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2年级青岛数学试卷上册)

2023

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1.

若集合

A.

2.

已知

A.

5

3.

等比数列

A.

B.

,且

,,则

( )

C. D.

等于

( )

,其中

i

是虚数单位,则

B.

的前

n

项和为

C.

,若,

1

D.

1

,则公比

q

的值为

( )

B.

1

C. D.

1

4.

如图是世界最高桥——贵州北盘江斜拉桥.如图是根据如图作的简易侧视图为便于计

算,侧视图与实物有区别在侧视图中,斜拉杆

PA

PB

PC

PD

的一端

P

在垂直于水平

面的塔柱上,另一端

A

B

C

D

与塔柱上的点

O

都在桥面同一侧的水平直线上.已知

,,,

,则

( )

根据物理学知识得

A.

28m

5.

已知实数

A.

6.

已知函数

,则

B.

20m

,,则

C.

31m

的取值范围是

( )

D.

22m

B.

的定义域为

R

,且

( )

C.

为偶函数,

D.

,若

A.

1

7.

已知

交点,则

( )

B.

2

C.

的一条切线

D.

与有且仅有一个

A.

C.

B.

D.

其中半正多面体是

8.

有很多立体图形都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因其

最早由阿基米德研究发现,故也被称作阿基米德体

.

如图,这是

第1页,共19页

一个棱数为

24

,棱长为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可

以看成是由一个正方体截去八个一样的四面体所得

.

若点

E

为线段

BC

上的动点,则直线

DE

与直

线

AF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则

( )

D.

9.

已知事件

A

B

满足

A.

若,则

B.

A

B

互斥,则

D.

若,则

A

B

相互独立

,且

,则

( )

的极大

C.

A

B

相互独立,则

10.

已知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值点为,记,

A.

C.

11.

下列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是

( )

A.

命题:“

B.

化简

C.

D.

在三棱锥

的中点,且

中,

,则三棱锥

的结果为

2

B.

D.

”的否定是“,”

的外接球

O

的体积为

,点

D

是侧棱

PB

12.

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自然下垂的铁链

;

空旷的田野上,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

;

峡谷的上空,横跨深洞的观光索道的钢索

.

这些现象中都有相似的曲线形态

.

事实上,这些曲

线在数学上常常被称为悬链线

.

悬链线的相关理论在工程、航海、光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

在恰当的坐标系中,这类函数的表达式可以为

理数,对于函数

是函数

是函数

,那么

,那么函数

且与圆

C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其中

a

b

是非零常数,无

A.

B.

C.

如果

D.

如果

为偶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

;

为单调函数

;

存在极值点

.

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 .

13.

过点

第2页,共19页

14.

数论领域的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

.

四平方和定理

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

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

______ .

的焦点为

F

,过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

C

若过点

A

B

的圆与直线

l

相切,且与直线

PB

,其中

a

b

c

d

均为

15.

已知直线

l

:,抛物线

C

A

B

两点,点

B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

于点

Q

,则当时,直线

AB

的斜率为

______ .

,,,

16.

三个元件

a

b

c

独立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是

把它们随意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的三个接线盒

法中,此电路正常工作的最大概率是

______ .

,,中一盒接一个元件,各种连接方

17.

已知函数

象如图所示

.

求函数

的表达式;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个单位,得到函数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

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图象向

的图象,若,求函数下平移一个单位,再向左平移

的值域

.

18.

已知数列

,满足,且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的通项公式;

的前

n

项和

第3页,共19页

19.

某百科知识竞答比赛的半决赛阶段,每两人一组进行

PK

,胜者晋级决赛,败者终止比

.

比赛最多有三局,第一局限时答题,第二局快问快答,第三局抢答

.

比赛双方首先各自进

行一局限时答题,依据答对题目数量,答对多者获胜,比赛结束,答对数量相等视为平局,

则需进入快问快答局;若快问快答平局,则需进入抢答局,两人进行抢答,抢答没有平局

.

知甲、乙两位选手在半决赛相遇,且在与乙选手的比赛中,甲限时答题局获胜与平局的概率

分别为,,快问快答局获胜与平局的概率分别为,,抢答局获胜的概率为,且各局

比赛相互独立

.

求甲至多经过两局比赛晋级决赛的概率;

已知乙最后晋级决赛,但不知甲、乙两人经过几局比赛,求乙恰好经过三局比赛才晋级决

赛的概率

.

20.

如图,在四棱锥

中点

E

,作

证明:

中,侧棱矩形

ABCD

,且,过棱

PC

PB

于点

F

,连接

DE

DF

BD

,平面

DEF

与平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值

.

21.

已知

C

的方程;

,为双曲线

C

的焦点,点在

C

.

A

B

C

上,直线

PA

PB

y

轴分别相交于

M

N

两点,点

Q

在直线

AB

上,若

点及定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

,是否存在定点

T

,使得为定值?若有,请求出该定

22.

已知函数

设函数

②记

l

的方程

.

,其中

,证明:

有且仅有一个极小值点;

是的唯一极小值点,则

,直线

l

与曲线

相切,且有无穷多个切点,求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直线

第4页,共19页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D

【解析】解:

故选:

直接解出集合

M

N

,再求交集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

,,

2.

【答案】

B

【解析】解:由

故选:

利用复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到,再使用模长公式求解.

得,即,解得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复数模公式,属于基础题.

3.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

n

项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

n

项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设等比数列

当时,

的公比为

q

,符合题意,

当时,有

解得

故选:

第5页,共19页

4.

【答案】

D

【解析】解:由

又已知

故选:

,则

,然后结合已知求解即可.

,,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重点考查了运算能力,属基础题.

5.

【答案】

A

【解析】解:根据题意,设直线

l

:恒过原点,点,

那么点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且直线

l

的斜率因为,,所以,

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

所以

所以

时,

,即,

第6页,共19页

因为,

所以

故选:

根据题意设直线

l

离为

,点,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

A

到直线

l

的距

,由得,化简即可求解.,由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得

本题主要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

6.

【答案】

A

【解析】解:因为

所以

设,

为偶函数,所以

,则关于对称,

,关于对称,

,所以

所以

故选:

设,满足题意,即可求解.

符合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值的计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7.

【答案】

A

【解析】解:由

设切点

过切点的切线方程为

的一条切线

,即

即,

代入并整理,可得

与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则

,得

,①

,代入①,可得切线方程为

第7页,共19页

故选:

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得到函数在切点处的切线方程,与已知切线方程联立,可得关于

x

的一元

方程,由方程有唯一解求得

t

,得到切线方程,则

k

b

可求.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过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设切点是关键,是中档

题.

8.

【答案】

C

【解析】解:如图,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设

,,,

时,

时,,

,可得直线

DE

与直线

AF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

把多面体放入正方体中,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由空间向量求解.

本题考查空间中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

第8页,共19页

中档题.

9.

【答案】

BD

【解析】解:对于

A

,因为

所以

,,,

,故

A

错误;

对于

B

,因为

A

B

互斥,

所以

对于

C

,因为

所以

所以

对于

D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故

C

错误;

,即

,故

B

正确;

所以

A

B

相互独立,故

D

正确.

故选:

对于

A

,由题意可得,从而即可判断;

对于

B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对于

C

,先求得

对于

D

,判断

,再根据独立事件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是否成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条件概率公式,以及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属于基础题.

10.

【答案】

B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概率密度函数,以及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属中档题

.

利用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可得到

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即

对称,可判断

,可判断

A

;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可得

的极大值点为,故可判断

B

;根据密

度曲线关于

【解答】

解:对于

A

,由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可得,

第9页,共19页

因为,所以,所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在上递增,在

,故

A

错误;

上递减,对于

B

,因为二次函数

由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

减,

所以

B

正确;

对于

C

,因为

对于

D

,因为

所以

故选:

,所以

,故

D

正确;

,,

,即

的极大值点为,所以

在上递增,在上递

,所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故

,故

C

正确;

11.

【答案】

BCD

【解析】解:

A

:命题:“

A

错;

B

C

D

:如图所示,

,故

B

正确;

,故

C

正确;

,”的否定是“,”,

由,,则

,易知:

,得

平面

PAB

,所以

,得,

,由

D

PB

的中点,

,所以

AP

为等边三角形且

平面

设球心为

O

且在过

中心垂直于面

PAB

的垂线上,点

O

到底面

PAB

的距离为

第10页,共19页


更多推荐

考查,函数,概率,公式,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