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数学试卷分析150字左右)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观察物体(一)》

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组长:我在熊猫的左侧,看到的熊猫耳朵很大,眼睛很

圆,但是身体有点扁。

第二位同学:我在熊猫的右侧,看到的熊猫眼睛很小,耳

朵也不太明显,但是身体很圆。

第三位同学:我在熊猫的正前方,看到的熊猫眼睛和耳朵

都很明显,身体也很圆。

第四位同学:我在熊猫的正后方,看到的熊猫耳朵和眼睛

都不太清晰,但是身体很长。

教师:同学们看到了吗?同一个熊猫,不同的位置观察到

的形状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观察物体的方法。下面,

我们来总结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位置观

察到的物体形状的差异,建立起初步的表象,为后续的研究打

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

力。)

三)归纳总结,深化认识,形成概念

1.总结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差异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实践观察,发现同一个物体

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全

面观察物体呢?

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教师: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物体的全貌。下

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教师展示一张图,图中是一个立方体,但是从不同的角度

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

学生:从前面看是正方形,从侧面看是长方形,从上面看

是正方形。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

单物体的形状了。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

板书: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深化认识,形成概念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熊猫和立方体,发现了什么?

学生:同一个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全面观察物体呢?

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教师:对。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我们可以初步

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意识

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同学们,你

们学会了吗?

学生:学会了。

教师:非常好。下次我们将继续研究观察物体的内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

个物体,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每次观察都按照

“看、说、想、记”的方式展开。在重点观察阶段,教师指导学

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并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

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情境模拟阶段,

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熊猫,并通

过游戏巩固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这些方法,

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提升空

间认知能力。

教师问道:“我们刚才一起研究了如何观察物体,你们是

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最后,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这句话,

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接下来,教师提出了“做一做”的任务,让学生想象自己要

乘坐快乐大巴去秋游,然后观察大巴,看看四位同学看到的是

否一样,以及每张图片是由谁观察得出的。这个任务旨在让学

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观察位置对形状的影响。

教师又让学生完成了两道练题,一道是在天安门观察并拍

照,另一道是在品茶休息时观察茶叶筒。这些练题的设置巧妙

地围绕了秋游这个主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教师让学生畅谈今天的收获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总

结和评价这次研究活动的效果。


更多推荐

观察,学生,物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