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中考数学试卷时间对比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适用年级

学生、教材及

其他资源背景

分析

课程目标:

田种湾小学

三年级 总课时

课程类型

约65课时

必修课程

设计日期

设计教师 霍花枝

2013年8月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对所学

知识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

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从学习内容上看,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

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安

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

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

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

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

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

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

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

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

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安排的是认识长

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

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

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

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

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

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教材根据学生所

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

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

估算;能熟练地计算 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

称,初步认识分数的 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

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 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 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 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认

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知道 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

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

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 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实施内容

1、测量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四边形

4、有余数的除法

5、时、分、秒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可能性

9、数学广角

10、总复习

课时安排

4 课时左右

15 课时左右

9 课时左右

12课时左右

5 课时左右

10课时左右

8 课时左右

5 课时左右

4 课时左右

5课时左右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讲授、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读写练结合

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

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策略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

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

编写意图。按照 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学习,教材,分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