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数学试卷简单的利弊)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一个质数,只有1和(2.11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最大公因数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个因数。43.2读作(5去掉(),它的分数单位是()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2n+1是()。)4.如果n是整数,则2n是(5.一段路修了(千克。6.3年有(455),还剩下;一袋大米20千克,吃了千克,还剩下(88)个月,一年中,大月的月份占()(填分数)。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一辆汽车油箱的容积是30(8.单位换算:230cm3=()mL0.45m3=()dm3)一间教室大约占地48()一个集装箱的体积是50())9.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的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________个面。10.分数单位是1的最大真分数是(12),最小的假分数是()。11.17和51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12.从折线统计图上既能看出(13.长方体和正方体共同的体积公式是()的多少,又能看到数量的((用字母))。)个面。)变化。14.从同一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二、选择题15.至少用(A.4)个同样的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B.6C.8)。C.D.916.时针从4时走到7时,扫过了钟面的(A.21B.1314D.310试卷第1页,共4页,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17.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找出次品。A.1B.2C.3D.4)次能保证18.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A.第一段长33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44)。B.第二段长C.同样长D.无法确定19.一个长方体最多有(A.6B.4)个面是正方形。C.2)。D.6D.120.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A.5B.2C.0三、判断题2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22.要想清楚地看出某市平均降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效果比较好。()))23.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24.分数都比整数小。(,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_____。25.如果b是a的2倍(a≠0)26.小军吃了一个西瓜的5。(4)四、其他计算27.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1.625=0.25=17=531=4五、口算和估算28.直接写得数。121+=30.9-77=101+3=731-=535=373=84六、脱式计算2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试卷第2页,共4页913578875197414911()445531()942143277712533七、作图题30.分别画出下面图形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正面:侧面:上面:八、解答题31.食堂有70多个松花蛋.如果把他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把它装入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你能求出有多少个松花蛋吗?132.五(1)班同学去周敦颐故居参观,共用去10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5午饭与休息时间占3,剩下的是游览时间。游览时间占几分之几?10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m,宽是6m,高是3m,门窗的面积是11.4m2。33.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钱?34.一班有48人,二班有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35.爸爸在一个底面积为51dm2的长方体鱼缸里放了一个假山石,水面上升了3cm。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有多大?36.下图是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请看图回答问题。试卷第3页,共4页(1)根据统计图,写出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2)有一种树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地种植。(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作哪些准备?)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它本身3【分析】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合数是指就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据此解答。【详解】一个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点睛】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1431【分析】当两个数为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进而解答即可。【详解】11和13是互质数,所以11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11×13=143,最大公因数是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两个数为互质关系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3.二又五分之四15144【分析】读带分数,先读带分数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几就读几,然后读真分数部分,真分数部分按照真分数的读法去读。分数部分和整数部分中间加一个“又”字。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着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将2化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求出两个假分数分子的差,就是需要去掉的分数单位的个数。4【详解】2读作:二又五分之四。54142=552=10514-10=4(个)142读作二又五分之四,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去掉4个这样的分55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点睛】关键是掌握带分数的读法和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明确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能确定最小质数是2。4.偶数奇数【分析】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叫奇数,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叫偶数。据此解答。【详解】如果n是整数,则2n是偶数,1是奇数,根据奇数+偶数=奇数,则2n+1是奇答案第1页,共12页数。【点睛】本题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性质。5.38193855【分析】把这段路看作单位“1”,还剩下没有修,那么修了全长的(1-);885已知一袋大米20千克,吃了千克,求还剩下多少千克,根据减法的意义,用这袋大米的8总质量减去已吃大米的质量即可。53【详解】1-=8853一段路修了,还剩下;883520-=19(千克)8835一袋大米20千克,吃了千克,还剩下19千克。8855【点睛】区分“”和“千克”的不同,前者不带单位名称,是分率;后者带单位名称,是具88体的数量。6.97123年相当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4【分析】一年有12个月,把这12个月看作单位“1”,取其中的3份,用12除以4,求出一份是几个月,再乘3即可得解;一年中大月有:1、3、5、7、8、10、12月,一共7个月,用7除以12即可求出大月的月份占全年月份的几分之几。【详解】12÷4×3=9(个)7÷12=即71273年有9个月,一年中,大月的月份占。124【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及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7.立方厘米/cm3平方米/m2升/L立方米/m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数据大小及对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块橡皮的体积用“立方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辆汽车油箱的容积用“升”作单位,计量一个集装箱的体积用“立方米”作单位;据此解答。答案第2页,共12页【详解】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立方厘米;一间教室大约占地48平方米;一辆汽车油箱的容积是30升;一个集装箱的体积是50立方米。【点睛】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8.230450【分析】根据1mL=1cm3,1m3=1000dm3,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详解】230cm3=230mL0.45m3=450dm3【点睛】本题考查单位之间的互化,关键是熟记进率。9.5【分析】长方体总共有6个面,但是题目中有一个信息,需要注意,无盖,没有盖的话,也就是说长方体顶上的面试不需要喷油漆,所以只有5个面需要喷油漆。【详解】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的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5个面。10.111212或112【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分数单位是11121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的假分数是或1。121212【点睛】熟练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5117【分析】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详解】解:51是17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51,最大公因数是17.故答案为51;1712.数量增减【详解】如图:答案第3页,共12页从折线统计图上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看到数量的增减变化。13.V=Sh【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共同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表示,用字母V表示体积,字母S表示底面积,字母h表示高,用字母表示出来它们共同的体积公式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长方体和正方体共同的体积公式是V=Sh。【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14.3【分析】根据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可能看到1个面、2个面或3个面,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据此解答。【详解】如:从同一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注意本题说的是“最多”能看到面。15.C【分析】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解答此类题目要采用假设法,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然后根据要拼成的稍大的正方体的体积,进而即可求出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然后可知拼成的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则体积为2×2×2=8立方厘米;最后用拼成的正方体的体积÷小正方体的体积,即可求出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8÷1=8(个)。所以说,本题答案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详解】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答案第4页,共12页1×1×1=1(立方厘米)2×2×2=8(立方厘米)8÷1=8(个)如图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的规律,灵活运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解。16.C【分析】时针从4时走到7时,经过了3小时,时针旋转一周是12小时,所以求3小时时针旋转了钟面的几分之几,用3除以12即可得解。【详解】7-4=3(小时)3÷12=至少需要8个同样的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141。4则时针从4时走到7时,扫过了钟面的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关键注意时针转一周的时间是12小时,由此用除法进一步计算即可。17.B【分析】把9个零件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即(3,3,3),第一次称,天平两边各放3个,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就在较重的3个中;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剩下的3个中;再把有次品的3个零件分成3份,即(1,1,1),第二次称,天平两边各放1个,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就是较重的那一个;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就是剩下的那1个。至少称2次能保证找出次品。【详解】至少称2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故答案为:B【点睛】找次品的最优策略: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二是要尽量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这样不但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18.B答案第5页,共12页【分析】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比较两段绳子占绳子总长度的分率的大小,即可得解。【详解】1-33,则第一段占全长的(1-),4413=4413>44即两段绳子相比,第二段比第一段长。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不带单位表示分率是解题的关键。19.C【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知,一般情况6个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都是长方形。【详解】一个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需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20.C【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和要能被3整除。【详解】同时是2、3、5的倍数有:30,60,90,120……;所以,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0。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2、3、5的倍数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0~9中的任意数。只看一个数的个位数字,不能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详解】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可知: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比如13,16,19等都不是3的倍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答案第6页,共12页【点睛】明确3的倍数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详解】要想清楚地看出某市平均降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效果比较好。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23.×【详解】9是奇数而不是质数,所以是错的。24.×【分析】最小的正整数为1,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可知,假分数≥1,所以分数都比整数小的说法是错误的。【详解】由于假分数≥1,所以分数都比整数小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睛】在分数中,真分数<1,假分数≥1。25.×【分析】a、b必须是不为0的自然数,b是a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详解】由题意得,b÷a=2(a≠0),a、b如果是0.2和0.4不是自然数,则不存在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故答案为错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部位0的自然数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26.×【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详解】把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因为际,原题干说法错误。答案第7页,共12页5超出了单位“1”,据此判断。4551=1>1,所以小军吃了一个西瓜的不切合实444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要熟练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27.1;581;3.4;1.754【分析】小数化成分数: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为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为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成小数:一般方法是分子除以分母。【详解】1.625=10.25=581417=3.4531=1.75435128.;;1;657411;5;3158【解析】略12929.2;;23619;1;282241;5515【分析】(1)交换和的位置,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87(2)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小括号外的加法;(3)通分后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43(4)先计算的和,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77(5)利用减法的性质,括号打开,里面的加号变减号,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12(6)利用减法的性质,先计算()的和,再计算减法。339135【详解】78879531()=7788答案第8页,共12页=2+12=21259(3142)=59(3424)=5194=2036936=29365197414=20287182828=27281828=928124377=12(4737)=121=11294(1145)=911445=215=145751323=75(1323)=751答案第9页,共12页=2530.见详解【分析】观察立体图形可知,这个图形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分两层,下层3个,上层1个且居右;从侧面能看到2个小正方形,分两层,上、下层各1个;从上面能看到一层3个小正方形。据此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详解】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找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它们的相对位置是画三视图的关键。31.72个【详解】4、6的公倍数有12、24、36、48、60、72……食堂有70多个松花蛋,所以有72个松花蛋.32.2【分析】把去周敦颐故居参观所用的总时间看作单位“1”,用1减去路上用去的时间和吃午饭与休息时间的占比之和,即可求出游览时间的占比。131【详解】1-(+)510=1-(=1-2=2答:游览时间占2。【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总时间为单位“1”,利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求出结果。33.482.4元【分析】教室为长方体,涂料面积即为长方体教室的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需注意门窗及地板不需要刷涂料,长方体表面积减去门窗及地板面积,即11123+)1010答案第10页,共12页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门窗及地板面积为:8611.44811.459.4(m2)粉刷教室需要花费为:[(868363)259.4]4[(482418)259.4]4[90259.4]4[18059.4]4120.64482.4(元)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门窗和地板不需刷涂料,应当用长方体表面积减去门窗和地板面积,进而得出答案。34.6人【分析】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则每个小组的人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54的因数,所以每组人数应该是它们的公因数,题干又要求每组人数最多,则每个小组的人数应该是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48=2×2×2×2×3,54=2×3×3×3所以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即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6人。答: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6人。【点睛】本题考查求最大公因数,明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5.15.3立方分米【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些假山的体积就是上升3厘米的水的体积,由此利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高为3厘米的水的体积即可解答。【详解】3厘米=0.3分米51×0.3=15.3(立方分米)答: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是15.3立方分米。答案第11页,共12页【点睛】抓住这些假山的体积=上升3厘米的水的体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易错点是单位不统一。(1)见详解;36.(2)乙;(3)见详解【分析】(1)观察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甲、乙两地的气温都是在1-7月份逐渐上升,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然后气温逐渐下降。(2)观察折线统计图,实线代表甲两地月平均气温,虚线代表乙两地月平均气温,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月平均气温在17-28.4℃,乙地的月平均气温在3-28.8℃,这种树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显然这种树更适合在乙地种植。(3)“十一”黄金周甲地的气温在24.8℃左右,乙地的气温在17.5℃左右,从气温低的乙地到气温高的甲地,可以带一些薄衣服。【详解】(1)答:7月份前气温逐月上升,7月份后气温逐月下降;(2)根据分析得,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3)答:小明住的乙地较冷,旅游地较热,应带些薄衣服。【点睛】本题旨在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答案第12页,共12页


更多推荐

单位,分数,正方体,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