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的英文译语怎么说-矢野浩二的老婆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flow是什么意思)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NATO
(版权所有,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注明转自外交部网站)
【成立日期】1949年4月4日。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
稳定和福利。
【成员】19个(2001年):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
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
克。
【主要负责人】北大西洋理事会荣誉主席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现
任秘书长乔治罗伯逊(GeorgeRobertson,英国人),1999年10月14日就任。现任军
事委员会主席圭多文图罗尼(GuidoVenturoni,意大利人)将于2002年6月卸任,由
哈拉尔德库雅特(HaraldKujat,德国人)继任。现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约瑟夫罗尔
斯顿(JosephRalston,美国人),2000年5月3日就职。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地址:NATOHQ,1110Brussels,Belgium。电子信箱。
网址。
【出版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评论》(NATOReview),用英、法、荷、德、意、西文
(双月刊),丹、希、葡、土文(季刊),冰、挪文(年刊)编辑出版。
【组织机构】(1)北大西洋理事会(NorthAtlanticCouncil),亦称北约理事会,即
部长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财长甚至政府首脑也
可与会。每年两次例会。在部长理事会休会期间,各成员国大使级常驻代表负责理事会日常
工作。(2)防务计划委员会(DefencePlanningCommittee),由参加北约防务一体化指挥
系统的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法国于1966年7月1日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1995年12月
起参加国防部长会议和军委会会议,但仍不参加军事一体化机构。西班牙于1982年加入北
约,但不参加军事一体化机构。1997年12月2日,在北约秋季理事会上,西班牙因其在
直布罗陀海峡制空权得到保证,宣布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冰岛因无军队不参加上述
委员会),每年开会两次,负责审议北约防务政策和军事计划。1966年北约又设立专门负
责核防务政策的核计划小组(NuclearPlanningGroup,法、冰未参加)。1968年,除法、
冰之外的北约欧洲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非正式的北约\"欧洲小组\"。(3)国际秘书处
(InternationalSecretariat),负责北约会议的筹备。秘书长除领导秘书处外,也是部长
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核防务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的主席。(5)军事委员会(Military
Committee),系北约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由参加军事一体化指挥系统的成员国总参谋长组
成。每年约开会三次,负责就北约防务问题向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并
对下属各主要战区司令部实施领导。军委会主席由军委会成员推选,李清照的诗词精选 任期3年。其日常事
务由各国总参谋长任命的常驻军事代表组成军事代表委员会负责办理。军委会下设国际军
事参谋部,负责实施军委会的政策和计划,此外还设有3个军事指挥机构:欧洲盟军最高
司令部、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美国-加拿大地区计划小组。(6)北大西洋议会(NATO
ParliamentaryAssembly)。这是北约19个成员国及17个联系国议会间组织,议员由各国
议会指定,名额按国家人口比例分配。议会宗旨是鼓励各国议会间的合作,密切各国议会
与北约机构的联系,推动实现北大西洋公约的目标。议会每年召开两次全会。
北约\"和平伙伴国\"目前有: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乌克兰()、斯
洛伐克()、保加利亚()、拉脱维亚()、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格鲁吉亚()、
斯洛文尼亚()、阿塞拜疆()、芬兰()、瑞典()、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
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奥地利()、
马其顿()、瑞士()、爱尔兰()、克罗地亚()和塔吉克斯坦()。马耳他于1995年4月
26日加入,1996年10月30日退出。波兰、匈牙利、捷克分别于1994年2月2日、8日、
3月10日加入该计划,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约后退出该计划。
【主要活动】进入90年代后,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
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
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991年5月28~29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决定:用“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
防御战略”;大幅度精简部队,组建一支由7个军组成的主力防御部队、一支7万人的快速
反应部队和各成员国武装力量组成的后备部队,以构成北约新的三层次防御体系。11月7~
8日,北约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对北约军事战略作出重大调
整,放弃“前沿防御战略”,从过去主要对付苏联转向“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缩小部队
规模,提高其灵活、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调整“灵活反应战略”,削减核武器,但仍将保
持一定的核威慑力量。会议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邀请苏、波、匈、捷、保、
罗和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参加将于12月举行的首次特别外长会议,以确定双方在政治、
安全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关系。12月9日,北约举行16国外长会议,次日同原华约国家保
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外长
联合举行了北大诗歌生成器在线 西洋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北合会”)第一次会议。北合会发表了《关于
对话、伙伴关系和合作的声明》,决定加强北约和原华约成员国的联系机制,每年举行一次
成员国外长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大使级会议。声明还确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其中包
括防务计划、军控、军转民、科技和环保等。
1993年6月10~11日,北约部长理事会春季会议和北合会外长会议相继在雅典召开。北
约部长理事会发表声明,称北约愿向在波黑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空中保护。1994
年1月10~11日,北约16国在布鲁塞尔召开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
北约在新形势下的新战略和内部调整,与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关系以及波黑冲突等问题。
会议提出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发表了《首脑会议声明》。1995年5月31日,在北
合会外长会上,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宣布俄正式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签署了
北约与俄的《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和《定期公开磋商制度框架文件》。科济列夫还发表讲话
表示俄仍反对北约东扩,称北约东扩“既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整个欧洲
的安全利益”,“北约作为唯一的军事集团与建立统一的欧洲潮流背道而驰”。12月5日,
北约部长理事会通过北约东扩的研究报告并批准西班牙外交大臣哈维尔索拉纳出任北约
秘书长。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在会议上宣布,法国决定加强同北约的关系,重新参加北约军
事委员会和国防部长会议,但并不意味着法国参加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组织。随后,北约举
行1979年以来首次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正式批准向波黑派出由北约指挥的、6万人
组成的多国部队,以监督波黑和平协议执行。这是北约历史上在非成员国领土上最大规模
的军事行动。包括俄罗斯在短篇幼儿故事100篇 内的14个非北约成员国也参加了多国部队。1996年6月3日,
北约部长理事会春季会议在德国柏林举行,决定建立一支多国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同意
西欧盟国在美国不派地面部队参与的情况下,以西欧联盟名义动用上述部队,并可使用北
约参谋、情报、通讯、运输和后勤等设施,对外实施维和、人道援助等行动。这也是北约
建立欧洲防务特性的主要内容。
1997年3月20~21日,美俄总统就北约东扩、军控和双边经贸合作在赫尔辛基举行特别
首脑会议。双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各持已见,但均表达一定的合作愿望。俄不再坚持签署
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文件,同意北约提出的,由国家元首或政
府首脑签署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协议。5月27日,北约16国领导人、北约秘书长
索拉纳、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巴黎正式签署《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基础文
件》。文件申明,双方均不把对方视作潜在敌人,努力增进彼此信任;加强在欧洲安全、维
和、军控、反恐怖、反走私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建立由北约秘书长、俄罗斯代表、北约成
员国代表组成的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外长和国防部长会议,
每月举行一次大使级会议,就双边安全问题进行磋商,但有关决定需在一致同意的情况下
作出;北约表示“不打算、没理由、无计划”在新成员国领土上部署核武器和向新成员国
派驻作战部队,但不放弃在新成员国进行军事演习和拥有最低限度军事设施的权利。5月
29~30日,北约外长春季理事会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决定成立“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
委员会”,以取代北合会,强化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还主张加强北约与地中海国家的联系,
并决定为地中海沿岸国埃及、以色列、约旦、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六国培训军事
人员。7月8~9日,北约成员国在马德里举行首脑会议,一致决定立即与波兰、匈牙利、
捷克三国举行入约谈判,在1999年北约成立50周年之前完成法定批准手续。会议通过的
《北约东扩宣言》称,北约绝不会把任何欧洲民主国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什么意思 家排除在外,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
将是第二轮东携手日同行 扩的候选国。北约首脑会议还通过了北约-乌克兰特殊伙伴关系宪章。会议期
间,“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举行首次首脑会议。12月2日,北约秋季国防部长
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由于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制空权问题上对西班牙作出让步和希、土
在爱琴海制空权问题上达成妥协,北约内部机构改革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会议决定将北
约军事指挥机构层次由四级减至三级,各类司令部由65个裁减至20个,并决定98年6月
北约驻波黑维和部队使命到期后,在波黑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军事存在。西班牙因其直布
罗陀海峡制空权要求得到满足,决定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6日,北约外长秋季理事
会在布鲁塞尔举行。16国外长与波、匈、捷三国外长正式签署波、匈、捷加入北约的议定
书,并批准了12月2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就精简军事指挥系统、延长北约驻波黑部队使命
等达成的协议。
1998年5月28日~29日,北约外长春季理事会在卢森堡举行,主要讨论了科索沃、
印巴核试验问题。北约16国还与28个伙伴国举行了“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外
长会议。6月14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表示,一旦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和平使命受挫,
北约将动用军事手段。10月13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分阶段实施有限空中打击的“可行
动命令”。北约秘书长索拉纳称,此含义是北约16国已将对南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定权交给
北约欧洲盟军司令。12月1日,荷兰议会上院批准北约东扩议定书。至此,自加拿大于1998
年2月4日第一个批准该议定书后,北约16国立法机构均已履行接纳波、匈、捷三国入约
的法律手续。12月8~9日,北约外长秋季理事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主要讨论了北约新战
略。美国强调面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恐怖活动、地区和种族冲突的威胁,北约
新战略除坚持集体防御原则外,还应包括“扞卫共同利益”;北约对外军事干预只要符合联
合国宪章,不一定非要安理会授权。法等西欧国家认为“共同利益”的解释弹性太大,强
调“区外”干预不能无限度,北约对外干预不应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德外长菲舍尔再次表
示希北约逐步改变核威慑战略,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加拿大、丹麦和挪威对德
主张表示支持,但美、法、英坚决反对。与此同时,“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举行
外长会议,通过了1998年至2000年行动计划。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外长许塞尔同北约
秘书长索拉纳举行了欧盟-北约首次会晤。
1999年3月12日,北约在美国密苏里州举行仪式,正式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入
盟。三国表示,加入北约是为了寻求安全保障,使自己实现“回归欧洲”的目标。美国务
卿奥尔布赖特对三国入约表示欢迎,并表示这不会是最后一批,因为北约东扩不是一个事
件,而是一个进程。3月24日~6断章卞之琳原文及赏析 月10日,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
联盟进行了大规模空袭。除美国、加拿大外,西欧13个盟国除希腊因自身利益不主张动武
外全部参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丹麦、挪威、葡葡牙
10国直接参战,冰岛、卢森堡虽无空军,但也通过出资或提供机场等形式予以支持,奥地
利、瑞士、瑞典等传统中立国也对北约行动表示支持。3月24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
声明,强烈谴责北约空袭南联盟,指责这是公开的侵略行为,决定立即冻结同北约的关系,
召回俄驻北约的军事代表,暂停参与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4月21日,捷克、保
加利亚、斯洛伐克、匈牙利作出了向对南联盟实施军事行动的北约部队开放领空、陆路、
水路的决定。22日,罗马尼亚宣布向北约开放领空。4月23日~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
同“和平伙伴关系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庆祝北约成立50周
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因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拒绝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科索沃局势,通
过和发表了《关于科索沃的声明》、《华盛顿宣言》、《北约战略概念》等文件。《北约战略概
念》的内容主要是:(一)关于北约的宗旨。强调北约在坚持“集体防御”职能的同时,基
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
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自由、统一的欧洲。(二)关于风险和威胁。认为欧洲-大西洋地区
内外的一些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种族和宗教对立、领土争端、政策
不当或失误、侵犯人权以及国家瓦解等可能引发地区局势动荡;该地区之外存在着“核、
生、化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危险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三)关于联合国的作用。
承认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义务,在维护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安
全与稳定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会议期间,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等领导人
表示,北约绕开联合国对南联盟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特例”,不是“先例”,不能推而广之。
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的袭击。同日,中国驻联合国
大使秦华孙表示,中国对这起事件感到十分震惊,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反联合国
宪章轰炸我使馆的野蛮行径,并要求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同日,北约秘书
长索拉纳发表声明称,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纯属意外”,北约将对这一“灾难性的
错误”进行调查。北约向死难者家属及中国政府表达“深深的歉意”,但北约不会因此停止
对南联盟的轰炸,除非南联盟同意北约提出的停止轰炸的条件。5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
严正声明,强烈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指出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
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6月9日,北约与南联盟就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出签署协议。
10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南联盟已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暂停对
南轰炸。20日,索拉纳发表声明称,由于南联盟军队和警察已全部撤出科索沃,北约决定
正式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12月2日,北约召开防务计划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会议,并发
表公报称,北约的核力量将继续为“保卫和平、预防强权和各种形式的战争”服务。会议
呼吁俄罗斯批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并开始进行第三阶段谈判。12月15日,北
约在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秋季外长理事会。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代替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
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欧洲安全与西欧防务特性、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科索沃、
车臣局势等问题。北约对欧盟在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作出的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
表示欢迎,但强调欧盟联合防务计划不应与北约背道而驰,而应促进大西洋两岸关系,要
求欧盟对北约中的六个非欧盟成员国土耳其、挪威、冰岛、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一视同仁。
2000年2月15~16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双方恢复了中断
近一年的联系。5月3日,约瑟夫罗尔斯顿接替克拉克出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8日,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访问芬兰时表示,欧盟与北约之间的关系应是坦率和透明的,欧盟建
立与北约并行的结构无论从经济上、军事资源和计划能力方面都是不明智的。罗同时表示,
美考虑从科索沃撤军将使北约组织受到削弱。18~19日,\"北约在未来欧洲中的作用\"会议
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举行,美、英、法及9个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外长和国防部长与会。9
个申请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在2002年吸收它们入北约。5月24~25日,北约外长理
事会、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北约-乌克兰理事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相
继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在北约外长理事会上,美通报了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设想,
但未能消除欧洲盟国的疑虑。俄外长伊万诺夫参加了中断一年多的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
会会议,双方重申致力于建立坚固、稳定和持久的合作关系,北约方面提出尽快在莫斯科
设立北约联络处。克罗地亚正式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6月5日,俄总统普京访问意
大利时提议,俄与欧盟和北约共建全欧非战略性导弹防御系统。7日起,北约和波罗的海
地区的11个国家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为期10天的海上军事演习。10日,美国防部长科恩
在维尔纽斯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国防部长就北约东扩和地区安
全问题举行会谈时表示,北约东扩的步伐不会停止,俄罗斯对北约的决定没有否决权。12
月5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美国防部长科恩警告说,如果处理不好欧盟
快速反应部队与北约的关系,将会削弱美国与北约和北约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北约有可能
变成\"历史遗迹\"。14日,美总统布什的外交顾问、负责北约东扩事务委员会主席布鲁斯
表示,北约将争取使所有申请国在2010年前加入该组织。14~15日,北约外长理事会、
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北约-乌克兰理事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分别在布
鲁塞尔举行。北约外长理事会主要讨论了北约与欧盟两个机构在防务领域的关系问题,强
调欧洲防务不是建立一支欧洲军队,双方将以华盛顿首脑会议确立的原则为基础处理两机
构间的关系,并初步商定双方的会晤机制。因土耳其的坚决抵制,会议未能就欧盟共享北约
指挥系统问题达成一致。北约与俄就进一步恢复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并就北约在俄开设
联络处一事达成一致。
2001年1月,北约与欧盟建立\"常设磋商安排\",规定双方外长每年开点绛唇翻译 会两次,大使级
会议每季度召开3次。2月20日,北约驻俄新闻处成立,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赴莫斯科出席
仪式。5月28日至6月1日,北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办民事应急计划和军民两
用合作培训班,哈和其它中亚邻国均派员参加。5月29~30日,北约春季外长理事会、北
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北约-乌克兰理事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分别在布达
佩斯举行。外长理事会主要涉及马其顿危机、巴尔干地区和平、北约与欧盟合作以及导弹
防御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北约各国重申了对东南欧安全与稳定的承诺。北约
秘书长罗伯逊称,北约曾为结束欧洲的分裂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在正在为拉近欧洲大陆各
国的距离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会议期间,北约与欧盟举行第一次正式部长级会议,就
加强合作和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性进行了磋商。6月7~8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在布鲁塞
尔举行,主要讨论了北约内部的欧洲防务特性和导弹防御等问题。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
德就美拟研发导弹防御系统向盟国作了进一步解释,但未能完全消除盟国疑虑,各国决定
就此继续进行磋商。6月12日,北约军事委员会与欧盟军事委员会在北约总部举行第一次
会议,由北约军委会主席文图罗尼和欧盟军委会主席哈格兰德共同主持,双方主要就发展
安全合作交换了有关情况。6月13日,北约特别首脑会议在北约组织总部举行,主要讨论
了北约下一轮东扩、马其顿安全形势以及北约军事力量现代化等问题。北约秘书长罗伯逊
重申将在2002年11月北约布拉格峰会上实现第二轮东扩。8月22日,北约应马其顿总统
要求,向马派出3500人的部队,执行名为\"收获行动\"的维和使命,负责监督停火和收缴并
摧毁阿族战斗人员的武器。9月12日,北大西洋理事会就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
袭击事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国际恐怖主义,并表示准备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款
对美国进行支援。随后,北约又分别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发表联合声明,对911恐怖袭击
事件予以强烈谴责。9月27日,北约宣布,\"收获行动\"已顺利完成,应马其顿总统要求,
以德国部队为主的北约\"红狐行动\"即日实施,为期3个月,到期后视情可延期。10月2日,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宣布北约正式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款,支援美国对阿富汗反恐
军事行动。北约欧洲成员国于10月7日向美国本土派遣预警飞机并提供空中走廊,支持美
反恐军事行动。10月3日,俄总统普京首次烟波浩渺的意思 访问北约总部。11月21至23日,北约秘书长
罗伯逊就北约与俄发展新型伙伴关系一事赴俄活动,并向俄总统普京提交了关于双方在反
恐等领域进行深化合作的一揽子建议。12月6日、7日,北约秋季外长理事会在布鲁塞尔
召开,重点讨论了北约与俄建设新型关系问题。同期召开的北约与俄常设联合理事会发表
声明称,双方将在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基本文件基础上,在2002年5月北约春季外长理
事会之前建立一个包括磋商、合作、共同决策以及共同行动的新机制。该机制的性质和涵
盖范围有待双方在今后几个月内通过谈判确定。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表示,新机制将使俄成
为北约的\"全面伙伴\",俄外长伊万诺夫称,此举是双方关系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变化\"。但
美国务卿鲍威尔强调北约将在所有问题上保持其独立决策和行动权,不会在任何问题上给
予俄否决权。12月7日,北约宣布,应马其顿总统要求,在马其顿的\"红狐行动\"将延长3
个月,直至2002年3月26日。12月18日、19日,北约国防部长会在布鲁塞尔召开,讨
论了反恐、加强北约应对新型危机的能力和发展北约与俄关系等问题。>
更多推荐
Atlantic是什么意思antic在线翻译读音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