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河北一模2017数学试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兴义市七舍镇七舍小学:陈兴艳
因数和倍数
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也不能说小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
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
4、a÷b=c(a、b、c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例
10÷2=5,可以说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
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2的倍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单数)
偶数:是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双数)
6、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判断质数和合数的依据是:根据因数的个数。
一个质数只有两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一个自然数除了质数还有合数,还有1。
8、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一位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
位数是15。
9、100以内 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
1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奇数中最小的合数是9,所有的偶数中只有一个质数
是2,其它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12、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1和0)
13、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这种题目只需要举个
例子即可得到结论,如任意两个奇数之和是偶数 3+7=10)
1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的积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18=2×3×3
长方体的正方体
1
第一部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由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
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2个面的面积相等,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正方体可以
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中最少有2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最少有4条棱长度
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4、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就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
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总和÷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 -(宽+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 -(长+宽)
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 ×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第二部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计算表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
的进率是100。
2、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宽×高 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长方体的侧面积(前后左右)=底面周长×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6
第三部分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
3、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
放在墙角, 是1立方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
2
更多推荐
正方体,长方体,倍数,偶数,奇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