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英文译语怎么说-二年级数学题100道加减混合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social)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几个功能对等
何芳;程子非
【摘要】郭沫若现代诗诗集大全 文章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对广告的语言结构特点简单分
析后,从广告翻译的词汇句法功能对等、语体对等和文化对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名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2
【总页数】3页(P128-130)
【关键词】功能对等;广告翻译;词汇句法对等;语体对等;文化对等
【作者】何芳;程子非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布
里斯班,4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Nida)是位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
学会主席。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
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
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
等。他认为,翻译中的重点是“译文接受者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理解并欣赏译
文”。可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精髓就是“对原文接受者理解原文的方式和译
文接受者理解译文的方式进行对比”。奈达认为,如果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理
解和欣赏原文一样理解并欣赏译文,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译文实现了“功能对等”。
奈达通过“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功能”这一概念,突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方
面的对等和一致。比起其他希望达成某种特定翻译标准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更加灵活,允许翻译中出现多样性。
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奈达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的自
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解释是,所谓最
贴切的自然对等,是对意义和语体而言的。所谓“动态”,是指并非一成不变,而
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变,因而,这种对等也是灵活的、相对的,而非传统意
义上所理解的“一对一”的逐字翻译。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
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
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
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P67)。本文将从句法形
式对等、文体对等和文化对等三方面对广告英语的翻译进行简单探讨。
广告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介物,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公开而广泛地向社会传递信
息的一种宣传手段。广告除了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外,还可以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望,促进消费行动。因此,广告英语在努力体现这几种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自己鲜明的特色:简明易懂、生动形象、幽默新奇。
一般来说,广告英语中经常使用词义浅显的短语、形容词及其比较级、最高级,具
有通俗语体色彩。例如:Famousworld-widegourmetcuisine.Excellent
dailyspecialsandmouthwateringdesserts.(世界著名的美食烹调。精美的
美日特色饭菜和令人垂涎的点心。)Tastersricher…mellower…more
satisfying.(口味更浓……更醇……更令人满意。)此外,英文广告词的句子比较
简短,讲求利落有力,大量使用简单短句、祈使句、疑问句和省略句,忌讳用结构
复杂的长句,行文口语化强。
1.广告英语翻译中的词汇句法对等
广告英语翻译的词汇句法对等是指在广告翻译中,源语和译入语进行字与字以及句
法结构上的对等。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又达到了同样的宣传效果。
很多产品可以采用字义对等的翻译方法,如“CokeCola”翻译为“可口可
乐”,“Reebok”翻译为“锐步”。另外,很多广告口号也采用这种翻译方法,如
汰渍的广告语“汰渍来,污渍去”翻译为“Tidesin,dirtout”;别克的广告语
“BUICK———AModernClassic”翻译为“别克———现代经典”。
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1)Breakfastwithoutorangejuiceislikeadaywithoutsunshine.(桔汁)
汉译:没有桔汁的早餐犹如没有阳光的日子。
(2)Welead.otherscopy.
汉译:我们领先,他人仿效。(理光复印机)
(3)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童鞋)
英译:AssoftasMother’shands.
(4)Obeyyourthirst.
汉译: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5)ills.(出租车)
汉译:莫大的激动,微小的费用。
(6)她工作,你休息。(洗衣机)
英译:Sheworkswhileyourest.
(7)非常可乐,非常选择。(非常可乐饮料)
英译:rdinaryChoice.
(8)SocomeintoMcDonald’sandenjoybigMacSandwich.
汉译:走进麦当劳,享用大三明治。
这几则广告都在句法形式上和译语形成功能对等,即较大程度地保留了源语的句法
形式,但却达到了和原文类似的效果。如,例(1)将没有桔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
的日子,十分生动而富于想像力。例(3)的源语是中文广告,翻译成目标语后保留了
原来的用语形式,用类似的句法结构,达到了同样的广告效果。例(8)是一句祈使
句,祈使句有鼓动功能,源语和译入语在句法形式上形成对等,达到了预期的宣撼的拼音 传
效果。
2.广告英语翻译中的语体对等
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宣传让公众了解并接受产品。为了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广告制
作总是图文并茂,标新立异,或荒诞奇特,或恢宏壮观,或幽默滑稽,千方百计想
给读者或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它通过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宣传以及视觉、感觉等效
果来诱导消费者,劝诱消费者消除顾虑,采取购买行动。广告翻译亦然,它强调的
是译文的效果,不仅要提供明白易懂的商品信息,而且还要具有原文的感染力,让
译文读者也能获得同样的感受。所以,广告翻译实际上就是以接受语文化为归宿的
翻译,其成功的条件是研究和了解接受语文化。因此,在广告翻译中必须体现出英、
汉语广告之间存在的差异,但同时必须流畅清晰地传译源语的信息。丹尼尔肖在
《跨文化翻译》中主张:忠实的翻译,即译文传译了原文的意义和原文的动态,而
所谓原文的动态是指译文应使用接受语自然的语言结构,并使译文读者理解意义毫
不费力。
例如:
(1)Timeiswhatyoumakeofit.(Swatch)
天长地久。(斯沃奇手表)
(2)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
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3)Let’smakethingsbetter.(Philips照明产品)
没有最好,但求更好。
(4)Adiamondlastsforever.(DeBierres)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第比尔斯)
(5)Askformore.
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
(6)有目共赏。(上海牌电视机)
ShanghaiTV———seeingisbelieving.
(1)、(5)、(6)三则广告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具有一定的鼓动性,汉译时,
若不用“四字格”处理,就很难体现出源语广告的语体风格,因而也难以达到与原
文相同的效果。
例(1)和例(5)的四字格处理准确地七律长征翻译20字 传达了源语的信息和神韵。而汉语广告中的
“四字格”在进行英译时必须依据英语含义表达习惯进行变通。例(6)引用英语成
语seeingis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起到了与汉语四字格同样的效果。
3.广告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对等
因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念和审美取向,进而又影响到其文化接受心理。正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
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
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
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正确理解原
文的文化内涵,分析源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是做到等值翻译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就要充分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译入语中寻找恰当的“对等
语”,译文在词义、语义、风格上可以对等,也可以不完全对等,甚至可以抛弃原文,
重新创作目的语广告。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语言习俗等
因素,这样才能很好地再现原广告的信息,实现原广告的功能。例如,我国出口的
健身减肥片译为“Slimmingpills”,在欧美打开了销路,而最初的翻译
“Obesity-reducingTablets”,则受到欧美消费者的抵制。其原因在于obesity
本指特大胖子甚至肥胖症患者,顾客考虑到面子问题,有所顾忌,因此不愿问津。
广告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上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达成功能
上的对等。一旦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达到对等,就能够保证译文既传情达意,又
实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这也正是功能对等的精髓所在。以下用具体实例来体现,
功能对等原则对翻译具有典型文化色彩的广告词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例: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国联通)
译文:ChineseUnicombindsChinesetogether.
这是中国联通的广告宣传词,中国联通用“中国结”作为其广告宣传词,既含有连
接千万家之义,又能有效地激发民族情结,具有深远的宣传交际目的。“中国结”
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其渊源久远。“狭隘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
充满情感的字眼。与其有关的词汇,无论是“结合”、“团结”,还是“结发夫
妻”、“永结同心”,都给人以一种团圆、亲密的美感。但是,在西方文化
中,“结”并没有这样的功能。简单的一个“knot”无法给读者带来“连接”、
“团结”之联想,反而会令人联系到“死结”这个意义。因此,如果将原文译为
“ChinaUnicomlinksChinawithChinese盖棺定论的意思 Knot”,尽管传递了原文的信息,
但是并没有实现功能对等,无法达到宣传目的。所以考虑到文化上的需要,翻译时
没有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而是对原文重新创造,简洁明了、通顺达意,在功能上
取得了和原文的对等,也实现了原文的交际目的。
所以,鉴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广告翻译中必须打破字面对等的积习,提倡以译
文文化为取向,了解英汉读者在语言文化及审美情趣上的差异,保证译文的效果。
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传情功能的文体,广告最重要的功能是劝诱功能。而广告翻译需
要达到的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地传达劝诱功能,实现广告的宣传目的。在这方面,“功
能对等”理论非常切合广告翻译的特点。因为它总是把读者的反应放在最重要的位
置上,把交际功能作为其翻译目的,认为“如果读者不能够适当地对译文做出反应,那
么不管产品在理论上宣传得怎么好,这样的译文都不能被接受”。很显然,奈达的功
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献】
[1]rWords:ACoursebookonTra山海经全文白话文带图 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Rutledge,2000.
[2]Nida,geandCultur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
EducationPress,2001.
[3]Nida,EugeneA&Taber,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
[M].Leiden:,1969.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5]张基.广告创作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3).
更多推荐
分点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