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大埔县小升初数学试卷)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比一比算一算》
一、教学目标
1.
念。
2.
3.
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比…大”、“比…小”的概
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比一比算一算》
三、教学准备
1.
2.
教材:大班数学教材第三册
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小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比一比
1. 师生互动:
–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比较吗?
– 学生回答:比较就是看两个东西谁更大、谁更小。
– 教师解释:对的,比较就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判断谁更大、谁
更小。
2.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 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下两个两位数,如63和42。
–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询问他们谁更大、谁更小。
–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比较十位数、比较个位
数。
– 学生逐步理解并比较其他两位数。
3. 整理归纳:
– 教师鼓励学生总结刚才的比较方法,提问并点名学生回答。
–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写在小黑板上。
第二课时:算一算
1. 引导学生思考:
– 教师提问:我们能用什么工具来计算很大很大的数呢?
– 学生回答:计算器。
– 教师分发计算器给每个学生,并简单介绍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
法。
2. 计算两个数的和:
– 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下两个两位数,如37和45。
–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这两个数的和,并帮助他们正确
输入数字和运算符。
– 学生逐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其他两位数的和。
3. 计算两个数的差:
– 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下两个两位数,如58和34。
–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这两个数的差,并帮助他们正确
输入数字和运算符。
– 学生逐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其他两位数的差。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1. 计算挑战:
– 教师提供一系列的计算题目,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 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迅速回答出结果。
–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
性。
2. 比较挑战:
– 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两张数字卡片,要求他们比较卡片上的数
的大小。
–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比较,并说出结果。
– 教师选几名学生上前演示,并进行点评指导。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比较两个数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使
用“比…大”、“比…小”的概念。同时,他们也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
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的挑战提高了他们
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
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计算器,计算,使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