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新疆中考预测数学试卷)

数学家陈景润是怎么证明1+2=3的?真相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好汇说历史今天07:42

陈景润根本就没有证明“1+2=3”,而且这个公式也不需要证明,因为这是始终成立的恒等式,这是数学公理。

事实上,数学家陈景润所证明的是“1+2”。那么,“1+2”是什么意思呢?

关于“1+2”的含义,就需要说到数学上一个至今悬而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在18世纪,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有关整数分拆的问题,他写信向大名鼎鼎的欧拉寻求证明。

很多人一看到这个1+2就会非常疑惑,怎么1+2还需要证明?这我们大众所熟知的1+2=3,1+2=3这是由皮亚诺公理定义的,既然是定义,那就不需要证明。其实陈景润的实际工作是证明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2的正整数之和

里的1+2当然不是算术,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种简单方便的表述。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质数加上两2表示的是两个质数的积。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

12=2+2x5,16=7+3x3

个质数乘积的形式,用式子表示为1+2,这式子中的1表示一个质数,

顺便说一下,你所说的1+2=3仅仅是一道一年级算术题而已,不能用来表示陈景润的证明结果。通常只表示为“1+2”。

数学家们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采用了筛选法,从开始已经证明到了“1+4”、“1+3”,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成功证明了,这距离哥德巴赫猜想只有一步。数学被认为是科学中的皇后,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明珠,而数学家陈景润目前是距离这个明珠最近的人。


更多推荐

证明,表示,数学家,数学,需要,质数,超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