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法语培训班哪家好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简单学化妆)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华语电影字幕英译
口刘馨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 3002 1)
【摘 要】华语电影字幕的翻译既要考虑到观众的“期待表达父爱最感人的句子 视野”和可接受性,又要实现向
异域文化观众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华语电影字幕翻译的
规律、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华语电影;翻译
【中图分类号】L]5 l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 N 2 2—1 28 5(20 l 5)0 1—004 0—02
【D0 I】1 0.1 386 7/j.cn k1.1 6 7 4—544 2.1 0
弓f言
华语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跨越国界的
传播中传递着汉语言文化、艺术的信息。近年来越
来越多的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华语
对白电影也纷纷配上英语字幕,使字幕的翻译成为
其开拓海外市场与进军国际电影节必备的基本条
件。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使作为译语字幕读者的观
众与作为源语读者的译者同样进入翻译研究的视野
范围。译者在调动自身文化素养与审美经验进行汉
语对白翻译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字幕观众
的欣赏期待、文化背景等方面信息,最大化削减源
语对白与目的语字幕观众间的文化差异。提高译语
观众对华语电影的可接受程度。
一
、接受美学理论
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德国,由康茨坦斯大学文
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 rt Jauss)最先提出的“接
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是以“阐释学”
为主要哲学来源,以受众、接受者或读者为核心的理
论。该理论认为文本及其语言结构并非理解作品意
义的真正依据,作者也绝对不是阐释作品的中心。
只有参与阅读的读者才具备释义的真正权利。没有
读者介入的作品并不具备完整的价值及意义。这种
推翻了之前“文本、作者中心论”文学批评理论的
现代学说研究读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读者的审
美经验为视角,拓宽了审美的释义,是一种读者美
学。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自身的
文化素养、兴趣爱好、人生体验、审美经验等方面
构成了对文本意义水平的欣赏需求,即所谓的“审
美期待”。在文学阅读视域中“期待视野”或是以
宽泛的生活期待视野(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
上)的形态存在,或是以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建
立在已有的审美经验之上)的形态存在,或是二者
相互渗透结合。“期待视野”是读者和作者、作品
之间相互关联、融合的桥梁。只有被读者阅读后的
审美客体文本才有可能实现其审美价值与社会意
义。作者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作品面向对象的接
受水平、审美趣味。对读者的期待视野合理预测。
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中可以分析作者的预测与
读者期待视野的审美差距,调整作者的创作构思。
:、接受奏学理论祝角下宣与华语电{l}乏字幂英
译
1、矮受葬掌茸龟鬻乏翻译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及价值皆以读者为中
心。因而在影视翻译过程中存在两个接受主体及接
受活动:译者作为源语字幕的读者或是接受者受到
自身的民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在对目的语
字幕转化的再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另一个接受主
体一一译文读者(观众)的限制因素。译者在影视字
幕翻译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观众的期待视野,实现源
语对白与译者、目的语字幕与观众视野的融合。在
翻译中,作为源语读者的译者属于主导,而观众作
为译文读者处于参照位置。
对于同一部影片,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观点
与评论。电影面向大众传播,译者翻译的字幕要适
应不同观众的审美水平。满足观众的欣赏期待、情
感需求,还要考虑到异语观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咏史诗左思
念渡荆门送别翻译及赏析 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当代社会思想意识,引导
观众对源语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在承认观众的重
要性同时,也要尊重源语文本的背景文化信息的传
递,原作品语言风格的再现,以及审美情趣的展
[作者简介]刘謦(1 982一),女,硕士,吉林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及英语教学。
示。字幕翻译语言的选择既要择善从优又要做到赏
心悦目。最大化让目的语观众的审美体验与源语观
众保持相当的程度。
2 翠语电{}l乏字幂英铎
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生
活方式、社会关系、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文化差
异。华语电影字幕的翻译既要体现出电影语言的大
众化、通俗易懂、个性鲜明、修辞丰富、意境优
美、话语精炼等特点,又要关注观众的期待视野与
认知能力,协助异语观众缩短文化距离,消除文化
隔阂,使观众更好的领略中国文化特色和电影艺术
风格。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第
一
。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重视观
众对译语字幕的可接受性;第二,忠实源语对白,
将中国文化展现在异域文化观众面前,实现电影跨文
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
中国人善于委婉地表达心中所想。而英语语言
则将大量含义表露于清晰的言语沟通中。一些汉语
中的俗语或者成语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英
语。难免会引起目的语观众的费解。译者则应在对
源语对白理解基础之上,调塞下曲 卢纶其二 动自身已有经验,对其
进行灵活加工、再创造。使译语字幕与源语对白实
现语义上的对等。比如,李安导演的《卧虎白马篇 曹植赏析 藏龙》
中玉娇龙向师傅坦白内心的一段话:
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我可以击败你,你不知道
我心里有多害怕。我看不到天地的边。不知道该往
哪里去?我又能跟随谁?(《卧虎藏龙》J
But once I realized I could su rpass you.1
became frightened!Eve rything fell apart,I had no
one to guide me.no one to learn frOm.
感到害怕后就“看不到天地的边”,这种含蓄
的表达若直译则让观众不知所谓。“everything fell
apart”自然表达出那种害怕的感受,好像所有的一
切都坍塌了。对原文适当的处理,可以使语义更明
确,避免歧义。
华语电影对白中存在一些汉语言独有的文化负载
词汇,在英语里缺失其对应的部分,而解释这类词
往往需要较多的文字。受到电影字幕转瞬即逝、银
屏宽度等的局限。不宜将这类词汇进行详细阐述。
可采取音译(transliteration)的方法进行翻译。
如:徒弟1O岁起就随您秘密练功,您给了我一个江
湖的梦。(《卧虎藏龙》)l started learning from
you in secret when 1 was 1 0.You enchanted me
with the world of Giang Hu.“江湖”一词很难找到
适当的英文翻译。无论是“brotherhood”、
“unde rworld”或是“the lawlesswo rid”都不能让
观众完全理解其真实含义。可以如“kongfu”、
“iiaozi”一般直接音译为“the world of Giang
Hu”。对于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大致对等的文化负载
词汇的汉语对白词语也可采取“替换”的方式,以
目的语观众更为熟悉的词句避免文化差异。又如:
这事我都说了八百遍了。(《集结号》)I al ready
told you a thousand times.
“八百遍”是形容次数之多的夸张用法。翻译成
“eight hund red times”难免会使观众信以为真。
英语中也有与此用法相当的夸张表达“a thousand
times”,更能够拉近观众与文本的距离。
译者可将汉语电影中冗长晦涩的对白翻译为简练
通俗的句子,即“省译”(omission);将悬的拼音 原对白
中需要结合语境、角色情绪等传递非语言符号意义
的信息一起理解的文本翻译适当增加一些关键词
句,以消除语义模糊,即“增译”(addition)。
如:这就是江湖,恩恩怨怨、你死我活很吓人,也
很刺激是吧?对你。我已仁至义尽了。(《卧虎藏
龙》)It‘S the Giang HU fighte r Iifestyle…kiII or be
kilied.Exciting,isn‘t it?I owe you nothing.原对白
对江湖进行了解释,实质是要说这就是在“江湖”
中打打杀杀的生存方式,因而对原文进行适当增译
“Giang HU fighte r lifestyle”。后面的“恩恩怨
怨、你死我活很吓人”直接翻译成英语会显得罗
嗦,“kill or be killed”能够体现出翻译字幕的简约
之美及口语化的特点。
三、结语
华语电影字幕的翻译既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可
接受性,也要兼顾其向异文化观众传播中国文化的
重要意义。翻译的过程其实是电影文本、译者及目
的语观众的有效融合。译者作为文化传递的中介
者,要将语言编码与非言语符号以字幕的形式展现
在观众面前,使译语字幕成为演员对白的辅助成
分,并采取省译、增译、音译、替代等多种翻译方
法,最大化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真正实现华
语电影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光丽.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汉英词典中文化局
限词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1谢红秀,冯卉卉.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汉英电影
翻译(JJ.云梦学刊,2013(3).
[3】朱立元.接受美学f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9.
【4】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4.
(下接55页)
媒,2009(5):83.
【2】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
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7—21.
【3】姜荣文,项晓敏.县级电视台新闻矣节目创新
初探以浙江乐清电视台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
刊,2013(8):105
【4】赖荣臻.浅谈县级电视台综合新闻的困惑和
改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0F JILlN COLLEGE OF THE ARTS<2015
ACaaemic I-orUm V
l0.1
Vo1.123
版),2O13(6):174.
【5】陈增伟.浅谈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
的策略【J】.中国报业,2O14(o1):64.
【6】王普普.县级电视台广告播出中的问题及对
策【J】.东南传播,2007(6):130—131.
[7】陈金龙.浅议县级电视台现状及发展采略
【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06.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fluences of County TV
Stations一一Taking One County TV
Station in Anhui as a case
YAo Jiang—long QU Xin—xin
(Fuyang Normal College,Anhui Fuyang,236041)
l Abstract 1 In the extrusion of central,provincial,city and network media,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county TV station to survive.T古诗独坐敬亭山李白 aking a county TV station of Anhui as an example,the writ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infiuence of the st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audience habits.viewing
motivation。advertising effect and future development”.and thus concludes the four developing
contradictions restricting the influenc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stations.which are’’lacking of viewing
demands and funds”.”online request of development and online marketing difficulties”。”localization
and divorce from the masses”.and”advertising revenue and media image”.
{Keywords I county TV station;influence;analysis of contradictions
(责任编辑:胡子希)
(上矮41页)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LIU Xin
(Jilin College of the Arts,Jilin Changchun,130021)
[Abstract]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not only needs to consider the audience view of expectation and
acceptability,but also has to achieve the significance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to foreigners.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ules,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Keywords]reception aesthetics;horizon of expectation;Chinese film;translation
(责任编辑:胡子希)
更多推荐
子核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