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厦门市一模数学试卷)

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约重250( );

一只乒乓球约重3( );

小红的身高124( ),体重31( )。

2.某列火车应该在10:30准时到站,结果因大雾而晚点35分钟,这列火车会在( )到站。

3.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______,乘积大约是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

一头牛重500( )。

爸爸每天工作8( )。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

5.验算减法时,既可以用被减数减去( ),看是不是等于( )来验算,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6.640比( )多370,比290多180的数是( )。

7.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______,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______。

8.商场上个月卖出25台电冰箱,卖出的洗衣机比电冰箱多10台,卖出的电视机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卖出电视机( )台。

二、选择题

9.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      

         10.40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

)。

A.千米

A.1

B.千克

B.12

C.克

C.60

D.吨

11.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

)小格。

1()5()21



12.5566613.下面哪个问题可以用12×4×6解决?(

A.一个玩具熊12元,一包积木6元,买4个玩具熊和1包积木共多少元?

B.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每人得到6颗糖,共需多少颗糖?

C.每小组有12人,每人捐4本书,6个小组共捐多少本书?

1114.3个和2个的和是(

)。

551A.

54B.

5C.1

15.三(3)班有15位同学参加了合唱组,有22位同学参加了书法组,其中有8位同学这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三(3)班至少有( )位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

A.37 B.45 C.29 D.22

16.下面三个图形中,(

)的周长最长。

A.17.口算。

B. C.

450320

323

118

7009

180510

452

506

8004

5324111

1





6337788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97+235=

★501-384=

320×9=

19.脱式计算。

593-(169+271)

398+12÷3

186×(35÷7)

20.兴华小学准备建一个周长16米的花圃,请分别设计一种长方形花圃和一种正方形花圃,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每个方格边长表示实际长度1米)。

21.学校图书馆新买了一批书,其中科技书有470本,比故事书少23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22.小兰家、小洋家和车站在同一条路上,小兰家离车站856米,小洋家离车站592米,小兰家离小洋家有多远?(会有几种情况?先画出线段图表示,再列式解决)。

23.一张椅子的价格是50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张椅子的3倍。购买1套桌椅,需要多少钱?

24.果园里有苹果树、桃树和梨树。苹果树有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325.一箱牛奶有24盒,妈妈喝了这箱牛奶的,爸爸喝了这箱牛奶的,其他的都让小红88喝了,小红喝了多少盒牛奶?

26.把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3张小长方形纸,每张小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7.参加绘画小组学生名单

梅芳 李莉 王一鸣 汪小涵 王刚

夏芳 江帆 李大柱 肖芬 张博

李晓 乔婷 赵强 王雪

参加书法小组学生名单

夏芳 李晓 赵强 姚静 李伟

王雪 刘琪 汪莉 江帆 徐亮

王一鸣

(1)既参加绘画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有(

)人。

(2)参加绘画小组和参加书法小组的一共有(

)人。

(3)根据题意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人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克##g

克##g

厘米##cm

千克##kg

【解析】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根据分析可得:

一本数学书约重250克;

一只乒乓球约重3克;

小红的身高124厘米,体重31千克。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经验和数据,灵活选择。

2.11:05 【解析】

用准时到站的时间加上晚点的时间,求出实际到站的时间。

10时30分+35分钟=11时5分

则这列火车会在11:05到站。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 70 490

【解析】

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一位数,据此解答。

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70,70×7=490,乘积大约是490。

【点睛】

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吨##t

千克##kg

小时##时##h

千米##km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以“吨”为单位,计量一头牛的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量爸爸每天工作的时间长以“时”为单位,计量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以“千米”为单位。

根据分析可知: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

一头牛重500千克。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5.

减数

【解析】

验算减法时,既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来验算,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例如:700-123=577

700700577123验算:577

123

5771237006. 270 470

【解析】

求640比谁多370,用640减去370即可;

求比290多180的数是多少,用290+180即可。

640-370=270

290+180=470

640比270多370,比290多180的数是470。 【点睛】

求较多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加上多的几即可。

7. 2 3

【解析】

根据估算判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的大致的范围,因为340×2=680,340×3=1020,所以试算341×2,341×3的积是多少,再进一步求解。

341×3=1023,1023是四位数,

341×2=682,682是三位数;

所以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2;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3。

【点睛】

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把这个三位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找出大致的范围,然后准确计算求解。

8.70

【解析】

用卖出电冰箱的数量加上10台,求出卖出洗衣机的数量。再用卖出洗衣机的数量乘2,求出卖出电视机的数量。

(25+10)×2

=35×2

=70(台)

则卖出电视机70台。

【点睛】

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选择题

1239.;;

438【解析】

11将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色,表示;

441将这些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其中2份涂色,表示32;

313将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表示。

8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10.D

解析:D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40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用“吨”作单位。

40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A

解析:A

【解析】

时钟上有12大格60小格,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即1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即1小时;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秒针走一圈,是1分钟,分针走了1小格。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分秒知识的掌握。

12.3;2

【解析】

1( )551( )5(1)1可以看成是,+<,则<,所以1+(

)<5,括号里的数可555555以填3;

(2)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可知,5( )5( )22->,则>,5-(

)>2,括号里可以填2,据此即可解答。

6666613522+<1;->

66655【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C

解析:C

【解析】

将各选项的算式都列出来即可解答。

A.列式为:12×4+6,不符; B.列式为:(12+4)×6,不符;

C.列式为:12×4×6,符合

故答案为:C

【点睛】

分别列出各项的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14.C

解析:C

【解析】

11111312算法一:3个与2个是5个,而5个是1;算法二:3个是,2个是,再5555555532把与相加即可。

5532+=1

55故答案为:C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5.C

解析:C

【解析】

合唱组人数+书法组人数-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据此计算即可。

15+22-8

=37-8

=29(位)

三(3)班至少有29位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依据了容斥原理公式之一: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16.B

解析:B

【解析】

利用平移思想,把三个图形的周长都与长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进而得解。

A.观察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B.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竖着的两条较短的边长;

C.观察图形可知,通过平移,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

所以选项B中图形的周长最长。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利用线段平移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17.130;96;88;6300

690;90;300;3200

2562;;;

3678【解析】

18.932;117;2880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可以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可以利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697+235=932

★501-384=117

320×9=2880

697235501117320+235

验算:+697

384验算:+384

9

932 932 117 501288019.153;402;930

【解析】

第一小题,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第三小题,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593-(169+271)

=593-440

=153

398+12÷3

=398+4

=402

186×(35÷7)

=186×5

=930

20.见详解

【解析】

16÷2=8(米)=5米+3米=4米+4米,画一个长为5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即可。 (长方形不唯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1.1170本

【解析】

用科技书的本数加上230本,求出故事书的本数。再用科技书的本数加上故事书的本数,求出两种书的总本数。

470+230+470

=700+470

=1170(本)

答: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1170本。

【点睛】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2.图见详解;两种情况:在车站两侧时,1448米;在车站同一侧时,264米。

【解析】

此类问题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小兰家与小洋家分别在车站的两侧如图一(见详解过程),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小兰家与小洋家相距:(856+592)米;

第二种:小兰家与小洋家在车站的同一侧如图二(见详解过程),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小兰家与小洋家相距:(856-592)米。

图一:

第一种情况,小兰家与小洋家分别在车站的两侧,相距:

856+592=1448(米)

图二: 第二种情况,小兰家与小洋家在车站的同一侧,相距:

856-592=264(米)

答:当两家分别在车站两侧时,小兰家离小洋家1448米;当两家在车站同一侧时,小兰家离小洋家264米。

【点睛】

在完成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要从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23.200元

【解析】

一张椅子的价格是50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张椅子的3倍,用乘法即可算出桌子的价格,然后加上椅子的价格即可得解。

50×3+50

=150+50

=200(元)

答:需要200元。

解析:200元

【解析】

一张椅子的价格是50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张椅子的3倍,用乘法即可算出桌子的价格,然后加上椅子的价格即可得解。

50×3+50

=150+50

=200(元)

答:需要200元。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24.16棵;4棵

【解析】

根据题意,用苹果树的棵数乘2,求出桃树的棵数;用苹果树的棵数除以2,求出梨树的棵数,据此解题即可。

8×2=16(棵)

8÷2=4(棵)

答:桃树有16棵,梨树有4棵。

【点 解析:16棵;4棵

【解析】

根据题意,用苹果树的棵数乘2,求出桃树的棵数;用苹果树的棵数除以2,求出梨树的棵数,据此解题即可。

8×2=16(棵)

8÷2=4(棵)

答:桃树有16棵,梨树有4棵。

【点睛】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9盒

【解析】

将这箱牛奶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是这箱牛奶的,是24÷8=3盒,则妈妈喝了3×3=9盒,爸爸喝了2×3=6盒。用牛奶总盒数依次减去妈妈、爸爸喝牛奶盒数,求出小红喝牛奶盒数。

24÷8

解析:9盒

【解析】

1将这箱牛奶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是这箱牛奶的,是24÷8=3盒,则妈妈喝了3×3=98盒,爸爸喝了2×3=6盒。用牛奶总盒数依次减去妈妈、爸爸喝牛奶盒数,求出小红喝牛奶盒数。

24÷8×3

=3×3

=9(盒)

24÷8×2

=3×2

=6(盒)

24-9-6=9(盒)

答:小红喝了9盒牛奶。

【点睛】

本题考查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几份是多少。

26.64厘米

【解析】

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3张小长方形纸后,每张小长方形纸的长是24厘米,宽是24÷3=8厘米,它们的周长是相同的。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小长方形纸的周长即可。 (2

解析:64厘米

【解析】

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3张小长方形纸后,每张小长方形纸的长是24厘米,宽是24÷3=8厘米,它们的周长是相同的。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小长方形纸的周长即可。

(24+24÷3)×2

=(24+8)×2

=32×2

=64(厘米)

答:每张小长方形纸的周长是64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27.(1)6

(2)19

(3)8;6;5

【解析】

(1)既参加绘画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有:夏芳、李晓、赵强、王雪、江帆、王一鸣,依此填空。

(2)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参加

解析:(1)6

(2)19

(3)8;6;5

【解析】

(1)既参加绘画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有:夏芳、李晓、赵强、王雪、江帆、王一鸣,依此填空。

(2)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既参加绘画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参加绘画小组和参加书法小一共的人数,依此计算。

(3)既参加绘画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有6人,因此分别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减6人,然后再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人数。

(1)根据分析可知,既参加绘画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有6人;

(2)14+11-6

=25-6

=19(人)

(3)14-6=8(人)

11-6=5(人)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更多推荐

计算,周长,参加,长方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