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的英文译语怎么说-高二英语周报答案网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做手工的兼职)
英语翻译概论
第一部分:翻译概论
学习翻译,必须首先了解一些有关翻译的基本理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
进而学习翻译技巧并从事翻译实践活动。
一.定义
翻译究竟是什么呢?应该如何给翻译下个定义呢?国内有关翻译的论著大多把翻译定
义为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准确再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也就是把一种语
言产物在所包含的内容信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美国的翻译理论家
尤金奈达给翻译下定义是:Translating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
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first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in
termsofstyle.这句话译成汉语就是“翻译就是译入语复制出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
首先就意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实用翻译教程》的作者范仲英先生给翻译下的定义是: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
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
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范先生还解释说:
“这里所谓的‘感受’是指信息接受人看了或听了信息后在自己头脑中的反应,包括对信息
概念的认识,理解,以及通过信息的思想感情所受到的感染,影响等。”
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项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的活动。它既是语言活动,又是思维活
动,是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它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
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翻译是一种由此语到彼语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
又必须置于交流之中,本身有其理论,方法和技巧。翻译是以完全不同于原文形式的译文传
达原文信息,所必须尽可能准确无误。翻译是再创造,是在创造等值,但又只可能是相对的
等值。翻译的等值是意义等值,是信息等值或语境等值,而不是字词等值,词义等值。因此,
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解释,是对原文的巧妙分析。绝对准确,完整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翻译自身产生成果,这个成果就是译文,译文读者能否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是衡
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概括地说,翻译是一门正处于探索中的科学。说它是科学,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内在科学
规律。它具有描写性,可以像描写语言一样对其程序和方法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描写,使之
公式化。翻译更是一门艺术,以为它有创造性。它再现原作的内容过程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
程,在这种过程中,译者要在甘受原作的局限,忠于原作意图的条件下,运用译语语言上的
美学知识来重新塑造原文中已塑造出的形象。翻译还可认作一门技能,因为就其具体操作过
程而言总是离不开方法和技巧的。但是总的看来,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为它集语言
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理论等学科之特点于一身,在长期的社
会实践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而
且在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材料中这些方法正在逐渐模式化。可以肯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
的发展,翻译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必将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变得更加完善。
二.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决不是学了几年外语,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再有几本得心应手的工具书就可以动手干的事。翻译决不是这么简
单的事。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及表达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历史,
地理,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原作者与译者在思想观念,理解水平,文化层次,
品格,情感,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翻译的质量。翻译工作的艰辛由此
可见一斑。要作好翻译工作,译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较高的英语水平
搞翻译,没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译汹涌的拼音 者必须具备全面的英语语
法知识和大量的英语词汇及习惯表达法等。也就是说,译者在英语上必须果敢,否则就会影
响对原作的理解。如果词汇量不足,在翻译时,会因为查词典而一再中断正常的思路,降低
翻译速度,也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如果不精通语法,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在翻译中,
译者的理解就会在语法层面上错误百出;而在汉译英时,则更是无法组织像样的英语译文,
更谈不上地道的英语译文。因此,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这是从事翻译工作所必备
的首要条件。
2)扎实的汉语功底
汉语功底对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决不可低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了一个词
或一个句子苦思冥想,有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满意的结果。可见,汉语的表达能力和
对英语原作的理解能蹒跚学步 力直接关系到翻译质量的高低。所以,扎实的汉语功底是翻译工作者应
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3)丰厚的文化底蕴
译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翻译的不同于创作,主动权不在译者手中,译者的思维必须
跟着原作者走。原作者怎么说,译者就怎么译,根本没有碰到难题绕道走的可能性,再苦再
难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译者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的各种社会文化,
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外交,科学,经济,文艺,宗教,民俗,风情等。只有了解
和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原作,准确地表达原作的内容。可以说,译
者知识面是否广博,文化底蕴是否丰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
4)娴熟的翻译技巧
译者应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是前人从自己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
的经验,也是经过实践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们是翻译实践活动中经常借助的法宝。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翻译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译文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当然,翻译技巧
的运用往往不是生搬硬套。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
5)严谨的科学态度
翻译工作人人可为,但要做好,并非轻而易举。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
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因为翻译是一件必须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的工作,来
不得半点虚假。如果态度不端正,就可能会胡译乱译,破坏翻译的基本原则。所以,仅仅具
备一些翻译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强调严谨的科学态度,它可以起到一种把关定向的
作用。
三.意义
学习外语,一般认为必须经常进行五个方面的实践,即听,说,读,写,译。但迄今为
止,我们主要从事的是前四个方面的实践,而对译的实践则远远不够,致使很多人的翻译实
践能力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有人认为,掌握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就算学会了外语,
至于翻译,那是学会了外语之后的事情,会外语的人不一定人人都搞翻译。此言差矣。学外
语必须学习翻译,因为翻译不仅是学习外语的一种手段,也是目的。
6)作为学习外语的手段
学习外语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对中国的成年人来说,一般都必须通过翻译的方
法。通过翻译提高外语水平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成年人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所以,
把外语同本民族语言进行比较,就容易领会外语的单词及词组的涵义和用法。英语学生在初
级阶段普遍使用英汉词典就是一个明证。英汉词典实际上就是许多英语单词和词组的汉语翻
译汇编。我们都知道列宁精通多种外语,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他说,学习外语的最合理
的方法是还原翻译法。即,将外语译成本民族语,然后再译为外语。这说明通过翻译学习外
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对于成年人尤其如此。
7)作为外语学习的目的
尽管中国人学外语的动机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人是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或者说
作为一种工具来学的。而要使用这种工具就必然涉及到翻译。没有翻译,我们与世界各国在
政治,文化,国防,科技以及文艺等领域所进行的交流就是不可能的,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
作也是根本谈不上的。翻译是使这些交流得以实现的唯一手段,其重要意义是怎么强调也不
过分的。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曾说过:“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马列主
义就是通过翻译才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使用不同语言
的人民之间架设桥梁。而这种桥梁就是翻译。由此可见,翻译就是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
四.特性
翻译的特性可以大体归纳为三种:受制约性,局限性,先理解后表达。
8)受制约性
既然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再现出来,那么,翻译所表达就
不可能是译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和经历等,也就是说,译者不是在说自己想说的话,
不是在像作者那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谴词造句,自由地使用自己喜欢的表现风
格。原文作者写作时,不想说的话可以不说,不愿提的事可以不提,不熟悉的事物可以轻描
淡写,不明白的东西可以避而不谈,而译者却没有这样的自由。译者只能照搬原作,对原作
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不管喜欢与否,都无权改动,无权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
来舍此取彼。一句话,译者决不能随心所欲。这就是翻译的受制约性。
9)局限性
这里所说的局限性,是指翻译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比
如,翻译年代久远的作品,由于时代的变迁,译者就可能对原文里的某些东西理解不透。连
译者本人都没搞清楚的东西,译给译文读者去看,后果可想而知。
两种不同语言的词与句并不是对等的关系,而词,句的意义也随着不同的上下文的变化
而变化。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
表达。这种变化错综复杂,另人难以捉摸,这就决定了在良种语言之间依据一定的规律进行
对等转换是不可能的。所以,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造成了译文的局限性。
造成译文局限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文化差异。中英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
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使用各自语言的背景不尽相同。从
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到生活方式,风土认清,民族
心理,道德标准等等,无不带有各自民族的特色。译者要通过原作来了解原始思想,然后再
用译语将其表达出来,这种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甚至是障碍重重,翻译
的局限性也就在所难免。
10)先理解后表达
翻译比用原语写作多了一个过程,即理解的过程。用原语写作或说话只有一个过程,那就是
表达的过程。当然,原作者必须是先有思想,然后表达。而翻译虽无需先有思想,但必须先
理解原文的思想,也就是先去了解,体验和捕捉原作的创作意图,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
然后用译语将其表达出来。所以说,翻译必须经过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也就是先与原文作
者交流,再与译文读者交流。
五.标准
翻译的标准是翻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凡事皆有标准,翻译也不例外。翻译的标准
作为翻译的原则和要求,对翻译活动起着指导性作用,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
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工作者要努力达到的目标。翻译的标准一向被认为是翻译理论的
核心问题。几乎自有翻译活动起,就有对翻译标准的阐述。古今中外的翻译家都曾对此做了
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许多人最终认定翻译没有定规或公
式可循。因为同样一篇文章,经不同的译者翻译,其译文可能五花八门池上白居易古诗 。孰优孰劣?不同时
期,不同学派的翻译家都曾提出各自的翻译标准,但有一点似乎已经取得共识,那就是,必
须尽快制定出一套翻译标准,因为翻译标准是衡量翻译质量高低的尺度,没有这个尺度,翻
译工作者就无法可循,就没有努力的方向,也就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
国外一些翻译家对翻译的标准也有国深入的探讨和研究。18世纪末,英国的亚历山
大泰特勒提出了译事三原则:1)Atranslationshouldgiveacompletetranscriptoftheideas
oftheoriginalwork;(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Thestyleandmannerofwritingshould
beofthesamecharacterasthatoftheoriginal;(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
Atranslationshouldhavealltheeaseoftheoriginalcomposition.(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费
道罗夫给合格翻译下的定义是:“所谓合格的翻译就是一种译文读起来跟原文一样的愉快,
而又忠实于原文的精神,意思和风格。”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翻译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认为建立科学的翻译标准,对于翻译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指导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翻译工作者起码应该做到“忠实与
通顺”,因为“忠实与通顺”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作为翻译标准,光有忠实是通顺还
是不够的。这里还应有个风格问题,也就是传神问题。这一要求可以看作较高层次上的要求。
从大体上看,各家对翻译标准虽然说法不一,但在总体上还是能够达到一种共识,这种共识
可用六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忠实,通顺,传神,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作。译者必须把
原作的思想及内容准确而又完整地表达出来。要绝对尊重原作,保留原作的风姿。不得肆意
歪曲窜改。当然,绝对的忠实大概只是一种理想,事实上很难做到。林语堂先生也曾认为翻
译的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他说:“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忠实之谓,一百
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之极端。”通顺,
指译文的语言要通俗规范,力求译文朴实,清新,生动,没有牵强附会,文理不通或结构混
乱的现象。传神,就是要保持原作的风格,尤其是搞文学翻译,更要求传神。译作不仅仅要
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还要表达原作的情感,意境,风格,韵味等,以使译文与
原作一样,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忠实,通顺,传神可看作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译者只有在实践中千锤百
炼,才能逐步接近这个标准。
第二部分:翻译过程
翻译是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从语义到文
体在译文中把原文信息用最贴切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的过程。他还说:“决定原文
与译文之间的对等关系显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许多译者在下笔翻译前总要绞尽脑
汁,细心揣摩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语言风格及时代背景等等,以便确定与原文相适应的风格
进行翻译。可见,翻译决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直接转换为另一种文字的活动,它需要一个
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
一般认为,翻译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表达和审校三个步骤。理解是表达的先决条件。
理解的正误,深浅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正误,优劣。这就要求译者精通原文语言并具备相关的
文化背景知识。表达是翻译成功的关键。表达不仅要求保持原文的内容,风格和特色。还要
求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译者的译语水平也要有很高的造诣。审校起着把关的作用,
其重要意义决不可低估。以为理解再透彻,表达再恰当,也难免会有疏漏或不当之处。没有
哪部译作不是经过译者数次细心校改,润色才最后成型的。所以,理解,表达,审校这三个
步骤在翻译过程中缺一不可。
一.对原文的理解
理解是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在动笔翻译之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 ,一定要理解原文,要吃透原文,也就是要挖掘
原文的深层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意思上。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语言风格,字里行
间隐含的意思等等,都要尽可能吃透。要对原文内容进行由浅入深,有表及里的领会。理解
一般包括对原文词汇用法,语法结构及逻辑关系等语言本身进行分析理解,对产生该语言的
背景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最后又将二者综合起来,整理成型。要达到正确理解,必须保证做
到以下几点:1)动笔之前,通览全文;2)参照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3)勤查工具书,
不可望文生义;4)广学博览,拓展知识面。
1)动笔之前,通览全文
动笔之前,先把原文通读一遍,这样才能对原文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也才能把握住原
文的特点和风格。一部作品,无论是政治理论性的,还是文艺或科技性的,都有其不同的特
点和风格。通读之后,便可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而采取不同的译法,使内容与形式达到
有机的统一。如果即读即译,省去阅读后理解,消化的过程,就不能事先领会原作者的写作
意图,就很难确切地表达原文的内涵,也就不可能达到“准确”这一翻译标准。在下面的文
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不先通读一下,就很难把握。见下例:
Mostcuriousofall,nspectedthefinalproduct
ultsomeoftheshirtsthatwereputinboxesforshipmentweremissingone
ortwobuttons,thecollar,evenasleevesometimes!
leswheretheworkerssatwereveryhighand
forahalfhouratlunchtime,therewerenobreaksinthedaytorelievethe
amazedthattheworkershadn’tgoneonstrike.
Furthermore,asoneespeciallyabsent-mindedyoung
whileIrecognizedhimas“BigJim,”who
eryslowandalltheshirtswereheld
sbeyondhiminlineonhisshifthadtowaitwithnothingtodo;
therefore,agreatdealoftimeandefficiencywerelostasBigJimdaydreamedwhileheworked.
AllweekIwonderedwhyhewasn’tfired.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谈论工厂里存在的严重问题,以求达到幽默的效果。谈到的这些问题
看似严重,但并不使人产生沉重感,相反,倒令人觉得滑稽可笑。如果不通读原文,就可能
把握不住原作者的风格,就可能把那种诙谐,调侃的语气误认为严肃认真的批评,译文和原
文就会相差甚远。下面的译文比较准确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
最为奇怪的是,厂里竟然没有任何质量检控。没有人检验工厂生产的成品。结果,有
些装箱待运的衬衫不是缺了一两粒纽扣,就是少了衣领,有时甚至还少一只袖子。
工厂的生活条件很差。工作台很高,工人坐在旁边很不舒服,除了吃中午饭的半小时
外,全天没有别的休息时间来调剂一下令人厌倦的工作。厂里也不播放音乐。工厂间的墙
壁全是一片暗灰色。使我感到惊奇的是,工人们竟然没有罢工。
此外,厂里的生产流程也时断时续。在装配线上有个缝纽扣的年轻人特别心不在焉。
没过多久,我便认出了他,原来他就是在中学上数学课时坐在我后面的“大个子吉姆”。
他动作很慢,所有的衬衫一到他这儿就被耽搁下来。装配线上他后面的同班工人只好等在
那儿无所事事。就这样,在大个子吉姆一边干活儿一边想入非非的时候,大量的时间便白
白流逝了,劳动效率大受损失。整个礼拜我都在纳闷,为什么他没有被解雇。
2)参照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
通览全文时,要参照上下文来体会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意思,不可断章取义。如:
(1)RayHammond,inhisexcellentguideTHEWRITERANDTHEWORDPROCESSOR,
predictsthatoverhalftheprofessionalwritersinBritainandtheUSAwillbeusingword
t-knownrecruitisLenDeighton,fromaslongagoas
1968,thoughmostusershaveonlystartedsincethemicrocomputerboombeganin1980.
划线部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兰戴顿是机器名吗?如果是机器名,就可以把它译成:
文字信息处理机中最著名的新成员是兰戴顿,它在很久以前的1968年问世了,虽
然多数使用者知识在1980年微型计算机兴起后才开始使用。
然而,在参照上下文后,我们知道了兰戴顿是一位作家的名字,这样,整段文字的意思
就是:
雷汉姆蒙德在他那本极好的指南《作者及文字信息处理机》中预言,到1985年年
底,英美两国将有半数以上的专业作家用上文字信息处理机。兰戴顿是文字信息处
理机最著名的拥护者,早在1968年他就开始用该机写作了,而大多数使用者都是在
1980年微型计算机兴起后才开始使用的。
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要加以分析,明确所表述的意思。这种做法有助于理解原文。如:
(2)Inthewintero触类旁通的近义词 f1879,JamesLecky,exchequerclerkfromIreland,andprivatelyinterested
inphonetics,keyboardtemperament,andGaelic,allofwhichsubjectsheimposedonme,
draggedmetoameetingofadebatingsocietycalledTheZetetical:ajuniorcopyofthe
oncewellknownDialecticalSocietyfoundedtodiscussJohnStuartMill’sEssayon
Libertywhenthatwasnew.
1879年冬天,詹姆斯莱基拉我去参加一次辩论会。莱基是爱尔兰人,在财政部门
当职员,有空喜欢研究语音,练习弹琴,学习盖尔语,他还硬让我也学这些东西。这
次他带我去参加的辩论会是一个名叫“探索学会”的团体举办的。当年约翰斯图特米
尔的文章《论自由》刚刚发表的时候,成立过一个“辨证学会”来讨论这篇文章,这
个学会曾名噪一时。探索学会就是仿照这个学会建立起来的,只是没有它那么有名罢
了。
这个英语长句经分析后,明确了所表述的意思,然后,再按自然的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
安排和组织汉语译文,结果译文五个汉语句子。
3)勤查工具书,不可望文生义
阅读原文时,要勤查工具书,不可望文生义。有些词语的表层意思是一回事,而深层意
思可能又是一回事。另外,英语中有许多词组和习惯用语,如果不太熟悉,又不查工具
书,就不能保证理解的准确。望文生义,自以为是,是翻译的大忌,搞不好就会闹出笑
话。如:把ThatisthelastthingIshoulddo译成“那时我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没有
弄清last在此句中意为“极不合适的”,“最不配的”。正确的译文是:那样的事我哪
里会干呢!或:那时我最不愿意做的事。再看以下几例:
(1)Myyoungerbrotherwasonlytoodelightedtoaccepthiskindinvitation.
(误)我的兄弟只是太高兴了不能接受他的邀请。
(正)我的兄弟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onlytoo相当于very)
(2)Thatisanopinionofmybrother’s
(误)那是(别人)对我兄弟的一种看法。
(正)那是我兄弟的看法。
英语中的常用词组,习惯用语也是翻译中常碰到的难题。如:Therehadbeenameetingof
theminds意为“已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并非“曾举行过一次会议”;lookdownthemuzzleof
agun意为“任人摆布”,并非“连枪口都不怕”;deadletterbox指特务传递或交换情报的
秘密地点或中心,并非“死信箱”或“存放死信的信箱”。
在英语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不同的搭配要有不同的译法。如:
athickbook一本厚书
athickrod一根粗笔
athickman一个身材粗壮的人
athickheadofhair一头浓密的头发
thickweather阴霾的天气
bethickwithsomebody与某人非常亲密
alittletoothick太过分
throughthickandthin不顾艰难险阻
由此可见,尽可能多地掌握英语词的搭配用法和习惯表达法对理解英语原文有着极其重
要的意义。
4)广学博览,拓展知识面
译者要想真正理解原文,除了要对原文语言熟悉精通以外,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因为
原文所涉及到的题材可能五花八门,如果译者只熟悉某一学科的知识,而对其他领域却
知之甚少,在翻译自己熟悉的作品时,会感到得心应手,一路畅通无阻,但若遇到陌生
领域里的东西就会一筹莫展。如果硬着头皮去译,其结果可想而知。而事实是,几乎密
友哪部作品的内容是纯粹属于某一领域的。如果原作者的知识面很宽的话,其作品的内
容必然丰富,可能会涉及多个领域。译者与原作者在知识面上如果相差甚远,就会力不
从心,就无法胜任该作品的翻译工作。翻译新闻题材的作品,不了解国内外时事不行;
翻译医学方面的文章,不懂得起码的医学常识和术语,译出的文字一定谈不上地道;搞
文学翻译,就要了解原作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等;翻译音乐,绘画,
艺术类作品同样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总之,要想把一种文字所表达的
内容用另一种文字准确,通书地再现出来,就得广学博览,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
层次,为从事翻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的语的表达
表达是译者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用准确,通顺的译语传递给译语读者的过程。这种传递
可以运用各种灵活的手段,也就是各种分仪技巧。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再创造才能。
在理解阶段,译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原作者身上。译者极力弄清楚的是原作者的意图,极
力弄清楚原作者都说了些什么,译者与之交流的对象是原作者;而在表达阶段,译者的注意
力则转移到译文读者身上。译者要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向译文读者说明原作者都说了些什么,
译者的交流对象变成了译文读者。
表达是翻译中最困难,最关键的步骤。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
点:1)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2)力求准确达意而不片面追求形式;3)施展才华但不能
任意发挥。
1)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时,往往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以,在翻
译时必须考虑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最为恰当。这是译者进行再创造活动的第一
步。很多译者都曾经为了寻找一个恰当的词语或句式而冥思苦想,由此可见,在表达中
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是至关重要的。见例句:
(1)Somesociologistsrefertothemobilityofthecityastheconsiderablesumof
myriadandincessantsourcesofstimulationimpingingupontheurbandweller,
asortofsensoryoverloadwhichproducessophistication,indifference,anda
loweredlevelofaffectinurbandwellers.
由which引出的定语从句中有三个并列的宾语,让人颇费脑筋。Sophistication可译
作“老于世故”;indifference译作“漠不关心”,可是aloweredlevelofaffect译成
什么呢?照字面看,它指的是“一种自觉感情上降低了的水平”,这样译出来,与
前面的两个四字成语不协调,而且意思也不够明朗。经过一番斟酌,将其译成“麻
木不仁”,就好多了。这三个四字成语也可以改为两字成语。整个句子可译为:
有些社会学家把都市的流动性指称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不断刺激都市
居民心灵的刺激源,指称为一种感官上的超负荷。这种超负荷造成了都市居
民特有的世故,冷漠和麻木。
(2)Thewell-pavedroadpassesrowsofclean,modernhouses,setamongtress.
这个句子可理解成:铺设得很好的公路经过一排排整洁的,现代的房屋,这些房屋坐落
在树中。不错,well-paved确是“铺设得很好的”,可是,一见到well或者good就译成“好”,
显得语言贫乏。事实上,英语里的这两个词在汉译时有很多译法。如:awell-behavedgirl
可译成“举止得体的姑娘”;awell-writtenpoem是“一首写得很优美的诗”;goodeggs译成
“新鲜鸡蛋”;goodchessplayer意为“高明的棋手”;goodwife相当于“贤惠的妻子”,等等。
在句(2)中将pass译成“经过”或“穿过”都不是很恰当,它不应该给人以动感,而应表
现出一种静态;clean和modern两个形容词译得过于死板;setamongtress是过去分词短语,
修饰houses,采用重复法,加上个主语,把它译成:“这些房屋坐落在树中”,这是完全可以
的,只是“坐落在树中”实在不美。经过雕琢后的译文是:
铺设考究的公路两旁是一排排整洁舒适,具有现代气派的房屋。它们在绿荫掩映中
错落有致
(3)riosityintheireyes,
theyaskedmeallkindsofquestions.
所有病号一下子把我围住了,问长问短,目光好奇。
译文选用主动语态,符合汉语多用主动句的习惯。把alltheotherpatients译成主语,与
下句中的主语they刚好一致,于是,两句话译成了一句,既简洁,又明了。
2)力求准确达意而不片面追求形式
在表达时,如果碰上现成可用的译语句式来表达原文,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把It’sapity
youmissedsuchafinetalk译成“真遗憾,这样好的报告你没听到”;把It’ssaidthatshe
losttwosonsinthewar译成“据说,他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但这种情况在
翻译中所占的比重毕竟很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译法,这时就
要把准确达意放在首位来考虑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片面地追求形式对等只能损
失甚至歪曲原意。如:
(1)whydidyousetthewolftokeepthesheep?
这句话,如果片面追求形式对等,就可能译成:你为什么要让狼来照看羊?而这种
译文与原文在意思上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正确的译文是:
你为什么要引狼入室?
(2)Shehasmanyhotpotatoestohandleeveryday.
这句话如果译成“她每天都有很多热土豆要处理”,便是与原句貌合神离。它的意
思是:
她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
(3)Hehasenoughmoneytoburn.
他有足够的钱可烧。
这句同样是形似意不达。与汉语相对应的意思是:
他有花不完的钱。
(4)Weallmissedhim,butwewishhimalongandhappyretirement.
我们都会想念他的,但我们希望他有一个长期而又愉快的退休。
听起来有多别扭!什么是长期而有愉快的退休呢?很另人费解。改译为:
我们都会想念他的,但我们祝愿他退休后快乐,长寿。
3)施展才华但不能任意发挥
在翻译中,译者应该施展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翻
译技巧,出神入化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貌。但这里有一个限度,那就是必须忠实于原文,
也就是说,译者不能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译文必须受原文的制约,不能超出原
文所表达的内容,也不能偏离原文的风格,否则就不是再现原文,而是改写原文。如:
(1)Trytobemodestandprudent,guardagainstcomplacency.
原译: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原文里并没有“骄”和“躁”的意思,complacency意为“自满(情绪)”。
改译:要谦虚谨慎,防止自满情绪。
(2)ButthereinfrontofhimwasMayley’sface,whiteandghostly,withterrible
staringeyes
原译: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马利的脸,惨白似鬼一般,还有一双怒目圆睁的恐怖的
眼睛。
马利本来就是鬼魂,而此译文却给人以似鬼但并不是鬼的感觉。“怒目圆睁”里面
已经有了“目”,即“眼睛”,不宜再用以修饰“眼睛”,就像不能说“双手颤抖的
手”,“满脸皱纹的脸”一样。再说马利这个鬼魂是来劝他改变生活方式的,并没有
对他发怒。
改译: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马利的脸,一张惨白如纸的鬼脸,瞪着一双另人恐怖的
眼睛。
(3)ThenwhenElizabethlookedagainatDarcy’scommentsonherfamily’s
behavior,hersenseofshamewasverygreat,andshecouldnotdenythejustice
ofhiswords.
原译:(伊丽莎白在读达西的信)接着伊丽莎白再看达西对自己家人行为的评述,
更加羞辱不堪。她不能否认他说得公正。
该句译文中,划线部分译得不确切。从原文中看捕处有“更加”的意思,达西既然
说得“公正”,又怎么可能是在“羞辱”她呢?
改译:接着伊丽莎白又把达西对自己家人行为的评述读了一遍,感到无地自容。她
不能否认他说的话是公正的。
三.核查
翻译过程中的第三个重要步骤就是核校。核校决不是简单的文字润色,它是在验证前两
个步骤的准确度,所以,核校首先应将译文与原文加以比较,看二者之间在内容和风格等方
面有什么出入,尤其要比较译文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否和原文读者在阅读原文时的感受大致相
同,也就是说,要着重注意使译文在总体效果上达到与原文尽可能相似的程度;其次是修改,
润色。修改,润色主要是在最后一遍核校时进行。
核校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1)抛开原文,通读译文;2)听取别人意见
1)抛开原文,通读译文
核校可反复进行,次数当然是越多越好,译文质量也当然是越高越好。在数次校对中,
起码应有一次要抛开原文,通读译文,以便彻底摆脱原文的束缚,大胆处理那些使用不当的
词语,句式,达到文理通顺,语句精练,使译语的表达更贴切,自然,流畅,更符合译语的
行文习惯。
2)听取别人意见
译文在定稿之前,最好能拿给别人看看,或读给别人听听,这样做往往会得到意外的启
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自己的语言,由于习惯使然,有时即使别扭,也浑然不知,
所以,别人的意见或评论会有助于译文的最终润色,达到精益求精。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可以说,对于一个译者来说,整个翻译
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
过程,因此,更多地关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翻译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理解斜体的含义:
1.LasteveningIwenttoadoheldbyourChinaStudyGroup.
2.He’sunhappynow,becausehehadabluewithhisfriendjustnow.
3.That’satallstoryaboutthetown’shighstreet.平易近人的反义词
4.Shetoldmethather18-year-oldsonwasthebaby.
5.HermotherisasisterinaMelbournehospital.
6.NaturallyI,achildofbothworlds,amconsciousofthese.
7.Itispossiblethattheyneverimaginedthatanyconsiderableamountofpublicopinionwould
beralliedintheirfavor.
8.Hesaidhe’dloveatriponaluxurylinerbecausehewasalwaysagoodsailor.
9.callmeifyoucan’tcome.
ifehasitsrosesandthorns.
参考译文
1.昨晚我去参加了我们中国研究组的集会。
2.他正闷闷不乐,因为他刚才和朋友吵了架。
3.有关这城主街的说法实在另人难以置信。
4.她对我说她那18岁的儿子是她子女中年龄最小的。
5.她母亲是墨尔本一家医院的护士长。
6.作为新旧两个世界的后裔,我当然意识到这些关系。
7.他们可能决没想到,竟会有相当多的舆论支持他们。
8.他说他喜欢乘舒适豪华的班船旅行,因为他从不晕船。
9.有些时间表,直到最后一分钟都会变化。要是你不能来,请打电话给我。
10.人人都有乐与苦。
第三部分上下文的作用
Nocontext,notext是英语中的一句成语,意为脱离上下文,就不能正确理解词义。它非
常简明地阐释了一个道理,即:理解原文不能脱离上下文。冯树鉴先生在《实用英汉翻译技
巧》一书中说过:“上下文观念是理解和翻译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理解和翻译的正确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否上下文观念或能否进行上下文分析。”上下文主要包括话语场景,
词语搭配,参照成分,逻辑关系,因果关系及文化背景等。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话语背景
话语场景,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语境,对原文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一句话
在不同的场景中就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Tompassed这句话究竟表达什么意思?抛开讲话
的情景,孤立地看这句话,其意义是无法确定的,必须联系讲话时的场景,才能明白其所指。
如果汤姆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已经几天了,这时,有人从病室里走出来说了这句话,它的意思
就是“汤姆死了”;如果汤姆刚参加了依次考试,这句话是针对汤姆考试的结果说的,它的
意思就是“汤姆考试通过了”;如果汤姆正在打桥牌,那就是说“汤姆没有叫牌”;如果汤姆
正在踢球,那就是说“汤姆传了球”。又如:We’llbeatthemthistime这句话,如果孤立地看,
就不敢肯定它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但结合不同的上下文来,就不难断定了。如果这是在比
赛中,那就是说“我们这次要战胜他们”;如果我们上次被他们揍了一顿,那就是说“我们
这次要揍他们一顿”。
由此可见,特定的场景有时可以赋予一个句子特定的含义。抛开场景意义,孤立地看一个句
子,是难以把握其本来意思的。
二.词语搭配
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一个孤立的单词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意义不明的,只有和
其他词语搭配,也就是有了起限定作用的参照成分是,词义才变得明朗。例如:run这个词,
一般都认为它的对等词是“跑”,但是,与不同的词语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如:
runacar驾驶小汽车
runafactory办工厂
runacrossanoldfriend遇上一位老朋友
runforpresidency竞选总统
runintodebts借债
runmessages送信
runshort用完
runtheriskof冒…的风险
runthestreet流浪街头
runtoextremes走向极端
Runsthreadthroughaneedle’seye.穿针引线
Themachinerunswell.这台机器运转良好。
Thenewsrunsrapidlyinthetown.这个消息在镇上迅速传播。
Theplayranfourweeks.这出戏连演了四个星期。
Thestreetrunsnorth.大街向北延伸。
从上例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同一个词用于不同的上下文中,其含义就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所以近代英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菲思说,“一个词用于新的上下文中就成为一个新词。”
又如charge一词,其词义也很多,且又可以与许多其他词一起构成不同释义的短语。所以,
对charge一词只能根据不同搭配来理解并掌握其确切译法。见例句:
(1)Thedriverischargedwithspeeding
司机被控架车超速。
(2)Ichargedhimwithtakingmybook.
我责怪他拿了我的书。
(3)Theychargehimwithatask.
他们在托他办一件事。
(4)Ichargedmymemorywiththesefacts.
我把这些事实牢记在心。
(5)Thegunischargedwithbullets
这枪装着子弹。
(6)Theychargedtheaccidentagainst/tome.
他们将这事归咎于我。
(7)Pleasechargethattomyaccount.
请把那款记在我的帐上。
(8)Howmuchdoyouchargefordrivingmetothehotel?
你开车送我到旅馆要多少钱?
(9)Whenthetimeforgeneraloffensivearrived,thesoldierschargedtheenemyposition
bravely.
总攻时间一到,战士们勇猛地扑向敌人阵地。
还有,tochargeapen是“给钢笔上墨水”;tochargeabattery是“为蓄电池充电”
afalsecharge意为“诬告”;atmoderatecharge译做“以公道的代价”atone’sowncharge
意为“自费”;chargefortrouble意为“手续费”;soundthecharge意为“吹冲锋号”;incharge
of意为“主持,领导,管理,照顾”;inthechargeof则是“由…主持(领导,管理,照顾)。
英语词汇之所以难以掌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搭配繁多。从以上例句中,我们看
到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搭配,就产生了不同的意思,所以,决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一个词在
译语中的对等词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所谓的对等词都是随着上下文的变化而变化的。美国翻
译家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一书中说过:“一个词的含义往往不是‘点’而是‘面’,
而在不同的语言中相当的词的意义面却不是对等的。因此,在选择适当词汇翻译原文时不能
不更多地取决与上芙蓉楼送辛渐是什么季节 下文意而不能单纯依靠一成不变的对等词汇。”奈达的这段话也说明了在
翻译时从搭配意义上理解词语的必要性。
一般说来,在多义词的许多不同含义中,必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含义可以说是
根本的含义,称为本义。从本义出发,结合不同的上下文,就演化为各种不同的含义,可称
之为衍义。Challenge一词的本义是“挑战”,但用于不同的上下文中,就产生许多不同的衍
义。见例句:
(1)Thisisachallengetothelaw.
这是对法律的挑战。
(2)Noneofthememberchallengedthevalidityoftheresolution.
没有一个会员国对那些决议的有效性提出异议。
(3)Recentdiscoverieshavechallengedtheiroldnotions.
新近的发现使他们对旧的想法产生怀疑。
(4)Canyouproduceanyprooftochallengethefact?
你们能拿出证据来否认这一事实吗?
(5)Thelocalpresschallengedthelicenseofthedriver.
当地报纸要求吊销那个司机的驾驶执照。
(6)Thisposesachallengetologic.
这简直是荒谬绝伦。
(7)Ichallengemyownconclusion.
我重新考虑我的结论。
(8)Whenshegraduated,shecommendedtheschoolforitschallengingcoursesandherteachers
fortheirspecialinterestandencouragement.
毕业时,她称赞母校开设的那些引人入胜的课程以及老师们给予她的特别关照和鼓励
英语词汇的意义是相对的,其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翻译工作之所以艰难复杂,其根本原
因就在于不同语言中词汇含义的相互交错关系。正因为不同语言中词汇的意义面是相互交错
的,所以,不能用“单词替换”的方法进行翻译,而应根据上下文准确领会有关原语词汇的
含义,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译语词汇把这个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行。
三.参照成分
上下文并不单指相邻的几个词语。那些在理解时可以用来参照或能给予提示的部分都属
于上下文。
(1)WhenmyturncameIwasthinkinghardabouthowtojumpoutproperly,andnot
egreenlightwentup,themanin
frontofmeshotout;Iclutchedthesidesofthedoor-way,fortheairoutsidethe
,two—thedispatcherwasbesideme
countingwithhisarmlikeaboxingreferee---thentheordertojump,andlooking
fixedlyaheadsoastolookdown,Iwrenchedwithbotharms.
在这段文字中,单看第一句,是看不出jump究竟是指做什么事,第二句中说Theman
infrontofmeshotout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一看到下文的plane,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在练习跳伞。整段文字可译为:
轮到我的时候,我就一心想着怎样才能跳得好,而不是问自己跳还是不跳。这时,
绿灯亮了,我前面的人射了出去;我紧紧抓住门口的来年观测,因为飞机外面的
气流好象在呼啸而过。调度员就在我身边,他像拳击裁判员一样挥动手臂数着一,
二,接着便发出了起跳的命令。为了不朝下看,我两眼直视前方,抱紧了双臂。
(2)Nothingdefinitiveemerged—indeed,vably,
somethingwasoverlooked:Californianresearchersareatpresentcombingback
overtheirdataontherecentLivermorequakeinmoredetail,andshouldreporton
what(ifanything)theyhavefoundlaterthismonth.
这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先说了“没有什么明确的事情出现”,接着,在破折号后面又
强调说“的确,根本就没有出现多少事情”,这里的“事情”究竟指什么事情,只有看
了上下文中的quake后,才能知道这是跟地震有关的事情,也就是震前的“征兆”。整
段文字可译为:
但是没有出现什么明确的征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出现多少征兆。可以现象,
一定是有什么情况被忽视了。所以加利福尼亚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更细致地重
新检查他们从最近发生的利弗莫尔地震中收集的资料,并就发现的情况(如果
有所发现的话)于月内提出报告。
(3)Afewdayslateroneoftheeweslambedwithadeadlamb,andCharlietookthe
semi-orphan(nowthrivingsplendidly)awayfromustogivetothebereaved
mother.I,inmyignorance,expectedhimtointroducethestrangerintothepenand
asnotsoat
hedeadlambwasskinned,
andtheskindrapedacrossthebackofourpet,whowas,ofcourse,toolargeforit,
sothatithadtobefirmlyboundonwithstring.
这段文字中的introduceinto和introduction,一般都把它们理解为“介绍”;stranger
一般指“陌生人”。看了上文,我们知道,前者不是“介绍”,而是“引进”,“放进”的
意思;后者是指一只小羊羔,之所以称它为thesemi-orphan,是因为它一出生,就被母
亲遗弃了,母亲还健在,就是不肯接纳它,主人只好把它抱进屋来,用奶瓶喂养。几天
后,主人看准了一个机会,准备给它找一位新母亲。这几个词通过参照上下文的提示,
词义变得明确了。整段译文的意思是:
过了几天,一只母羊产了一只死羔。查理决定就把我们这里那个孤儿似的小家伙
(这时长得好极了)拿去送给那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我出于无知,以为查理会把这位生客直
接送进圈里,母羊见了也一定会很高兴,马上就会收养它。但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往圈里送,
可不那么简单。要先把死羔的皮剥下来,披在我们的小宝贝身上,小宝贝当然太大,盖不过
来,所以要用绳子牢牢地捆在它身上。
四.逻辑关系
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原文,透彻理解原文是至关重要的。上下文是语言单
位之间一种语义上的逻辑关系。忽略了这一点,就很可能导致理解上的错误。这里所说的逻
辑是指一个语言单位(词,词组和句子)的含义是否与上下文意思相吻合,是否与其他语言
单位构成“顺理成章”的关系。如果出现了矛盾,就要设法理清这个语言单位与上下文之间
的逻辑关系,特别要理清那些隐含的逻辑关系。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用逻辑进行推理分析,
决不能违背逻辑思维规律胡译乱译。
(1)Asaboy,Einsteinwasslowtolearntotalkandinearlychildhoodwasconsidered
hetimehewasfourteenyearsold,hehadrecoveredfromaslow
starttotheextentthathetaughthimselfadvancedcalculusandgeometryfrom
textbooks.
Advanced一词,是只形容calculus,还是兼形容gemoetry,从语法上看,并不清楚。
但从逻辑上看,既然前面是高等微积分,后面就不会是普通几何了。该句可译为: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说话很晚。在他的童年时代,人们认为他很迟钝。可是到了
14岁,他克服了起步慢的毛病,靠者课本就可以自学高等微积分和高等几何学了。
(2)Animalsbecomindifferenttotheiryoungassoonastheiryoungcanlookafter
themselves,buthumanbeings,owingtothelengthofinfancy,findthisdifficult.
看到infancy一词,往往容易想到婴儿时期,但从上下文看,此处的infancy如果译成“婴
儿时期”,就不合乎逻辑,因为人不同于动物,人的婴儿时期过后,还有十几年时间需要父
母照料。所以,这里的infancy实际是指一个人能独立生活以前的整个时期,对父母来讲,
也就是“抚养子女的时间”。此句意为:
动物,一旦它们的后代能够自己照料自己,它们就不管了;但是人,由于抚养子
女的时间长,是难以这样做的。
(3)Andif,withthedecayofvitality,wearinessincreases,thethoughtofrestwillbenot
dwishtodiewhilestillatwork,knowingthatotherswillcarry
onwhatIcannolongerdo,andcontentinthethoughtthatwhatwaspossiblehas
beendone.
此处rest是“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并不是指“休息”。译成“休息”,从逻辑上看说不
通,何况下文里还有一个词die与之呼应。这两句应译成:
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日见倦怠,就会觉得长眠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就希望在
工作时死去,知道自己不再能做的事有人会继续做下去,并且怀关于桃花的唯美句子 着满意的心情想
到,自己能做的事都已经做到了。
(4)llmayjustmisstheoilalthoughitis
near;ontheotherhand,itmaystrikeoilatafairlyhighlevel.
atafairlyhighlevel从上下文看,意思不是“在相当高的水平上”,而是指“不用打得很
深,在较高的位置”,所以,译成“在相当浅的地方”。词句应译为:
钻探石油有很大的偶然性。钻头可能到了离油很近的地方却没有碰到油;另一方
面,也可能在相当浅的地方打出油来。
五.因果关系
前有因,后有果,前有呼,后有应,意思才能明确。在英译汉时,必须仔细分辨前后句
子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一旦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就回造成表达上的失误,轻者译文意思
含糊不清,重者前后句子的意思脱节,不相连贯,让人读后不知所云,看不出语句之间有什
么内在的联系,也抓不住整体思想。如:
(1)ared
thatmilkwarmedoverthefirewasliabletogivethemcollywobbles,andthe
correctmethodwastoheatapokerred-hotinthefireandstirthemilkwithit,
repeatingthepro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文 essuntilthemilkwaswarm.
这里的appeared不能译成“好象”,它是用来街市事情的真相的,要译成“原来”
才合乎情理。And应该译成“所以”。前半句说的是“在火上热奶不行”,后半句说的是
“应该怎样热奶”,前后有一点因果关系,中间用“所以”连接就比较自然。这段文字
的意思是:
他教我用奶瓶喂羊羔应该怎样热奶。原来在火上热奶,羊羔喝了会肚子痛,所
以,正确的做法是把捅火棍烧红,放到奶里搅动,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把奶搅
热。
(2)It’sraceforaEuropeantobehonoredinthewaythatrockartexpertGeorge
Chaloupkawasrecentlybyanaboriginal.“Hefellinlovewithourcountry,our
cultureandespeciallyourrockart,”saidMickAnderson,theAboriginalchairman
ofKakaduNationalPark’sboardofmanagement.“Perhaps,moreimportantly,he
sbasedonrespectforourpeopleand
,Georgehasourrespect—morethananyotherEuropeanI
know.”
这段文字中第一句说“一个欧洲人能像石艺专家乔治查洛普克那样于最近受到以
为土著人的盛赞实属罕见。”乍一听,这话说得让人莫名其妙。看过上下文中的直接引
语,才知道盛赞了什么,为什么盛赞。所以,在翻译时,应采用换虚法,即把前后顺序
颠倒过来,译成:
最近,卡可杜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主席,土著人梅克安德森在谈到石艺专
家乔治查洛普克时说:“他爱上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尤其是我们
的石艺。也许,更重要的是,他还爱上了我们的人民。这种感情是以尊重我
们的人民及其知识为基础的。反过来,乔治也得到了我们的尊敬,而且超出
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位欧洲人所能得到的。”一个欧洲人能受到土著人如此盛
赞实属罕见。
六.文化背景
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对理解原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而造成的错
译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掌握一门外语,也应包括了解其文化背景。下面几个例句均涉及文
化背景知识。
(1)atwastotiltatwindmills.
如果把这句话译成“他们过于强大,同他们正面对阵就是向风车冲刺”,就可能让人莫
名其妙。什么是向风车冲刺?译者若能点明原文中的典故,即唐吉坷德的故事,译文读者的
脑海就会出现唐吉坷德的形象,从而生动地传达出原意,因此,可将此句译为:
他们太强大了,不能同他们正面对阵,否则就是蛮干,就像唐吉坷德一样,
是向风车冲刺。
(2)Attenpastten,someonecame;
doctorwhoworkedattheCityDirectorateof
Supplies.
这段文字选自一篇讽刺小说。这里讽刺的是学非所用,浪费人才的现象。如果将后一句
译为“他是个医生,在物资供应处工作”则反映不出“学非所用“这个问题。因为在中国,
许多大一点的单位都有自己的医院,医务人员在非医疗单位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译文读者
会以为这个人在物资供应出做医生工作。但在国外,社会分工很明确,“物资供应部门”
只有物资供应人员。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如医疗,住房等均由社会上各专职机构
或专业人员负责。医生在物资供应处工作肯定是“学非所用”。考虑到国情的不同,这段文
字应译成:
十点十分来了一个人,也是委员会的一员。我们互相作了介绍。他本来是
医生,却在物资供应处管理物资。
(3)Wife:eyouknowbetterthanIdothatyour
salaryaloneisnotenoughforustoliveon.
Husband:Isee!Nowyouarestartingtoinsultmetomyface!
Well,nothingintheworldcanmakemeputupwiththat!…
注意这段话中的斜体部分。妻子只不过说了一句yoursalaryaloneisnotenoughforusto
liveon,大概不能算侮辱丈夫,因为在中国,由于实行低薪制,多数家庭都是夫妇两人工作,
如果妻子对丈夫说“你挣的钱不够我们生活”,不会引起丈夫的反感,因为事实的确如此。
丈夫若因此而发火,倒是一件新鲜事。但在其他许多国家,都是丈夫一人在外工作,是家庭
的支柱,也是家庭的主宰,若说他无力养家,就是最大的侮辱。所以,这段话应译成:
妻子:我需要挣钱,因为你比我还清楚,只你那点钱根本不够我们花。
丈夫:怎么,现在你竟当面侮辱起我来了!好哇,说什么我也咽不下这口气!
(4)HiswritingsaredevouredbyArabsfromthecasbathsofMoroccototheoil
derricksofthePersianGulf,bydiplomatsfromFoggyBottomtoBeijing……
一见“雾都”,就想到伦敦,其实FoggyBottom并非“雾都”,而是“雾谷”,位于华盛
顿地区,是美国国务院等政府机构所在地。此处因与北京相提并论,不妨译为“华盛顿”。
全句可译为:
从摩洛哥城堡到波斯湾油井架旁的阿拉伯人,从华盛顿到北京的外交界人士,
无一不对他的作品先睹为快。
(5)Tall,thin,elegant,withtheairofthoroughbred,nasacurious
mistureofacondot-tiereandMachiavelli.
Machiavelli是人名。如果照字面译成“„他是雇佣兵和马雅维里的奇妙的混合物”就会
令人费解。所以,必须弄清这里的文化背景知识。马雅维里是意大利古代政治家兼历史学家,
他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所以其名在此处可代指“权谋术士”。整个句子可
译为:
他身材修长,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皮尔逊先生从他身上得到的印象是:此人
居然集雇佣兵和权谋术士的特点于一身。
从以上的例句中不难看出,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冤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翻
译质量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译者的外语水平和文化素质等都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在翻译中,交好地运用上下文是明智之举。我们常常感到原语中有很多词的意思在词典
上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恰当的意思在词典上根本找不到,译者只能结合不同的上下文,
开动脑筋,苦思冥想,最终用恰当的词语,把原文的意思忠实而又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语篇
翻译中更不能脱离上下文来孤立地推测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的意思,因为任何一段讲话或一篇
文章都不是词或句子的机械堆积,而是词和句子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意义上都是
紧密相连的。如果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些分立的词和句子就不可能表达任何明确的思
想。所以,在翻译中必须注意话语场景,词语搭配,参照成分,逻辑关系,因果关系及文化
背景等上下文意,认真履行Nocontext,notext这一条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文关系:
1.HaigwasplanninganewattackbuttheGermansbeathimandlaunchedtheirson21March.
2.Therearealreadyhopesthatactualtacticalsurprisehasbeenattained,andwehopetofurnish
theenemywithasuccessionofsurprisesduringthecourseofthefighting.
3.Itwastobeamatterofyears,ratherthanofweeks,beforethemakersofgrandandmilitary
strategyrealizedthatthiswasatotalwaswhichrequiredtheplannedcoordinationand
exploitationofeachnation’sentireresources.
4.Afterrepeatedfailuresanddisappointmentshewastemptedtothrowupthesponge,but
continuedperseverancefinallybroughtsuccess.
5.Iusedtoseehimquitefrequently,butsincehebecamewrappedupinbusiness,Ihavelost
touchwithhim.
6.Forgivemeforconferringthetitleofgrandfatheronamanwhoearneditonlythrough
marriage鹧鸪的拼音 ,but,neverhavinghadachildtocallhimfather,Tomisdoublygratefulfortherole
fograndfather.
7.Asyourfuturehusbandhaschosenafieldofendeavorwheretherisksareashighasthe
potentialrewards,bepreparedtoofferhimanysupportnecessrytoachievehisgoals,only
thenwillyouhave;earnedtherighttoshareinhissuccess.
8.Farmingisanoccupationthatwillneverholdmuchinterestforher,sincesheisacitydweller
atheartthoughittook18yearsofherlifeandmarriagetoanambitiousmantorealizeit.
9.Ourlivesweresointerdependent,dependentoneverymanknowinghisjob,thatnolackof
enthusiasmwastolerated,andthatnoonewhowaslackadaisicalremaineduncriticizedand
uncondemned.
lyyearsofmylifeinanoutofthewayvillagewerefullandenjoyable,isolatedbutnot
lonely.
参考译文:
1.海格(英军指挥官)在计划依次新的进攻,但德国人赶在他的前面于3月21日发起了
进攻。
2.现在已经有理由认为我们确实是达到了战术上的突然性,而且我们还想在今后作战的过
程中继续给敌人以接二连三的出其不意的打击。
3.竟然要经过几年而不是几周以后,这些制定全面策略和军事战略的人才认识到,这是一
场总体战,它要求每个国家都有计划地协调使用其全部资源。
4.多次的失败和失望险些让他自暴自弃,但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给他带来了成功。
5.以前我常常见到他,可自从他经商后,我们便失去了联系。
6.原谅我把祖父的头衔加在一个只有通过婚姻关系才能获得的男子头上,但是汤姆会对没
有儿子喊他父亲就当上祖父表示加倍感激。
7.如果你的未婚夫已经选择了一个报偿与风险俱高的奋斗领域,那你就准备着为了实现他
的奋斗目标而提供一切比不可少的帮助和支持吧!只有如此,你才能获得与他分享成功
的权利。
8.办农场决不是十分令她感兴趣的职业,尽管为此他花费了18年的心血,付出了嫁给一
个野心勃勃的男人为妻的代价,因为心底里她有个城市女人。
9.我们的生命彼此息息相关,我们的生命与每个人熟悉自己的职责密切相连,不容漫不经
心。任何人懈怠懒惰,都将受到批评和谴责。
10.早年是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度过的,生活充实而愉快,虽然与世隔绝,但并不寂寞。
更多推荐
昨天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