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汉川市上册数学试卷)

初中数学学科网()

1.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崔秀芹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课安排在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

有理数的运算,它随着实际需要而产生,被广泛应用。从数学科学上看,有理数的运算是代数学的基础内容,而后一章解方程就是建立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又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本课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转化成有理数的加法来进行运算,则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就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进一步通过省略加号、括号,得出简单的书写方式,并在此形式下进行加法运算。运算过程中的“转化思想”是本课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也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实际的例子,体会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利用率达100%。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合作,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能力。互动率达90%。

4、情感修炼与开导: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学会用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用数学思想去处理的积极心态。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感受到“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建立模型——计算应用——转换拓展”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结合例题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和计算准确能力和渗透转化思想。认同率达95%。

三、学程与导程活动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20)+(+3);(-5)-(+7)

初中数学学科网() 初中数学学科网()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5)-(+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20)+(+3)与((-5)-(+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20)+(+3)-(-5)-(+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20,+3,+5,-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初中数学学科网() 初中数学学科网()

原式=(-20)+(+3)+(+5)+(-7)

=-20+3+5-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2111+(-)-(-)-(+)

364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20+3+5-7

初中数学学科网() 初中数学学科网()

=-20-7+3+5.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

1542125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732367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20+7+5-3”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20-7+3+5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20-7+3+5

=-27+8

=-19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初中数学学科网() 初中数学学科网()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a+b-c=a+b+(-c)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五)、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初中数学学科网() 初中数学学科网()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4.5+1.8-6.5+3-4;

(3).

(六)、布置作业

课本32页第5题

四、板书设计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步骤: 例 计算 (-20)+(+3)-(-5)-(+7)

1. 减法转化成加法 解:(-20)+(+3)-(-5)-(+7)

2.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20)+(+3)+(+5)+(-7)

3. 同号数结合在一起 =-20+3+5-7

4. 同号两数相加 =-20-7+3+5

5. 异号两数相加 =-27+8

=-19

练习:1略

五、练习与拓展选题

某水利勘察队,第一天向上游走5千米,第二天又向上游走5千米,第三天向下游走4千米,第四天又向下游走4.5千米,这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哪里?相距多少千米?

更多资料请访问

练习:2略

初中数学学科网()


更多推荐

运算,学生,混合,加法,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