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荣昌区小学数学试卷答案)
六年级期末数学试卷(65)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1分)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2.(1分)吨,可以写作17%吨.(判断对错)(判3.(1分)用11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有100粒发芽,发芽率是100%.断对错)4.(1分)10:的比值是50:3.5.(1分)=0.6,b比a多约66.7%.(判断对错)(判断对错)6.(1分)射线比直线短.(判断对错)7.(1分)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a和b成正比例.(判断对错)8.(1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判断对错)9.(1分))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售价与原价相等错)10.(1分)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每题1分,共16分.)11.(1分)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A÷ B.A×C.A÷1,又降价,现价和原价相比().(判断对(判断对错)12.(1分)一种彩电先涨价A.便宜了B.贵了 C.价格不变13.(1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相差1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A.30立方厘米B.5立方厘米C.15立方厘米14.(1分)把7米长的钢筋锯4次,平均分成一些小段,每小段的长度是(A.米B.米C.米15.(1分)鸡兔同笼,共有24个头,68只脚,鸡有(A.10B.14C.12)只.))16.(1分)从家去超市,爸爸用了0.4时,淘气用了小时,爸爸和淘气速度的比是(A.:B.8:5 C.5:8)17.(1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2,它们高的比是()A.1:3 B.3:4 C.9:818.(1分)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A.5厘米、6厘米、7厘米B.5厘米、5厘米、10厘米C.3厘米、6厘米、4厘米)19.(1分)把一根木材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两根木材相比()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同样长20.(1分)从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B.半圆性C.环形21.(1分)(2009邵阳)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22.(1分)东东和明明分别从A、B出发,沿半圆弧走到C、D,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约多少米?()A.6.28B.12.56C.150.7223.(1分)小金从家出发,骑车到达书店,选好书后发现忘记带钱,马上又骑车回家取钱,再返回书店购书,下面哪幅图表示了他的这一行为过程?()A.B.C.24.(1分)图形A怎样变换得到图形B?()A.以M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B.以直线OM为对称轴,画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C.向右平移3格25.(1分)图是某校学生午餐各套餐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每人限买1份),已知有80名学生选择A套餐,则选择B套餐的学生有多少名?()A.50B.70C.12026.(1分)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分米,长是()分米.A.3.14B.6.28C.3D.4三、计算.(共36分)27.(21分)直接写出得数.3.14×8=1.2÷4=0.12=﹣=51÷34=1÷0.01=15×6=40%+12.5%=9.42÷3=×=1﹣25%=8×12.5%==22亿+58亿=(+)×4=15﹣4=×=×40=÷14×=72÷6=5.28×10=28.(6分)解方程.50%x﹣25%x=102x﹣6=20.29.(9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907+907×936×(+﹣))]四、填空.(每空1分,共10分)30.(3分)2014年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是57112181350元,这个数读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1.(2分)xy=3,则想,x与y成比例,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比例.32.(2分)8.06立方米=升,1350千克=吨.33.(2分)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cm,那么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cm,体积是立方厘米.34.(1分)每袋味精的标准质量是100克,记作“0”.为了检验味精重量是否合格,一个检验员抽查了5袋,记录数据如下:﹣2,+2,﹣5,+3,﹣4,这5袋味精的总重量是克.五、图与数学.(共12分)35.(3分)图形A以沿方向旋转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图形B绕O点度得到图形C.36.(4分)画一画.(1)画出将图形A向右平移10格得到的图形B.(2)以直线a为对称轴,画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37.(3分)晚上,陈叔叔(图中用竖线表示)在路灯下散步,请分别画出他在A、B两处时的影子.当他从A处向B处走去时,他的影子逐渐.38.(2分)画出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16分)39.(4分)学校食堂购买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25吨,可以烧16天,开展节约活动后,食堂每天可节约0.25吨,照这样计算这堆煤可以烧多少天?40.(4分)张大伯家有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张大伯量得麦堆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2米,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700千克,这堆小麦有多少千克?41.(4分)把一块三角形的地画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量得图上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8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42.(4分)把一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形铁块铸造成一块横截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方钢,这块方钢的长是多少分米?43.(6分)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70分。问:小明做对几道题?44.(7分)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途中相遇后又继续行驶,当客车离乙地还有全程的20%时,货车离甲地还有全程的30%,这时两车相距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5.(7分)玩具商店以每只18元的价格购进一批“长江7号”电子狗玩具,玩具商店按100%的利润定价,结果因定价过高无人购买,于是商店决定打8折销售,那么玩具商店每只“长江7号”实际可以赚多少钱?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65)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1分)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对称轴的意义可知:圆形是轴对称图形,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只有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完全重合.2.(1分)吨,可以写作17%吨.×(判断对错)【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它是一个比率,不能表示事物的具体数量,后面也不能带数量单位的.【解答】解:吨,可以写作17%吨.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一个比值,不能表示事物的具体数量,这是要十分注意的.3.(1分)用11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有100粒发芽,发芽率是100%.×(判断对错)【分析】发芽率是指发芽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由此代入数据求解.【解答】解:100÷110×100%≈90.9%答:发芽率约是90.9%.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4.(1分)10:的比值是50:3.×(判断对错)【分析】直接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10:=10÷=答:10:的比值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求比值关系的方法的灵活运用.5.(1分)=0.6,b比a多约66.7%.√(判断对错)【分析】把0.6化成分数是,也就是a:b=3:5,求b比a多百分之几,把a看作单位“1”,先求出b比a多几,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0.6=,也就是a:b=3:5,(5﹣3)÷3=2÷3≈0.667=66.7%,答:b比a多约百分之66.7%.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与比之间的关系求出a、b两个数的比,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6.(1分)射线比直线短.×(判断对错)【分析】直线没有端点,它向两方无限延伸,无法量得其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也无法量得其长度.【解答】解: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它向两方无限延伸,无法量得其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也无法量得其长度;所以射线和直线无法比较长短.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射线的概念.7.(1分)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a和b成正比例.√(判断对错)【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即a:b=5,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8.(1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判断对错)【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求出甲数和乙数的比.【解答】解:因为甲数×=乙数×,则甲数:乙数=:=6:5;答: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灵活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1分)(2016春•清城区期中)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售价与原价相等×.(判断对错)【分析】把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10%就是以原价的1+10%=110%出售,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提价后商品的单价,并把此看作单位“1”,降价10%就是以此价的1﹣10%=90%出售,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此时商品的单价,最后与原价比较即可解答.【解答】解:1×(1+10%)×(1﹣10%)=1×110%×90%=99%99%<1故答案为:×.【点评】正确运用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是本题考查知识点,注意单位“1”的变化.10.(1分)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判断对错)【分析】每个人都要和另外的5个人握一次手,6个人共握6×5=30次,由于每两人握手,应算作一次手,去掉重复的情况,实际只握了30÷2=15次,据此解答.【解答】解:(6﹣1)×6÷2=30÷2=15(次)答:一共要握手15次.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典型的握手问题,如果人数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人数比较多,可以用公式:n(n﹣1)÷2解答.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每题1分,共16分.)11.(1分)(2014秋•迎泽区期末)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A÷ B.A×C.A÷1)【分析】把选项中的算式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变成A乘一个数的形式,因为因数A相同,比较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大的算式的运算结果就大.【解答】解:A,A÷=A×;B,A×;C,A÷1=A×;因为:故选:A.,所以A÷>A÷1>A×;【点评】本题根据两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进行比较.12.(1分)(2014秋•吴忠期中)一种彩电先涨价A.便宜了B.贵了 C.价格不变,又降价,现价和原价相比()【分析】根据“一件商品先涨价”,确定把原价看作单位“1”,由“又降价”,可知把涨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1+==×;<1,现价比原价便宜.故选:A.【点评】关键是分清楚两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即可.13.(1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相差1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A.30立方厘米B.5立方厘米C.15立方厘米))×(1﹣)【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柱体积的(1【解答】解:10==10×=15(立方厘米),答:圆柱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14.(1分)把7米长的钢筋锯4次,平均分成一些小段,每小段的长度是(A.米B.米C.米【分析】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把7米长的钢筋平均锯成4次,即平均分成5段,求每段的长,用除法解答.)),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7÷(4+1)=(米)答:每小段的长度是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5.(1分)(2010•曲周县)鸡兔同笼,共有24个头,68只脚,鸡有()只.A.10B.14C.12【分析】假设全部为兔子,共有脚4×24=96只,比实际的68只多:96﹣68=28只,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每只多算了4﹣2=2只脚,所以可以算出鸡的只数,列式为:28÷2=14(只),那么兔子就有:24﹣14=10(只);据此解答.【解答】解:假设全部为兔子,鸡:(4×24﹣68)÷(4﹣2),=28÷2,=14(只);答:鸡有14只.故选:B.【点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解答,有些应用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问题时,可以假设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相等,或假设它们为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如果数量上出现矛盾,可适当调整,以求出正确的结果.16.(1分)从家去超市,爸爸用了0.4时,淘气用了小时,爸爸和淘气速度的比是(A.:B.8:5 C.5:8)【分析】把从家到超市的路程看作单位“1”,爸爸的速度表示为1÷0.4=2.5,淘气的速度表示为1÷=4,然后求出他们的速度比.【解答】解:(1÷0.4):(1÷)=2.5:4=5:8;答:爸爸和淘气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5:8.故选:C.【点评】这种类型的题一般要把行驶的相同的路程看作单位“1”,求出各自的速度再求比.17.(1分)(2010•张家港市)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2,它们高的比是()A.1:3 B.3:4 C.9:8【分析】根据“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2,”把圆柱的底面半径看作2份,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份,圆柱的体积是3份,圆锥的体积是2份;再根据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得出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因为,V=πr2h,所以,h=V÷(πr2),=3÷(4π)=因为V=πr2h,所以h=3V÷(πr2),=2×3÷(9π),==,,:=9:8;,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比:故选:C.【点评】由于是求两个数的比,所以把对应的量看作份数,另外在计算时π不用代入数据.18.(1分)(2011•武昌区)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A.5厘米、6厘米、7厘米B.5厘米、5厘米、10厘米C.3厘米、6厘米、4厘米【分析】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即可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5厘米+6厘米>7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B:5厘米+5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C:3厘米+4厘米>6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19.(1分)把一根木材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两根木材相比(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同样长)【分析】把这根木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由“第二段占全长的”,可知第一段占全长的1﹣=,通过比较得出答案.【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所以第二根长.故选:B.【点评】本题要注意两个表示的意义不同,前者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后者不带单位表示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20.(1分)(2014•泽州县校级模拟)从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B.半圆性C.环形)=,【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解答】解:在这三种图形中,除平行四边形外,半圆形和环形分别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而平行四边形不能这样,所以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21.(1分)(2009•邵阳)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个内角的度数比,即可求得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个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1,三个内角分别是:180°×=45°,180°×=90°,180°×=45°,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22.(1分)东东和明明分别从A、B出发,沿半圆弧走到C、D,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约多少米?()A.6.28B.12.56C.150.72【分析】它们两个人走过的路程分别是半径10米的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径为(10+2)米的圆周长的一半,根据圆是周长公式:c=πd或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周长一半的差,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14×(10+2)×2﹣3.14×10×2]÷2=[3.14×12×2﹣3.14×10×2]÷2=[75.36﹣62.8]÷2=12.56÷2=6.28(米)答: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约6.28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的区别.23.(1分)小金从家出发,骑车到达书店,选好书后发现忘记带钱,马上又骑车回家取钱,再返回书店购书,下面哪幅图表示了他的这一行为过程?()A.B.C.【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图A显然不正确,虽然在书店有停留的时间,但没有表示返回的过程;图B表示小金这一行为的过程,在书店中有停留的时间,然后回家,符合题意;图C表示在书店没有停留立即返回,故不正确.据此解答.【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B表示小金这一行为的过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以及根据题意分析统计图的能力.24.(1分)图形A怎样变换得到图形B?()A.以M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B.以直线OM为对称轴,画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C.向右平移3格【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解答】解:右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以直线OM为对称轴,画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即可得到图B;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变换,关键抓住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大小与形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旋转不改变大小与形状,只是方向的改变.25.(1分)图是某校学生午餐各套餐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每人限买1份),已知有80名学生选择A套餐,则选择B套餐的学生有多少名?()A.50B.70C.120【分析】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选择B、C套餐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就是选择A套餐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80人除以选择A套餐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就是该校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35%就是选择B套餐的人数,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选择.【解答】解:80÷(1﹣35%﹣25%)×35%=80÷40%×35%=200×35%=70(人)答:选择B套餐的学生有70名.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26.(1分)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分米,长是()分米.A.3.14B.6.28C.3D.4【分析】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解答即可.【解答】解:3.14×1×2×=3.14(厘米);答:长是3.14厘米.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明确: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三、计算.(共36分)27.(21分)直接写出得数.3.14×8=1.2÷4=0.12=﹣=51÷34=1÷0.01=40%+12.5%=9.42÷3=×=1﹣25%=8×12.5%==22亿+58亿=(+)×4=15﹣4=×=×40=÷14×=5.28×10=15×6=72÷6=【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3.14×8=25.121.2÷4=0.340%+12.5%=1﹣25%=0.75×=0.52551÷34=1.59.42÷3=3.148×12.5%=1000.12=0.01×40=64﹣=1÷0.01=10015×6=9014×=1272÷6=12÷=4922亿+58亿=80亿(+)×4=315﹣4=11×=5.28×10=52.8【点评】考查了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28.(6分)解方程.50%x﹣25%x=102x﹣6=20.【分析】①先化简左边,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25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6,再同时除以2求解.【解答】解:①50%x﹣25%x=100.25x=100.25x÷0.25=10÷0.25x=40②2x﹣6=202x﹣6+6=20+62x=262x÷2=26÷2x=13【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29.(9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907+907×936×(+﹣)【分析】(1)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中括号内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2)、(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解答】解:(1)===6(2)907+907×9=907×(1+9)=907×10=9070(3)36×(+﹣)=36×+36×﹣36×=9+6﹣12=15﹣12=3【点评】考查学生对四则运算法则以及运算定律的掌握情况.四、填空.(每空1分,共10分)÷[×]÷[×(﹣)])]30.(3分)2014年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是57112181350元,这个数读作五百七十一亿一千二百一十八万一千三百五十,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571.1218135亿,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571亿.【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在数的后面带上“亿”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或把改写成的用“亿”作单位的数的小数部分四舍五入保留整亿.【解答】解:571 1218 1350读作:五百七十一亿一千二百一十八万一千三百五十;571 1218 1350=571.1218135亿;571.1218135亿≈571亿.故答案为:五百七十一亿一千二百一十八万一千三百五十,571.1218135亿,571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分级读即可快速、正确地读出此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31.(2分)xy=3,则想,x与y成反比例,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xy=3,是乘积一定,则x与y成反比例;路程÷速度=时间(一定),是比值一定,则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2.(2分)8.06立方米=8060升,1350千克=1.35吨.【分析】把8.06立方米换算为升数,用8.06乘以进率1000;把1350千克换算为吨,用1350除以进率1000.【解答】解:8.06立方米=8060升,1350千克=1.35吨.故答案为:8060;1.35.【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33.(2分)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cm,那么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1cm,体积是19.7192立方厘米.【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cm,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2πr”即可求出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再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2h”即可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解答】解:6.28÷3.14÷2=1(cm)3.14×12×6.28=3.14×6.28=19.7192(cm3)答: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1cm,体积是19.7192cm3.故答案为:1,19.7192.【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圆柱体积的计算,关键理解题意、根据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求出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34.(1分)每袋味精的标准质量是100克,记作“0”.为了检验味精重量是否合格,一个检验员抽查了5袋,记录数据如下:﹣2,+2,﹣5,+3,﹣4,这5袋味精的总重量是494克.【分析】这是一道正负数的混合运算题,要求这5袋味精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先求出它们与标准质量之间的重量差的和,然后加上5袋味精的标准质量和即可求解.【解答】解:100×5+(﹣2+2﹣5+3﹣4)=500﹣6=494(克)答:这5袋味精的总重量是494克.故答案为:494.【点评】本题重点考查正数与负数的混合运算,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符号.五、图与数学.(共12分)35.(3分)图形A以MN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图形B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MN的右边画出图A的对称点,连结即可得到图形B.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把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点O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得到图表C,解答即可.【解答】解:观图可知:图形A以MN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图形B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故答案为:MN、顺时针、90.【点评】本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36.(4分)画一画.(1)画出将图形A向右平移10格得到的图形B.(2)以直线a为对称轴,画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分析】(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10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10格后的图形B.(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a的下边画出图形B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图形C..【解答】解:(1)画出将图形A向右平移10格得到的图形B(下图):(2)以直线a为对称轴,画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下图):【点评】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然后依次连结各对称点即可.37.(3分)(2012秋•成华区期末)晚上,陈叔叔(图中用竖线表示)在路灯下散步,请分别画出他在A、B两处时的影子.当他从A处向B处走去时,他的影子逐渐变短.【分析】影子在与光的来源相反的方向,人与灯的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据此解答.【解答】解:画出他在A、B两处时的影子如下:所以,当他从A处向B处走去时,他的影子逐渐变短.答:当他从A处向B处走去时,他的影子逐渐变短.故答案为:变短.【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知识,结合实际得出是解题关键.38.(2分)画出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上面只能看到一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只能看到一列3个正方形.【解答】解:画出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16分)39.(4分)学校食堂购买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25吨,可以烧16天,开展节约活动后,食堂每天可节约0.25吨,照这样计算这堆煤可以烧多少天?【分析】先依据总重量=每天烧的重量×天数,求出煤的总重量,再求出开展活动后,每天烧煤重量,然后依据天数=总重量÷每天烧煤重量,求出开展活动后烧煤天数.【解答】解:(1.25×16)÷(1.25﹣0.25)=20÷1=20(天)答:照这样计算这堆煤可以烧20天.【点评】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是本题考查知识点.40.(4分)张大伯家有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张大伯量得麦堆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2米,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700千克,这堆小麦有多少千克?【分析】(1)第一问求这堆小麦的体积,利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可求得;(2)求这堆小麦的重量,用单位体积的重量乘这堆小麦的体积即可.【解答】解:(1)麦堆的体积:×3.14×(12.56÷3.14÷2)2×2=×3.14×22×2=×3.14×4×2,≈8.37(立方米),麦堆的重量:8.37×700=5859(千克);答:这堆小麦重5859千克.答:这堆小麦的体积是8.37立方米,这堆小麦有5859千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2h,运用公式计算时不要漏乘.41.(4分)(2009秋•南康市期中)把一块三角形的地画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量得图上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8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分析】先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这块地实际的底和高,再依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解答.【解答】解:1:500=128=6000(厘米),=4000(厘米),,4000×6000÷2,=24000000÷2,=12000000(平方厘米)=1200(平方米).答: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1200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计算,以及比例尺知识掌握.42.(4分)把一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形铁块铸造成一块横截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方钢,这块方钢的长是多少分米?【分析】把一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形铁块铸造成一块横截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方钢,形状虽然变了,但体积不变.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2h”即可求出这块圆柱形铁块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即可求出这块方钢的长,即高.【解答】解:3.14×22×2÷(2×2)=3.14×4×2÷4=25.12÷4=6.28(分米)答:这块方钢的长是6.28分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明白由圆柱形铁块熔铸成长方体形铁块体积不变;二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和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春暖花开;zhuyum;zcb101;WX321;姜运堂;忘忧草;wdzyzlhx;ZGR;xuetao;xiaosh;刘勇;rdhx;chenyr;duaizh;ycfml12082;齐敬孝;dgdyq(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6年6月22日
更多推荐
图形,解答,考查,分析,轴对称,体积,单位,三角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