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广东高考二模2022数学试卷)
怎样布置数学作业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我们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承担着巩固和消化所学
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使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因此, 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然而布置作业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平时,我也比较注意这方面,回顾自己的做法,我主要从这几方面考虑:
1、布置作业的目的性。 即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
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作
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应侧重放在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
智力,提高思维力的题目。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能依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
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
2、布置作业的针对性。 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
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布置的作业不符合
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
绪就受到影响。困难性作业应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力能胜任的,且
要考虑多数同学的适应性。
3、布置作业的适宜性。 指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中下
生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作业练习训练是不可能全面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更不能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要给他们充分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当
然,这要处理好它与搞“题海战术”的关系。同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侧重于
在解决基本题快而准的基础上,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
4、布置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
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
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等经常变换,
互相穿插或“一题多变”,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
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
更灵敏,何乐而不为呢?
5、布置作业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需要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
业布置也不例外。我一般根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开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选做题。
学生对以学内容有忘记是必然的,有网状结构的作业可能忘记会少一些,复
习显然是一个加强忘记的好方法。建议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有一点以前学的内容
的题目。在一个学期中,我们的作业除了新课的内容外,还需要整体考虑,在学
期初就基本定下来,什么时候要布置一个什么题目,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
内容。我想:在今后布置作业时,我还需要注意:
6、布置作业的反复性。 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
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
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也许这样,就不会出现到了
期末复习时,感觉学生前面学的内容好象没有上过一样。
更多推荐
作业,学生,布置,内容,知识,需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