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思路教练八上数学试卷)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质量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8时=( )天
20元8角5分=( )元
9.5米=( )米( )分米
2.一列火车本应11:50到达,现在要晚点35分钟,它到达的时间是( )。
3.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 ),乘积大约是( );36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欣的身高128( ),体重30( ),她跑50米需要12( )。
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6( )。
小华立定跳远跳了15( )。
一辆卡车载重量5( ),卡车每小时行驶80( )。
5.某商场一台微波炉的价格是569元,一个电水壶的价格是127元。妈妈想买这两件商品,大约准备( )元比较合适,收银员应收( )元。
6.138比690少( ),比450多150的数是( )。
7.用5千克黄豆可以做出10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用2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 )千克豆腐。
8.□7×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 )。
二、选择题
9.三班的同学都订阅了课外书,其中42人订阅了《趣味数学》,31人订阅了《开心作文》,有18人两种刊物都订阅了,三(1)班一共有( )人。
10.下面物品质量接近1吨的是( )。
A.20个苹果
C.一头身高3米的大象
11.一场电影大约播放(
)。
A.50秒 B.8小时 C.100分钟 D.以上都不对
12.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B.4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D.2包食用盐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
)人。
13.张老师是三年级6个班的音乐老师,三年级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40至45之间。三年级的学生人数范围是(
)。
A.少于120
1A.1
2B.120~200
23C.200~240
3C.1
4D.240~270
4D.1
514.下列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B.1
15.三年1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20人,参加跑步比赛的有1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
)人。
A.18 B.28 C.38 D.48
16.下面的图形是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剪成的,周长最长的是(
)。
A. B. C.
17.直接写出得数。
300×5=
55-38=
580+40=
42×5≈
1400-600=
2511-=
66+44=
+=
4×60=
500-186≈
665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97+235=
★501-384=
320×9=
19.计算。
395728
4063852
20977
200041980
20398
7829355
20.在方格纸画出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21.电影院有442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来看电影坐得下吗?下面是三个同学的思考过程:
(1)上面三个同学的方法谁的不合理,请在□里打“√”。
(2)你更喜欢哪种方法?这种方法解决问题了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2.药店新购进一批口罩,其中普通医用口罩352包,比KN95口罩多148包。药店新购进口罩多少包?
23.“中央厨房”要购进3个破壁机,900元够吗?优优的想法:因为307接近300,3073900(元),所以900元够了。秀秀的想法:因为307元超过300元,3003900,3073一定超过900,所以900元不够。
(1)(
)的想法合理。
A.优优 B.秀秀
(2)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估算钱数够不够时,应当把数估( )。(填“大”或“小”)
24.小华有红珠子9颗,黄珠子59颗。
1225.美术老师买回一张彩色纸。第一小组做千纸鹤用去了,第二小组做纸船用去了,55两个小组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6.亮亮家的小院长18米,宽15米,大门宽3米。爸爸要把小院砌上围墙(如图),围墙的长度是多少米?
27.三(1)班元旦汇演,只参加歌舞节目的有9人,参加小品等节目的有12人,两类节目都参加的有5人。
(1)请完成下表。
(2)三(1)班共有(
)人参加这两类节目的演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 20.85 9 5
【解析】
(1)24时=1天,因此48时里面有几个24时,就等于几天;
(2)10角=1元,100分=1元,依此换算并填空;
(3)9.5米=9米+0.5米,1米=10分米,依此将0.5米换算成分米即可。
(1)24时+24时=48时,即48时=2天;
(2)8角=0.8元,5分=0.05元,即20元8角5分=20.85元;
(3)0.5米=5分米,即9.5米=9米5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25
【解析】
已知这列火车11:50到达站,晚点了35分钟,求它到达的时间,用应该到达时刻11:50加上晚点的时间即可得解。
11时50分+35分=12时25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方法的掌握,注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 70 490 2
【解析】
把68看作70,70×7=490;360×5=1800,即可知道360×5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
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70,乘积大约是490;36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点睛】
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
4.
厘米##cm
千克##kg
秒##s
毫米##mm
分米##dm
吨##t
千米##km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
计量小欣的身高,结合数据128可知:应用“厘米”做单位,计量她体重,结合数据30可知:应用“千克”做单位,计量她跑50米需要的时间,结合数据12可知:应用“秒”做单位。
计量数学课本厚度,结合数据6可知:应用“毫米”做单位。
计量小华立定跳远跳了多远,结合数据15可知:应用“分米”做单位。
计量一辆卡车载重量,结合数据5可知:应用“吨”做单位,计量卡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结合数据80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
小欣的身高128(厘米),体重30(千克),她跑50米需要12(秒)。
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6(毫米)。
小华立定跳远跳了15(分米)。
一辆卡车载重量5(吨),卡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 700 696
【解析】
用一台微波炉的价格加上一个电水壶的价格,即可解答。
569+127=696(元)
696≈700,大约准备700元比较合适,收银员应收 696
元。
【点睛】
掌握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是解题的关键。
6. 552 600
【解析】
用690减去138求出138比690少多少;用450加上150求出比450多150的数;
690-138=552;
450+150=600;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40
【解析】
用10除以5,求出1千克黄豆可做豆腐的千克数;再乘20,据此解答即可。
10÷5=2(千克)
2×20=40(千克)
【点睛】
本题是归一问题题目,先计算出1千克黄豆可做豆腐的千克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8.5
【解析】
17×2=34,27×2=54,37×2=74,47×2=94,57×2=114,据此解答即可。
□7×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5。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9.55
【解析】
订阅《趣味数学》的人数加订阅《开心作文》的人数,减去两种刊物都订阅的人数即可解答。
42+31-18
=73-18
=55(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C
解析:C
【解析】
1吨=1000千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以及数据大小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A.20个苹果大约重1000克,与1吨相差甚远,不符合题意;
B.4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200千克,比1吨多,不符合题意;
C.一头身高3米的大象大约重1吨,符合题意;
D.2包食用盐大约重1000克,与1吨相差甚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生活实际,分清1吨实际有多重。
11.C
解析:C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场电影播放的时间用“小时”或“分钟”做单位。
据分析和题目所给数据大小可得:一场电影大约播放100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2.A
解析:(1)见详解;
(2)41
【解析】
(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
23-8=15(人)
填空如下:
(2)26+23-8=41(人)
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3.D
解析:D
【解析】
分别用三年级每个班最少和最多的学生人数乘班级的数量,即可求出三年级学生人数的范围。
40×6=240(人)
45×6=270(人)
所以三年级的学生人数范围是240~270人。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14.A
解析:A
【解析】
先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A.1-2=2
12B.1-=
3311
13C.1-=
4414D.1-=
5512111>>>
3451所以1-2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参加这两项比赛一共的人数,依此计算并选择。
18+20-10
=38-10
=28(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C
解析:C
【解析】
因选项中的3个图形是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剪成的,而图形的周长是围成这个图形一周线段的长度,据此分析每个图形的周长同原长方形周长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原来纸片的形状:
A.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周长同原来剪成这个图形的长方形周长是相等的;
B.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周长同原来剪成这个图形的长方形周长是相等的;
C.观察图发现: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剪成这个图形的长方形的周长多了缺口处竖着的两条线段的长;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周长的意义来解答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把图形的周长同原长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
17.1500;17;620;200;800;
3;110;1;240;300
5【解析】
略。
18.932;117;2880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可以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可以利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697+235=932
★501-384=117
320×9=2880
697 9329980;158;404
【解析】
235 932501 117117 5013209
2880+235
验算:+697
384验算:+384
19.404;42;160;
计算整数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395728
=395+9
=404
4063852
=21×2
=42
20977
=209-49
=160
200041980
=8000+1980
=9980
20398
=60+98
=158
7829355
=49+355
=404
20.见详解
【解析】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20210(厘米),即长方形长、宽之和是10厘米,1091827364,可画长9厘米,宽1厘米或长8厘米,宽2厘米或长7厘米,宽3厘米或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边长4”,2045(厘米),可画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
(画法不唯一)。
【点睛】
根据周长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关键是根据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确定长方形的长、宽或正方形的边长。
21.(1)见详解过程
(2)我最喜欢小铭的方法,这种方法解决问题了,因为他是准确算(答案不唯一)
【解析】
(1)小红:把223看成比它小3的220,把234看成比它小4的230,计算出220+230=450,即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大约是450人,总人数450人,比座位数442个要多,所以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来看电影坐不下。
小强:把223看成整百数200,234看成整百数200,就等于把223里面的23和234里面的34去掉了,这样的话,估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用400与442进行比较就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小铭:223+234=457,457与442进行比较,实际人数大于实际座位数,所以六个年级的
学生同时来看电影坐不下,准确计算最精确。
(2)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1)三个同学的方法,只有小强的不合理。
(2)我最喜欢小铭的方法,这种方法解决问题了,因为他是准确算。(答案不唯一)
【点睛】
估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把每个三位数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22.556包
【解析】
用352减去148,求出KN95口罩的数量,再加上352,求出药店新购进口罩多少包。
352-148+352
=204+352
=556(包)
答:药店新购进口罩556包。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及应用,数量掌握计算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23.(1)B
(2)因为秀秀将307元估成300元,将数估小了,因此实际的总钱数应比900元多,只带900元钱会不够。
(3)大
【解析】
(1)用每个破壁机的价钱乘3即可得到3个破壁机的价钱,两个人都
解析:(1)B
(2)因为秀秀将307元估成300元,将数估小了,因此实际的总钱数应比900元多,只带900元钱会不够。
(3)大
【解析】
(1)用每个破壁机的价钱乘3即可得到3个破壁机的价钱,两个人都用的是估算法,将其中一个因数估小,则积也会变小,依此选择。
(2)估算时,将其中一个因数估小,则积也会变小,而另一个因数比估的因数大,因此精确计算的积也会比估算值大,依此填空。
(3)在估算钱数够不够时,应尽最大可能使钱数够,因此应当把数估大,依此填空。
(1)
根据分析可知,307元>300元,即307×3>900元,因此秀秀的想法合理;
故答案为:B
(2)
因为优优将307元估成300元,将因数估小了,因此实际的总钱数应比900元多,只带900元钱会不够。
(3)
根据分析可知,在估算钱数够不够时,应当把数估大。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24.13颗
【解析】
根据题意,先计算出红珠子的8倍是多少颗,再减去原有黄珠子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增加几颗黄珠子。
8×9=72(颗)
72-59=13(颗)
答:需要增加13颗黄珠子。
【点睛】
解答
解析:13颗
【解析】
根据题意,先计算出红珠子的8倍是多少颗,再减去原有黄珠子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增加几颗黄珠子。
8×9=72(颗)
72-59=13(颗)
答:需要增加13颗黄珠子。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倍数间的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
【解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两个小组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根据求剩余问题,用减法求出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1-=
答:两个小组一共用去这张纸的,还剩下这张纸的。
【点睛】
32解析:;
55【解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两个小组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根据求剩余问题,用减法求出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23+=
555321-=
5532答:两个小组一共用去这张纸的,还剩下这张纸的。
55【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26.45米
【解析】
从图中可知,小院的一条长靠墙,这条长不需要再砌上围墙;用两条宽的长度加上一条长的长度再减去大门宽的长度,求出围墙的长度是多少米。
15+15+18-3
=30+18-3
=48-3
解析:45米
【解析】
从图中可知,小院的一条长靠墙,这条长不需要再砌上围墙;用两条宽的长度加上一条长的长度再减去大门宽的长度,求出围墙的长度是多少米。
15+15+18-3
=30+18-3
=48-3
=45(米)
答:围墙的长度是45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条长和大门宽都不需要再砌上围墙,再进一步解答。
27.(1)见详解
(2)26
【解析】
(1)只参加歌舞节目的9人填左边,两类节目都参加的5人填中间,只参加小品等节目的有7人填右边。
(2)只参加歌舞节目的人数+只参加小品等节目的人数+两类节目都参加
解析:(1)见详解
(2)26
【解析】
(1)只参加歌舞节目的9人填左边,两类节目都参加的5人填中间,只参加小品等节目的有7人填右边。
(2)只参加歌舞节目的人数+只参加小品等节目的人数+两类节目都参加的人数即可得解。
(1)9;5;7
(2)9+7+5
=16+5
=21(人)
答:三(1)班共有21人参加这两类节目的演出。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集合中包含与排除的关系。
更多推荐
人数,参加,计算,周长,小组,实际,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