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邯郸魏县特岗小学数学试卷)

九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第一篇:九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题满分为120分,共有25道题,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题型。选择题有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解答题有8题共69分。

2、我认为试题难易程度比例比较适中,试卷内容数与代数占65分;空间与图形占45分;统计与概率占10分;

3、难度

难度适中。

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生对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和几何定理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像填空题、选择题大多考查的是最基础性的知识点,第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及学习行为懒散是考试成绩不佳的客观因素,另外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普遍存在,没有数学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尖子生培养难度很大。

第三,学生普遍答题习惯不好,表现在书写潦草,答题不规范,结构不完整,喜欢丢三落四。

第四、其次是这次月考试卷内容以中考命题为标准,有许多知识内容覆盖了整个初中的数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对以前的知识内容几乎遗忘,造成解题错误。

三、今后整改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在复习备考中,回归教材,以本为本。

2、注重能力培养。依托专题复习,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

3、搞好模拟配套训练,以点带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提高实效,培养学生应考能力。

4、规范学生答题,强调书写,强调解题格式,以免无谓丢分。 这里还有一个使我头痛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中出现低分段的层次,尖子生几乎没有,而那些低分学生又听不进去,学无所获。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正在思考和反思,希望能找到一个恰当的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又能大幅降低学生的低分率,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质量分析

2017年九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

质量分析

一、试题简评

这次试题是一套九年级上册教材的综合试题,涵盖初中数学的五大部分内容,即“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变换、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试题按照代数63分约占42%,几何74分约占49%,概率13分约占9%,基本上是中考命题结构(代数42%、几何43%、统计与概率15%),其中统计未出现;按本册教材内容大致是:二十一章24分、二十二章37分、二十三章21分、二十四章55分、二十五章13分;且各部分都穿插了前面的知识,整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基本上每个试题都来源于其他省市近几年的中考或中考模拟题,无原创试题,题量适中,难易梯度设计基本合理。但在试卷制作中有小失误,这在与第一次比较上有提升,这次只有20题第(2)问叙述有失误、26题字母的标识不很清楚共两处,总的来说不影响大局。

二、试卷简析

这次九年级参考人数988人,试卷满分150分,0分答卷14人,最高分133分,120至133分之间没有,整体平均分约48.5分,难度系数0.32,及格人数98人,60分以下618人。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第一大题选择题36分均分18.7,难度体现在12小题,然而学生得分率却达到49%,学生得分率最低的却体现在8小题22%、5小题25%、7小题34%,这标志着12小题在选题或组合上有待思考;第二大题24分均分6.2分,得分率26%,难度体现在18小题最短路径以及多知识点的融合;第三大题:19小题两个8分均分3.5分,得分率43%,主要考查学生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两个方程预设做题时间不能超越一分钟,柳曦婷第一小题用公式法解至少多用30秒以上,中考中这就是时间,还比如选择题第8小题学生应在读完题后就应直接得出答案,只需30秒,但大部分同学做不起,不会做,这来源于平时知识积累不够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中考引领不够(比如张冰冰、王子豪、汪宾、柳曦婷、李涛等上等生错误);20小题作图题是解答题九个小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题,6分均分近4分得分率为60%,但不按要求作答居多,题中要求作出图形用阴影表示,大多数只有连接的主要线条;21、22、24得分率在30%左右,主要表现书写不严谨,排版不规范;23小题是概率问题,是中考必考题,得分率接近50%,失误主要表现在画树状图不规范,同时穿插方程知识后学生没完全理解题意;从19-24这五个小题是中考中的基础题,易得——属固定模式类型; 25、26、27小题相对来说是一个难点,25、27得分率都只在5%左右,均分不到1分,26题得分率在12%均分接近2分,这三个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综合知识的运用,学生有时找不到纽带串,所以失分率很高,我们前20名表现也很突出,前三名邹木雨25、27丢失一半的分,黎红万25、26丢失一半的分,27未做,唐顺业25、26失分超一半,27不完整,其他的更多。

三、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课堂听课应该不专注,老师所讲知识点没有记下来或记不住。

3、学生计算能力差、不熟练,时间把握不好,不能合理运用。

4、审题不严谨,观察图形不仔细。

5、答题粗糙,不细心,书写格式不规范,不完整,逻辑不严密,试卷空间利用不合理,乱涂乱画。

6、缺乏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答题品质。教师层面:

1、引领不够。主要体现在知识点中考引领与生活中的数学引领。

2、强化不够。主要体现在重点、考点、热点。

四、改进的方向 根据这次考试中两个层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识图、作图、规范解题书写格。

2、关注上等生、关心中等生、关爱学困生,特别是学困生,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转变学习态度、方式,为我校平均成绩的提升努力。

3、重视特优生的学法和解法的指导引领,让其尽可能的不失分,不丢分。

4、重视研究:研究“两标一本”

课标、考标和教材;研究中考题

过去走势、做中考题、制题命题;研究学生

好、中、差;研究命题人

习惯、喜好学生;学生研究重难点、困惑。加强课标和考标的学习,特别是2018年考标,研究中考,聚五寻规。特别是,解答题中19至24小题的强化训练,仿真模拟,让学生定位,同时关注开放性、主观性试题的演变,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熟悉中考,用十九中商劫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备课做到“海纳百川”,使教材从厚到薄,从薄到活;上课做到“感动他人之前先感动自己”。

5、学生研究中考的重难点,分析困惑。认真收集、整理纠错本。注重解题技巧,方法,特别是课外知识、阅读材料、学习活动等中的一些公式、规律等。比如杨辉三角,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等。

6、初三教研以月考分析交流为主题开展活动。

五、建议

希望学校关心关注九年级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他们都直接影响着城关中学2018年的中考!谢谢!

以上是针对这次考试谈到的一些肤浅认识和看法,如有不正之处,敬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九年级数学组

2017年10月26 第三篇: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一、考试成绩分析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题量同中考题量,难易程度偏低,第1—23题全部是课本上的练习题,较全面的反应了学生第一个月的学习基本情况。

1、考查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考试题型分析:第一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的掌握情况,都是很直接的,只有第7小题是综合性的,14个小题共42分;第二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次根式基本概念、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解法的掌握情况,4个小题共20分;第三题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情况,第22、23两题是综合性题,实验班学生完成比较好,这部分 5个题共58分。

3、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及原因:

第3题;对二次函数的概念不清;第5题是一个难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语言的描述转化为数学问题;第7题:根据已知条件来确定正确的图形,好多同学都没有选对;第13题:没有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的含义;第15题:这是一套有理数的运用题目,有的同学不会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分类讨论;第19题:很多同学不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题型选择适当方法解方程。

三、本次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1、做题策略欠佳。突出表现在解决问题中,此次的解决问题全是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由于学生概念不清、运算能力差、分析问题不够全面、不会运用数学知识有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了分数考不高。

2、运算不熟练。运算是本章学习的重中之重,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连最基本的运算都不会,数学必需从运算做起,只有会算了,才能去分析其它的问题。 四、措施

1、培养学习学习数学兴趣,注重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的一些策略。灵活的处理试题。平时的练习和单元测试中重视这方面的提示。

这次考试反映了一些问题,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总结了一些教训。以这次考试为一个新的起点,努力在下次测试中会有大的进步!

第四篇: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推荐)

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 朱航鹭

此次月考是一测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测试,题型与中考一样,共分为选择、填空、解答题,满分120分。题目难度适中,可以考查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一次值得分析的一次考试,有助于老师对学生下一步的辅导进行改进。

一、成绩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八班作为信息班,没有拿到更多的高分,甚至还出现了54分的超低分,综合平均分来说,与二班相差近三分,这是不能忽视的一点。七班作为重点班,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尤其是优秀率上,没有一个优秀的学生,而低分率却有。

二、原因分析

在这一个月当中,对于每个班的学生来说,我都注重去抓基础,每天都有基础的课堂检测题,大概需要十分钟的时间,需要批改反馈,本想着会有效果,却发现不明显。可能对于现在的九年级来说,更多的是综合性的思维与解题能力,如果还是在基础知识上下更多的功夫,就有点失去重心了。

对于学生课堂效率这一块,我觉得课堂容量还不够大,学生似乎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这与我备课不够充分有关。每节课的模式局限于讲题做题,学生的疲惫之感多于学习兴趣,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累,又是讲又是写,学生却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或者说听不懂。

在作业方面,七班能够做到每天的上交批改,但是流于形式,作业质量不高,很多的应付现象,所以评讲习题时会有不少的困惑,花费很多的时间。八班的作业一星期最多上交一次,评讲之前并不知道学生的情况,评讲的针对性就很弱。抓不住学生的易错点是很浪费时间的。

培优方面做得不够好,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没有主动的去思考更多的题目,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去关注他们,他们的主动性就不高,当然不会有更好的成绩。有时候总想都关注到,其实是做不到的。

三、改进措施

接下里为数不多的时间里,我将做如下改进:

1.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争取做到学生的练习题自己都要亲自做一遍,提前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估计,对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时间进行估算,精细安排好上课的各项环节。

2.课堂提高效率,先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严格要求,向45分钟要效率。尤其是在课前准备这一块,做到提前两分钟进班,提醒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包括精神准备,下课不拖堂,把握好45分钟,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主,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3.作业批改认真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针对性的进行落实。作业布置做到精简有效,避免重复的劳动。

4.做好培优工作,认真挑选那些还有潜力的待进生,与他们做好沟通,鼓励他们向优秀的学生靠拢,真正愿意为数学学习付出努力,同时加以严格的要求,保证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成绩再差也成为过去,将压力化作动力,做到落实到位,相信会有进步。

第五篇:九年级月考分析总结

沈台中学九年级月考分析总结

沈台中学教务处 一、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

1、本届九年级学生考试学科优秀率都不高,各学科教师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让班级尖子生在各学科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凸显学科优势,努力提升年级第一梯队战斗力、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是为明年的自主招生提前谋划,本届九年级各班都有三几个非常有潜力的学生,潜力很大(前30分析)。2、31-60名,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突出,需要提升自信、端正学习态度,争取挤进第一集团。对于这些学科中存在“瓶颈”的学生,学科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寻找原因,主动和这些学生沟通、交流,探讨教与学的方法,本届学生这个梯队非常薄弱,还拜托大伙多辛苦。3、61-100名的学生,归咎原因,丧失学习兴趣,自律性差,学习随机性强,缺乏和老师、同学交流,家庭、学校、老师的关注度不够,是造成这些学生更进一步的主要障碍。就九年级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少,学生课堂活动少,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以课论课,上课不经意间就成为教师力求完成学科课时教学任务的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加之对这个群体监管不够、交流不多,作业监察不到位,从而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进步的愿望和动力,厌学、怠学,课堂上无法积极参与课堂,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环节更是难以期待,从而逐渐演变为混日子、打发时间为主。这是我们中考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个群体失去了活力,对前面的同学形成不了压力,对后面的同学更是失去了带动作用,影响巨大。4、100以后的孩子,大海中的一叶叶孤舟,严重缺乏人生信仰和追逐目标,学习能力差,无动力、基础差,自律性几乎没有差,缺乏自主性,缺乏家庭监管,这类学生往往家庭不和谐,特殊家庭很多,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些同学当一天和尚也不撞钟,一拖的托,自己不撞钟,还带其他和尚下山喝酒、吃肉,不干正事,这个群体是目前九年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症结所在。

二、我的一些看法和个人见解

1、各班级需要严明学习纪律、狠抓班级管理,努力消除学生厌学情绪,鼓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出发,攻克学生思想上的障碍,从而乐学、愿学。

2、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关注这些学困生,在言语上多鼓励,思想上积极引导,想方设法调动、激发他们学科学习兴趣,全科不行3-5科,哪怕1-2科也行;对学生来说,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表扬、鼓励,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要让他们通过学习获得自信。

3、如今中考注重平均分,我们必须改变之前的培养几个尖子生就OK的思想,学校也要积极应对,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以求适应这种变化,以前抽考,我们学校成绩非常好,本次没有达到预期成绩,排除其他因素,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如今抽考和奖励机制挂钩,别人都重视了,动脑筋了。这对教师要求更高了,中考招生贡献奖要求我们培优,教学质量监测、计算中考平均分更是拿刀逼着我们去辅差,关注学困生。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是当前县局主抓环节,对于我们而言,对于当前我校九年级现状而言必须注重教育教学整体提升,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也是势在必行。

三、对老师们的几点小建议

1、教师要善于分析、勤于总结,每次考试成绩要仔细分析、比对;对试卷分析要具体到每一题、每一个知识点,详细分析得失分情况。建议老师们经常写个人教学日志、教育心得体会。

2、对于每一次考试,考前要精心准备,要求学生,加强针对性复习,考后细分析,每一次考试就是一次最好的“亡羊补牢”的过程,只要在2018年中考这一学科开考前,每一次“补牢”的实施过程都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

3、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勤与学习,善于学习,研修课标,琢磨考纲(2017),了解中考动向,熟知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将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个别辅导、作业监督检查等环节做细、做实,相信有努力就会有回报,大家要相信孩子们,他们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的,能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收获成长的自信,给他们创设更大的成长空间,相信这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这也是对一名老师最大的认可和奖赏。

2018.1.2

九上外40.9数36.8物36.8化34.8政34.8历34.8语38.8,合计257.7*0.28*56=4040.7 九下外40.9数36.8化34.8历34.8语38.8,合计187.1*0.28*46=2409.8+4040.7=6450元

九上外40.9数36.8物36.8化34.8政34.8历34.8语38.8,合计257.7*0.28*54=3896.4 九下外40.9数36.8化34.8历34.8语38.8,合计187.1*0.28*53=2776.6+3896.4=6673元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中考,分析,问题,数学,没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