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高职高考数学试卷常考公式)

2019年7月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 试卷评价

本次试题总体上看难易程度适中,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重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二、 考试情况: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共109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98.98(含卷面分)。其中优秀率是67.9%,及格率是91.3%;总体上看,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还比较不错,失分较低;重点在基础知识和计算上失误较多。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口算:学生的口算全对的只占30%,平均失分近1分,这一学期口算包括小数四则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化小数和小数化分数,知识有点多,对学习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有点难,有的学生不得口算要领错误,有的学生不仔细,移错小数点的位置;学生对分数的快速约分掌握不好,看到题目后往往需要好长时间才能下笔,不能化成最简分数,其余的多数是学生马虎或计算不仔细出现的问题。

2、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考察比较全面,围绕着本学期的重点知识进行命题,从阅卷情况看,学生出现的错误多数在以下几个地方:

填空题:第2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第一个图错误较多,约57%的学生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应是把长方形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8个小三角形,取了其中的3份,应是八分之三。第4题考察的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平日反复练习,仍有一小部分学生错误,主要是算错数。第6题考查的是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有34%的学生错误,不理解b/a=21就是b是a的21倍,所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a,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b,这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9题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5段占全长的( ),有20%的学生错误,主要原因这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掌握不太好,对这类题老是混淆。

其他题学生错误较少,个别学生不化简。

3、选择:第3题考查的是正负数的知识,学生错误较多,约33%的学生错误,学生没有仔细分析是以10吨记为0吨,10吨以下是负数,比10吨少几顿就记作负几顿。第4题一个分数的分母缩小5倍,分子不变,分数值( ),约一半的学生错误,这部分知识和商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但在复习是没有练过,所以有部分学生忘记。

4、计算:用短除法求17和68的最大公因数,有25%的学生错误,没有看出68是17的倍数,所以都找成了最大公因数是1,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解方程总的来说,比较不错,大部分学生计算正确,个别学生出错,多数是马虎不仔细等原因,漏掉小数点或算错数。

5、解决问题:

重点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能力。所考查的题型都是以前练习过的题目,所以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应用题做的不错,约72%的学生全部正确,其中第1题20%的学生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对等量关系而列错方程,第3题12%的学生错误,主要原因是等量关系对了。但假设未知数反了,导致全错,从而看出学生审题不仔细,其他应用题只是个别学生计算方面存在问题。也有部个别待进生仍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卷面分析:卷面总体不错,失分1.9分,学生无论在卷面安排设计和涂画上都比较规范。

三、今后教学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继续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教学的落脚点在课堂,课前应该扎扎实实的备好每一节课,亡羊补牢,总是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和代价。要注重知识的灵活性,防止死记硬背,尤其是一些操作性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然后语言表述,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2、继续抓好学生计算能力和习惯的强化训练。计算技能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强化性的练习。注重口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利用口算练习卡等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3、应用题教学,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地理解题意,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或算式。

4、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平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认真读题审题,做题仔细,切不可马虎大意,同时要书写正规,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5、继续抓好待进生的辅导。本次考试待进生的确拉分不少,也是以后教学应该注意的方面,不能丢掉任何一个学生。要充分发挥小组长和小助手的作用,抓好后进生的辅导。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错误,知识,计算,习惯,关系,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