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盐城高级职称数学试卷)

中班数学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中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中班数学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发现、再现物体按一定规则排成的序列,并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引导幼儿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纸制小动物若干(跑步:小兔2个、小羊4个;爬树:松鼠4个、猴子2个;举重:大象、熊、河马各2 个);上述小动物胸饰若干;木珠、雪花片、几何图形片、动物塑料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在运动场环境布置中寻找“abab”的规律。

1、(幼儿胸前别了小动物胸饰,教师以小兔子的身份参与)“嘿,伙伴们你们好,今天这里打扮得这么漂亮,我们要举行一个小小运动会。我们看看这运动场周围都布置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排队的?

2、幼儿四散寻找并进行表述,如运动器械是按照“沙包、纸球、沙包、纸球……”规律排列的;气球(同色)是按照“大的、小的、大的、小的……”规律排列的;彩链(有颜色干扰)是按照“长的、短的、长的、短的……”规律连接的;彩旗是按照“红的、绿的、红的、绿的……”以及“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规律排队的等。

3、(组织幼儿谈话)“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简单小结)。

(二)、探索运动员进场的各种排队规律。

(出示背景图)1、首先进场的是跑步运动员,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向我们走来。(兔 羊 羊 ∣ 兔 羊 羊∣ )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上前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2、接下来进场的是爬树运动员,它们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教师逐组出示:“松鼠 松鼠 猴” “ 松鼠 松鼠猴 ”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上前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3、最后进场的是举重运动员,只见它们一个个迈着稳健的步伐徐徐向我们走来。(象熊河马象熊河马 )这些大力士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以开小火车邀请的形式一个一个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三)、制作奖品,再现物体的序列。

1、运动会上要发奖,我们一起来制作奖品,好吗?

2、引导幼儿在四组操作材料中自选一种材料,自定序列或根据序列指示制作奖品。如:a、用木珠制作项链;b、用花朵制作花环;c、用印章印制纪念章;d、用几何图形片制作花边等。

3、请幼儿展示自制的奖品,并说说奖品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活动结束: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一些规律,如排队时、做动作游戏时进行。

2、在结构游戏和美术活动中迁移经验,自创一些简单的规律拚搭物体和装饰画面,体验规律。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果盘、塑料筐、小碗、擦手毛巾、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

(3)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

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4、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

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

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牛牛范文 *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最后分桔子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让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做中学的活动给与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让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玩“给物品娃娃排队”的游戏,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向

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娃娃,并请幼儿给物品娃娃玩排队的游戏。

2、幼儿自己选择物品娃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跟物品娃娃排队的?

2、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很多,如:abab、aa、abcabc????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问题:除了上面这些排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吗?谁想到了?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样排?

2、幼儿自己选择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排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4、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五、延伸活动:装饰服装。


更多推荐

幼儿,桔子,排序,教师,孩子,规律,活动,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