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2023年如皋一模数学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课时安排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1、位置与方向〔5课时〕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9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统计〔4课时〕<1>.简单的数
可调压渣油泵
据分析<2课时><2>.平均数 <2课时>
4、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5、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6、面积〔7课时〕
7、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9、数学广角〔2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
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
高压渣油
泵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
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与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
KCB-300
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
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
齿轮油泵kcb 55
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1 / 38
〔2〕我们现在来到了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
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
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
高压渣油泵
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
方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
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观
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
NYP高粘度泵
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
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绘制平面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与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
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
YHB润滑油泵
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
2 / 38
更多推荐
方向,学生,教学,学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