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泰州六上数学试卷)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链接“认识时间单位秒”
【错例】 丽丽吃饭用了10秒。
【错因】 没有正确理解时间单位“分”与“秒”,不清楚10秒的时间有多长。
【改正】 丽丽吃饭用了10分钟。
【反思】 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做单位;计量稍微长的时间,用分做单位。在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时,要明确所做的事情用的时间有多长。
易错点2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错例】 根据表格填一填。
四名同学跳绳100下所用的时间记录表
姓名 小林 小王 小张 小赵
时间 50秒 70秒 1分 1分20秒
(小赵)跳得最快,(小林)跳得最慢。
【错因】 误认为用的时间越多,就跳得越快;用的时间越少,就跳得越慢。
【改正】 (小林)跳得最快,(小赵)跳得最慢。
【反思】 在完成相同任务的情况下,用的时间越短,效率就越高;用的时间越长,效率就越低。
易错点3没有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链接“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错例】 3分=30秒
【错因】 误认为“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10。
【改正】 3分=180秒
【反思】 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即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进率都是60,换算时一定要细心,不要误认为是10或100。
易错点4
链接“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错例】 小明从上午8:30开始写作业,上午9:35完成,一共用了(1:05)。
【错因】 对“时间”与“时刻”两个概念区分不清。求写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应该计算从上午8:30到上午9:35的经过时间,即1小时5分钟。
【改正】 小明从上午8:30开始写作业,上午9:35完成,一共用了(1小时5分钟)。
【反思】 解决问题时要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一段时间”有长短,“一个时刻”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长短。
对点训练
1.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
小时分秒
(1)乐乐跑完40米约需要10()。
(2)妈妈做饭约用25()。
(3)《新闻联播》播放30()。
(4)爸爸一天工作8()。
(5)小学生课间休息10()。
2. 下表中是三名同学做1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
娟娟 婷婷
52秒 48秒
谁口算的速度最快?谁口算的速度最慢?
3.算一算,填一填。
240分=()时
5分=()秒
120秒=()分
1时30分=()分
2分30秒=()秒
4. 我会算,也会填。
伟伟
61秒
( ) ( )
小鸭从家里出发,去小鸡家玩,路上用了()分钟。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选一选,填一填。
小时 分 秒
1.做一次深呼吸约用4()。
2.一集动画片播放约18()。
3.一部电影放映约2()。
4.折一只小船大约需要3()。
5.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需要10()。
二、算一算,填一填。
3分=()秒 300分=()时 3时=()分
240秒=()分1 20分=()时 2分40秒=()秒
1时20分=()分 100分=()时()分 90秒=()分()秒
三、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算出经过的时间。
( ) ( ) ( )
( ) ( ) ( )
四、100米游泳比赛,谁游得最快?
五、丫丫是提前多少分钟到电影院的?
我的收获: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链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错例】
【错因】 把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加整十数后忘记加上一位数。
【改正】
【反思】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要先用原来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和加上一位数。
易错点2 用竖式计算时,误认为0和0相加等于0,数位上就不用写0
链接“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错例】 160+370=53
【错因】 误认为0和0相加等于0,数位上就可以不用写0。
【改正】 160+370=530
【反思】 用竖式计算时,0和0相加等于0,数位上也要写0占位。
易错点3有进位时没有向前一位进“1
链接“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错例】 350+270=520
【错因】 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没有向百位进1。
【改正】 350+270=620
【反思】 用竖式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字相加时,要加上进上来的“1”。
易错点4 退位后原数没有减去“1”
链接“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错例】 530-260=370
【错因】 百位上的数字“5”被十位借走了“1”,但计算时没有减去1。
【改正】 530-260=270
【反思】 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哪一位上被借走了“1”,要先减去这个“1”,再与对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减。
易错点5
链接“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错例】 儿童剧院一次最多能坐760人,估计一下,这个剧院能同时坐下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吗?
363≈360402≈400
360+400=760(人)
760=760,这个剧院能同时坐下这两个年级的学生。
【错因】 此题把363估成360,把402估成400时,均估小了,和正好是760,但实际人数一定会大于760。
【改正】 363≈370402≈410
370+410=780(人)
780>760,这个剧院不能同时坐下这两个年级的学生。
【反思】 在估算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估计,像这类情况应估大不估小。
对点训练
1. 填一填。
2.用竖式计算。
650+190=
340+530=
280+320=
460+270=
3.将竖式补充完整。
4.李叔叔昨天收入170元,今天收入190元。他两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5.将竖式补充完整。
6.买电器。
买一台洗衣机比买一台电风扇多花多少钱?
7.张叔叔带450元钱,够买下面这两件商品吗?
8.姐姐要买的衣服的价格是286元,要买的皮包的价格是106元,姐姐带400元钱够吗?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列竖式计算。
340+370= 180+260= 750-480=
700-370= 550-490= 530+290=
三、花店今天运进642枝康乃馨,卖了479枝,大约剩下多少枝?
四、笑笑想买下面这两套书,妈妈给了她500元,够吗?
我的收获:
第三单元测量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测量时,未对准起始刻度0链接“认识毫米”
【错例】 填空。
这个曲别针的长度是(3)厘米(5)毫米。
【错因】 此题错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对准的是“1”刻度,不是“0”刻度,而在读数时,却是从“0”刻度开始的。
【改正】 这个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
【反思】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先把物体的一端对准起始刻度“0”,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最后读出测量结果。
易错点2
链接“认识分米”
【错例】 6分米-6厘米=0
【错因】 分米和厘米是两个不同的长度单位,此题错在没有把分米和厘米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就直接相减了。
【改正】 6分米-6厘米=60厘米-6厘米=54厘米
【反思】 在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时,要明确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一般是把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易错点3
链接“认识分米”
【错例】
课桌高约8厘米。
【错因】 没有正确建立厘米和分米的表象概念。
【改正】 课桌高约8分米。
【反思】 平时要多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或者高度,建立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表象概念。
易错点4
链接“认识千米”
【错例】 小兔和小羊进行的是多少千米的比赛?
1600+400=2000(米)2000米=200千米
答:小兔和小羊进行的是200千米的比赛。
【错因】 错把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当成10了。
【改正】 1600+400=2000(米)
2000米=2千米
答:小兔和小羊进行的是2千米的比赛。
【反思】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千米=1000米。
【错例】 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3030千克3000克3300千克3吨
3吨<3000克<3030千克<3300千克
【错因】 此题错在只比较了数的大小,没有与单位结合起来比较。
【改正】 3000克<3吨<3030千克<3300千克
【反思】 比较质量的轻重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此题中应该先把“3000克”和“3吨”换算成用“千克”做单位的数量,再比较。
对点训练
1. 量一量,填一填。
()毫米
()毫米
()毫米
2.画一条2厘米8毫米长的线段。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3厘米=()厘米
4厘米-2毫米=()毫米
60厘米-5分米=()分米
4.在○里填上“>”“<”或“=”。
16分米○6米
1分米2厘米○12厘米
7厘米-6毫米○60毫米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别针长约3()。
易拉罐高约1()。
作业本厚约2()。
6.填一填。
3千米=()米
4000米=()千米
5千米+2千米=()千米
7.亮亮先从书店到学校,再到文化馆。一共要走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8.在○里填上“>”或“<”。
4吨+700千克○5吨
1800千克○1吨80千克
9.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600千克 5吨 7000克 80吨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填一填。
三、在○里填上“>”“<”或“=”。
4分米○38厘米 600千克○6吨 2分米○200毫米
3000千克○5吨 9厘米○4分米 42毫米○5分米
35厘米-3分米○32厘米 82毫米+18毫米○1分米
四、按要求排一排。
1.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60分米 60厘米 5米 500毫米
2.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
3吨 4200千克 9000克 500千克
五、小军从家走到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又原路返回,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六、一根木棍长5分米,削去3厘米,还剩多长?
我的收获: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链接“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错例】 226+73=956
【错因】 对错了数位,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改正】 226+73=299
【反思】 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相加。
易错点2 计算进位加法时,没有加进上来的“1
链接“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错例】 375+186=451
【错因】 计算十位、百位上的数时,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
【改正】 375+186=561
【反思】 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相加时,要加上进上来的“1”。
易错点3 计算退位减法时,没有减去退位的“1
链接“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错例】 503-117=396
【错因】 此题错在被减数十位上的0从百位借1后,又被个位借走1,计算时没有减去退位的1。
【改正】 503-117=386
【反思】 被减数中间的0不够减,向百位借1当10,又被个位借走1后,十位上就是9,而不是10。
易错点4
链接“解决问题”
【错例】 王叔叔想买这三样商品,带930元够吗?
162+223+552≈160+220+550=930(元)
930元=930元,够了
【错因】 此题错在把162,223,552分别估计成160,220,550,都估小了,得出的数与实际数有差距,使估计的结果与实际不符。
【改正】 162+223+552≈170+230+560=960(元)
930元<960元,不够
【反思】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特别是估计带多少钱时,应适当把数值估大一些。
对点训练
1.列竖式计算。
563+25=
323+646=
117+42=
204+353=
2.列竖式计算。
178+569=
629+195=
365+277=
166+438=
3.列竖式计算。
705-167=
803-235=
4.爸爸用800元钱买了一台洗衣机,剩下的钱还能买一块手表吗?
5.妈妈要买下面几种商品,估一估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6.买下面的物品准备1000元够不够?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列竖式计算。
754+85= 364+617= 904-879=
369-143= 172-93= 538-239=
二、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改正: 改正:
( ) ( )
三、估一估,载质量为1吨的小货车能一次运走这些水果吗?
我的收获: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链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错例】 青青有25张邮票,笑笑有5张邮票,青青的邮票张数是笑笑的几倍?
25÷5=5(倍)
答:青青的邮票张数是笑笑的5倍。
【错因】 将“倍”当成了单位。
【改正】 25÷5=5
答:青青的邮票张数是笑笑的5倍。
【反思】 “倍”不是单位,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2 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混淆
【错例】 婷婷有2支圆珠笔和6块橡皮,橡皮的数量是圆珠笔的数量的几倍?
6×2=12
答:橡皮的数量是圆珠笔的数量的12倍。
【错因】 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改正】 6÷2=3
答:橡皮的数量是圆珠笔的数量的3倍。
【反思】 做题之前要认真读题、审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易错点3
链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错例】 彤彤今年8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彤彤的4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4×8=32(岁)
32-1=31(岁)
答:爸爸今年31岁。
【错因】 没有考虑到明年彤彤又长了1岁,即彤彤明年是8+1=9(岁)。
【改正】 8+1=9(岁)9×4=36(岁)
36-1=35(岁)
答:爸爸今年35岁。
【反思】 要先求出爸爸明年的年龄,再减去1岁才是爸爸今年的年龄。
对点训练
1.一个汉堡15元,一杯果汁5元,一个汉堡的价钱是一杯果汁的价钱的几倍?
2.妈妈买了6个苹果,买的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妈妈买了多少个草莓?
3. 下面是向阳小学植树的情况。
种类 柳树 松树 枫树
24
数量(棵) ? ?
(1)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松树有多少棵?
(2)枫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枫树有多少棵?
4.姐姐今年17岁,婷婷今年5岁。
(1)去年姐姐的年龄是婷婷的几倍?
(2)3年后,姐姐的年龄是婷婷现在的年龄的几倍?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画()个○,△的个数是○的4倍。
△△△△△△△△△△△△
A. 3 B. 4 C. 6
2.妈妈今年36岁,小红今年9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倍。
A. 6 B. 4 C. 5
3.小华折了6只纸船,小丽折的纸船的数量是小华的3倍。小丽折了()只纸船。
A. 2 B. 12 C. 18
二、按要求画一画。
1.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2倍。
2.第一行的根数是第二行的3倍。
三、大课间活动,操场上有5人在踢毽子,有20人在跳绳,打羽毛球的人数是踢毽子的人数的3倍。
1.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的人数的几倍?
2.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四、爸爸今年多少岁?
我的收获: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忘记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链接“口算乘法”
【错例】 300×2=6
【错因】 根据表内乘法计算出3×2=6后,没有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改正】 300×2=600
【反思】 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后,要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易错点2
链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错例】 27×3=621
【错因】 两位数的个位上的7与3相乘,所得的积满二十,没有向十位进2,而把2写在积的十位上了。
【改正】 27×3=81
【反思】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要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易错点3
链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错例】 536×6=3186
【错因】 用6乘536个位上的6,得36个一,没有向十位进3。
【改正】 536×6=3216
【反思】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易错点4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忘记用一个因数中间的0乘另一个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错例】 702×3=216
【错因】 没有用三位数的十位上的0去乘一位数3,即没有在积的十位上写0占位。
【改正】 702×3=2106
【反思】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因数中间的0也要与另一个因数相乘,这一步不能漏掉。
易错点5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忘记把因数末尾的0
链接“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错例】 620×5=310
【错因】 没有把三位数末尾的0落下来。
【改正】 620×5=3100
【反思】 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要在积的末尾加上与因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易错点6
链接“实际问题中的乘法估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错例】 买4件这样的上衣,带多少钱够用呢?
123×4≈400(元)
答:带400元够用。
【错因】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把123估成100,估算的结果小于实际所用的钱数,导致带400元买不到4件上衣。
【改正】 123×4≈520(元)
答:带520元够用。
【反思】 在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钱够不够的问题时,应该估大不估小,以免带的钱不够。
易错点7
链接“实际问题中的乘法估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错例】 修路工人3天修了27米长的路,照这样的速度,修81米长的路需要几天?
27÷3×81=729(天)
答:修81米长的路需要729天。
【错因】 没有正确理解题意,27除以3表示每天修9米,求修81米长的路需要几天,就是看81里面有几个9,应该用除法计算。
【改正】 27÷3=9(米)81÷9=9(天)
答:修81米长的路需要9天。
【反思】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要用除法计算。
对点训练
1.算一算,比一比。
90×4=
900×4=
9000×4=
50×7=
500×7=
5000×7=
2.用竖式计算。
53×8=
373×6=
297×5=
129×3=
3.列竖式计算。
76×8=
336×4=
4.一条裤子13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3倍,一件上衣多少钱?
5.列竖式计算。
306×5=
109×8=
6.生产车间上个月用煤107吨,这个月用的煤是上个月的3倍,这个月用煤多少吨?
7.用竖式计算。
130×4=
350×6=
680×7=
8.体育场的看台有5个看区,每个看区有420个座位,能同时坐下2000人看比赛吗?
9.
(1)买3个篮球大约需要多少钱?
(2)买3个篮球后,还要买一辆自行车,带800元够不够?
10.动脑填一填。
买4支圆珠笔需要16元,买8支这样的圆珠笔需要多少钱?
(1)先求(),列式是________________。
(2) 再求(),列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填一填。
1. 146的2倍是(),7个265的和是()。
2. 6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601×3的积的中间有()个0。
3. 一个三位数乘5,所得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 学校要买5个足球,每个足球240元,买足球一共要花()元。
5. 1件上衣的售价是397元,王阿姨要买3件这样的上衣,大约需要()元。
6. 在○里填上“>”或“<”。
202×5○1000 400×5○200 786×3○2400
二、我是×”)
1.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2. 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3. 250×4的积的末尾共有2个0。()
4. 602×2=124。()
5. 1个篮球108元,李老师准备买5个这样的篮球,带500元够了。()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193×6的积最接近()。
A. 2000 B. 1200 C. 600
2. 306×2的积的中间()。
A. 有1个0 B. 有2个0 C. 没有0
3. 手工课上,同学们分组活动,30个同学用6张手工桌,如果正好用了9张手工桌,那么一共有()个同学上手工课。
A. 45 B. 20 C. 90
四、解决问题。
1. 1辆自行车的价钱是500元,买1辆电动车的钱可以买4辆自行车,买1辆电动车需要多少钱?
2. 一篇稿子共1000个字,录入员每分钟录入118个字,8分钟能录完吗?
3. 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用废旧易拉罐做小汽车,做4辆小汽车用32个易拉罐。照这样计算,做9辆这样的小汽车需要多少个易拉罐?
我的收获: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误认为只要有4
链接“四边形”
【错例】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四边形。(√)
【错因】 没有掌握四边形的特征。题中的图形虽然由4条线段组成,但是没有做到首尾相连,因此不是四边形。
【改正】 ×)
【反思】 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易错点2
链接“周长”
【错例】 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A,B两部分,图形A和图形B的周长相等吗?
图形A和图形B的周长不相等。
【错因】 误认为图形A比图形B大,因此图形A的周长与图形B的周长不相等,观察题中的图形,可以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中间的一条曲线又是A,B两个图形的公共边,因此图形A和图形B的周长相等。
【改正】 图形A和图形B的周长相等。
【反思】 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大小无关,只和它的边长有关。
易错点3
链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错例】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3+2×2=7(厘米)
【错因】 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忘记加小括号了。只计算出1条长和2条宽的长度之和。
【改正】 (3+2)×2=10(厘米)
【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时不要漏掉任何一条边。
易错点4
链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错例】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分米,宽是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8)×2=22(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米。
【错因】 没有把长和宽的单位化统一,应先将长和宽的单位化统一,再进行计算。
【改正】 3分米=30厘米
(30+8)×2=76(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6厘米。
【反思】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要先看长和宽的单位是否一样,不一样时,要统一单位。
对点训练
1.在是四边形的图形下面的括号里画“√”。
2.×”)
3.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在○里填上“>”“<”或“=”。
(1)
图形①的周长○图形②的周长
(2)
图形A的周长○图形B的周长
4. 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长是()厘米,
宽是()厘米,
周长是()厘米。
5.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和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0厘米,长是8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认真填一填。
1.
上面各图中,()是四边形,()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2.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4. 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8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0分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7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4.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小猴去小羊家有两条路可以走,这两条路相比,()。
A. ①比较长B. ②比较长C. 一样长
2. 如下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的关系是()。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
3.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A. 25 B. 50 C. 5
我的收获: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对点训练
1.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
2.把一根铁丝对折再对折,就是把这根铁丝平均分成()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3.下面四个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的是()。
4.在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的图形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分数。
(1) (2)
( ) ( )
易错点1
3【错例】 把一段木棒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1【错因】 把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弄颠倒了。
1【改正】
3【反思】 分母是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分母要写在分数线的下面,分子要写在分数线的上面。
易错点2
链接“几分之一”
1【错例】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4
【错因】图中4个部分的大小不一样,因此阴影部分不能用14表示。
【改正】 ×)
【反思】 用分数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
5.先把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再比较大小。
6.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参加口算比赛,彤彤用了规定时间的1,涛涛用了规定时间2
1的。谁的口算速度快一些?
3
7.计算下面各题。
13+=
5532+=
7721+=
338.计算。
31-=
4453-=
8873-=
131311-=
15易错点3 没有掌握比较分子是1
链接“几分之一”
11【错例】 >
75【错因】 误认为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大。
11【改正】 <
75【反思】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易错点4
链接“几分之一”
11【错例】 从学校步行到文具超市,张丽用了小时,马凯用了小时。张丽走34得快。
【错因】 误认为谁用的时间长,谁就走得快。
【改正】 马凯走得快。
【反思】 两人走完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长,谁就走得慢,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走得快。
易错点5
链接“分数的简单计算”
145【错例】 计算:+=
7714【错因】 对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准确。计算时错把分母相加了。
145【改正】 +=
777
【反思】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易错点6
链接“分数的简单计算”
651【错例】 -=
11110【错因】 计算时,错把分母相减。
651【改正】 -=
111111【反思】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9.分一分,算一算。
3这些梨的是()个。
5
5这些花的是()朵。
8易错点7 分同一物品时,没有认识到平均分的总份数不同,其中的一份也就不
【错例】 36个笔记本,一组分到这些笔记本的29,二组分到这些笔记本的14,两个组分别分到多少本?
36÷9=4(本)2×4=8(本)1×4=4(本)
答:一组分到8本,二组分到4本。
【错因】 没有区分两个分数的分母。二组是把36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故不能用1乘4。
【改正】 36÷9=4(本)2×4=8(本)
36÷4=9(本)1×9=9(本)
答:一组分到8本,二组分到9本。
【反思】 已知整体和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求部分,先用整体除以这个分数的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再用这个分数的分子与1份的数量相乘。
二 单元易错专练
一、我会填。
1. 把一根木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读作(),5份是它的()。
51112. 里面有()个,6个是(),1里面有()个。
8879
11143加3个是()个,也就是(),因此+=()。
. 在○里填上“>”“<”或“=”。
11119637○ ○ ○ ○
45107101088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 左图阴影部分可以用14表示。()
112. 因为8>7,所以>。()
871343. +=。()
6612114. 5个和4个大小相等。()
54112125. 在,,这三个数中,最小,最大。()
45444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 涂色表示时,选择()图比较合适。
33. 4个
2. 三(1)班有12人参加了学校合唱团,其中1是男同学,女同学有()人。
4A. 3 B. 4 C. 9 D. 8
523. 比多的数是()。
88733A. B. C.
881634. 一支铅笔,用去它的,剩下的比用去的多这支铅笔的()。
7143A. B. C.
777115. 篮子里有一些苹果和桃子,小明吃了苹果的,小兰吃了桃子的,小明和小33兰相比,()。
A. 两人吃得一样多B. 小明吃得多C. 无法确定
四、看图列式计算。
1. 2.
()+()=() ()-()=()
五、今年收了56棵白菜。
1. 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搬了多少棵?
2.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搬了这堆白菜的几分之几?
我的收获: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一 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
链接“集合”
【错例】 今天买了芹菜、西红柿、萝卜、土豆,昨天买了芸豆、山药、西红柿、萝卜。两天一共买了几种菜?
4+4=8(种)
答:两天一共买了8种菜。
【错因】 没有考虑两天所买的菜中有相同的种类。今天买了4种菜,昨天买了4种菜,其中西红柿、萝卜有重复。
【改正】 4+4-2=6(种)
答:两天一共买了6种菜。
【反思】 解决重叠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两部分中相同的部分,计算时一定要减去重复的部分。
对点训练
三年级有25人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7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每个同学至少参加1种)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二 单元易错专练
订阅《学习方法报》的有12人,订阅《少年智力开发报》的有19人,两种报纸都订的有5人。
1. 请填写右图。
2. 订阅报纸的一共有多少人?
3.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基础易错盘点
1. (1)秒 (2)分 (3)分 (4)小时 (5)分
2.婷婷 伟伟
3. 4 300 2 90 150
4. 5:30 20 5:50 18
单元易错专练
一、1. 秒2. 分3. 小时4. 分5. 分
二、180 5 180 4 2 160 80 1 40 1 30
三、6:15 25 6:40 20 7:00;8:05 25 8:30
四、小明
五、30分钟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基础易错盘点
1. 87 30 81;75 40 68;51 20 3
48
2. 840 870 600 730 自己列竖式
3. 540 810 700 710
4.170+190=360(元)
5. 290 270 140 90
6. 620-270=350(元)
7. 不够 8. 够
单元易错专练
一、94 20 86;80 40 79;92 50 7 85
二、710 440 270 330 60 820
自己列竖式
三、160枝
四、不够
第三单元测量
基础易错盘点
1. 25 35 27
2.自己画一画
3. 17 38 1
50 9:20
4. < = >
5.厘米 分米 毫米
6. 3000 4 7
7. 3千米=3000米
2000+3000=5000(米)
5000米=5千米
8.< >
9.80吨>5吨>600千克>7000克
单元易错专练
一、毫米 厘米 分米
二、4;23;55
三、> < = < < < < =
四、1. 500毫米<60厘米<5米<60分米
2. 4200千克>3吨>500千克>9000克
五、6千米
六、47厘米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基础易错盘点
1. 588 969 159 557 自己列竖式
2. 747 824 642 604 自己列竖式
3. 538 568 自己列竖式
4. 800-735=65(元) 65元<85元 不能
5. 自己估一估
6. 不够
单元易错专练
一、839 981 25 226 79 299 自己列竖式
二、×1110;× 339
三、不能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基础易错盘点
1. 15÷5=3
2. 6×4=24(个)
3. (1)8棵(2)16棵
4. (1)17-1=16(岁) 5-1=4(岁) 16÷4=4
(2)17+3=20(岁) 20÷5=4
单元易错专练
一、1. A 2. B 3. C
二、自己画一画
三、1. 20÷5=4 2. 5×3=15(人)
四、8+1=9(岁)
9×5=45(岁)
45-1=44(岁)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基础易错盘点
1. 360 3600 36000 350 3500 35000
2. 424 2238 1485 387 自己列竖式
3. 608 1344 自己列竖式
4. 138×3=414(元)
5. 1530 872 自己列竖式
6. 107×3=321(吨)
7. 520 2100 4760 自己列竖式
8. 420×5=2100(人) 2100>2000能
9. (1)88×3≈270(元)(2)270+498≈770(元)770<800够了
10. (1)买1支圆珠笔需要多少钱 16÷4=4(元)
笔需要多少钱8×4=32(元)
单元易错专练
一、1. 292 1855 2. 3 1 3. 三 四
4. 1200 5. 1200 6. > > <
二、1. ×2. ×3. ×4.× 5. ×
三、1. B 2. C 3. A
四、1. 500×4=2000(元)
2. 118×8=944(个)944<1000
8分钟不能录完
3. 32÷4×9=72(个)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基础易错盘点
1. 第3个画√
2.
3. (1)=(2)=
4. 318
5. 自己画一画
6. 8分米=80厘米
(40+80)×2=240(厘米)
单元易错专练
一、1. ②③④⑤②③2. 周长
3. 20 4. 36 5. 1200
二、1. ×2. ×3.× 4. ×
三、1. C 2. C 3. C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基础易错盘点
1.
15 2. 4
14 3. B
4. (2)12 5.
110<12
113>4
6.
13<12,因此涛涛的口算速度快一些。
7.
455
7 1
2)买8支同样的圆珠 (
22414
4813159. 9 10
单元易错专练
156一、1. 七分之一 2. 5 9
777773. 7 4. > < > <
1313二、1. ×2. ×3. ×4. √5. ×
三、1. A 2. C 3. A 4. A 5. C
437523四、1. 2. 五、1. 小白兔:56÷7=8(棵)
999888小灰兔:8×3=24(棵)
1342. +=
777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基础易错盘点
(1)13+17-25=5(人)
(2)17-5=12(人)
(3)13-5=8(人)
单元易错专练
8.
1.
2. 12+19-5=26(人)
3. 答案不唯一,如:只订阅《少年智力开发报》的有多少人?19-5=14(人)
更多推荐
没有,计算,单位,时间,图形,分数,周长,链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