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现象的英文象翻译象英语怎么说-赵忠祥老师什么时候走的


2023年4月1日发(作者:在线英语阅读)

一、云南西双版纳概况

一、基本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成立最早

的自治州。西双版纳为傣语地名,傣语音译“西双”即十二,“版纳”即千块田,意译为“向

封建领主提供贡赋的十二个行政单位”。全州国土面积19125平方公里,下辖景洪市、勐海

县、勐腊县,共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10个县级国营农场和6个中央、省属

科研单位,全州总人口106万人

位于云南省东端的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以

其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遐迩,名列我国十抖的拼音 大名胜风景区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

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全州总面积19184.45平方公里,

人口79.6万,下辖景洪市和猛海、猛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

佤、瑶等十几个民族,其中傣族占1/3,汉族占1/3,其他民族占1/3。与老挝、缅甸接壤,

国境线长1069公里。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

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温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年雾日达108—146

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於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的基本州情可以概括为:

一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特点的自然资源富集。西双版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

湿两季分明,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2400个小时、年平均气温18

-20℃,是理想的避寒之地。热带、亚热带光热水土的丰厚条件造就了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

的优势,作为全球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好的一块绿洲,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热带原始雨林。

全州有林地面积113.7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67.69%,建有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26.8万公顷。在这片仅占全国1/500的国土上,有植物种类5000多种,占全国的

六分之一;动物种类2000多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物种

基因库”和“森林生态博物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是国家级生态示范

区。作为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现有胶园358万亩。是中国普洱茶的故乡,有世界

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群落,境内六大古茶山有8万多亩上百年栽培型古茶园以及1700年树龄

的野生型茶树,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傣药南药资源富集,傣医药历史悠久,是我国四大民

族传统医药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热带雨林、避寒胜地、和谐家园、神秘风情”的

旅游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是北方人避寒过冬,东南亚傣民族寻根访源,海内外游

客回归自然、享受天然氧吧、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二是以纯朴自然为特色的民族风情浓郁。世居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

等13种民族及尚未归类的空格人、补过人、克木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其

中:傣族是主体民族,有30.27万人,占总人口的34.4%,1979年我国最后确认的基诺族是

西双版纳独有的少数民族,有2.02万人。解放以来,通过《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孔雀公

主》、《澜沧江边蝴蝶会》等电影、歌曲、舞蹈、文学作品,以及周恩来、江泽民、胡锦涛、

李鹏、朱镕基、温家宝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关怀,使西双版纳的神奇美丽逐渐为

世人所知晓。西双版纳各民族独特的民居民俗,多彩的民族服饰,众多的民族节日,各民族

的宗教文化、雨林文化、贝叶文化、茶叶文化以及舞蹈艺术、歌唱艺术、民间工艺等汇集成

丰厚的民族文化。傣族的“泼水节”、“赞哈”、制陶和基诺族的大鼓舞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

三是以与东南亚国家毗邻为特征的地缘区位优越。地处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

相连,与泰国互为毗邻,全州国境线长966.3公里,占全省边境线近四分之一。发源于青藏

高原,一江连六国的黄金水道——澜沧江湄公河纵贯革命红诗100首小学生 全境,中、老、缅、泰四国已于2001

年6月正式开展商贸通航。上湄公河航道的疏浚工作已结束,为国家5级航道,可长年通航

250吨的客货轮。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从西双版纳出境,今年将建成通车。建成于

1990年的西双版纳机场现已开通了18条国内航线和直航泰国曼谷、清迈的国际航线,2007

年航班达到1.75万架次(起降),航空运输游客180.76万人次。州内现有景洪港、磨憨、

打洛、景洪机场4个水、陆、空国家级口岸和多个边民互市点,可通过水、陆、空直达老、

缅、泰等国,是全国仅有的水、陆、空一类口岸俱全的自治州。

四是以社会发育程度不高为特性的制约因素较多。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

是典型的农业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8.9%、农业增加值占GDP的34%,城镇化水平低,

为34.55%,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5%,坝区面积仅占5%。由于文化教育、环境条件和

发展基础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使县市之间、城乡之间、山坝区之间、各民

族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2年,低于全国全省平

均水平。有两个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布朗族),加之地处边疆,远离中心城市,很多资

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景点、景区简介

曼斗旅游村

曼斗旅游村位于距景洪城区六公里,风光秀丽的澜沧江畔。这里专门为客人组织丰富多

彩的傣族民俗活动,让你亲临狂欢的泼水节,傣族婚礼仪式、丢包、表演民族舞蹈等,让你

也当一次傣家“卜哨”(小姑娘),“卜冒”(小伙子)。

水域风光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双版纳流出境外。在西双版纳的流程为158

公里。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览澜沧江可分上下两段。

上段游览线从景洪出发,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渐渐收缩,最窄处仅

20米左右。两岸是参差不齐的大岩石,江水汹涌澎湃。

下段游览线从景洪乘船而下,经橄榄坝至中、老、缅3国交界处。礁石林立,婚上荤下 离开橄榄

坝往下行驶,两岸山势险峻。

版纳神话园:神奇多彩的民族神话王国

坐落在景洪通小勐仑植物园途中18公里处,曼桂村旁。走进金黄色神话园大门,迎面是四

尊金色的人面兽身大型塑像,塑像前有一幅大型彩色浮雕,上面雕的是傣家人远古时代,开开

辟地的神话故事,看到这精彩的画面,仿佛把游人引进了这个神奇多彩的民族神话王国。

园内右侧,一片花丛中,簇拥着诸多天神,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每个神都有一段神话故

事。喜欢听神话故事的旅客,不仿亲临其境,记忆下一个个动听的传说,领略一下佛教中的神奇

传说,别有一番情趣。神话园内可以看到一棵巨大的箭毒木,这种树法含有剧毒,古代战争中

用于涂抹箭头,射伤皮肉即死。古往今来,这棵树成了曼桂村民世代信奉的神树。勐巴拉王国

园林\"勐巴拉纳西\"是西双版纳古代名称,傣语意思是美丽的地方,\"勐巴拉王国园林\"是一个

具有独特民族风光情趣的旅游景点,此园林建在橄榄坝,整个园林,汇集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

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了傣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簇风情。

园内、椰子树、槟榔树挺拔,香蕉树、芒果树成林,凤尾竹随风摇曵,黄斑竹映阳灿烂。百

余年的野生荔枝树浓荫覆盖,热带森林特有的绞杀树令人深思暇想,傣族小第六佛都的大佛寺

雄伟、肃穆;别致的傣家竹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还有好客的傣家会欢迎您上傣楼坐客,给您

敬上香喷喷的傣家特有的糯米香茶。大佛寺周围分布着十多座富有特色的佛塔和不同的雕

塑与浮雕,向旅客展示了傣族创世纪的传说;傣家民族村向您展示第一、第二、第三代傣家

竹楼的演变,直至建在大树上的原始住宅。游人可登上天桥串游傣家,领略当日傣族单家独户

住到丛林之中,为防野兽侵害或其他意外而建造的天桥,以互想救助的原始环境。走下天桥,

便是小河流水、古树苍苍、藤蔓缠绕、棕树挺拔,使人享受到一种热带原始森林的美境。最

后,便是占地约1。5万平方米,复原的勐巴拉纳西古王国,王国里建有傣王义事厅、宫厅、宾

舍、御花园和奴仆作坊住舍等。旅客可以观赏傣族古国宫廷舞蹈,品尝品廷御膳,还可以参观

傣族织锦、榨粉、厨膳和驯象、玩蛇、饲孔雀等。一连串的游览,新颖独特,让您领略到一种

异族古国的情调。

曼典瀑布

曼典瀑布位于景洪西南方向27公里处,穿过森林,经过河沟小桥,抬头可见瀑布从悬

崖处飞泻而下,瀑布共有10多级,落差20米,其声如千百只愤怒的野兽的嘶鸣。这里属热

带沟谷雨林地区,各种植物层层叠叠,既有数十米高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各种苔藓植

物,高高矮矮的植物,组成相互依附的热带植物群落。阿玛山原始森林里还有许多动物,画

眉鸟悦耳的歌声,使古老的森林充满了生机。

这里各类植物千姿百态,水雾腾腾,遮天盖地,漫步古老的森林中,景致优雅,令人赏

心悦目。

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地处景洪城郊东南2公里的傣族村寨曼听村的南面,与曼听佛寺相连,占地面

积400余亩,是景洪城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荟萃的公园,也是西双版纳地区具有悠久历史

的一个名园。现在的曼听公园是在宫庭花园的废址上修建的。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公

园内仿建了曼飞龙笋塔和景真八角亭;重建了西双版纳历史第一个总佛寺——洼坝姐佛寺;

塑建了周恩来总理欢度泼水节的铜像。将古河道改造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建造了跨越古河

道的钢筋水泥仿木桥,建有西双版纳第一个孔雀园、大象表演场、泼水场、露天歌舞表演场

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公园设施。曼听公园成为一座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

的园林胜地。

如今的春欢公园正以崭新的面貌呈观在澜沧江畔,黎明之城中。进入公园门口,迎面看

见我们日夜思念的周恩来总理的铜像。他身着傣装,一手端水,一手握青枝,笑容满面地与

各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

在公园的西南面是昔日“春欢”公园遗留下来的近百亩铁刀木林,形成大片林荫。林间建

有数座小巧的傣式凉亭,可以让游客在铁刀木林中小憩。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在公园的中心地

段,建有一座孔雀园,数以百计的绿孔雀在露天场内漫步、开屏、追逐嬉戏,任人观赏。饶

有趣味的游客都抢着在开屏的孔雀旁拍摄下最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

“春欢”——灵魂公园,你就是这样长久地展示着傣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令所

有的中外游客留连忘返。

曼听公园位于景洪市东南方,距城区约2公里,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

占地面积11.54万平方米。园内风光明媚,林木蓊郁,稀有的铁刀木、各类果树比比皆是,

是人们观赏游玩的理想园地。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石老的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

花园,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所。传说傣王妃来公园游玩时,

公园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此取名春欢公园,傣意为“灵魂之园”。

园内既有地造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人工培育的奇花异卉和园林建筑。游园的客人既可

观赏古朴的自然景色,又可鉴赏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人文景观。

进入曼听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纪念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

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

树。

公园里还修建了圣洁的曼飞龙笋塔、西双版纳瓦八洁总佛寺和精美的景真八角亭模拟造

型以及四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萨拉亭等设施。公园旁是曼听傣族村寨,这些共同形成了公园、

村寨和佛寺三位一体的游乐点。

踏入公园,你便会油然产生回归自然之感,深切感受天然与人工巧妙的结合,让人赏心

悦目,心旷神怡。

春欢公园

是景洪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位于澜沧江与流沙河交汇处的曼听寨边,原称“曼听公

园”,占地20公顷。“春欢”是傣语,意为“灵魂之园”,是西双版纳历史上的宫廷花园旧址。

该园占地面积350亩,是一个天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干栏式佛寺、凉亭和花果园。园

内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春欢公园旁边是曼听寨和曼听佛寺,共同形成了公园、村寨和佛寺

三位一体的游乐点。园内景观有天然铁刀木林景、周恩来总理参加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欢度泼

水节的铜像、名塔集景、孔雀园、傣族佛寺、旅游纪念品选购长廊以及泼水、品尝民族食品

场所等。

园内古老的黑心树林,有仿建的笋塔、八角亭,远屹立着3.2米高的周总理铜像;佛协

和“佛寺瓦、姐”也在此。公园草木青翠,果树成林,园内还仿造有曼听飞龙塔及景真八角塔,

建有各式休息亭,公园右侧是800年前修建的古护城河。

姐勒大金塔

距瑞丽东北5公里,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其规模不亚

于允燕塔、以及西双版纳的贺知章最著名的十首诗 曼飞龙塔。始建于17世纪,由17座塔组成的群塔,塔身贴满金

砖,四周环绕着16座小塔,塔身均涂金粉,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此塔是东南亚的著名佛塔之一,旁有佛寺供奉。听说每年的泼水节,都要举行3天隆重

的佛会,十分热闹。

景真八角亭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城西十四公里的景真山(为古傣人国都,称“晋真”),建有

一座塔形巨亭,所以人们也叫它勐景佛塔。它就是八角亭。

走进五彩井冈2007西藏圣地婚礼航空旅行白皮书黄金周出游全攻略木结构的塔形

亭,其构造形制实属中外罕见。亭由五个部分构成,即座、身、檐、面、顶,总高15.42米,

宽8.6米,基座高2.5米,砖砌的亚字形须弥座造型十分奇特。全亭周围分八个大面,三十

一个小面,三十二个棱角。四方开门,每门上两幅雕龙。亭身十层悬山式口檐由十二根长十

米的大梁支撑,上面复盖着金黄色琉璃细瓦,呈鱼鳞状,自下至顶渐次缩小,最后聚中在一

个金属圆盘下。每重亭檐脊上都饰有小金塔、禽兽形及火焰形琉璃。亭基、亭身外面抹了浅

红色泥皮,同时镶了种种颜色的玻璃,金银粉绘印的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看上去金

光夺目,五彩缤纷。亭顶为木结构,呈锥形,上面竖一根刹杆,四面嵌的金属薄片有网状哨

眼,风一吹能发出美妙的哨音。看上去光艳如千瓣莲花怒放,听上去,哨音如仙音袅袅而来。

八角亭始建于傣历一千零六十三年(公元1701年),二三百年里经过三次大规模维修。据说,

亭的整体形状是信奉佛教的傣族人仿照佛祖释迦牟尼的帽子式样建造的。又有传说,它是景

真山下龙王显圣,委派八条青龙抬了龙宫之宝“水上八角亭”移放到山上的。

其实,更为可信也颇感人的倒是另一个传说。清朝初年,有一位爱游历的“贺勐缅宁”(傣

语:内地汉人)来到景真,他为此处的艳丽风光所陶醉,想造一个纪念性建筑,得到当地傣

族居民赞同,他汇集能工巧匠,设计、绘图、备料,建造了这座奇绝可人的亭。又说,基座

刚建好,那位汉人得信,家中有急事需要他立即返回。他回了家,心里惦记着八角亭,就委

派了一位傣族朋友来景真,继续完成建亭工程。竣工时,他不能亲到,就命仆人捎来一块地

毯。地毯放置到亭中间地上,尺寸形状严丝合缝。

三、人文景观

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

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

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

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

成。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

后须加以修补。

傣族竹楼傣族竹楼是另一种杆栏式住宅。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

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

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

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

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

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

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傣族佛寺和佛塔

傣族佛寺和佛塔傣族是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座佛寺。那么傣族的佛

寺和佛塔有何文化特点呢?

傣族佛寺一般由大殿、藏经阁、僧舍等部分组成。佛殿是佛爷讲经说法的地方,也是供

佛之所,体量最大,造型也最为精美。傣族佛寺既吸收了中原建筑文化的内容,又受东南亚

国家建筑风格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傣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从布局上说,多沿东西向纵

向布置,但并无严格的对称、严整等要求,较为自由和灵活。佛寺的屋顶和屋面很有特色,

屋顶庞大陡峻,屋面轮廓丰富。普洱南传佛教寺庙较有代表性的有孟连的中城佛寺、芒中佛

寺,景谷的迁糯佛寺、官缅寺、曼岛佛初刻拍案惊奇小说在线阅读 寺等

赛歌与泼水

五龙,壮语的发音是“西纳”,意思是风景美丽、田水富饶的鱼米之乡。五条河水推送着

一艘艘竹筏,载来了临村的父老乡亲。顺水而下,身着绚丽彩衣的乡亲撒下一路欢歌,相聚

在五龙乡的水寨村。在壮族看来,他们称做调子的山歌是用于相识的,不论年纪、不分认识

与否,只要能唱小调,能对调子,用歌声交流,就都是朋友。当然,和大家最熟悉的传统一

样,山歌最令人感怀的是男女青年互诉衷肠的真情表达。竹筏行至水寨,河面宽阔开来,在

四周绿泱泱的田地映衬下,竹筏横七竖八地停下,大家三五成群,相约着上岸聚集在河两岸,

一边遥看对岸是否有自己心仪的人,一边亮出嗓子用歌声描述心意。姑娘们羞涩地相互低头

咬着耳朵,小伙们起着哄推推搡搡,小孩在人群中追逐打闹,年长者抽着烟袋、抱着婴儿,

个个都是笑容满面,说着、唱着欣喜的心情。一些孩子干脆上了岸,打起翘(就是我们的翘

翘板)、荡开秋千,自娱自乐也惹得众人的羡慕。

歌声还未尽兴,不知是谁先挑起了调皮的神经,一股清泉洒在被骄阳晒得火辣的皮肤上,

被泼者也不吝惜将清凉传递,于是大家先是徒手撩起河水,后来不尽兴的人还抄起附近可借

的瓢盆,一场声势浩大的泼水战就此铺开。虽说谁都是穿上新装隆重赶来,可泼湿的人谁都

不怒不恼,反而乐得一身凉快。

逛三月街

玩性不高的乡亲背着竹箩去赶三月街。集市上鲜亮的货品晃花了挑选者的眼睛。最耀眼

的要数新奇的花米饭,才打下的新糯米,被染成五颜六色,装在冒着热气的蒸笼里,让人游山西村原文拼音 老

远先被颜色一路迷过来,又垂涎着打开荷包买上几斤,再挖上大勺蜂蜜,拌开了吃下,眼里

赏着明媚的色彩,唇上、舌间品着糯米清香和蜂蜜浓郁的交融,真是既悦目又美味。时下受

够了食品安全威胁的人们大可不必为染料的卫生担心,据说花米饭是用各种纯天然的中草药

染制而成的。在壮族人看来,三月三是比春节还隆重的节日,喜庆节日里的一切都是对整个

来年的预示,于是人们企福来年身体健康,图吉利就在饭上涂上各种药材,不仅着了色,还

能保健康。一般花米饭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都有,黄色是用当地人称做杨咪咪的花或黄姜染

成的,能治疗肝炎;紫色是一种草本植物,可预防淌鼻血;黑色是用三角枫叶子染成,作用

是保护肠胃,不会拉肚子;蓝色用的是板兰根叶子,可清火……可谓壮乡人早就运用食疗一

法。另外,花米饭还有更深的寓意,就是各民族早就杂居在一起,在过节的时候,无论你来

自何方,都是朋友、都是乡亲,各种颜色混合一起就象征着各民族不分彼此,相融相交。

和花米饭一样鲜亮的还有染色的花鸡蛋,和我们平时家里有喜事送亲朋吃红皮蛋一样,

着上颜色的花鸡蛋也是吉祥祝福的象征,但是壮族传统的花鸡蛋远比我们的来得色彩艳丽。

最有趣的是花鸡蛋并不仅是着色,壮家人还要将它们精心打扮,用彩色的丝线将其裹起做成

类似香囊的挂饰。现在毛线普遍了,大家就改用各色韧性、花色都好的毛线,还创新式地加

上几个毛线球,用竹竿一排的挂在街边,就象彩色的帘子横在你面前。买上一个挂在胸前,

七彩的线配上七彩的鸡蛋着实好看,想不到平时最质朴的食物反而成了最美丽的饰品。听老

人说,将鸡蛋装饰成荷包早有源头,三月街远近闻名,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赶老远的路赶来热

闹一番,为了路途上充饥大家都会带上煮熟的鸡蛋,而一路上又都会相识、相遇些朋友,有

荷包做装饰的花鸡蛋就成了最好的礼物,不但送了吉祥的祝福,还能让大家在路途上果腹,

如此礼物最能代表壮家人的质朴。

集市上的传统货物还有大小各异、造型多样的葫芦,在壮乡人的生活里,葫芦是装酒、

盛饭、带水的工具,身边似乎时时都难离这个最实在的伙伴,所以它总是集市里并不可少的

成员。

壮族人从来就勤劳质朴,他们身上穿着的服装都是手工制造,集市上也就少不了传统的

彩色织布和传统服装。彩色的布帘成片的铺开,底下往往藏着一张老乡堆笑的亲切面容,买

与不买都不重要,光是看就能让人好半天回不过神。

傣家关门节:赕佛得福的节日

赕(dn)是笃信小乘佛教的傣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即向佛祖、鬼

神、祖先“奉献”和替自己的来世“储蓄”。

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一年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关门节就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个,它定在每年傣历的9月15

日(公历7月左右)。从今天起,傣家人就有了众多的禁戒:不得举行结婚庆典,不得新建

房屋,邻里不得有争端之事,就连夫妻发生口舌之争,也得关上家门小点声。一直到开门节

(傣历12月15日)后,有关喜庆之事的禁戒才解除。传说在关门节期间里,鬼神在四下

游走,热闹喧哗的场面会把鬼神引来,搅扰寨子的平安,给人们带来不幸。上了年纪的老人

们在关门节期间里,男女分居,多行善事,每周的第6天就要带上铺盖及食物,吃住在佛寺

里,清扫佛寺,拜佛诵经,潜心赕佛,聆听佛爷们讲解教规教义,以求得圆满。

关门节和其它节日一样,包“毫糯索”(傣逢字组词 家人的年糕,赕佛的必需品)、准备一桌赕“磨

毫都帕”的饭菜是为最重要的事。傣族过节就要赕佛,赕佛的准备事宜全是妇女们的事。

更多推荐

西双版纳的英文纳翻译纳英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