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中招河南省数学试卷试题)

高中教师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一)

附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学生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体验数学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程, 发展他们的____________。

5,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思维过程。 6,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增加______的内容,把最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_________\"的倾向。

7, 普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 逐步认识数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崇尚数学的___________, 体会数学的_________, , 从而进一步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观。

9, 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己经成为_____________的重要基础, 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中起着越来起重要的作用。

10, 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_______________、数学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二、 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0分)

1, 高中数学课程如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

2, 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高中数学如何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有哪些新变化?

三、 问答题(本题10分)

请你谈谈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一、

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2. 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理性思维;智力和创新意识

3. 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4. 自主学习, 探究活动.发现和创造, 创新意识。5, 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

6, 算法 数据处理 统汁知识 双基异化

7,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 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8, 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 理性精神 美学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 计算机科学 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

10, 兴趣和态度、 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

二、

1, 对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发展的学生,可选修演绎和合情推理;逻辑证明.和实验验证;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框图等;对数学有兴趣并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设置了E, F系列课程。

2, 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介绍数学内容和其它学科、日常生活的联系;亲自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课程具有开放性,为学士营造一个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气氛;处理如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4,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一个基本理念融入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中;把数学文化价值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历史的发展,数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今后发展趋势。 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新变化体现在⑴知识领域:要求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胍,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⑵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数学意识方面,强调提倡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独立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三、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 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合作。

高中教师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二)

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2、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3、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高中数学选修2-2的内容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6、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 )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7、选修课程系列1是为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8、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9、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 )的一种工具。

10、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1学分,每个专题2学分。 ( 错 )

改: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

2、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都是确定性关系。 ( 错 ) 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3、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 对 )

4、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 对 )

5、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领导者。 ( 错 )

改: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高中数学新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必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选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3、评价学生在数学建模中的表现时,评价内容应关注哪几个方面?

评价内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案有新意。

现实性——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真实性——确实是学生本人参与制作的,数据是真实的。

合理性——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得当,求解过程合乎常理。 有效性——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4、请简述《必修三》中《算法初步》一章的内容与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一小题12分,第二小题20分)

1、请完成《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2、请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善课堂教学中的教与

学的方式,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2、基本技能 3、选择性 4、思维

5、推理与证明 6、数学建模 7、人文、社会科学 8、情感、态度、价值观 9、三角函数 10、探究性课题

二、判断题

1、错,改: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

2、错,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3、对。

4、对。

5、错,改: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简答题

1、答: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

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答:必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

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选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3、答:评价内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案有新意。

现实性——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真实性——确实是学生本人参与制作的,数据是真实的。 合理性——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得当,求解过程合乎常理。

有效性——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高中教师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二)

附答案

2016年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20个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中数学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B.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C.开阔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D.只需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基本能力是( )

A.自主探究、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熟练解题、空间想象

B.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C.自主探究、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D.运算求解、熟练解题、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3.高中数学新课程习题设计需要( )

A.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只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B.只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C.既要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要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D.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4.下面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各模块没有先后顺序的必要

B.高中数学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

C.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学分为16学分

D.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5.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学生大量做题,挑战难题

B.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有挑战

C.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有机会板演讲解

D.通过数学应用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6.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依靠( )

A.学生 B.教师 C.社会 D.政府领导

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8.在新课程改革中,受新的理念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多方面,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①教师是数学知识的象征、代表;

②教师是数学探究与创新的先锋

;③教师是数学活动的设计者;

④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⑤教师是学生活动的主体者;

⑥教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调控者;

⑦教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者;

⑧教师是学生学习与选择的导师。 A.①②⑤⑧ B.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⑧ D.②③⑦⑧

9.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是( )

A.课程资源 B.教师 C.教材 D.仪器设备

1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11.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是指( ) A.只有必修课程是基础

B.必修和选修课程是所有高中生的基础

C.高中数学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高中数学课程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基础

D.必修课程是基础,选修课程不是基础

1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今后发展至关重要,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学成才,无需培养

B.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勤于思考的习惯

C.培养学生用图形描述、刻画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D.培养学生及时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13.对于函数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函数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讨论,要突出函数图形的地位

B.函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模型,要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C.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几个具体的最基本的函数模型就可以了

D.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多种模式,让学生经历函数知识的形式与应用过程

14.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是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点。请根据培训内容说说看,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主线可大致分为( )

A.函数思想、几何思想、算法思想、运算思想、随机思想与统计思想

B.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概率与统计思想 C.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向量和坐标思想 D.函数思想、算法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15.高中课程改革追求基本的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真正实施( )

A.全民教育 B.大众教育 C.素质教育 D.精英教育

1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基本理念,下面各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②提供针对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④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⑥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⑦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⑨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⑩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A.①③④⑦ B.②④⑤⑧ C.③⑤⑥⑨ D.①⑤⑨⑩

17.运算与推理的关系是( )

A.运算与推理无关 B.运算与推理是不同的思维形式 C.运算本身就是一种推理,推理是运算的一种 D.推理是运算

18.任何新课程的研制,一般都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进行( ) A.准备、研制、编写、推广 B.研制、编写、实验、推广 C.准备、研制、实验、推广 D.准备、研制、编写、实验、推广

19.从以下选项看,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主要依据是( )

A.课程标准 B.教科书 C.考试大纲 D.教辅资料

20.与社会、科技的进步紧密相连,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时代性的选择是指( )

A.课程安排 B.课程内容 C.课程管理 D.课程评价

二、填空题(20个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___创新意识________。

2.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__数学教育________的基本目标之一。

3.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会用___数学的思考方式_____________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4.人们在学习数学和______运用数学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___基础性________、多样性和选择性。

6.为了适应___信息时代__________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增加算法的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7.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____.智力和创新意识_________________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8.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对学生_数学学习过程______________的评价,包括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9.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其本质是__.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10.数学是研究__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1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__数学素养_________,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12.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_数学建模_____________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13.选修课程系列1是为希望在__.人文、社会科学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14.数学探究即数学____探究性课题______________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15.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己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它在科学技术和____社会发展_______中起着越来起重要的作用。

16.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______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17.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__过程与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18.高中数学选修2-2的内容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_____________、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9.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___三角函数______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

20.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空间向量的引入,为解决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__度量______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

三、解答题(2个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简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及对其理解与把握张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用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基本理念,对我们理解和把握新课程启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教师和学生地位的把握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就了解到,新课改下,教师不该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也不应当再被动的接受知识,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自觉、自主的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并鼓励、引领他们去探究、去学习。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2.学习目标的变化

过去的应试教育迫使教师和学生只注重双基,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学习的三维发展目标,不仅要求双基,更强调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 观目标。这样就引起了我的深思:作为一名教师,我能交给我的学生什么?经过反复思考,

我认为教师不应该只传授给学生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而应当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美,从意识上彻底的植

入数学的“根”,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好数学这一门课。

3.学生思维的培养

我觉得数学课堂不应该再是老师满堂教,学生埋头听这种沉闷的气氛。这种气氛下,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得不到发展,学生成绩自然不会有所长进。在新课程理念下,我觉得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课堂情景的创设,好的情景能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也能激起他们对本课程的兴趣,充分的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老师再层层递进的引导学

生去大胆、积极的思考,最终达到对问题的解决,老师再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举一

反三的给学生进行总结。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然就上了一个层次。所以说,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凡是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22.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请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

(6)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学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