右,进入四个内湖游览,依次是榕
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游览完内湖之后再通过一个木龙
湖升船机,使游船下降3米左右,游览一段漓江,最后在解
放桥码头靠岸,整个行程大约80分钟左右,现在大家所在
的是桃花江水域。
桃花江 旧名阳江,发源于桂林市灵川县境内的中央岭东
南侧,由北向南流经桂林城西侧,全长18.4千米,往东南汇
入漓江,是漓江的主要支流。传说江的源头有华岩洞,经常
有桃花瓣从洞中流出,故名桃花江。桃花江上游两岸有很多
夹竹桃,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花瓣掉落江中,场景十分美
丽,所以有诗赞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特别是深
秋的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有“阳江秋月”之说,也是桂林古
八景之一。
胜水坝 请看行船右方,横卧在阳江故道上的是虹桥,又
名胜水坝,东西横向,长100米,宽20米。全用长方形巨
石平铺,并有由北而南的斜坡。始筑于明洪武九年(1376),
2
它既分引了阳江水进城南护城河,向东流,经象鼻山流入漓
江,又能使漓江洪水越过堤坝,由阳江故道(今宁远河)汇
入漓江。取名“虹桥”,是因该坝横卧水中,“隐如长虹”,又
名“胜水坝”,是取“坝胜于水而城得水之济”之意。
南门桥 前方即将通过的是南门桥,它位于桃花江中山路
之上,是贯穿桂林市南面的一个重要桥梁。这座桥是有三座
桥构成,中间的一座是明国时建成,旁边的两座是92年扩
建成现在大家所看的的样子。
独角亭 通过南门桥之后,在大家的左前方有一座小亭子,
大家可以看到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亭子的下面部分,只有一
只脚,所以我们称它为独角亭,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其占地
面积小,不妨碍行人的观赏同时也减少洪水的浸泡。 朱紫
牌坊 前面有座高大雄伟的朱紫牌坊。为什么在此处建牌坊,
据《临桂县志》,西门外有叫牌坊脚的地方,原先应建有牌
坊。此牌坊的东侧有一浮雕取名“朱紫高升”,因旁边有一朱
紫巷而得名。大家知道唐代官员服饰五品以上为朱色,三品
以上为紫色。因此“朱紫”指高升的意思。这里预祝大家步步
高升。
西门桥 在前方我们即将通过的是西门桥。西门水泊西门
桥在宋代时是拖板桥,民国时建成3孔石拱桥,后毁于战争。
过河要靠渡船或涉水,碰上水大,时有遇难者。解放后,建
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现在已进行了装修。西门桥的东南
3
侧的堤岸上有一浮清水出芙蓉下一句 雕,取名“西门水泊”,是说此处以前经常
停泊许多船舶。
两江四湖桂林市的水上游览,古已有之,到了宋代,环城
水上游览成为一种时尚。但到以后,由于淤塞,江湖隔断,
城内水上游览逐渐消失。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
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桂林市环城水系的构想,把桂林市中
心区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贯通,所
以又称为“两江四乌衣巷拼音 湖”工程。该工程自1999年8月23日正式
启动,2002年5月2日,两江四湖通水并首航成功,同年6
月2日,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两江四湖工程,从根本
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态环境,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并被评为“桂林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个城市”。
摄影介绍 今天大家游览两江四湖,相信很多游客出门在
外都带来数码器材将自己看到的美景拍摄下来,那么如何在
一艘移动的游船上很好的拍摄到风景照片呢,现在由我们船
上的摄影大师为大家介绍一下。
榕湖双船闸 桂林的地势非常的独特,是湖高江低的,所
以待会我们将通过第一道建筑物榕湖双船闸,将船抬升4米
左右。它位于榕湖与桃花江的连接处,是实现内湖与外江环
城通航的一个重要控制性建筑物,它是利用三峡大坝的原
理,水涨船高、水降船落,蓄水与放水的过程。今天各位游
客将可以体验一下蓄水的过程。当两只游船在闸内停
4
好之后,我们船尾的人字大门将会放下,将桃花江水与闸
内断开,实现蓄水。大家可以看到墙壁上的水痕,待会我们
的游船将会升到水痕的地方,使船底与前方湖水持平,前方
的下沉门下降,我中秋节祝福语简短 们就可以进入内湖了。 榕湖 过了榕湖双
船闸,就进入了内湖。榕湖东西向长860米,平均宽度110
米,水域面积约9.46公顷。 信义桥进入榕湖,首先穿过信
义桥,该桥的设计与榕湖景区、少年宫等以青少年活动为主
题的周边环境相协调,桥墩呈“V”字型,桥上两边各有一道
拱圈,桥型线条优美别致,桥拱天面绘有想象丰富的儿童画。
桥长57米,桥宽26米。
榕湖饭店 通过信义桥,在左方就是我们的国宾馆——榕
湖饭店,曾多次接待国家领导人国外重要宾客,也是桂林最
早开放的涉外宾馆。
我们游览的榕湖之所以叫榕湖,是因为一棵千年古榕树,
它在行船的左前方沿岸边上,高18.6米,胸径1.62米,冠
幅直径32米。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被贬羁管宜州(今广
西宜山)路经桂林时,曾系舟于这棵榕树下。为纪念他,并
修造一艘短篷石船于湖上,后人立碑“黄庭坚系舟处”。古榕
树后面有个古老的成名,古南门,又名榕树门,建于南宋,
当时叫威德门。“古南门”三字系郭沫若所书。
古榕双桥 前面即将通过的是是古榕双桥,该桥以中国著
名桥梁——颐和园中玉带桥的桥型为基础,并发展为双桥形
5
式,汉白玉的近似满月的桥拱卧于清波之上,充分体现了两
水夹明月,双桥落彩虹的意境。桥长22.6米,单桥桥宽4米。
北斗桥 行船左侧那弯弯曲曲的桥是北斗桥,因桥上的七
根灯柱的布局与天上北斗七星的布局相同而得名。而与北斗
桥相连的这座小岛,被称为湖心岛,岛上小桥流水、 清幽
恬静,是休闲的好去处。
玻璃桥 前面大家看到的是一座造型优美、晶莹剔透的小
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部采用水晶玻璃材料装修的桥梁,兼美观
与实用为一体的玻璃桥。
阳桥 前方我们将要经过的是一座三跨变截连续的桥梁,
叫阳桥,长 34 米,宽 50 米。该桥历史悠久,在宋代叫青
带桥,又叫通济桥,为木桥。因建在阳塘之上,明代时更名
为阳桥。桥拱下以及桥下两边墙壁刻有表现桂林山水及桂林
人文故事的浮雕。
杉湖 湖与湖之间以桥来区分,游船通过阳桥之后,我们
来到第二个湖——杉湖,东西长约390米,平均宽度180米,
水域面积7.02公顷,是四个湖中最小的一个。杉湖与榕湖,
都是宋代人工开掘的桂林城南护城河,合称阳塘。
日月双塔 杉湖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前面高耸的日、月双塔。
日塔用铜材装修,金碧辉煌,高41米,共 9 层,是中国最
高的铜塔;月塔用琉璃装修,庄重典雅,高35米,共七层。
在湖面下,两塔之间建有18米长的水族馆,把双塔连接起
6
来。日月为明,象征着桂林明天更加美好的意思。接下来我
们会有几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拍照留影,想要拍照的游客请听
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到船尾的甲板上进行。请大家注意脚下安
全,进出船舱不要碰头。
我们的游船到此,将会原路返回一段路程去游览桂湖及木
龙湖,大家可以再次欣赏榕杉湖的美丽景色。
下面我们要连续穿过几道密集的桥梁。
榕溪桥 前面是榕溪桥,该桥桥型与我国著名石拱桥----
赵州桥的桥型相似,桥长26米,桥宽8米。桥拱有各种字
体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浮雕。
迎宾桥 迎面是迎宾桥,它将西方的凯旋门的建筑形式与
我国古代吊桥造型完美结合在一起。迎宾桥是专供入住榕湖
饭店贵宾乘车出入的桥梁。桥长35.50米,桥宽6.50米。迎
客门门拱雕刻着盛开的莲花,栩栩如生,象征友谊纯洁,和
平长存。门顶有中国56个民族兄弟姐妹的浮雕,形象生动,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及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丽泽桥 接着要穿过的是丽泽桥。丽泽桥是中国第一座自
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就是桥梁承受的力全部通过悬索和
两根主缆传递到桥塔上。该桥的钢梁与钢梁之间靠一个个螺
栓连接,共有8万多个螺栓,桥面上的灯光以地灯为主。
现在我们已进入桂湖水域。桂湖南北向长约1700余米,
平均宽度110米,水域面积约16.6公顷,是四个湖中最大的
7
湖。在宋代就是城西的护城河,据记载,最宽处达 120 米,
最深 6 米,易守难攻,因此,当时的元军和明军攻打桂林
的时候 3 个月都攻不下来,后来想办法把水放干,才攻入
桂林城。
观漪桥 前面是观漪桥,采用了拱桥的外型、梁桥的结构,
3个连续的桥拱突出了桥身的通透与轻盈。4根桥头柱饰分
别代表着杉湖、榕湖、桂湖与木龙湖。桥长115米,宽44
米。观漪桥的3个桥拱下面的彩绘分别表现了两江四湖工程
显山露水、连江接湖、引水入湖的历程。
宝贤桥 前方要穿过的是宝贤桥,宝贤桥是桂林市第一座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建造的桥梁。该桥采用简洁柔和的装
饰石材,雕刻精美。整座桥就是一尊巨大的石雕工艺品。桥
长47.24米,宽12米。
水杉 现在顺着行船前方,湖岸出现了一排树干挺拔、气
势不凡的树林。此景叫“水杉列阵” 。这种高大笔直的树
木就叫水杉树。水杉是我国珍贵孑(jie)遗树种之一,是国
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生物界的活化石。而水杉树的叶子
也会随着一年四季的交替, 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很
有观赏价值。
樟树 通过宝贤桥之后,请大家将目光转向行船的左前方,
在这湖边是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大家可以发现这树的根
系非常发达,穿过了围墙插入水中,不知道各位游客能猜得
8
出它是什么树么?其实是一棵樟树,具有吸尘防蚊的功效。
下边的 “树根”密布,远看真假难辨,而实际上是人造的。
因樟树离地面太高,影响景观, 于是建造了这一组以假乱
真的人造树根, 就把樟树、湖岸、湖面融为一体,成为了 一
个新的景点。
老人山 西岸有一座山,状似一位头戴风帽的慈祥老人,
待我们进入漫不经心造句 漓江,远望此山更像。这座山叫老人山。老人山
从地质上说,它的生成年代相当久远,大约是在3.67亿年前
至3.74亿年前在浅海中沉积,它形成数十万年以后,才有了
叠彩山,又过几十万年,伏波山、象鼻山、独秀峰等才陆续
出现,是名符其实的“老人”
西清桥 老人山前的这座桥叫西清桥,为步行桥,桥身装
修全部采用名贵的红松木。桥长48.8米,宽4.5米。传说是
由大科学家牛顿在英国伦敦教书时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数学
桥,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有人想探究奥
秘,曾把桥梁拆开,却无法复原。实际上这座桥是英国桥梁
设计大师威廉姆埃斯里奇在游历东方以后,受中国桥梁的启
发而设计的。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成11.25度的夹角,
在18世纪,这种设计被称为几何结构,故名“数字桥”。
宝积桥 接下来要穿过的是宝积桥,宝积桥因位于宝积山
下而得名。桥身采用中国古代城墙形式设计建造,以达到与
宝积山上宋代城墙遗址等周围历史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效果。
9
该桥的桥型设计为桂林所独创。桥长50米,宽24米。桥拱
下用阴刻手法描绘了3万年前宝积岩人的生活状况。
宝积山 大家看到湖边有一座灯光打造的五颜六色的山,
它叫宝积山,宝积山以山坳奇石垒如珠宝而得名,宝积山西
北麓有华景洞。洞内空明轩豁,地面平坦,有支洞盘旋而上,
曾塑有鬼谷子像。山上还遗存宋代 300 余米城墙及便门,
南麓有宝积岩,发现了距今 3 万年的古人类化 石和文化遗
存,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桂林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文化
遗址之一。
木龙桥 下面我们要经过的这座桥是木龙桥,因横卧在木
龙湖之上而得名。通过木龙桥大家就可以发现,桥下宛如桂
林的溶洞,“唐碑西安,宋刻桂林”,桂林除素有山水甲天下
之称处,还有摩崖石刻甲天下之誉。而现在我们要经过的这
座木龙桥就可以欣赏到桂林的摩崖石刻文化。
木龙湖 过了木龙桥,我们就进入到木龙湖宋城景区。木
龙湖景区的建设突出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参照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段而 设计
建造的。
叠彩山 我们看到的是叠彩山的北麓,它的最高峰是仙鹤
峰,因山峰酷似仙鹤而得名。山峰上部有仙鹤洞,抗日战争
时期,桂林有线电报机房曾迁至洞内。现辟为“仙鹤碑林”,
摩崖多幅现代书画作品。瞻鹤洞前原有一座长方形的青砖灰
10
瓦平房,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在桂林被
国民党秘密囚禁的地方,已不存在。 接下来大家可以欣赏
行船右方的一段民乐表演
叠彩桥 前边这座优美精巧的桥梁暂名叫叠彩桥,设计灵
感来源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仿此
桥而建的木龙桥,白天象一条身姿矫健的蛟龙横跨木龙两
岸。入夜,灯火齐明,它又象一道绚丽的彩虹,仿佛是《清
明上河图》中的汴河上的虹桥飘落在木龙湖上。) 木龙塔 前
方看到的这座塔是木龙塔,它是以上海宋代的龙华塔为蓝本
建造的,高37米,是典型的楼阁式宝塔。 铜鼓舞 现在我
们城墙脚下的为大家带来一段铜鼓舞,迎接各位游客的到
来。
叠彩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叠彩山的北面,叠彩是桂林的
名山,唐代桂管观察使元晦《叠彩山记》云:“山以石文横
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这里是观赏、品味“山
以石纹横布,彩翠相间”的最佳位置。
木龙湖升降机 现在我们要通过的是第二道建筑物木龙湖
升降机进入漓江。木龙湖升降机是连通漓江与四湖、实现内
湖与外江环城通航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是中国第一个载客
观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机。木龙湖升船机最大提升荷载为74.4
吨,最大升程为3.54米,采用湿运过闸形式,即游船驶入升
船机的水厢,经过卷扬机,使游船下降3米左右,再驶入漓
11
江。就像我们乘坐的电梯一样,经过卷扬机,从2楼下降到
1楼。整个过程大约3-5分钟,请大家耐心等待一下。
漓江 现在我们已进入漓江。漓江发源于桂林市兴安猫儿
山,由北向南流经兴安、灵川、桂林城区、阳朔,至平乐县
恭城河口,桂林段49.3千米。漓江晶莹清澈,奇峰夹岸,是
岩溶地形发育最典型、丰富和集中的地带,有“百里画廊”之
称,是享誉世界的黄金水道。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
玉簪”,刘克荘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王正功的“桂
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等千古名句对漓江作了精
彩的描绘和热情的歌颂。现在游船要从叠彩山的东面通过。
叠彩山前有木龙石塔,高4.34米,建于唐代,是中国最古老
喇嘛式石塔。石塔前是木龙古渡,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来
桂林考察时,途经木龙古渡。这里忆往昔峥嵘岁月 也是著名影片《刘山姐》
中刘山姐与莫老爷对歌的拍摄地。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叠彩山主峰明月峰,以高、险、秀著称,
以峰高可揽明月,故名明月峰。峰顶有拿云亭,状其高,可
抓住云彩。若登上此峰,云山、城景、江水尽收眼底,是游
人必登的山峰。1963年1月,朱德、徐特立、吴玉章、谢觉
哉四老同登此峰,并在峰顶留下唱和诗。当时朱德77岁,
徐特立87岁,朱德《登叠彩山赠徐老》诗:“徐老老英雄,
同登明月峰。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给名山增辉,激
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攀登高峰。此峰又被誉为英雄峰,诸
12
位是英雄的,不妨去攀登一下。
漓江东岸还有一座一半山体插入漓江的山——伏波山,伏
波山得名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是两种,一个是因山体阻挡住
波涛,有伏波平浪的意思,故名伏波山。另一个是传说汉代
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安南时曾在此驻军,其有神力,可以一箭
穿三座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则名伏波山。伏波山景区内还
有伏波晚棹、大铁钟、千人锅还珠洞、试剑石等景点,喜欢
的朋友不妨去看一下。
解放桥 前面的大桥是解放桥。宋代时此处有由船体相连
而成的拖板桥,叫东江桥。明代重修,更名永济桥。清代又
多次重修。当行人踏上浮桥,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柳色青青,
波澜惊起,景致迷人,故有“东渡春澜”之说,为桂林八景之
一。民国28年(1939)12月~30年(1941)8月建石墩木桁
架上承式简支桥,定名中正桥。日军侵桂时,
二、三孔钢梁被炸断,光复后,设浮桥。1951年2月~7
月,在中正桥原址,利用原墩台,建钢木合构桁架桥,为纪
念桂林市解放,命名为解放桥,以后几次改建。现在的解放
桥为五跨空腹箱型连拱造型,是从40个方案中挑选出来的。
桥型优美,气势宏伟。该桥桥面宽45米,相当于旧桥桥面
的3倍。
现在,我们这次游程就要结束了。请大家在座位上坐好,
注意安全,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将船停好方能下船,谢谢大家
13
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谅解。欢迎各位
再来桂林,再次游览两江四湖,我们的游船到此结束,祝各
位游客旅途愉快,谢谢各位游客,再见!
2012-8-13
篇二:两江四湖日游导游词
日游导游词
各位贵宾、游客、先生、女士:
欢迎大家游览桂林市环城水系,我叫X X X,担任此次游
览的导游,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各位给予支持、配合,
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杉湖,东西长约390米,平均宽度
180米,水域面积7.02公顷,四个湖最深3米,最浅1.5米。
杉湖与榕湖,都是宋代人工开掘的桂林城南护城河,合称阳
塘。
现在请大家观赏高耸在杉湖岛上的日、月双塔。日塔用铜
材装修,金碧辉煌,高41米,是中国最高的铜塔;月塔用
琉璃装修,庄重典雅,高35米。两塔之间有建在湖面下的
水族馆,把双塔连接起来。
杉湖以清明幽静著名,清代赵德湘《杉湖晚归》诗曰:“山
远青于黛,湖平绿到堤。涓涓新月色,生在夕阳西。” 在清
代及近现代,一些名人喜欢在杉湖居住、活动。杉湖北岸现
在建有表现“杉湖十子”活动的浮雕石屏风,原处附近曾建有
14
“补杉楼”,是清代桂林10位著名文人吟诗作文的地方,
杉湖南岸有一处中西结合式的别墅式建筑,是李宗仁的官
邸,是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在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时落成,
是李宗仁在民国37年4月~38年11月间多次回桂林的居住
和办公的地方,现建筑保存完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面是游船将要穿过的一座三跨变截连续桥梁,叫阳桥,
桥长34米,桥宽50米。该桥历史悠久,在宋代时叫青带桥,
又叫通济桥,为木桥。明代才更名阳桥,因建在阳塘之上。
以后多次重建,现在的桥,是两江四湖工程兴建期间新建的。
桥拱下以及桥下两边墙壁刻有表现桂林山水及桂林人文故
事的浮雕。
杉湖与榕湖以阳桥为界,桥东是杉湖,桥西是榕湖,现在
我们进入了榕湖。榕湖东西向长860米,平均宽度110米,
水面面积约9.46公顷。
前面大家看到的是一座造型优美、晶莹剔透的小桥,是中
国第一座全部采用水晶玻璃材料装修的桥梁。 前面是古榕
双桥,该桥以中国著名桥梁——颐和园中玉带桥的桥型为基
础,并发展为双桥形式,汉白玉的近似满月的桥拱卧于清波
之上,充分体现了两水夹明月,双桥落彩虹的意境。桥拱下
的浮雕再现了杉湖、榕湖、桂湖清淤时采用远距离管道运输
技术的情景。
榕湖饭店是桂林市的国宾馆,多次接待了外国元首和我国
15
国家领导人。饭店内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中西结合式两层楼
房,原名“桂庐”,是国民党桂系第二号人物、国民党高级将
领白崇禧的故居,现保存完好。
榕湖北岸有古南门,又名榕树门,建于南宋,当时叫威德
门。“古南门”三字系郭沫若所书。古南门前这棵浓荫蔽日的
大榕树,已有近千年的树龄,高18.6米,胸径1.62米,冠
幅直径32米。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被贬羁管宜州(今广
西宜山)路经桂林时,曾系舟于这棵榕树下。为纪念他,后
人立碑“黄庭坚系舟处”,并修造一艘短篷石船于湖上。
下面我们要连续穿过几道密集的桥梁。
前面是榕溪桥,该桥桥型与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的
桥型相似,桥长26米,桥宽8米。桥拱有各种字体的“桂林
山水甲天下”浮雕。
迎面是迎宾桥,它将西方的凯旋门的建筑形式与我国古代
吊桥造型完美结合在一起。迎宾桥是专供入住榕湖饭店贵宾
乘车出入的桥梁。桥长35.50米,桥宽6.50米。迎客门门拱
雕刻着盛开的莲花,栩栩如生,寓意友谊纯洁,和平长存。
门顶则有中国56个民族兄弟姐妹的浮雕,形象生动,象征
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及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接着要穿过
的是丽泽桥。丽泽桥是中国第一座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
桥,结构设计新颖,技术含量高。什么叫自锚式悬索桥?就
是桥梁承受的力全部通过悬索和两根主缆传递到桥塔上。丽
16
泽桥的技术含量高,结构设计复杂,工艺要求精确。该桥的
钢梁结构部分由一段一段的钢桁梁铆接而成,钢梁与钢梁之
间靠一个个螺栓连接,共有8万多螺栓,要经初拧、复拧、
终拧、3次才能拧紧,而且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丽泽桥的
灯光装饰很有特色,桥面上的灯光以地灯为主,人行道的灯
光安在桥的栏杆外面,既可勾勒出桥梁优美的轮廊,又不刺
激行人的眼睛。
现在我们已进入桂湖水域。桂湖南北向长约1700余米,
平均宽度110米,水域面积约16.6公顷,由丽泽湖、宝贤湖、
西清湖组成,这三个湖分别因古代湖的东岸有丽泽门、宝贤
门、西清门而得名。丽泽桥又因横跨丽泽湖之上而得名。桂
湖是宋代城西的护城河,主要由李曾伯、朱禩孙、胡颖开发,
称西壕塘。据记载,当时最宽处达120米,深6米,所以无
论元军还是后来的明军从西面攻打桂林城时,都是3个月攻
打不下,其原因就是此处水险。后来,他们只有设法把水放
干,才攻入桂林城。西壕塘不仅用作设防,而且风景优美,
也是舟游的好去处。但到了明朝建立以后近百年,战事较少,
西壕塘作为护城河的作用逐逐渐减弱,逐渐成为游览胜地。
国湖东侧建有西清门、宝贤门、丽泽
门,故分段称之西清湖、宝贤湖、丽泽湖。到了清代,西
清湖、宝贤湖、丽泽湖已少了昔日的清冽,附近妇女多来此
洗涤衣物,故名之为漂帛塘。
17
前面是观漪桥,采用了拱桥的外型、梁桥的结构,3个连
续的桥拱突出了桥身的通透与轻盈。4根桥头柱饰分别代表
着杉湖、榕湖、桂湖与木龙湖。桥长115米,宽44米。观
漪桥的3个桥拱下面的彩绘分别表现了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
水、连江接湖、引水入湖的历程。
桂林市的水上游览,古已有之,到了宋代,环城水上游览
成为一种时尚。但到以后,湖塘淤塞,江湖隔断,城内水上
游览逐渐消失。
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
设桂林市环城水系的构想,把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
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贯通,所以又称为“两江四湖”工
程。工程自1999年8月23日正式启动,2002年5月2日,
两江四湖通水并首航成功,2002年6月2日,两江四湖一期
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
两江四湖工程,是桂林市的大型环保工程、大型城市基础
设施工程、大型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文化建设工程。两江四
湖一期工程竣工,从根本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态环境,完善
了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开拓了市中心旅游的新格局,传
承、发扬了历史文化。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
任委员曲格平称赞“桂林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个城市”。
现在到了宝贤桥,位于宝贤湖和西清湖的交汇处,宝贤桥
是桂林市第一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建造的桥梁。该桥采
18
用简洁柔和的装饰石材,雕刻精美。整座桥就是一尊巨大的
石雕工艺品。桥长47.24米,宽12米。
西岸种植着一排水杉。水杉为我国珍贵孑遗树种之一,被
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树干笔
直挺拔,气势不凡,这些水杉仿佛是威武雄壮的将士排列着
整齐的队型接受大家的检阅。此景叫“水杉列阵”。
行船的左前方的山叫老人山,因状似一位头戴风帽的慈祥
老人得名。“老人高风”是桂林二十四景之一。老人山系桂林
城西高山,为攻城必争之地,有古烽火台,1944年桂林保卫
战时,是国军抗击日军的重要军事据点。
桂湖饭店前湖岸一株樟树,下边“树根”密布,远看仿佛是
真的树根,实际上是人造的。因为樟树离湖面太高,影响景
观。建造了这一组以假乱真的人造树根,就把樟树、湖岸、
湖面融入一体,成为一个新的景点。
老人山前的这座桥叫西清桥,为步行桥,桥身装修全部采
用名贵的红松木。桥长48.8米,宽4.5米。该桥桥型参照了
传说由大科学家牛顿在英国伦敦教书时亲自设计并建造的
数学桥,是一座木质桁架桥,造型别致,有250多年的历史,
整座桥体原本未用一颗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有人想探究奥
秘,曾把桥梁拆开,却无法复原,只好用钉子固定。实际上
这座桥是英国桥梁设计大师威廉姆埃斯里奇在游历东方以
后,受中国桥梁的启发而设计的。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
19
成11.25度的夹角,在18世纪,这种设计被称为几何结构,
故名“数字桥”。
现在要进入宝积桥,宝积桥因位于宝积山下而得名。桥身
采用中国古代城墙形式设计建造,以达到与宝积山上宋代城
墙遗址等周围历史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效果。该桥的桥型设计
为桂林所独创。桥长50米,宽24米。桥拱下用阴刻手法描
绘了3万年前宝积岩人的生活状况。
现在游船的位置在铁佛塘之上,铁佛塘是今木龙湖的一部
分。木龙湖景区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遗迹相当密集。 木
龙湖南岸,西有宝积山,东有叠彩山。宝积山以山坳奇石垒
如珠宝而得名,叠彩山则因“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
叠彩然,故以为名。”唐代桂管观察使元晦曾对两山进行开
拓。
南麓有宝积岩,发现距今3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
存,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桂林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文化
遗址。
下面我们要经过的这座桥是木龙桥,因横卧在木龙湖之上
而得名。众所周知,桂林除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处,还有摩
崖石刻甲天下之誉。自南北朝至今,文人墨客因着各种原因
来到桂林,为桂林山水所倾倒,写下了无数赞美桂林山水的
诗文,从隋唐至民国桂林有大小的摩崖石刻2000余件,素
有“唐碑西安,宋刻桂林”之誉,其中的许多人将他们所写的
20
诗及游览桂林风景的过程苏轼生平简介1000字 ,摩刻在桂林的山岩上,形成了源
远流长的桂林石刻文化。它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现在我们要经过的这座木龙桥就可以欣赏到桂林的
摩崖石刻文化。
叠彩山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北麓,它的最高峰是仙鹤峰,因
山峰酷似仙鹤而得名。山峰上部有仙鹤洞,抗日战争时期,
桂林有线电报机房曾迁至洞内。现辟为“仙鹤碑林”,摩崖多
幅现代书画作品。瞻鹤洞前原有一座长方形的青砖灰瓦平
房,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在桂林被国民
党秘密囚禁的地方,已不存在。
木龙湖北岸有一座淡黄色的砖木结构的中西结合式建筑,
这是国民党元老李济深在1940年~1944年期间任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时的住所。
前边这座优美精巧的桥梁暂名叫叠彩桥,设计灵感来源于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仿此桥而建的
木龙桥,白天象一条身姿矫健的蛟龙横跨木龙两岸。入夜,
灯火齐明,它又象一道绚丽的彩虹,仿佛是《清明上河图》
中的汴河上的虹桥飘落在木龙湖上。)
木龙湖现在的位置,在宋代是一排排的兵营,木龙湖景区
建设突出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在木龙湖北
侧依托宋代东镇门、宋城墙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建设了许
多具有宋代建筑气息的古建筑群落的景点。木龙湖,位于宝
21
积山、叠彩山北侧,鹦鹉山、铁封山南侧。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叠彩山的北面,叠彩是桂林的名山,唐
代桂管观察使元晦《叠彩山记》云:“山以石文横布,彩翠
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这里是观赏、品味“山以石纹
横布,彩翠相间”的最佳位置。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东镇门城楼,他的下面是宋代留下来
的18座古老城门剩下来的两座之一东镇门,另一个是我们
刚看过的古南门.东镇门是在南宋时修建的,起到屯兵、嘹
望的作用,是官式防御性建筑,这样的城门在南宋是有18
座保存至今的只有两座了,所以东镇门是我们研究南宋时桂
林城楼建设的重要资料.
现在,我们这次游程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对我讲解工作
的支持,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欢迎各位再来桂林,再次
游览两江四湖。再见!
2012-8-13
篇三:两江四湖
In1998, the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Project was
implemented. Today, the lake area has taken an entirely new
look. The water system cruise has become one of Guilin’s
top tourist attractions. it starts from Zhiyin Dock, which is
on the east bank of Shan Lake, via Shan, Rong, Gui, Mulong,
joins the Li River, ending at the Liberation Bridge
22
Shan Lake is located north of the Elephant Hill, noted for
its crystal clear waters. In the middle of Shan lake, there are
two pagodas; one is Yan Ta, or the Sun Pagoda.
Still on this trip, we come to the Yang Bridge. When we
pass under this bridge, you will be attracted by those relief
sculptures carved on the stone, it tells us the stories
happened in Guilin’s history a long time ago.
Next we come to the Crystal Glass Bridge. At daytime, it is
crystal clear like an ice sculpture. At night, with the colorful
lights glittering on it and the music fountain nearby, it gives
you a marvelous impression of being a fantasy wonderland.
Now we come to the northern part of Rong Lake. Here,
there is a giant old banyan tree, which has lived over 800
years. Beside the banyan, there is an ancient city gate
building. It is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called Gunan
Men—the ancient south city gate. There is a double bridge
in the center of Rong Lake, dividing the lake into two parts.
It is called Double Banyan Bridg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in front of us is Rongxi
Bridge,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Zhaozhou Bridge. The next
one is YingBing Bridge; it is specially designed to welcome
guests to the Garden Hotel.
23
Lize Bridge is a steel cable bridge. It usually reminds
people of the Golden Bridge in San Franciso.
Baoxian Bridge follows the design of Alexander Bridge on
Seine River, Paris. The body is ornamented with some
conjoint wreaths of Baroque order.
Here we are, toward the last lake, Mulong Lake. The
bridge we are approaching is Baoji Bridge, named after the
hill beside it. It is uniquely designed as a battle fort. To the
north of Mulong Lake, an ancient Song City is built.
Stand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lake, the ancient-looking
architectures, pavilion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s, terraces, corridors, pagodas, etc, are
the reproduced sce450px” width=“450px” alt=“两江四湖英
文导游词” title=“两江四湖英文导游词”/>
nes of the famous Song painting “Festival of Pure
Brightness on the River”.
24
斜棱柱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原则性
更多推荐
蓄水坝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