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江岸区初二期中数学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牛奶瓶大约能装195( )的牛奶。

(2)一个衣柜的高大约1.8( ),占地面积大约0.6( )。

12、一个数的3是1.2,这个数是_____。

3、一块菜地和一块麦地共30( )公顷。

1公顷,菜地面积的21和麦地面积的3共13公顷,麦地是144、为了低碳出行,小明的爸爸每天步行上班,4小时走3千米,他平均每小时步行( )千米,步行3千米需要( )小时。

5、(如下图)在大圆中画4个相等的小圆,其中大圆周长是25.12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厘米.

6、六(1)班有45人,如果从六(l)班调出3人,这时六(1)班的人数与六(2)班的人数之比是6∶7,六(2)班有( )人。

7、小明买了3支铅笔和2支钢笔,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3倍。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 )支铅笔,假设钱全部用来买铅笔,可以买( )支。

8、在括号里填上“>”“<”或“=”。

35847832595( )9

10( )25÷10×7

84( )8

9、邮局在书店西偏南25°方向上,则书店在邮局( )方向上。

10、下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cm,按照规律第6个图形的周长是( )cm。

二、选择题

11、下面的阴影部分是扇形的是(

)。

A. B. C.

4412、如果a÷=b×60%=c+(a、b、c均大于0),那么在a、b、c中,最大的是55(

)。

A.a B.b C.c D.无法比较

13、在1.3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这个数(

)。

A.不变

A.加上16

B.扩大为原来的100倍

B.乘5 C.增加5倍

1D.21C.缩小为原来的100

14、4∶5的前项加上16,后项(

),比值不变。

15、一个半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是(

)cm2。

A.2πr B.πr+2r C.πr+r πr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1(1)是6的倒数,0.25是25的倒数。

6(2)一台冰箱的容积一定小于它的体积。

(3)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15%,今年小麦产量相当于去年的115%。

(4)一件商品先降价4。

511后销量依然不好,在此基础上又降价,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1010A.1 B.2 C.3 D.4

17、圆锥和圆柱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4,如果圆锥的高是2.4厘米,那么圆柱高是(

)。

A.9.6厘米 B.3.2厘米 C.0.6厘米 D.4.2厘米

18、在900克水含100克糖,则糖占糖水的(

)。

111A.10 B.9 C.8 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

19、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相比较,(

)。

A.圆的周长大 B.正方形的周长大 C.周长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234520、找规律:,,,,,(

),……括号里的数是(

)。

49162536768A.49 B.64 C.81

21、直接写出得数。

415+485=

5×22=

0.015÷1.5=

5.5×1.25×8=

100%×1%=

1131859÷8= (4+2)×4= a2+a×a= 2.5×0.4÷2.5×0.4= 2.8×9.9+0.28=

2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049﹣29×75)÷9.2

(2)551127127

(3)13

27693181318 4773(4)17.81﹣4.35﹣2.65+2.19 (5)56320 (6)36×2.5÷3.6×2.5

23、解方程。

212xxx2.4714

20%x1.518.5

3

24、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225、果园里有420棵果树,梨树占3,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7,桃树有多少棵?

426、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5,行了多少千米?

27、用一根240厘米的铁丝制作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5∶3∶4,求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2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8,这时离中点站还有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9、如图所示,两个圆周只有一个公共点A,大圆直径AB为48厘米,小圆直径AC为30厘米,甲、乙两虫同时从A点出发,甲虫以每秒0.5厘米的速度顺时针沿大圆圆周爬行,乙虫以同样速度顺时针沿小圆圆周爬行(本题取3)

(1)问乙虫第一次爬回到A点时,需要多少秒?

(2)两虫沿各自圆周不间断地反复爬行,能否出现这样的情况:乙虫爬回到A点时甲虫恰好爬到B点?如果可能,求此时乙虫至少爬了几圈;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30、有一款手机原价4500元,现在商店进行降价促销活动。李叔叔是商店降价促销活动时第21位购买该款手机的顾客。他买这款手机实际付了多少钱?

31、摆一摆,找规律.

摆第n个图形需要用多少根火柴棒?

【参考答案】

1.无

一、填空题

1、

毫升

平方米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认识,结合所给数据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1)一个牛奶瓶大约能装195毫升的牛奶。

(2)一个衣柜的高大约1.8米,占地面积大约0.6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2、6

【解析】

11已知一个数的是1.2,求这个数用1.2÷=3.6。

331}1.2÷=3.6

3【点睛】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分数除法。

3、12

【解析】

假设均取2,则应有30×2=15公顷,比实际多15-13=2公顷,也就是麦地面积的(21-)对应2公顷,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麦地面积即可。

3111(30×2-13)÷(2-)

31111=2÷

6=12(公顷)

【点睛】

理解多出的24、

1公顷对应麦地面积的(21-3)是解题的关键。

169

316 【解析】

4114求平均每小时步行多少千米,用÷计算;求步行3千米需要多少小数,先用÷,求3443出1小数步行需要的时间,再乘3,即可求出步行3千米需要的时间。

41416÷=×4=(千米)

343314÷×3

4313=××3

44==3×3

169(小时)

16【点睛】

解题时要明确哪种量变成“1”,那种量就作为除数。

6.C

解析:12

【解析】

本题考查对阴影部分巧妙的平移、添补,将所求周长集中在一个圆内即可一目了然.

图形转化如图所示:

通过已知条件分析可知: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d=R,由大圆周长C=2πR可得:R=C÷2π,小圆直径可求,那么阴影周长为两个小圆的周长,据此解答即可.

R=C÷2π

=25.12÷(2×3.14)

=4(厘米)

小圆直径d=4厘米,图中阴影周长=小圆周长×2

C阴影=2×πd

=2×3.14×4

=25.12(厘米)

6、49

【解析】

如果从六(l)班调出3人,此时六(l)班有45-3=42人,此时六(1)班的人数与六(2)班的人数之比是6∶7,由此求出1份表示的人数是42÷6=7人,则六(2)班有7×7=49人;据此解答。

(45-3)÷6×7

=42÷6×7

=7×7

=49(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求出表示1份的量是解题的关键。

7、 3 9

【解析】

由“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3倍”可知: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3支铅笔,则2支钢笔的钱可以买6支铅笔;据此解答。

小明买了3支铅笔和2支钢笔,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3倍。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3支铅笔,假设钱全部用来买铅笔,可以买2×3+3=9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量代换的简单应用。

8、

【解析】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通过计算257357==17.5,25÷10×7=17.5,25=25÷10×7;

10210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

3538487<

25=5÷10×7

<

95910848【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法计算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的总结。

9、东偏北25°

【解析】

以书店为观测点,邮局在书店的西偏南25°方向;以邮局为观测点,书店在邮局的东偏北25°或北偏东65°方向,据此解答。

邮局在书店西偏南25°方向上,则书店在邮局(

东偏北25°

)方向上。

【点睛】

掌握根据方向、角度、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48

【解析】

环绕图形一周边缘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图形的周长,第1个图形的周长为(2×1×4)cm,第2个图形的周长为(2×2×4)cm,第3个图形的周长为(2×3×4)cm,第4个图形的周长为(2×4×4)cm…第n个图形的周长为2n×4=8n(cm),据此解答。

分析可知,第n个图形的周长为8n(cm)。

当n=6时,8n=8×6=48(cm)。

【点睛】

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第n个图形的周长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二、选择题

12.A

解析:A

【解析】

圆上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据此判断即可。

由分析可知,阴影部分是扇形的是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深刻理解扇形的意义。

13.B

解析:B

【解析】

45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根据a÷=b×60%,可得a×54333b45c5=b×,比较和的大小,即可知道b比a大;然后通分得=,可得3b=4+455555c,即可知道b比c大,据此解答即可。

4根据a÷=b×60%

535可得a×=b×

4535因为>

45所以b>a

又因为3b45c=

55即3b=4+5c

所以b>c

即a,b,c中最大的是b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

14.C

解析:C

【解析】

先将1.3的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再将其除以1.3,求出这个数的变化情况。

1.3%÷1.3=0.01=11,所以,在1.3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这个数缩小为原来的。

100100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含百分数的运算,有一定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5.B

解析:B

【解析】

先求出比的前项加上16后扩大的倍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4+16)÷4

=20÷4

=5

5×5-5

=25-5

=20

所以,后项乘5或加上20,比值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6.D

解析:D

【解析】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一个圆的面积,再除以2或乘2,就是半圆的面积,据此解答。

一个半圆的半径为rcm,它的面积是2πr2。

故答案为:D

【点睛】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117.B

解析:B

【解析】

(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体积一定大于容积,则容积一定小于体积;

(3)把去年小麦的产量看作单位“1”,今年小麦的产量占去年的(1+15%);

(4)把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原价×(1-11)×(1-);据此解答。

101011(1)×6=1,则是6的倒数;0.25×25=6.25,则0.25不是25的倒数,错误;

66 (2)冰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则一台冰箱的容积一定小于它的体积,正确;

(3)假设去年小麦的产量为1,今年小麦的产量占去年的1+15%=115%,正确;

(4)假设商品原价为1

现价:1×(1-==11)×(1-)

101099×

101099

10099,错误。

100所以,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意义,体积与容积的大小关系,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B

解析:B

【解析】

1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设圆柱的底面积为3s,则圆锥的底面积也为s,圆柱的高为h,再根据圆锥体积比圆柱的体积是1∶4,求出圆柱的高。

设圆锥的底面积为s,则圆柱的底面积也是s,设圆柱的高为h

1圆锥的体积:s×2.4×

3圆柱的体积:s×h

12.4×s∶sh=1∶4

30.8∶h=1∶4

h=0.8×4

h=3.2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

19.A

解析:A

【解析】

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

100÷(900+100)

=100÷1000

1

10=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注意糖水的质量=糖的质量+水的质量。

三、解答题

20.B

解析:B

【解析】

可假设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2.56,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大约为3.5,周长约为14;圆的半径为2,周长为12.56,即可做出选择。

设面积都是12.56,

12.56≈3.5×3.5,

正方形的周长:3.5×4=14;

πr2=12.56,

r2=4,

r=2;

圆的周长:2πr=2×3.14×2=12.56;

14>12.56;

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大。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21.A

解析:A

【解析】

观察这列数,发现分母是22,32,42,52,62,…,的规律排列的,分子是按照1,2,3,4,5,6,…,则括号里的数的分母是72,分子是6,据此解答即可。

括号里的数是66。

2749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找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的分子和分母找到排列规律。

21、900;10;0.01;55;0.01

64;5;2a2;0.16;28

45【解析】

22、(1)95;(2)57;(3);

1818 97;(6)62.5

140(4)13;(5)【解析】

(1)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3)把式子转化为7127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18131813(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5)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6)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1)(3049﹣29×75)÷9.2

=(3049﹣2175)÷9.2

=874÷9.2

=95

(2)===55112

27693555

276953

2725

18712713

181318(3)====71271×+×

1×(+)

1813137×1

187

18(4)17.81-4.35-2.65+2.19

=(17.81+2.19)-(4.35+2.65)

=20-7

=13

4773(5)

56320 5973÷-

30320593-

7020===97

140(6)36×2.5÷3.6×2.5

=(36÷3.6)×(2.5×2.5)

=10×6.25

=62.5

23、x1;x85;x7.2

4【解析】

721x,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即可;

714220%x1.518.5,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1.5,再同时÷0.2即可;

2xx2.4,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321x

7142717解:x

72142x1

420%x1.518.5

解:0.2x1.51.518.51.5

0.2x0.2170.2

x85

2xx2.4

31解:x32.43

3x7.2

24、44平方厘米

【解析】

从图中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其中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S=π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正方形面积:4×4=16(平方厘米)

圆的面积:

3.14×(4÷2)2

=3.14×4

=12.56(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面积:16-12.56=3.44(平方厘米)

26.40棵

【解析】

将果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果树总棵数×梨树对应分率×桃树对应分率=桃树棵数。

420××=40(棵)

答:桃树有40棵。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解析:40棵

【解析】

将果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果树总棵数×梨树对应分率×桃树对应分率=桃树棵数。

12420××=40(棵)

37答:桃树有40棵。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7.80千米

【解析】

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已经行驶的路程占全程的,已经行驶的路程=甲乙两地之间的总路程×,据此解答。

100×=80(千米)

答:行了80千米。

【点睛】

已知一个数,

解析:80千米

【解析】

4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已经行驶的路程占全程的,已经行驶的路程=甲乙54两地之间的总路程×,据此解答。

54100×=80(千米)

5答:行了80千米。

【点睛】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

28.7500立方厘米

【解析】

这是求长方体体积的题目,240厘米是这个长方体的总棱长,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用240÷4=60(厘米),这是1条长+1条宽+1条高的和,再把60厘米进行按比分

解析:7500立方厘米

【解析】

这是求长方体体积的题目,240厘米是这个长方体的总棱长,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用240÷4=60(厘米),这是1条长+1条宽+1条高的和,再把60厘米进行按比分配,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即可。

240÷4=60(厘米)

60×60×60×5=25(厘米)

5433=15(厘米)

5434=20(厘米)

54325×15×20

=375×20

=7500(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7500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按比分配问题,明确长、宽、高的比是5∶3∶4分配的总量指的是1条长+1条宽+1条高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29.360千米

【解析】

把全程看作单位“1”,甲地到中点站的距离为全程的,全程的处离中点站还有45千米,也就是全程的比全程的多45千米,用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45÷(

解析:360千米

【解析】

把全程看作单位“1”,甲地到中点站的距离为全程的2,全程的处离中点站还有45千米,也就是全程的2比全程的多45千米,用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1138381345÷()

281=45÷

8 =3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

【点睛】

找到对应量和对应分率是解答求单位“1”这类问题的关键。

30.(1)180秒

(2)能;乙虫至少爬了4圈

【解析】

(1)当乙虫第一次爬到A点时,正好爬了一个小圆的周长,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计算出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一半的最小公倍

解析:(1)180秒

(2)能;乙虫至少爬了4圈

【解析】

(1)当乙虫第一次爬到A点时,正好爬了一个小圆的周长,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计算出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一半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小圆的圆周长就是乙虫爬行的圈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1)C小圆d小圆33090cm

900.5180(秒)

答:乙虫第一次爬回到A点时,需要180秒。

(2)能

11C大半圆d大圆34872cm

22C小圆d小圆33090cm

90与72的最小公倍数是360

360904(圈)

答:此时乙虫至少爬了4圈。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小圆的周长和弧AB的长,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31.3933元

【解析】

将手机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8%出售,售价是原价的(1-8%),返还购机价格的5%,实付钱数是购机价格的(1-5%),原价×降价后对应百分率×实付钱数占购机价格的百分之几=实

解析:3933元

【解析】

将手机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8%出售,售价是原价的(1-8%),返还购机价格的5%, 实付钱数是购机价格的(1-5%),原价×降价后对应百分率×实付钱数占购机价格的百分之几=实付钱数。

4500(18%)(15%)

=45000.920.95

=3933(元)

答:他买这款手机实际付了3933元钱。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百分率=部分数量。

32.(7n+1)根

【解析】

解析:(7n+1)根

【解析】


更多推荐

面积,解答,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