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高考中数学试卷)

运动的水分子洋葱数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运动水分子的基本特征,学会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锻炼团结合作、独立思考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阅

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演示,初步练习实验观察、问题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体会化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提升化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湍急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

【教师提问】同学们,无论是小溪、江河还是大海,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它们却有着

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在不停的\'流动,并且都主要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大家知道这种物质是

什么吗?

【学生回答】水。

【教师提问】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回答】水分子。

【教师总结】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通过视频我们观察到水在不停地运动,我

们肉眼看不到的水分子是不是也在运动呢?许多物质像水一样,也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又具有怎样的性质呢?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质量体积都很小

【多媒体展示】展示一段关于水分子的资料。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内容,一滴水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学生回答】1.67×1021个水分子。

【教师讲授】如果十亿人不分日夜的数一滴水中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

数三万多年才能数完。这说明水分子怎样的性质呢?

【学生回答】质量体积都很小。

【教师总结】不光是水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其他分子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这是

分子的一条基本性质。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教师演示】混合100mL大豆和100mL小米,让学生观察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化。

【学生回答】总体积小于200mL。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回答】颗粒之间存在间隙。

【学生实验】在25mL量筒中混合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观察现象。小组之间

进行交流能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讨论】混合后的液体总体积小于20mL,可知分子之间同样存在间隔。

【教师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学生回答】温度计的热胀冷缩。

【教师提问】分子相互间存在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会改变吗?

【学生回答】高温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变大,低温下分子间隔变小体积缩小,所

以观察到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

【演示实验】将同样体积的空气、水、沙子分别放入在针筒中,按压活塞,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针筒向前移动的距离大小为:空气>水>沙子。

【教师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通常来看,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比较为:气体>液体>固体。

3.不断运动

【教师演示】取两只相同容积的小烧杯,一只中加入半杯热水,另一只中加入半杯冷

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两只烧杯中的品红均扩散。

【教师提问】两只烧杯中的品红扩散速度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热水杯中的品红的扩散速度更快。

【教师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分子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的,并且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教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体现分子不断运动的性质?

【学生回答】长期堆煤的地面,厚厚的泥土下面也是黑色的;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

阴凉处干得快。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解释以下诗句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踏花归去马蹄

香。

【学生回答】分子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归纳总结分子的基本特征,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查阅资料寻找“氨分子扩散实验”,了解反应的原理和现象,思考如何得出

实验结论。


更多推荐

分子,现象,学生,回答,水分子,提问,教师,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