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2017福州高考数学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3认识钟表教案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
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
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望。)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
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通过动手
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
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
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
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
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
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
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
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
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认识
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习半时做好铺垫。]
认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学生简单说一说他是怎
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认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
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
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
更多推荐
学生,认识,时刻,钟表,问题,知识,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