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2019年杭州中考数学试卷)

大班数学活动《9的分成》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9的分成》教案包含了,活动目标是探索9的分

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

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

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从操作中探索9 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

9 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

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 个绿

1

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1)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

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

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

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二、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

录。

2、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

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3、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

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三、应用。

1、笑脸娃娃捉迷藏

(1)、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

2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

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教师把

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

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

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2、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

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

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

拾花瓣 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

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

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

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

3

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

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四、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进行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

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

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提供的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

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活动延伸

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作好记录。

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

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

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们操作的环节

中,当我提示孩子们操作即将告一段落,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时候,有

位孩子兴致正浓,表示还想玩,但我为了活动按时有序的进行,我用商

量的语气告诉他:等会儿再玩,活动结束后,他果然非认真的再操作,

一直把9个圆片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全都记录下来为止。我们

都知道,数学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在操作学习,可每个孩子的能力

4

是不同的,因此,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还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

抽象的知识强加给孩子,同时也体现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图。

5


更多推荐

幼儿,活动,操作,孩子,教师,记录,花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