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小学毕业班数学试卷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2.提升幼儿的日常生活应用能力;

3.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一间足够宽敞的教室,设置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超市货架;

2.从家中收集一些大小物件,如小玩具、水果盒等,作为商品;

3.准备一些小纸张,用于标价;

4.准备一些金钱卡片,代表不同面额的货币;

5.准备购物车、手提袋等模拟超市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超市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

二、认识货币(15分钟)

1.老师展示不同面额的金钱卡片,教授幼儿每个面额的名称和价值;

2.幼儿依次拿起金钱卡片,说出其名称和价值。

三、商品标价(15分钟)

1.幼儿模仿老师的示范,使用小纸张和笔,在每个物件上标上价格;

2.幼儿带领着购物车、手提袋,将标价的物件摆放在超市货架上。

四、逛超市(30分钟)

1.把幼儿分为几组,每个组一人担任店员和客户,其他幼儿轮流参与购物;

2.幼儿依据自己的需求,在超市中选择商品,将选择后的物件放入购物车中;

3.幼儿拿起对应金额的金钱卡片,结账时给店员;

4.店员检查金钱卡片是否准确,同时教会幼儿找零钱。

五、反思(10分钟)

1.老师带领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2.询问幼儿他们在逛超市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3.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如是否觉得购物过程有趣,是否遇到了数

学的应用等。

【活动延伸】

1.比较两个物品的价格,让幼儿学会使用 \"比\" 这个数学概念;

2.用不同数量的水果盒子和玩具,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在模拟超市环境中学习了货币的使用,提升了他们的日常

生活应用能力。同时,与其他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交流和合作。在反思

环节,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不过,在

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让幼儿动手实践,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

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我也将根据幼儿的收集,适时调整活动的难度和内容,以促

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总的来说,该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对

数学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目标。


更多推荐

幼儿,超市,活动,金钱,数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