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数学试卷网址推荐)
第一篇:三年级一班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三年级一班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从这次考试情况来看,1班成绩并不理想。应该说两个班优秀率差不多,1班主要是良好率和及格率差,拖了后腿。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1班的数学老师,对一班投入的比较少。1班后进生比较多,平时没有很好的去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要求不严,导致及格率低。而对中等以上学生,也应严格要求,不能得过且过,今后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做好这些工作的转化,严格要求学生。
二.从卷面上来看,有一些同学不会审题,审题不够细心,导致会的题也做不对,这是失分的一个原因,希望今后从平时教学中慢慢加强。而有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做题不够灵活,不能举一反三,换种说法就不会了.今后针对这种情况,应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题就行,要说出个所以然,真正理解题意。
三.从学生方面来说,1班的学生两极分化,好的非常好,差的也不少。有一些学生挺聪明,但是学的不扎实,极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听讲纪律不好,扰乱班级纪律,给班级学习风气带来一定影响。平时学习习惯养成习惯大部分学生也不是很好,也是其中一重要原因。
四.今后的教学策略:
1.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钻研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平时有重点的做好中后学生的转化工作,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从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和养成教育习惯,养成认真听课,规范书写,认真审题等的良好习惯。
3.教学中,在夯实基础知识,学生会做题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养成从数学信息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能力。
第二篇: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分析
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分析
(数学教研组)
一、本学期各年级数学试卷的特点
(1)主干知识突出
(2)强调基础知识
除个别题外,大多数试题涉及基础知识点的考查,体现了对数学学科知识基础性的要求。
(3)思辨性比较强
试题所要求的思辨性强,表现在对学生解读题意、思维加工、信息获取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要求上比较多,而且题出的新。
(4)坚持能力立意
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了特殊知识点的识记、不求甚解的“死记”更好的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
(5)从各年级试题的难易程度上看,七年级、九年级的难易程度比较适中;八年级偏难一些,题目出的太多了共33个题,没有这个先例的。
二、各年级成绩分析
(1)从及格率上看,
七、九年级比较正常,七年是74.21%,九年级是36%。而八年级27.91%是最差的。
(2)从优秀率看也是七九年级比较好一些。七年级是47.18%,九年级是4.4%,八年级是4.2%。
(3)从平均分上看七年级是84.69分,八年级是50.4分,九年级是58.1分。
(4)从总体综合成绩看在九所可比学校中七年级占第二名,八年级占第六名,九年级点第二名。
总体来年成绩比较差,需要我们各位老师更加的努力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高数学教学成绩。
三、学生在考试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1)答题不规范:
从试卷中反应出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对解题步骤规范化重视程度较差,解题步骤乱字迹较差至使丢分较多。应当加强这方的规范化训练。
(2)审题不仔细,盲目作答: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些学生审题不够仔细,甚至于不审题,就草草做解答。还有一些学生根本就读不懂题,就乱答一题,比如各年级的最后一题得分率都很低。
(3)基本规律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 知识迁移能力差: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楚而造成的。比如填空题、选择题学生蒙答案的比较多,所以丢分很多。
(4)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
数学计算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计算达不到应用的要求数学成绩是不会高的,所以我们有的学生对于很简单的计算都不过关,如丢符号的,运算顺序不清的,去括号时不变号的等等,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当从这些训练做起才能提高成绩。
(5)学生画图的能力差:
画图是数学必不可少一基本功,是学必须有的能力而我们的学生这点很差,如八年级试卷中的
31、32两题学生根本就作不出图来还怎么解答呢,所以我们应训练学生的还有作图这一重要的技经能。
四、对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考试成绩的优良与平时教学工作和知识的复习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今后应当做到:
(1) 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辨析,使之准确化
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且题量少分值大。因此,抓基本概念是提高分数的有效途径。经过复习,知识虽然系统化,但一些相似的概念、原理,交织在一起,也越来越易产生干扰,这就需要将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含糊的知识准确化,相似的知识明确化。
(2)加强审题能力培养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审题能力?教师要做到精讲,学生要做到精练,将审题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精讲精练当中。首先,教师要跳进题海,广泛搜索,精选试题,讲深讲透。教师每讲一题,都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哪些是显现条件,哪些是隐含条件,这些条件的作用是什么;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有几问;弄清楚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等等。当学生得不出答案或得出错误答案时,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反复审题,看看题中是否有已知条件被忽视,是否有隐含的已知条件未被挖掘出来。其次,要让学生跳出题海,少做题,做好题,题做细。每做一道题,都要善于总结,数学中的技巧和规律。当出现错误时,不要急于改正答案,而要先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审题不细,就要作为教训,在下次做题时注意纠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审题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3)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创新性上下功夫。需指出的是,提高思维能力,仍然离不开“精讲精练”。经常引导学生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就开阔了。
(4) 教给学生解题方法
主要指解答题和证明题。特别是最后一题的解题方法要多训练—练题型,练技巧,练方法通过大量训练后,要注意总结提炼,得出一般解题方法。
以上是我们对体学期初中数学成绩的几点分析,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行们给予指导,我们一定要做
好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很抓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基本能力训练努力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成绩,为我校的再度辉煌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高集小学 周国瑞
一、 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有一点不太理想的是填空题第9题题意不明确,有些误导孩子:从0、
2、
5、8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当然这道题也考察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应用知识的灵活性。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适中,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本年级共有学生425人,参加考试424人,其中有一名学生请假,平均分是92.08分,及格率是100%,优秀率74.0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1分。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有漏题的现象,部分同学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失误多,这些都是今后要注意的。
三、取得的成绩: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如,学生基础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是93.99%。
1、从计算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最高班级得分率是96.05%,其中第一题口算题最高得分率是98.75%,主要是考察学生万以内的口算以及一位数乘整十整百,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计算的学习,不仅坚持每节课前的小小口算练习,还结合教材印制了口算卡片,每天坚持让学生计时口算,大部分同学已经达到1分钟做20道题。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本学期我们每班还给学生制作了一套计算本,让学生坚持每天做6道笔算题 ,第二天早上老师们早到教室进行批改,实行得分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认识钟表,以及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正确率较高。全年级只有17个同学出错。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较强,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 这一新课标精神。
3、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得分率是93.29%,说明学生的分析理
解和审题的能力佳。
四、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所以考100分的较少,全年级只有21名。
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题的第10小题: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厘米()厘米,这道题是对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综合考察,学生出错较多,正确率仅是92.96% 解决问题中,个别学生不认真读题,如第一题(1)百合花有多少枝?基本都能做对。第(2)题月季花有多少枝?学生选择信息出错(比玫瑰的3倍少56枝)看作(比百合花的3倍少56枝)
五、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六、几点反思
1、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2、对于在后进生的培养要加大力度,由于个别班级考试不理想,找原因就是后进生太“后”,针对各班级后进生,今后将对他们进行小班化训练,当然在本次期末考试中那几名后进生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得抓好对后进生的培养,争取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成绩分析
一、历史学科成绩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和内容
1、从结构上来看,本次试卷由四部分组成:选择题,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材料分析题,共40分。试题总分为100分。
2、从内容上看,本套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九年级上册“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和“构建文化的圣殿”四个单元及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和“全球战火再起”前两个单元的内容。
3、总的来看,试题紧紧依据课程标准,紧贴教材,知识点突出,出题的方式较为新颖,角度多样化,能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二)暴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本次考试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审题不准,忽略某些限制性词语,不仔细理解题意。比如:选择题第2题,不少同学忽略了“就在1689年秋天”这个关键性的时间提示,导致出错。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有些很简单的问题,想不起来,答不出来。比如:填空题第30题“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这些基础题目全答对的不到1/3。
(3)对第
23、
24、32等图表材料题,分析不够,理解上出现偏差,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但当老师讲解后又觉得十分简单。
(4)第II卷“材料分析题”作答时,存在语言不规范,不条理,思路
拓展不够等问题。比如:第31题的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迪?”学生不仅对“造成环境污染”这一答案拿捏不准,而且对“启迪”的回答也不够全面。
(5)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历史学科术语储备不够、文字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逻辑性、卷面潦草等。
2、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试题的理解能力较差;审题能力欠缺,缺乏从题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等。
二、个人成绩分析
初三
3、
4、
5、
6、
7、8班学生层次不一,程度不同。本次考试有些同学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结合各班级学生的
具体成绩,我觉得整改措施应该包括:
1、紧抓教材不放松,对于基础知识要强化记忆,狠抓落实,要强化对易考点、易错点的解决,这学期学完九上和九下后,开学后就是全面复习了,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容应对各类题目,确保考试实效。
2、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个性化辅导。
3、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读题,明确答题方向,把握答题的要点,重视历史学科语言的运用,教会学生基本的答题技巧,规范学生的答题方法和答题程序,力求让学生做到:审题要清、图要看透、字要写好、心态放平。
4、拓展思路,开阔眼界,从总体上把握试卷,加强第II卷材料分析题的规范训练。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的成绩分析,我对历史学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希望在下学期能有更高的教学实效。
第五篇:310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310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一、班级成绩分析:
从总成绩上看,我们班这次考试还不错,这主要是各位任课老师都非常努力的结果。但这次考试也暴露出我们班一个问题,那就是,薄弱的学生还是面很大,学生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我班50人参考,11名学生有不同的进步,15名学生退步,35名学生保持不变或者进步,这说明我班学生还很不稳定,这也是我们以后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次考试,暴露出许多学生存在着偏科现象,特别是英语和数学,影响了整体成绩,需要改进高考备考策略。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继续增加班级凝聚力,杜绝各种恶性事件发生。以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为教育主攻方向,提高学生文明程度及学习效率。
(一)班级管理方面:
1、抓大放小,减少师生矛盾。
班级管理中的事都是很琐碎的事情,小到上课走神、跑步步伐错误、大到谈恋爱,打架等。处理上要分轻重缓急:
轻:很小的事情,比如卫生、迟到等,视其情况点到为止或者是老师的示范教育,不要用一节课的时
间严重处理。
重:出现的打架、有谈恋爱迹象、集体对学习的厌倦的等,就不能看成小时,要通过正面的、侧面的方法及时教育疏导。
缓:有些事情,需要冷处理,在矛盾激化期间或者是很难解决的事情,放一放、等一等,冷处理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急:班级工作也有好多急事,比如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打架事件等,就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
2、课堂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班主任要抓,科任老师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年轻老师。 (1) 走进教室等待老师,没有主动性;
(2) 上课期间睡觉、斜着坐、向后背着坐、转笔、吃东西、喝水现象时有发生,不像个严肃的课堂,与我们学校的风格不相配。
(3) 师生之间没有距离,把正常的课堂搞乱,下面翁声不断。
3、学习上竞争力的形成
(1) 班级之间成绩的竞争,要始终关注班级之间的微妙变化和采取的措施,给班级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为了集体而战,形成班级竞争力。
(2) 优等生的级段竞争力,需要在老师不断的激励下进行,每个班的优等生数量是有限的,很难形成竞争,没有竞争就很难提高。因此定目标、找对手要把眼光放在八个班。
(3) 本班同学之间按照层次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竞争氛围。
4、班主任平衡学科
(1) 关注公共自习的利用,班主任适当可以调整学习内容,为薄弱学科提供绿灯。 (2) 关注部分学科的课堂学习情况,协助部分老师搞好课堂,但是上课期间不要随意走入教室,窗户观察,课后处理。
5、班主任的安全意识:
(1)
关于晚上请假,完善请假手续,转交监护权,学会保护自己。 (2)
防止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的平凡接触,矛盾的产生。
(二) 教学方面
1、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把握好课堂结构,备课环节方面要注意设计的趣味性,增加课堂吸引力,提高学习兴趣,,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书,完成作业,不要把这些学科的作业留在课下完成,原因是除了没有时间以外,学生主要是抄答案,不能独立思考完成。这些学科的作业布置不要集中,要讲 多少布置
多少,并且在课堂完成。
2、任课教师课堂控制力问题:
(1)
注意课堂上学生的纪律控制,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包括板书的时候都不要放弃,同时要及时简单提醒。不要不管或者是简单处理如赶出去、站后面、去找班主任等。
(2) 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最好是自己解决,当把问题交给班主任的时候,留给学生的事一次威信的降低,当然偶发事件活着特殊处理不了的事情除外。
3、关注各班在前十名的学生
(1) 对于在前十名的学生,作业或者是试题要面批,必要时做一些指导工作或者是激励
(2) 本次人平分在及格以上的学生,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得降低成绩,他们都有扎实的基本功,自学能力很强,期末中对这部分学生的成绩退步要具体说明情况。
4、关注上线临界生
临界生采用任课教师承包责任制,确保完成年级组下达的高考指标。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