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哪种软件识别数学试卷好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
.一根彩带长米,用去米,还剩( )
A
.米
B
.
C
.
2
.估计一下算式只
+
的结果,最接近下列数中的( )
A
.
2 B
.
C
.
1 D
.
3
.一个长方体挖掉一个小正方体(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减少,表面积减少
B
.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
C
.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D
.体积不变,表面积不变
4
.观察三视图,要摆成下面的情况,需要用( )块正方体.
A
.
9 B
.
10 C
.
11 D
.
12
5
.一个长
9
厘米,宽
6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切割成
2
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可增加(
平方厘米
.
A
.
108 B
.
54 C
.
36 D
.
27
6
.把
24
写成两个质数的和,有( )种不同的方法。
A
.
2 B
.
3 C
.
4
7
.两根钢管的长度相等,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长度相比( )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8
.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
B
.
C
.
D
.
1
)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9
.如果(
x
为自然数)是一个真分数,则
x
最大是
;如果是一个假分数,则
x
最小是
。
10
.从前面看如图,看到的是
.(画出你看到的形状)
11
.
5
米增加米是
米,
5
米增加是
米。
12
.和的公分母是
,两个数相减的结果是
.
13
.
12
颗糖平均分给
3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
颗,每个同学分得这些糖果的
。
1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2
厘米,棱长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后,它的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15
.既是
16
的因数又是
36
的因数的是
。
16
.分母是
7
的所有真分数是
.它们的和是
.
17
.平行四边形有
条对称轴,圆形有
条对称轴.
18
.一个长方体凤尾鱼的罐头,长
16
厘米,宽
12
厘米,高
6
厘米,在它的侧面贴上一圈高
5
厘米的商标
纸,这张商标纸至少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
19
.
8
既是
8
的倍数,又是
8
的因数.
(判断对错)
20
.减去
5
个等于
0
.
.(判断对错)
21
.魔方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判断对错).
22
.一根绳子用去米后,还剩全长的,剩下的比用去的长。
(判断对错)
23
.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
2
小题)
24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
﹣﹣
﹣﹣
1
﹣(﹣)
6.25
﹣
+2.25
﹣
25
.按要求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
1
)求表面积和体积。
2
(
2
)求体积。
五.操作题(共
2
小题)
26
.按照规律,请补全第五个图形。
27
.画一画。
六.应用题(共
3
小题)
28
.为美化城市环境,在“人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地上进行绿化.茶花种了,郁金香种了,两种花一
共种了几分之几?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29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差是
12
,若它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
3
,约分后得.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0
.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玻璃水箱,小明给空着的水箱中慢慢地注入水,水在长方体水箱中也形成了长方体。
(
1
)当小明注入多少毫升水时,水形成的长方体会第一次出现正方形的面?
(
2
)小明继续给水箱中注水,水所形成的长方体会第二次出现正方形的面吗?若会,请计算小明第二次
又注入了多少毫升水。
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
.【分析】因为用去的米是一个具体长度,所以直接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
答:还剩米.
故选:
A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减法的意义及应用.
2
.【分析】分析算式中的两个分数,中分子
6
比分母
13
的一半少一点,也就是比小一点;中分
(米),
子
4
比
7
的一半多一点,也就比大一点.
在估算时,可以把这两个分数都看作,故它们的和在四个选项中最接近
1
.
【解答】解:
故选:
C
.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估算,注意题目中两个分数值接近于哪个数.
3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意义,在长方体的顶点处挖掉一个小正方体后,体积减少了,表
面积不变,因为在顶点处的小正方体原来外露
3
个面,挖掉这个小正方体后,又外露与原来相同的
3
个
面,所以表面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得:在长方体的顶点处挖掉一个小正方体后,体积减少了,表面积不变.
故选:
C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意义及应用.
4
.【分析】观察三视图可知,这个几何体共有
2
层,由俯视图可得第一层小正方体的块数,由正视图和左
视图可得第二层最少有小正方体的块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由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
8
块小正方体,由正视图和左视图可得第二层最少有
2
块小正方体,
最少共有
8+2
=
10
(块).
故选:
B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
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更容易得到答案.
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个长方体切割成
2
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要使表面积增加的最大,也就是
4
+
≈
+
=
1
与原来长方体的上下面平行切,表面积增加两个切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
=
ab
,把数据代
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
9
×
6
×
2
=
54
×
2
=
108
(平方厘米)
答:表面积最大增加
108
平方厘米。
故选:
A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及应用。
6
.【分析】解决此题,我们可以先把
24
之内所有的质数写出来:
2
;
3
;
5
;
7
;
11
;
13
;
17
;
19
;
23
,然
后再配对,看看谁与谁相加等于
24
就可以了。
【解答】解:
24
以内的质数有:
2
;
3
;
5
;
7
;
11
;
13
;
17
;
19
;
23
。
①
5+19
=
24
;
②
7+17
=
24
;
③
11+13
=
24
故选:
B
。
【点评】找质数的方法根据质数的定义。
7
.【分析】如果这两根钢管的长度都是
1
米,
1
米的就是米,两根钢管用去的一样长,剩下的也一样
长;如果这两根钢管长不足
1
米,它的也不足
1
米,第一根用去的短,剩下的长;如果这两根钢管长
大于
1
米,它的也大于
1
米,第一根用去的长,剩下的短。在这两根钢管长不确定的情况下,剩下的
长度无法比较。
【解答】解:当这两根钢管的长度都是
1
米,
1
米的就是米,两根钢管用去的一样长,剩下的也一样
长;
当这两根钢管长不足
1
米,它的也不足
1
米,第一根用去的短,剩下的长;
当这两根钢管长大于
1
米,它的也大于
1
米,第一根用去的长,剩下的短。
在这两根钢管长不确定的情况下,因此,剩下的长度无法比较。
故选:
D
。
【点评】米是一个确切的长度,而一根钢管的的长度是由钢管的长决定的,在不知钢管长的情况下,
5
无法确定它的长度。
8
.【分析】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即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正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即
每条边的高所在的直线;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即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正六边形有
6
条对称轴,即过对
边中点的直线、过对角顶点的直线。
【解答】解: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正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正六边形有
6
条对称轴。
故选:
C
。
【点评】此题是考查确定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关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各图形的特征。
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对称轴条数最多,有无数条。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9
.【分析】在(
x
为自然数)中,如果它是一个真分数,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小于分母,分母是
1
~
11
中的任何一个数,其中
11
最大;如果它是假分数,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分母
是大于或等于
12
的数,其中
12
最小。
【解答】解:如果
(
x
为自然数)是一个真分数,则
x
最大是
11
;如果是一个假分数,则
x
最小是
12
。
故答案为:
11
,
12
。
【点评】本题是考查真、假分数的意义.注意,不要忘记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也是假分数。
10
.【分析】此立体图形由
5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只能看到一排三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只能
看到一个面,即从正面能看到一排三个正方形.
【解答】解:如图,
从正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要注意观察的方向与角度.
11
.【分析】用
5
加上即可;
6
把
5
米看成单位“
1
”,先求出它的,再加
5
米即可。
【解答】解:
5+
=
5
(米)
5
×
+5
=
+5
=
8
(米)
答:
5
米增加米是
5
米,
5
米增加是
8
米。
故答案为:
5
,
8
。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就表示具体的
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
一个数量看单位“
1
”,是它的几分之几。
12
.【分析】先求出
6
和
8
的公倍数(一般选用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个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通分,变
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根据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求出算式的结果.
【解答】解:
6
=
2
×
3
8
=
2
×
2
×
2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是:
2
×
2
×
2
×
3
=
24
和的公分母是
24
;
﹣
=
=
﹣
.
两个数相减的结果是
故答案为:
24
,.
【点评】本题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相
加减,再计算.
13
.【分析】
12
颗糖平均分给
3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颗,求的是数量;每个同学分得这些糖果的多少,
求的是分率,把
12
颗糖看作单位“
1
”,然后除以
3
,由此解答即可。
7
更多推荐
长方体,表面积,分数,分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