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2018初一期未数学试卷)
“游”“考”一体 “玩”“评”
相融—双减背景下低段数学“游考超市”
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双减的背景下,传统埋头答卷的考试形式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悄
然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学业评价模式——游考,正成为全国各地小学低年级期
末测评的主流,不少学校开始了游考的创新实践,“游”“考”一体,
“玩”“评”相融,旨在让学生“游”出智慧,“考”出素养。
关键词:双减 低段数学 游考
缘起:理想丰满 现实骨干
游考是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的面对面的无纸化考试,它是一种测评形式,
更是一种价值引领。游考的目的是将学科知识点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或情景式的
游考题,通过游园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但在实
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是内容不全。缺乏全面性:一、二年级包括数与计算、几何与图形等内容,
只设计几道题目来游考,既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更不能考查学生学以
致用及相应的生活能力。缺乏趣味性:没有为孩子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也没有
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品材料进行实践应用、实地检测,少了过程性体验,也少了
趣味。缺乏层次性:没有设置大量的题型,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
二是形式单一。项目单一:“单打独斗”,数学归数学,语文归语文,没有
形成项目化,主题化,系列化。选题单一:由老师指定说哪题或拼哪个图形,且
只有一次机会,少了自主选择性。答题单一:采用直接答题的模式,且都在学校
里完成。评价单一:由老师制定出标准,游考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游考卡上打上
相应的星星数量,少了积极性。
探寻:未雨筹谋 厉兵秣马
通过对丹城第五小学低段学生及教师进行深度的调查、访谈,探究小学低段
数学游考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发现要使游考这种新型评价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需要在游考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下苦功夫。为此,我萌生了研究它的兴趣,并
有了以下的想法和行动:
(一)变内容 包罗万象
好的游考内容必须具有全面性、综合性、趣味性、实践性,注重过程体验,
同时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课题组分头行动,做了以下
工作:
1.梳理教材,提纲挈领。每位组员人手一册,对一、二年级数学教材展开研
究,并根据内容特点将知识点进行适当地整合和拓展,形成可行性的要点汇总于
组长处,组长则将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形成五大模块:实践应用、动手操作、数
学表达、错题资源、数学思想。
2.收集资料,建立题库。题库包括数与计算、物体与图形、综合与实践等几
大板块,并分三个层次进行整理:A套餐,基础题。B套餐,变式题。C套餐,拓
展题。
3.创建“超市”,设游考卡。内容既重单项,更重综合。游考时孩子们犹如
走进了“超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了解它的“起
源”、“构造”、“作用”,品尝它的“味道”,获得美好的“体验”。
(二)变形式 改头换脸
1.项目设计采用“抽题+选题”的形式。设计几份同一层级的题卡,由学生
抽题,每份任务卡中,又设有不同层次的任务单,供学生自主选择。
2.场地的选择上采用“校内+校外”的方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游考的
地点可以在教室,可以在空旷的操场,也可以延伸到校外。
3.在评价方式上,采用“二次评价+帮助卡”。同时游考不只局限于知识与
技能的评价,还包括对能力、表达、习惯和思维等数学素养的评价。
实践: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2022年6月18日,五小开展以“鲸”现夏日“游”出智慧为主题的游考活
动,活动采用更加立体的测试内容和形式,以游园闯关的方式进行学生综合素质
评估,与以往的游考相比,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一)主题化
没有试卷,考生们也不在座位上,场地是老师和家长精心布置的,孩子们带
上亲手制作的鲸鱼面具,拿着游考卡,游走在别具一格的关卡间,整个活动现场
气氛活跃。每个人都要参加6个大项目:语、数、音、体、美、自理,包括鲸”
益求精(系红领巾)、“鲸”彩推理(挑战自我)、博大“鲸”深(识字大闯
关)、“鲸”人一跃(立定跳远)、一鸣“鲸”人(竖笛吹奏)、“鲸”雕细琢
(绘创意画)等10大板块,每块内容又分成几个子项目,孩子们每完成一项挑
战,闯过一道关卡,游考卡上就增添一组鲸鱼,他们尽情地感受着快乐,体验着
成功的愉悦。
(二)自主化
选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自主选题,有的抽题。选题形式也加以改动,如
“鲸”现巧手是利用转盘获得需拼的数字,“鲸”益求精是利用盲盒获得所需掂
的物体,“鲸”彩推理是利用抽奖箱获得所需答的题……。必考题和选考题相结
合,试题梯度设计,分为 A 、B 、C 三个层次,A类是基础题,是课本知识再现,
每个学生必做,B、C是拓展题,可选做,做对可加小鲸鱼,如“鲸”钟长鸣,A
套餐:认一认钟面,自选一个时间拨一拨,属于基础题,每生必选。B套餐:找
规律,贴钟面,C套餐:两个钟面的时间经过多少分钟?B、C可做可不做,若答
对可额外获得奖励,而且采用二次评价+帮助卡的方式推进,在动手动脑动口中
既考查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也关注了能力、表达、习惯和思维等数学素养的
发展。
(三)游戏化
根据既定的主题给答题披上游戏的外衣,以有趣的名称去命名,如“鲸”彩
纷呈、聚“鲸”会神……,同时引入多媒体、游戏软件,增加游考的趣味性和可
操作性。每个场馆的名字都与考核的内容有关,如智慧园、七彩梦画社……孩子
们边“游”边“考”,欢乐游戏。这样的游考,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考试也可以
充满快乐。另外有部分内容延伸到课外,如可以让学生拿着家长给的钱去超市买
一买物品,让学生在买卖商品的过程再次接触和认识人民币,同时通过实践学会
人民币的应用、找补、换算,既考查了知识点,更是考验了他们合理统筹、理性
购物等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低段学生“游”“考”一体,“玩”“评”相融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新生
事物,是当前减负背景下评价方式的一种全新尝试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
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样引导家长在新的评价体系下做好家庭教育?又比如在
游考过程中如何做到真实、全面的评价孩子们的学业水平和能力?这些都有待于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卡普卡.游戏让学习成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程言峰.“游考”的实践路径及探析[J].教学管理,2019(32).
更多推荐
游考,学生,内容,实践,评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