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西师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龙源期刊网

为什么多数人讨厌数学

作者:细野真宏

来源:《数学金刊·初中版》2010年第10期

这个世界上抱怨“数学学不好”的人很多。那么为什么讨厌数学的人会如此之多呢?首先,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而教科书又受到学问专家的严重影响。在学校教育

中。数学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将数学教科书交给学问专家制作。在某种意义上是理所当然

的。但是,这种表面上的理所当然,正是世界上诸多学生讨厌数学的一大关键原因。

学问专家与一般人的思考差异

对很多学问专家来说,教科书似乎是最简单易懂的东西。因此,他们写的关于学习法的书

大多数告诉读者,如果不懂数学,就要先好好看课本。

而这点正是专家和一般人典型的差异。遗憾的是,专家并不理解一般人正是因为看不懂课

本而学得很痛苦。换句话说,说得严重点,数学教育中的大问题是专家们写出自己认为简单的

教科书,并误以为它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最容易懂的,因而强制让别人看。

为什么教科书难懂?

那么究竟为什么数学教科书难懂呢?简而言之,这是因为构成教科书的内容是根据专家居

高临下的观点来安排的,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具体说,页数很少的教科书纸张被用于证明公

式,而对如何解题却很少加以解说。

也就是说,虽然大部分学生想知道的不是公式的证明,而是公式的使用方法,但是教科书

中存在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关心的关于公式的证明,这无异于浪费纸张。这是学问专家与学生之

间根本性的分歧,这样的分歧使得教科书变得难懂了。

专家的填鸭式教育的弊端

龙源期刊网

那么,为什么教科书把纸张浪费在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的公式的证明上呢?结论就是,许

多专家认为公式必须在理解其证明方法之后才能使用!

也就是说,教科书反映出的是学问原本就应该是先从理解开始的,这是非常强烈的先入为

主。这仅仅是专家的学问体系,我们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学究理论。

这种学究理论的强硬推行,正是把数学变得难懂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这种学究理论在数学教学中适得其反了。比方说,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电视、电脑、电话,也没有多少人会对它们的构造感兴趣吧。先通过实际的使用产生亲切感,

产生完整的概念,人们才可能产生“电脑究竟是根据什么原理运行的呢”这样的疑问和兴趣。至

于是否会产生兴趣就要看使用的人是否觉得有必要弄清楚电视、电脑、电话的工作原理了。

数学公式同样如此,先要注重实际应用,熟悉是很重要的,接着。当学生因为熟悉而对公

式产生亲近感的时候,产生完整的概念的时候,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个公式成立”的时候,才会

对公式的证明过程产生兴趣。

这时,才会开始自发地思考“我该如何证明这个公式”。

大多数学生并非一开始就讨厌数学。任何学生一开始都是对数学有兴趣、想要独立解决问

题的。而开设数学课最大的目的,就应该是教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应该

尽可能地解说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而不应该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艰深的公式证明上。

而且,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就算知道了公式怎样证明,也是几乎不会应用公式的。因此,

老师越是都讲,学生越不明白哪里更重要,进而头脑更加混乱,就越觉得自己学不好了。

现实是我们的教育正在没有必要地让学生觉得数学困难。结果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法理

解数学的,进而放弃学习数学。长年累月下来,许多学生就开始讨厌数学。

还有,那些讨厌数学的学生,他们不懂数学绝不是因为缺乏数学细胞哦。总而言之,大问

题是他们遇到了非常差劲的教育方法。

已经很讨厌数学了,怎么办?

很多还在讨厌数学的学生却又不得不学习数学,因为它是中学阶段的主干课程。他们经常

会问自己的老师:我实在学不进数学,我该怎么办?

龙源期刊网

其实,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即便是我们不感兴趣,我们也必须去做。如果我们的数学老师让

我们越来越弄不明白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大胆告诉他们,让数学老师们能够积极弥补不恰当

的教学方法。毕竟,我们不能放弃数学。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教科书,专家,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