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通州一模2022数学试卷)

2014高考数学卷评析

贴近实际 突出综合应用能力

全国数学新课标试卷Ⅱ

凸现数学本质 渗透探究意识

从考试内容范围和试卷整体结构来看,2014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试卷Ⅱ(文科和理

科)与去年试题相比变化不大,在考查重点知识、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延续了“稳中求变,

变中创新”的风格。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干考点相对稳定 局部有变化

数学试题围绕着主干知识、重点方法和主要数学思想展开,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相比,

文科数学解答题依然考查了立体几何、概率、解析几何和导数等重点内容,试题的难度和相

对位置保持稳定,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有所改变。如在概率问题中,去年试题考查了频率分

布直方图,而今年考查的是茎叶图。文科数学的主要变化之处在于解答题第(17)题由去

年的数列问题改为今年的解三角形问题。在理科数学解答题中,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导数

等知识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如在导数问题中,去年是“已知参数范围证明不等式”,而今年是

“已知不等式求参数的最大值”,主体知识与方法的考查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考查的角度不

同。理科数学的主要变化之处在于解答题中用数列知识的考查替代去年的解三角形问题,用

线性回归方程问题替代了去年的概率问题。这充分地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其重

点内容、方法和思想相 注重数学信息的读取 发展应用意识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从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提取数学

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从试题的素材和内容上来看,全国

卷Ⅱ数学试题做了局部的调整,将部分知识放在一个实际情景中进行考查,引导学生提高对

数学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渗透了数学应用意识。如理科数学选择题第(5)题从概率知

识的角度研究了空气质量的优良问题,第(6)题从三视图的角度研究了某零件的材料耗损

问题。文科数学的概率解答题从统计的角度研究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试题都有助

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里有数学,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 渗透探究意识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平时学习的各种方法、所进行的大量练习,最终

是要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掌握理性思维的方法。如在文科数学第(19)题的概率问

题中,要求学生通过一组数据来估计一个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价的结果。在理科数

学第(18)题的线形回归方程问题中,让学生根据2007年至2013年的数据来推断2015

年某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这些问题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概念和原理上,利用推理

得出结论,强调了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可以看出,数学试题是围绕着数学主干知识、重点方法和主要

数学思想进行全面考查的,当然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重视能力立意、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

本质的理解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基础,强调数学知识

的学习过程,尽量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里,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并进行数学探究。

对稳定的前提下,考查方式和角度会有所调整。


更多推荐

数学,考查,学生,问题,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