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2022物理数学试卷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质量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36个月=( )年
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米=( )分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萌萌7:50从家出发去上学,路上用了15分钟,她到达学校的时间是( )。
3.笔记本每本9元,王老师要为学校购买98本笔记本,他带900元够吗?估算时,可以把98看作( ),所以98×9≈( ),这个结果比实际需要的钱数( )(填“多”或“少”),带900元( )(填“够”或“不够”)。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髙125( ),体重28( ),每天背着3( )的书包上学。一支粉笔重15( )。
5.有一种柴油桶,装满柴油后连桶正好重1吨,将柴油用掉一半后,连桶共重520千克。柴油桶的质量是( )千克。
6.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
7.204×口,要使积的中间有0,口里最大可以填( )。
8.□□4×9,如果它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十位上只能填( )。
二、选择题
9.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周六参加的有:小静、玲玲、丁丁、小红、阿军、大林。周日参加的有:玲玲、小云、豆豆、阿军、小雨。
(1)把名单写到相应的圈里。
(2)既参加周六劳动,又参加周日劳动的有( )人。
10.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千米、米、厘米、分米
A.从1数到20
B.千米、米、厘米、毫米
B.吃一顿丰富的午餐
C.千米、米、毫米、厘米
C.跑1千米
11.秒针走4大格的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是(
)。
12.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13.有3捆毛巾,每捆12包,每包8条,要求共有毛巾多少条,正确的是(
)。 A.3×8÷12
1A.1
2B.12×3×8
23C.8×(3+12)
3C.1
44D.1
514.下列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B.1
15.水果店昨天卖的水果是:苹果、梨子、橘子、草莓,今天卖的水果是:西瓜、梨子、柠檬、草莓、葡萄,水果店两天一共卖了(
)种水果。
A.9
A.C.17.直接写出得数。
6135121
1
8846655B.8
B.D.C.7
16.按每条线段上的点折起来,能围成长方形的是(
)。
58+35=
62-18=
390+250=
108×6≈
60×5=
405×0=
600-240=
76×9≈
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46854
△900784
7569
9054
19.脱式计算。
593-(169+271)
398+12÷3
186×(35÷7)
20.在方格纸上按要求作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1)画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再画一个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11(3)最后分别用阴影表示出长方形的2,正方形的。
421.六(1)班和六(2)班进行篮球比赛,上半场比赛结束,38比45。六(1)班暂时落后多少分?
22.小芳家、小林家和学校在北京路的一旁,小芳家距学校806米,小林家距学校280米,小芳家距小林家多少米?(想想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呢?你可以画一画、再算一算。)
23.198×7=1080这题算的对吗?请你写出判断的方法,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24.小华有红珠子9颗,黄珠子59颗。 4225.一块地的种玉米,种花生。在下面的大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种这两种农作物的地,99并标上名称。
(1)在这两种农作物中,种( )的地较大一些。
(2)种玉米和花生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 )。
26.如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0分米,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单位:分米)
27.三(1)班同学参加书画比赛,参加书法比赛的有28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有25人,两项都参加的有4人,参加书画比赛的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3 9 70 500
【解析】
低级单位月化高级单位年除以进率12;低级单位平方厘米化高级单位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高级单位米化低级单位分米乘进率10;高级单位平方米化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100。
36个月=3年
900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
7米=70分米
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点睛】
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2.8:05
【解析】
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用7时50分加上15分,求出她到达学校的时间。
7时50分+15分=8时5分
则她到达学校的时间是8:0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3. 100 900
多
够
【解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王老师买98本笔记本花费98×9元。因为98接近整百数100,则将98估成100,再与9相乘。将98估大了,则求得的结果应大于实际结果。据此解答即可。
估算时,可以把98看作100,所以98×9≈900,这个结果比实际需要的钱数多,带900元够。
【点睛】
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将两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4.
厘米##cm
千克##kg
千克##kg
克##g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的身高,数据是125,单位是厘米;计量小明的体重,数据是28,单位是千克;计量小明书包的重量,数据是3,单位是千克;计量一支粉笔的重量,数据是15,单位是克;据此即可解答。
小明身髙125厘米,体重28千克,每天背着3千克的书包上学。一支粉笔重15
克。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40
【解析】
1吨等于1000千克,用1000减去520等于一半柴油的质量,520减去一半柴油的质量,即等于柴油桶的质量。
1吨=1000千克
520-(1000-520)
=520-480
=40(千克)
【点睛】
两次连桶重的质量之差等于用掉的一半柴油的质量,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199 899
【解析】
此题要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00+99=199
999-100=899
【点睛】
此题的关键之处,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7.2
【解析】
204×□,要使积的中间有0,则4×□<10,所以□<3,□里最大填2。 204×口,要使积的中间有0,口里可以填(2)。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1 0
【解析】
□□4×9,如果百位上不是1,□□4×9的积就是四位数,百位上只能是1;当百位上是1时,104×9=936,114×9=1026,所以要使1□4×9是三位数,十位上只能填0;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4×9,如果它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1,十位上只能填0。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9.(1)图见详解过程
(2)2
【解析】
(1)只周六参加的写在左侧椭圆中,只周日参加的写在右侧的椭圆中,这两个椭圆重复的部分是既周六参加又周日参加的同学。
(2)根据(1)直接数出即可求解。
(1)如下图:
(2)既参加周六劳动,又参加周日劳动的有2人。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借助图形(韦氏图)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10.B
解析:B
【解析】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等,其中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解答。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需熟练掌握。
11.A 解析:A
【解析】
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4个大格是5×4=20秒。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从1数到20大约需要20秒,跑完1千米大约需要4分钟,吃一顿丰盛的午餐大约需要30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根据分析可知,秒针走4个大格的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是从1数到20。
故答案为:A
【点睛】
秒针走一个大格是5秒,走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秒。解决本题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和计量单位,灵活的解答。
12312.;;
438【解析】
11将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色,表示;
441将这些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其中2份涂色,表示32;
313将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表示。
8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13.B
解析:B
【解析】
每捆毛巾12包,3捆毛巾就是3个12包,即一共是12×3=36包;每包8条,36包共有36个8条,列式是36×8=288条,这两步列综合算式是12×3×8,据此即可解答。
由分析得:
要求共有毛巾多少条列式为12×3×8。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4.A 解析:A
【解析】
先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A.1-2=2
12B.1-=
331113C.1-=
4414D.1-=
5512111>>>
3451所以1-2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意,用昨天卖水果的种类数量加上今天卖水果的种类数量,减去两天都卖的水果种类数量;昨天卖了4种水果,今天卖了5种水果,这两天都卖的水果有2种,所以,水果店两天一共卖了(4+5-2)种水果。
4+5-2=7(种)
所以,水果店两天一共卖了7种水果。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特征,解答此题即可。
按每条线段上的点折起来,能围成长方形的是:
。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517.;;1;;
84593;44;640;660;
300;0;360;720
【解析】
18.1200;116;6804;3620
【解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加法的验算方法是: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方法是:被减数=差+减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依此计算。
△3468541200
△900784116
346854
验算:120075612
784
验算:784
54
362075696804
90543620
9
680419.153;402;930
【解析】
第一小题,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第三小题,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593-(169+271)
=593-440
=153
398+12÷3
=398+4
=402
186×(35÷7)
=186×5
=930
20.见详解
【解析】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据此特征画图;
(2)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再利用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画出这个正方形;
(3)根据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11此用阴影表示出长方形的2,正方形的。
4(6+2)×2
=8×2
=16(厘米)
16÷4=4(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分数的意义,关键是熟记公式,根据公式解决问题。
21.7分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六(2)班的得分减去六(1)班的得分即可。
45-38=7(分)
答:六(1)班暂时落后7分。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526米或1086米
【解析】
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小芳家和小林家分别在学校的左右两侧;第二种情况,小芳家和小林家在学校的同侧,据此解答。
第一种情况:
806+280=1086(米)
第二种情况:
806-280=526(米)
答:同侧时小芳家距小林家526米,异侧时小芳家距小林家1086米。
【点睛】
本题考查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注意考虑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
23.错;1386(判断方法见详解)
【解析】 先估算一下结果,如果1080与估算结果相差太大,说明计算有误,再根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重新计算。
198×7
≈200×7
=1400
1080与1400相差
解析:错;1386(判断方法见详解)
【解析】
先估算一下结果,如果1080与估算结果相差太大,说明计算有误,再根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重新计算。
198×7
≈200×7
=1400
1080与1400相差太大,说明原计算错误。
198×7=1386
答:原计算错误,正确结果是138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4.13颗
【解析】
根据题意,先计算出红珠子的8倍是多少颗,再减去原有黄珠子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增加几颗黄珠子。
8×9=72(颗)
72-59=13(颗)
答:需要增加13颗黄珠子。
【点睛】
解答
解析:13颗
【解析】
根据题意,先计算出红珠子的8倍是多少颗,再减去原有黄珠子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增加几颗黄珠子。
8×9=72(颗)
72-59=13(颗)
答:需要增加13颗黄珠子。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倍数间的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图见详解过程 (1)花生
(2)
【解析】
把这块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块地的,这块地种玉米,种花生,表示2份种玉米,4份种花生,由此涂色并标上名称;
(1)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
解析:图见详解过程
(1)花生
6(2)
9【解析】
412把这块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块地的,这块地种玉米,种999花生,表示2份种玉米,4份种花生,由此涂色并标上名称;
(1)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
(2)根据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把两个分数相加即可解答。
42(1)<
99在这两种农作物中,种花生的地较大一些。
462(2)+=
9996种玉米和花生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
9【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分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6.160分米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再加上2个10分米,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
(20+10+10)×4
=40×4
=160(分米)
答:大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160分米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再加上2个10分米,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
(20+10+10)×4
=40×4
=160(分米)
答:大正方形的周长是160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
27.49人
【解析】
用参加书法比赛的人数加上参加绘画比赛的人数,再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参加书画比赛的人数。
28+25-4
=53-4
=49(人)
答:参加书画比赛的有49人。
【点睛】
本题
解析:49人
【解析】
用参加书法比赛的人数加上参加绘画比赛的人数,再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参加书画比赛的人数。
28+25-4
=53-4
=49(人)
答:参加书画比赛的有49人。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问题,各部分的总和减去重叠部分,求出实际总量。
更多推荐
单位,计算,正方形,考查,实际,本题,参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