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赐的英文译语怎么说-中南民族大学怎么样
2023年3月29日发(作者:英语周报 答案)
摘要:本文以2000至2005年共6界《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基
础上,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入手,结合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的特珠禽要对其中
出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的时等翻译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奈达;等效翻译;词汇层面;语篇层面;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
一、引言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总结过去尸年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部署针对中国国情的大政方针、基本国策,对党和国家
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中国在世政
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倍受世界瞩目。但是《政
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却很有难度.首先,它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对译文准确性的要求极
高,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
损失。其次,不少中国特有的新提法、新概念不断涌现,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译语。
第三,行文结构和用词极具中国特色,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川。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交际理论、读者反应论和信息论太平公主的三天三夜是什么电视 在60一70年代提出了“动
态对等”翻译理论.“所谓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
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心]以’奈达主张译者应着眼于读者来考虑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以译文信息内容和交际效果对等为目的,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改变原文形式,重组信
息,重建形式和语义结构,使译文读者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80
年代他又将其修正为“功能对等’,,其实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重点都在“对等”上。等效翻
译理论在跨文化翻译中应用相当广泛。《政府工作报告》译语接受者是外籍人士,其语言、
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历史、生活习惯等都与我们不同。因此,译者必须从外国读者的角度
出发,灵活运用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使他们看懂、听崔,最大程度地领会原作的精神和风
格,达到交际与对外宜传的目的。本文以最近六届《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在等效翻译理
论的基础上,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入手,结合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的需要对其
中出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的对等翻译进行探讨。
二、词汇层面对等处理的五个方面
(一)准确是政治翻译的基本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事关国家大事,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
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后定稿的,均有准确定义。其中有不少有政治含义的词汇.特别
是涉及到方针政策和国家主权的,必须吃透原文,多从政治方面进行深人解读,掌握好翻译
的分寸川。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这一提法早期被翻译为“materialandspiritualcivilization”。但是,“精神”被翻译为“spiritual”
是不妥的。中国人理解“精神”是相对于“物质”而言,是指思想素质、道德规范;而“spirit”
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幽灵、鬼魂、精灵等,宗教意味也很浓。若用“ethic”则比较妥当,因为
“ethic”是指“principlesofrightconductorasystemofmoralvalues”。所以,“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可译为“materialandethicalprogress”。
2.“廉正建设”
“廉政建设”曾被译为“constr白帝城边古木疏 uctcleanpolitics”(十三届五中全会词汇,《中国翻译》,1990
年第2期),但这种译法很有问题。首先,“construct”多指工程建设,用在这里显然不当。
其次,“polities”往往含有贬义,如“offieepolities”是“办公室里的明争暗斗”。因此
在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把“廉正建设”改译为“buildacleanandhonestgovernment”。
3.“能上能下”
从字面上理解可翻译为“tobere再的拼音 adytoacceptahigherorlowerpost”
l料峭的拼音 owerPost”、但是“能上能下”不仅指不论职务高低都愿意去做.尤其指担任了较高职
务之后,也愿意去做较低职务的工作。因此,应翻译为“tobepreparedforbothpromotionand
demotion”。
4“打得魔,不变质”
这里有人把“变质”译为“degenerate”意思是“腐败”不是很恰当。
因为“变质”不仅指“腐败”.而主要是指解放军性质不变。所以可以译为“beabletofightand
winandalwaysmaintainitspoliticalcolor”。
同时,社会不断发展,有的政策也在更新,相同词汇在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含义,要注意译
法的更新。
5“全面建设小康社要深人理解“全面”和“小康”的含义。“全面”曾译为“acrossthec
ountry”,这样意思就变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小康社会”,显然不准确。这里的“小康”
与“三步走”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不同,意思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小康”原
来主要指经济生活比较富裕,没有政治、文化上的含义。
而这里与“全面”一起,是指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
全面发展的小康。所以,应译为“tobuild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
6.“外向型经济”
这个概念在改革开放早期就提出来了,当时多半指出口,因此被译为“export一oriente
deeonomy”,这一译法沿用很长一段时间。可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有了新的
含义,不仅指出口,也指吸收外资和到国外投资办厂,即“引进来”、“走出去”,所以应该
改译为“outward一lookingeeonomy”。
(二)汉语中许多政策或社会新现象新问题,常用几个字概括出来,言简意赅,便于传播,如
“打非”。翻译时需要增补原文中没有的词语,将其隐含成分表达出来。这些隐含成分有语
义上的,也有政治文化背景上的。增词不但不违背“信”的原则,而且使译文确切清楚,做到
使读者准确、清楚、顺利地了解原文,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阁(翻4一245)。
1.“两岸”
“两岸’,专指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对中国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若译文不补上“台湾海峡”
一词,外国读者未必知道“两岸”是指何处。因此,“发展两岸关系”应补译成“develop
relationsbetweenthetwosidesoftheTaiwanStraits”。
2.“打假”、“打非”、“打拐”
这三个词英译前都需先补全词义,即“打假”二打(击制)假(或售)假者,“打非”二打(击)
非(法出版、制作、贩卖反动、淫秽、盗版书刊和音像制品等的罪犯),“打拐”~打(击)拐(卖
妇女儿童的罪犯)。可分别扩译为“crackdownoncounterfeitersormountlaunchanattackon
counterfeiters,mountanattackonillegalpublishers,launchanattackonabductorsofwomenand
children”。
3.汉语修辞语在程度上往往强于英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词”(high一sound
ingword)使用频率高,如“西部大开发”中的“大”其实没有实在意义;第二,同义反复
(tautology)较为普遍。《政府工作报告》中常常出现如“共同合作”、“彻底粉碎”这类短
语;第三,汉语中有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没有实际意义,比如“程度”、“关系”。对于这三
种情况,翻译时若一一对应必然导致词藻堆砌,语言罗嗦,反而削弱了语气。这要避虚就实,
大胆运用“减译法”。“减译”并没有违背“信”的原则,“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
容删去,而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的表达法的词’心。所
以,“减译”并不意味着削减原意,相反,“减译”是在对等的原则上精简浓缩。
(1)西部大开发westerndevelopment
(2)各国的共同努力multinatinaleffort
(3)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tocrackdownonallkindsofcrime
(4)坚决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toeradicatevarioussocialevils
(5)实行弹性大、灵活性强、多样化的就业形式toadoptelasticflexibleanddiversifitedforms
ofemployment
(6)扩大对外开放程度toopenfurther
(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tobalancereformdevelopmentandstability
(四)(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报告,有不少词意模糊的“宏观性”词汇和词
组高频率出现。对于这类词汇和词组要吃透其具体含义,说到实处,还要看搭配,根据不同
的上下文和文体风格选择用词。
1.“,⋯好”是汉语中经常出现的口语词汇,含义模糊抽象。有时用作结构上的补充,使句
子更通顺,有时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做好”、“搞好”、“抓好”这样的表达。翻译时按字面意思译
为“todoabetter一obordowell”的情况较少,而且难免带有中式英文的味道。其实
这类词并没有很大的实质意义,关键意思是后面与之搭配的名词词组。因此,很多情况下都
采取意译或者直接将后面名词词组的动词意义译出。
(z)进一步搞好农村扶贫开发weneedtodoabetterjobofpovertyalleviationbyencounraging
ruraldevelopment
(2)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tocreatemorejobsandadministersocialsecuritywell
(3)努力筹集和管好、用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wewillworkhardtoraisemanageandmake
gooduseoffundsfornationalsocialsecurityprograms
2.“建设\"在词典中通常解释为“build,eonstruet”,若都套用此二词,语法上虽说得通,
意思不免笼统模糊。因此,不要停留在字面意思,要注重内涵,吃透其确切含义后考虑具体
搭配,必要时变换词性。
(一)党风建设thepartystyleimprovement
(2)作风建设。Cultivationofafineworkstyle
(3)基层文化建设primarylevelculturalundertakings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wewillcontinuetofocusoneconomicreconstruction
(5)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significantprogresswasmadeinestablishingChina’s
innovationsystem
(6)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FreshachievementshavebeenmadeinestablishingChina’s
innovationsystem
(7)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Weshouldbalancewelltheneedtobuildastrong
defensewitheconomicdevelopme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视频 nt
(s)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tomakeprimaryfarmlandcapableofproductingstable,highyields
(9)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Tofosteracontingentofhighlyqualifiedcardreswhocanmeettherequirementsofthesocialist
modernizationdrive有时“建设”仅仅作为一个范畴词使用.可省去不译。
(10)企业信息化建设informati:ationofenterprises
(11)剩余经费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Therestwillbeusedoninfrastrueture.
(五)《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短小精悍,铿锵有力的排比、对偶结构,如“讲真话、办实
事、求实效”。有的新概念、新提法以言简意赅的口号形式出现,如“两个确保”。前一种
情况处理起来相对容易,大多直译。但口号却很难在英文中找到相应译法,考虑到政治文件
要求译文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原文,因此不能修改原文来迁就英语,唯一的方法就是按照英
语语言规律,造出新词或词组,必要时加上解释说明。
2.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Weshouldspeakthetruth,dosolidworkandstresspracticalresults
2.“两个确保日晕三更雨 ”twoguarantees,guaranteeingthatthelivingallowancesforworkerslaidofffrom
stateownedenterprisesandthatthepensionsofretireespaidontimeandinfull
三、语篇层面的对等处理的三个方面
(一)作为“意合”的语言,汉语句子常常结构松散,句子成分间缺乏形态联系,外部结构模
糊,句中各成分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得尤
为明显。报告中长句偏多,句型结构单一,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一逗到底”,连接成
分使用较少,主从关系不明显。而英语作为“形合”的语言,句子往往以形统神,句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思 中各成
分的连接有明显的形态标记,结构紧密,主谓突出,层次分明。因此,翻译时要分清主次,明
确逻辑关系,搭建起严整的空间结构,常常需要使用从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连接词等
手段把汉语的并列结构转换为从属结构,突出重心,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
1.结合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确定对符合
条件的58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
Thefourfinancialassetmanagementcompanies,whichweresetupaspartofthereformto
disposeofbadassetsof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selected580eligiblelargeand
mediumsizedstateownedenterprisesfortheirdebttoequaityreform.
原文由三个并列动词结构组成,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它并非并列结构,其意思不在同一个层次
上。第一个是完成第二个的方式方法,第二个是过渡,第三个才是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全句
的重点是最后一个动词结构。译文把次要的部分用从句处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开创对外开放的新
局面。
Despitethegriminternationaleconomicenvironment,wehavecreatedanewsituationinour
openingupbyrespondingposibitvely,strivingtoseekadvantagesandavoiddisadvantages,and
truningchallengesintoopportunities.
原文多个动词短语并列,细看后发现只有最后一个才是最终目的和结果,即全句重点。译文
将其提前,而把其他动词挪后,用介词短语解决,层次分明。
(二)由于汉语讲求以意统神,《政府工作报告》有不少短句句群,有的虽然用句号分割,但
意义上却构成一个整体,有的表面上属于同一个句子,其含义却有微妙差异。翻译时要根据
每个分句所属意义单位的不同,运用分割与结合将内在逻辑关系清楚地反映出来。
1.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制,依法办事,改进服务,提高效率。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逐
步实行国民待遇。
Wetodo
everythinginaccordancewiththelaw,renderbetterservicestoinvestors,improveourefficiency
andstgradually
giveforeignfundedenterprisesthesametreatementastheirChinesecounterparts.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工作报告》中政治经济用语的翻译要以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基础,把握
内涵,不仅译出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传达原文的深刻含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不
合时宜的译法要及时纠正。译者必须时刻站在译语接受者一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文化因素,
使“对等”得到充分体现。翻译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和永
存遗憾的事业。虽然政治经济指南录后序翻译对照 用语的对等翻译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紧秋词其一刘禹锡朗读 跟时
代、望洞庭湖古诗刘禹锡 灵活处理,就能找到“合乎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
参考文献
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一59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贾毓玲.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3
(4):26一28
更多推荐
严厉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