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高考数学试卷页面格式)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综合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千米=( )米

8厘米=( )毫米

7分=( )秒

1吨-900千克=( )千克

2.小红从家到学校需要25分。如果她8时30分上课,那么最晚应在( )时( )分从家出发。

3.小明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38元,买3张电影票大约要(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高290( )。

一本故事书的厚度约为5( )。

贝贝卧室的面积约为16( )。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37( )。

5.王叔叔是出租车司机,上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为567千米,本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为963千米,这辆出租车本周行驶的路程为( )千米。

6.估算295104时,把295看作( ),104看作( ),结果大约是( )。

7.在得数大于300的算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52+114(

1000-687(

5×64(

8.丁丁收集了108张邮票,东东收集的邮票张数比丁丁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东东收集的邮票最少有( )张,最多有( )张。

二、选择题

39.张晓从图书馆借来一本《数学故事》,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7其余的第三天看完,她第三天看了全书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

A.硬币的厚度

院。

A.2:35 B.2:55

B.课桌的高度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10.测量下面的物体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的是( )。

C.火车的长度 D.水杯的重量

11.聪聪想看下午2:45的电影,需提前10分钟检票,他最晚应下午(

)到达电影C.12:35

12.三年级有125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得优秀的有72人,数学得优秀的有80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 )人。

13.要使□23×4的积最接近2000,口中应填(

)。

A.3

1B.4 C.5

14.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沿折痕剪成几份,每份占这张长方形纸的( )。

A.2

1B.

41C.

815.三(3)班有15位同学参加了合唱组,有22位同学参加了书法组,其中有8位同学这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三(3)班至少有( )位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

A.37 B.45 C.29 D.22

16.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3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大是(

)。

A.14厘米

17.我能很快写出得数。

32+53=

79-27=

9×200=

5×6+0=

352+=

1-=

198×5≈

71×2≈

998B.16厘米 C.18厘米

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69+258=

928-249=

605×4=

19.脱式计算。

900-456+193

96×4-276

75×(140-134)

20.根据下面的分数涂颜色。

21.学校会议室有560个座位,三年级有246人,四年级有283人,两个年级一起去看演出,坐得下吗?

22.妈妈有500元,买下面这两件商品够吗?

23.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78个字,6分钟能录入完吗?(用估算解决问题)

24.学校有足球24个,篮球16个,排球8个。

(1)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几倍?

(2)羽毛球的个数比篮球的3倍还多5个,羽毛球有多少个?

25.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

(1)有一部分▲被遮住了,已知被遮住的部分是露出部分的3倍,请在方框里将▲补充完整。

(2)露出部分是这些▲的总数的(

)。(填分数)

26.张奶奶有一块菜地是长方形,长8米,宽3米。一边靠墙,要给菜地围上篱笆,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的篱笆?

27.三年级学生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24人,带水果的有30人,每人至少带一样,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8人,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6000 80 420 100

【解析】

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1分=60秒,1吨=1000千克,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6千米=6000米;

8厘米=80毫米;

7×60=420,故7分=420秒;

1吨=1000千克,1000-900=100,故1吨-900千克=100千克。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2. 8 5

【解析】

用上课的时间减去从家到学校需要的时间,求出最晚应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8时30分-25分=8时5分

则最晚应在8时5分从家出发。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20

【解析】

4.

厘米##cm

毫米##mm

平方米##m2

千米##km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教室高290厘米。

一本故事书的厚度约为5毫米。

贝贝卧室的面积约为16平方米。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37千米。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396

【解析】

本周末收车时里程表读数减上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即等于出租车本周行驶的路程。

963-567=396(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6. 300 100 400

【解析】

估算三位数的加法时,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相加,据此解答。

估算295104时,把295看作300,104看作100,300+100=400,结果大约是400。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

【解析】

根据整数加减法及乘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看哪个得数大于300,就在括号里面画“√”。

152+114=266,266<300

1000-687=313,313>300

5×64=320,320>300(

则152+114(

1000-687(√)

5×64(√)

【点睛】

本题关键是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旨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8. 217 323

【解析】

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乘2,求出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2倍。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乘3,求出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3倍。东东收集的邮票张数比丁丁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则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2倍加上1,求出东东收集邮票最少的数量。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3倍减去1,求出东东收集邮票最多的数量。

108×2+1

=216+1

=217(张)

108×3-1

=324-1

=323(张)

东东收集的邮票最少有217张,最多有323张。

【点睛】

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选择题

5129.;;

777【解析】 33把一本《数学故事》的页数看成一个整体,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剩下全书的1-=774422222;+=,剩下的一半即,则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了全书的;用第一7777777天看的加上第二天看的,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天看的减去第二天看的,求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41-=

77422+=777

272727剩下的一半即,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了全书的;

352+=

777312-=

77751则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

77【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测量工具和物体长短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答即可。

A.测量硬币的厚度时最适合用毫米作单位;

B.测量课桌的高度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

C.测量火车的长度时最适合用米作单位;

D.计量水杯的重量时,应用质量单位克作单位。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11.A

解析:A

【解析】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播放电影时间减去10分钟等于最晚到达电影院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2:45-10分钟=2:35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A 解析:27

【解析】

因为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所以实际125人参加了考试,语文得优秀和数学得优秀的总人数为:72+80=152,152-125=27(人),超出了参加的总人数,超出的部分是两门功课都取得优秀的人数。

72+80-125

=152-125

=27(人)

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27人。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

13.C

解析:C

【解析】

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选项中的3个数字分别代入□23×4中,计算出结果,再找出最接近2000的那个算式即可。

A.323×4=1292

B.423×4=1692

C.523×4=2092

从1292、1692、2092中可看出,2092最接近2000,也就是523×4的积最接近2000。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B

解析:B

【解析】

把这张长方形纸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对折后,被平均分成2份,再对折后,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张长方形纸的1;据此解答。

4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沿折痕剪成几份,每份占这张长方形纸的。

4故答案为:B

【点睛】

分清楚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被平均分成的份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C

解析:C

【解析】

合唱组人数+书法组人数-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据此计算即可。 15+22-8

=37-8

=29(位)

三(3)班至少有29位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依据了容斥原理公式之一: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16.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把两条3厘米的边拼在一起,这样减少3+3=6(厘米);也可以把两条2厘米的边拼在一起,这样减少的是2+2=4(厘米)。减少的越少,则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越大。计算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把两条长2厘米的边拼在一起,周长最大

(3+3+2)×2

=8×2

=16(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拼组,关键是知道如何拼周长最大。

17.85;52;1800;30;

53;;1000;140

98【解析】

18.627;679;2420

【解析】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69+258=627

928-249=679

605×4=2420

369258928605258验算:369

249

4

627627679242019.637;108;450

【解析】 (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900-456+193

=444+193

=637

96×4-276

=384-276

=108

75×(140-134)

=75×6

=450

20.见详解

【解析】

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坐得下

【解析】

用246+283求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再与560比较,若大于560,则坐不下,否则坐得下。

246+283=529(人)

529<560

答:坐得下。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及应用。

22.不够

【解析】

把两件商品的价钱相加,再与5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388+119=507(元)

507>500,500元买这两件商品不够。

答:妈妈有500元,买这两件商品不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3.不能

【解析】 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78个字,6分钟能录入6个78,即78×6,再与4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注意计算时,把78看作80进行估算。

78×6≈80×6=480(个)

480<500

解析:不能

【解析】

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78个字,6分钟能录入6个78,即78×6,再与4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注意计算时,把78看作80进行估算。

78×6≈80×6=480(个)

480<500

答:6分钟不能录入完。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以及估算的方法。

24.(1)3;(2)53个

【解析】

(1)用足球的个数除以排球的个数即可解答。

(2)用篮球的个数乘3再加上5即可求出羽毛球的个数。

(1)24÷8=3

答: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3倍。

(2)16×3+

解析:(1)3;(2)53个

【解析】

(1)用足球的个数除以排球的个数即可解答。

(2)用篮球的个数乘3再加上5即可求出羽毛球的个数。

(1)24÷8=3

答: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3倍。

(2)16×3+5

=48+5

=53(个)

答:羽毛球有53个。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5.(1)见详解;

(2)

【解析】

(1)露出部分有2个,遮住部分有2×3=6个,在方框里画6个▲即可。 (2)总共有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露出部分占1份,分数表示为。

(1)

(2)露出

解析:(1)见详解;

1(2)

4【解析】

(1)露出部分有2个,遮住部分有2×3=6个,在方框里画6个▲即可。

1(2)总共有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露出部分占1份,分数表示为。

4(1)

1(2)露出部分是这些▲的总数的。(填分数)

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倍的相关知识和分数意义的掌握。

26.14米

【解析】

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用一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求出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的篱笆。

8+2×3

=8+6

=14(米)

答:至少需要准备14米的篱笆。

【点睛】

解析:14米

【解析】

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用一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求出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的篱笆。

8+2×3

=8+6

=14(米)

答:至少需要准备14米的篱笆。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

27.46人 【解析】

带矿泉水的有24人,带水果的有30人,则带矿泉水的和带水果的共有(24+30)人,又因为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8人,根据容斥原理可知,参加春游的学生一共有(24+30-8)人;据此

解析:46人

【解析】

带矿泉水的有24人,带水果的有30人,则带矿泉水的和带水果的共有(24+30)人,又因为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8人,根据容斥原理可知,参加春游的学生一共有(24+30-8)人;据此解答。

24+30-8

=54-8

=46(人)

答:一共有46人去春游。

【点睛】

本题解答的依据是:A类与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的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元素的个数。


更多推荐

时间,解答,单位,本题,参加,考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