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怎么写一年级数学试卷小结)
课 题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练习讲评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讲评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通过“分类”专题练习题的讲评,使学生确定分类标准,并能根据规定或自己确定的分类的标准进行精确的分类。
2. 通过“观察物体”专题的讲评,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
从不同的观察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并按要求画下来
通过平面图来确定原来的立体图形
课件、练习卷
教学过程预设
习题设计
㈠ 第一单元练习卷的测试情况概述。
统计好练习题目的错题数,并了解学生错误原因大概有哪些情况。
㈡典型错例分析:
1、
讲评要点: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因此,分类时,应紧紧抓住分类标准去思考,不要受别的因素干扰。
2、有3个同学分别给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你认为( )的分法是没有道理的。
A.夏丽这样分:1、8、9一类,2、4、7一类,3、5、6一类;
B.王蒙这样分:1、3、7一类,2、5、8一类,4、6、9一类;
C.张刚这样分:1、2、3一类,4、5、6一类,7、8、9一类;
讲评要点: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分类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但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种标准来分才行。
3、下面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与众不同”的一个图形是( )
讲评要点:应根据题目的提示,确定一个分类标准。
4、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正面是 ,上面
是 ,侧面是 ,这是至少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讲评要点:从正面看,至少需要4个,再从上面看,可以得知看到的4个小正方体后面不会藏有小正方体,然后结合从侧面看,第二层至少有一个,而且在中间。所以,答案是4。有时,可以借助小正方体实物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5、下面几个钟面都是从镜子中观察到的,你能写出它的实际时间吗?
( ) ( ) ( )
讲评要点:从镜子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实际观察到的图象是上下相同,左右相反。因此可以利用三年级学到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讲清对称轴在哪儿。
㈢对应练习: 1、说出下列三个图片的分类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分类方法。
(2)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做出评价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小结:同样的一幅图,要求也一样,为什么出现了几种不同但都是正确的分法呢?看来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做题时要看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思考方法。
(2)用小正方体实物验证自己的想法。
(3)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做出评价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小结:先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确定底层形状,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和“最少、最多”等提示确定第二层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板
书
课后
反思
课 题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练习讲评课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练习 第 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对本次考试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矫正。
3.有目的的进行知识的拓展。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本次考试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矫正。
课件、练习卷
教学过程预设 习题设计
一、第二单元练习卷的测试情况概述。
统计好练习题目的错题数,并了解学生错误原因大概有哪些情况。
二、试题分析:
本试卷分填空、选择、判断、和解答。解答题目类型较多,难度较大,学生掌握欠好。
本试卷所包含的课本内容范围较广,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题目基础性的东西比较多,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识别能力。填空、选择、判断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内容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逐渐加深。
三、试卷分析:
填空题,第3.4.6题目这三个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察了基础知识。此三题对题率较高。第2小题,错题率较高,错题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些欠缺。没有正确理解。
选择题。第4小题学生掌握不好,对定义没有真正理解,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欠缺,错误太多。第2小题错题较多,学生分析的能力较低。第1小题学生对这句话没有充分认识,只要理解了就能解出来。第3小题学生对题目没有正确的理解,也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解答题,主要是解题,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一题是保分题对题率较高,找数,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从做题情况看个别学生的能力不好。
其余题目有的难度小,有的难度大。多数学生不会。
四、改正措施:
1、回顾所学知识,了解错误原因。
2、对知识进行点精讲解。
3、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
4、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串串讲解。
5、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板
书
课后
反思
课 题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讲评课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 第 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对试卷进行讲评,对这单元的知识查漏补缺;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培养学生讲解知识的能力,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教会学生做好自己的考试小结和考试分析。
4、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知识巩固。
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件、练习卷
教学过程预设 习题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谈话:
同学手里拿着的是第二单元的测试题。这张试卷对于计算不是很难,但是有些同学考的不是很理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这张试卷进行讲评,希望同学对没有掌握的知识通过这堂课有所补充。
二、讲评:
1、打分
同学们请根据试卷的对错,自己打分。
2、填空题讲评
(1)第1、2、3题老师集体更正。
(2)第4题:画图,学生观察后纠错。
(3)第5题:问做对的同学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列的,和学生共同探讨方法。
(4)第6题:画图,学生观察纠错。
3、选择题
着重讲解第1题。
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根据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计算。
4、判断题
让学生讲清错在什么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讲解。
5、简单应用
简单应用题老师不想过多的讲解,因为同学们已经明白,只是对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差一点,下去后,同学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公布计算答案,让学生下去后自己订正。
6、解决问题
(1)第1题:让学生说明计算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2)第2题:强调无盖。
(3)第3题:强调无盖。 (4)第4题:指名提示需要算哪那些面积。
7、附加题:画图引导理解题意,师生共同完成。
三、考试小结:
帮助学生自己分析考试结果。
你觉得你的失分在那些方面?
你觉得你这次考试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今后应该在什么地方改进?
四、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考试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争取下一次考试成功。
板
书
课后
反思
课 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讲评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 第 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让学生查漏补缺,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熟练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会求小数的近似数。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通过讲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
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成绩。
课件、练习卷
教学过程预设 习题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整体分析
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对成绩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应测人数64人,实测人数64人。总体来说成绩比较理想。优秀学生也不少,但中等以下和不及格人数较多。
(1)存在问题:
一些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不自觉,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听讲不认真。做题也不细心,更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2)应对策略: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好他们学习的态度。做到这些,我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的!
2、表扬进步的学生,鼓励学困生。
3、指出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
审题不认真,答题太粗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和检查的习惯。
(2)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较差,遇见问题不能举一反三。
(3)缺乏知难而进的勇气。
二、自我分析试卷
1、自查自纠
师:同学们我们完成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检测,现在我们进行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以下要求:
(1)检查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2)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讨论
下面我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刚才自己解决的问题说给小组内同学听,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小组同学帮忙,最后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记下来。
三、典型错题分析
1、填空题
(1) (2)0.35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 )个0.1。
错误原因:对小数意义理解不透彻,读写小数时,小数部分不正确。
应对策略: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加强对小数中小数部分的读写认识。
强化训练:(1)7个0.1和9个0.01组成的小数是( ),这个小数写成分数是( )。
(2)2.28里面有( )0.01, 5.6里面有( )十分之一。
2、选择题:
想一想,2.□4 >2.46,□里有( )种填法。
A 3 B 4 C 5
错误原因:没有熟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应对策略:牢记小数比较的方法,快速正确的比较大小。
强化训练:0.7>( )>( )>( )>0.6
3、填空题
王军参加飞行员体检时,量得身高是1.748米,体重是65.25千克。他的身高精确到百分位是( )米,体重精确到个位是( )千克。
错误原因:精确到哪一位时,不知道该看哪一位,掌握不好求近似数的方法。
应对策略:熟悉大数的数位顺序,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强化训练:把0.9495保留三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重点点拨:把小数精确到哪一位时,要看这一位后面的数,按“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
4、判断题
把0.7化成与它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0.007。( )
错误原因: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
应对策略:熟练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强化训练:判断: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5、解决问题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70,这个四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错误原因:不能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应对策略:利用极限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并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强化训练:海安镇大约有12.8万人,这个镇最多有多少人?最少有多少人?
重点点拨: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目要求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6、拓展提升 用3、5、6、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使这个小数个位上的数字比百分位上的数字大,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
错误原因:没有根据题目要求,没有掌握有序列举法。
应对策略:利用列举的数学思想,把这3个数字按各种顺序有序的列举出来。
强化训练:一个三位小数,十分位上是0,百分位上是8,千分位上是3.这个小数比2小,它可能是多少?
重点点拨:用几个数字按要求写小数时,要先列举出小数的所有形式,再按要求进行筛选。
五、改进措施
从学生做题失分情况来看,今后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1、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尤其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2、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板
书
课后
反思
课 题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练习讲评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练习 第 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对试卷进行讲评,对这单元的知识查漏补缺;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培养学生讲解知识的能力,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教会学生做好自己的考试小结和考试分析。
4、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讲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
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成绩。
课件、练习卷
教学过程预设 习题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设疑自探
1、教师公布习题答案。
2、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计算能力不强,计算出错多;在做选择题、判断题时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特别是需要思考的特别的数字。在做应用题时不能按老师教的解题思路进行思考问题,特别是不注意认真判断单位“1”.造成列错式子的现象比较普遍。做应用题的细节出现的问题也不少。算术法解应用题不带单位名称,不惜答案。
3、学生根据考试情况提出探究重点,师生归纳形成自探提纲。
出示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
3. 根据下面的数轴填空。
(1)A点表示( ),B点表示( )。
C点表示( ),D点表示( )。
(2)A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表示( ),
C点向右移动3个单位表示( )。
(3)B点距离A点( )个单位。
2、(1)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米,记作+154米。( )
(2)在数学测验中,老师用“-2”记录的是不及格的人数。( )
(3)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 )
3、根据提示分别在数周上标出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和宿舍所在的位置。(每格表示10米)
(l)晶晶从0点出发东走30米来到教学楼听课。
(2)下课后从教学楼出发西走70米回到了宿舍。 (3)换好运动鞋后,从宿舍出发向东走40米到体育馆上体育课。
(4)如果想从图书馆去宿舍该如何走?
(5)图书馆距离宿舍有多远?
(6)晶晶从图书馆到教学楼上课后回到宿舍,这段时间他共走了多少米路。
4、学生对照答案自探纠错。
二、解疑合探
1、小组内合探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并交流纠错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讲解做题思路,点评同学对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倡发表不同见解。
4、教师针对学生展示、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
三、质疑再探
学了本节课,对本单元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在继续研究。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提倡学生变式练习。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提倡学生变式练习。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的做题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今后在做题时会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还不好说,今后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板
书
课后
反思
课 题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讲评课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第 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 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 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通过讲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
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成绩。
课件、练习卷
教学过程预设 习题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分数乘法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一般。
分析学生:
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计算部分做得较好,用图表示部分问题较大。
三、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二题,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计算。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太马虎。解题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题,列式计算。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的意义。
第四题,用图形表示乘法算式。重点是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第五题,分数乘法的应用4、20颗糖,昨天吃了它的1/5,今天吃了剩下的1/4,还剩多少颗?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四、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五、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六、作业:订正试卷,重点看错题。
板
书
课后
反思
更多推荐
学生,进行,小数,知识,学习,分类,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