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高中数学试卷分析简讯)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启发探究法
启发探究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历,
启发其去探究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
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究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
意:〔1)启发探究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老师指导
下幼儿进展积极考虑探究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究法应与操
作法结合进展;〔3)老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
探究方向的作用;〔4)在老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考虑问
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
到困难时,老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
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
数学知识和思维开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
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展的游
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
戏,如倒数比赛等。
第 1 页 共 4 页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
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
知识进展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
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才能,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
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但凡有三角三边的图形
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
10的排列形式。
4、比拟法
比拟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拟,找出一
样和不同之处。按照比拟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拟〔如重
叠等〕和非对应比拟〔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比拟法的运用
过程中必须注意:(1〕比拟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展认真观察比
拟;〔2)老师要以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
展〕,指导幼儿进展比拟;(3〕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
考虑,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5、操作法
幼儿的思维是详细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
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
学效果,又不利于开展幼儿的思维才能。如何优化数学教育活
动,促进幼儿更有效主动地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呢?理论
第 2 页 共 4 页
中,我发现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根本方法。由于幼儿时期
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详细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
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可以
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操作详细的
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等〕,
并且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时机,独立
进展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
学习兴趣。操作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为幼儿操作活
动创造必要的条件;〔2)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要对幼儿讲清楚
操作的目的和详细操作方法;(3)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操作、观
察、考虑和探究;〔4)操作过程中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以
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展思索;(5〕进展结果讨论,帮助幼儿
在感性认识的根底上整理归纳,明确概念,向内部思维活动转
化。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老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
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讲解演示法运用过程中
要注意:〔1)演示的教具要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承受; 〔2)
老师讲解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7、暗示教学法
第 3 页 共 4 页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
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
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
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注意,暗示必需要有
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创
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展开无需强记
的无意识活动。暗示的内容必须详细,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
动能产生老师预期的效果。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
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重视教学中老师行
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
默化的暗示作用,发挥其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影响。
8、发现法
发现法指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
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考虑,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
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第 4 页 共 4 页
更多推荐
幼儿,学习,运用,暗示,活动,老师,进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