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山东数学试卷模板图片)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30厘米=( )分米=( )毫米
1千米-800米=( )米
6吨60千克=( )千克
1分25秒+( )秒=2分
2.一列火车应该8:35正点到站,现在晚点30分钟,这列火车到站时间是( )。
3.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______,乘积大约是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希早上6:30起床,她花了5( )穿好衣服。
星期天,小希约用2( )画了一幅风景画。
一个苹果约重420( )。
妈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部手机约长12( )。
5.笔算加减法时应( )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 )小。
6.笔算148+229时,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要向十位进( ),个位写7。
7.3□5×3,要使积是三位数,□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8.一架玩具飞机297元,一个玩具熊102元,一架玩具飞机比一个玩具熊大约贵( )元,买3个玩具熊需要( )元。
二、选择题
9.一箱牛奶有12盒,姐姐和妹妹每人每天喝一盒,她们3天一共喝了这箱牛奶的 。
10.一头非洲象的体重5吨50千克,合(
)。
A.5050千克
A.早上7:25
B.5500千克
B.上午8:15
C.5005千克
C.上午8:05
D.5050吨
D.早上7:56
11.笑笑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她早上7:45从家出发,到学校的时间是( )。
12.三班的同学都订阅了课外书,其中42人订阅了《趣味数学》,31人订阅了《开心作文》,有18人两种刊物都订阅了,三(1)班一共有( )人。
13.要使□23×4的积最接近2000,口中应填(
)。
A.3 B.4 C.5
114.下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比大?(
)
4A. B. C.
15.学校举行拔河和跳绳比赛,三(2)班一共有32人参加了比赛,其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20人,有18人参加了拔河比赛。只参加拔河比赛的有( )人。
A.12 B.6 C.14
16.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把它们按下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叠放后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A.20
17.直接写出得数。
B.28 C.34
325225+64=
123+456=
778813102=
960450=
1
3993≈
318.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带*要验算。
*497+287=
*604-439=
503×4=
845×6=
3×720=
19.脱式计算。
250+170×5
2000×3-1980
(406-185)×3
(941-887)÷9
20.把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厘米。
(1)分别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用阴影涂出每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21.绿博园上午有游客689人,中午有247人离开,下午又来了304人,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22.育才小学组织一至三年级的同学看教育电影,各年级人数如下,电影院有850个座位,能否让三个年级的同学一起观看?通过计算说明。
年级
一
二
三
人数/人
234
265
287
23.下边是某宾馆客房的价格,一位男导游和8名男游客准备入住这家宾馆一天,请问怎样住最省钱?并请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4.第一行:
第二行:(1)填一填:第一行中〇的个数是●的(
)倍。
(2)涂一涂:使第二行中〇的个数是●的2倍。
1525.东东和强强玩打靶游戏,共有36枚子弹,东东打了子弹的,强强打了子弹的,东66
东和强强各打了多少枚子弹?
26.张奶奶有一块菜地是长方形,长8米,宽3米。一边靠墙,要给菜地围上篱笆,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的篱笆?
27.学校乐队招收新学员,其中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两项都会的有5名。学校乐队招收了多少名新学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3 300 200 6060 35
【解析】
低级单位厘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分米,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高级单位厘米换算成低级单位毫米,乘单位间的进率10;
高级单位千米换算成低级单位米,乘单位间的进率1000,据此将1千米换算成1000米,再进行计算;
高级单位吨换算成低级单位千克,乘单位间的进率1000,据此将6吨换算成千克,再加上60千克;
高级单位分换算成低级单位秒,乘单位间的进率60,据此将1分25秒和2分均换算成秒,再进行计算。
30厘米=3分米=300毫米
1千米-800米=1000米-800米=200米
6吨60千克=6000千克+60千克=6060千克
1分25秒=60秒+25秒=85秒,2分=120秒,120秒-85秒=35秒,则1分25秒+35秒=2分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掌握高级低级单位间的进率。
2.9:05
【解析】
用这列火车本应到站时刻(8:30)加晚点的时间(30分钟),就是这列火车的到站时刻。
8时35分+30分=9时05分
则这列火车到站时间是9:05。
【点睛】
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3. 70 490
【解析】
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一位数,据此解答。
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70,70×7=490,乘积大约是490。
【点睛】
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分钟##min
小时##h
克##g
厘米##cm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希穿衣服用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计量画一幅风景画所用的时间用“小时”作单位,计量一个苹果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一部手机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小希早上6:30起床,她花了5分钟穿好衣服。
星期天,小希约用2小时画了一幅风景画。
一个苹果约重420克。
妈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部手机约长12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
相同数位 1
除数
【解析】
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据此填空即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应用。
6.
十
一
【解析】
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148+229=377
148229
377笔算148+229时,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写7。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7. 2 3
【解析】
因为3□5百位上的数乘3等于9,要使3□5×3的积是三位数,那么十位上的数与3相乘,不能超过10;要使积是四位数,则十位上的数与3相乘要超过10,据此解答即可。
当□里填2时:
3□5×3
=325×3
=975
当□里填3时:
3□5×3
=335×3
=1005
所以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同时根据进位的情况进行初步估算也是解题的关键。
8. 200 306
【解析】
根据题意,用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减去一个玩具熊的价格,就是一架玩具飞机比一个玩具熊贵的钱;注意解题时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用102乘3,求出买3个玩具熊需要多少元。
把297看成300,102看成100;
300-100=200(元)
则一架玩具飞机比一个玩具熊大约贵200元。
102×3=306(元)
则买3个玩具熊需要306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万以内数的减法估算方法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熟记计算的法则。
二、选择题
9.6
12【解析】
姐姐和妹妹每人每天喝一盒,则一天要喝掉2盒牛奶,依此计算出3天喝牛奶的盒数,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填空即可。
1+1=2(盒)
2×3=6(盒) 因此她们3天一共喝了这箱牛奶的【点睛】
6。
12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先计算出姐姐和妹妹3天喝牛奶的盒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解析】
1吨=1000千克,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5吨=5000千克,5000+50=5050(千克),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一头非洲象的体重5吨50千克,合5050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C
解析:C
【解析】
已知笑笑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她早上7:45从家出发,求到达学校时的时刻,用出发时刻加上路上经过的时间,即可得解。
7时45分+20分=8时5分
到学校的时间是上午8:05。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即到校时刻=出发时刻+经过时间。
12.55
【解析】
订阅《趣味数学》的人数加订阅《开心作文》的人数,减去两种刊物都订阅的人数即可解答。
42+31-18
=73-18
=55(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C
解析:C
【解析】
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选项中的3个数字分别代入□23×4中,计算出结果,再找出最接近2000的那个算式即可。
A.323×4=1292
B.423×4=1692 C.523×4=2092
从1292、1692、2092中可看出,2092最接近2000,也就是523×4的积最接近2000。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解析】
1先写出各个选项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4111A.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334111B.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554111C.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664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A
解析:A
【解析】
结合题意,可先求出参加跳绳比赛、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和,再用人数和减去全班的人数就是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再用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就是只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
20+18-32
=38-32
=6(人)
18-6=12(人)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
16.B
解析:B
【解析】
通过平移可知,叠放后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并选择。
7×4=28(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应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5317.89;579;;
87620;510;;1200
【解析】
18.784;165
2012;5070;2160
【解析】
计算整数的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验算方法: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
计算整数的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验算方法: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497+287=784
*604-439=165
23497287604165+287验算:+497
439验算:+439
784784165604503×4=2012
845×6=5070
3×720=2160
5034
201219.1100;4020
663;6
【解析】
(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4)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250+170×5
=250+850
=1100
2000×3-1980
=6000-1980
=4020
(406-185)×3
=221×3
=663
84536
720
50702160(941-887)÷9
=54÷9
=6
20.见详解
【解析】
(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是长6厘米宽2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据此画图。
(2)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图形的二分之一,据此解答。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以及分数的意义,关键是熟记公式。
21.993位
【解析】
用园内上午来游客的人数加上下午又来的人数,列式求得问题即可。
689+304=993(位)
答:园内全天来了993位游客。
【点睛】
理解题意,不要被中午有247人离去所迷惑。
22.能;计算见解析
【解析】
由题意可知,把三个年级的人数相加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去看教育电影,再和电影院的座位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判定。
234+265+287
=499+287
=786(人)
786<850
答:能让三个年级的同学一起观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的实际应用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先求出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3.3间3人间;450元
【解析】
根据各种房间的人数及钱数,先计算每人所需钱数:120÷2=60(元/人),150÷3=50(元/人),比较可知,尽量多住三人间,其次是二人间。
(1+8)÷3
=9÷
解析:3间3人间;450元
【解析】
根据各种房间的人数及钱数,先计算每人所需钱数:120÷2=60(元/人),150÷3=50(元/人),比较可知,尽量多住三人间,其次是二人间。
(1+8)÷3
=9÷3
=3(间)
3×150=450(元)
答:选择3间3人间最省钱,一共要450元。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24.(1)5;(2)见详解
【解析】
(1)数出第一行中〇的个数和●的个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2)使的〇个数是●的2倍,就是把所有的圆形平均分成3份,〇占2份,●占1份。
(1)〇
解析:(1)5;(2)见详解
【解析】
(1)数出第一行中〇的个数和●的个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2)使的〇个数是●的2倍,就是把所有的圆形平均分成3份,〇占2份,●占1份。
(1)〇有15个,●有3个:15÷3=5
答:第一行中〇的个数是●的5倍。
(2)●的个数:18÷3=6(个)
〇的个数:6×2=12(个)
作图如下:
【点睛】 此题的重点是考查倍的认识和应用。
25.东东:6枚;强强:30枚
【解析】
把36枚子弹平均分成6份,东东占了其中的1份,则打了(36÷6×1)枚子弹;强强占了其中的5份,则打了(36÷6×5)枚子弹。
东东打的子弹数:36÷6×1=6(
解析:东东:6枚;强强:30枚
【解析】
把36枚子弹平均分成6份,东东占了其中的1份,则打了(36÷6×1)枚子弹;强强占了其中的5份,则打了(36÷6×5)枚子弹。
东东打的子弹数:36÷6×1=6(枚)
强强打的子弹数:36÷6×5=30(枚)。
答:东东打了6枚子弹,强强打了30枚子弹。
【点睛】
本题考查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即可求出一份是多少。
26.14米
【解析】
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用一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求出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的篱笆。
8+2×3
=8+6
=14(米)
答:至少需要准备14米的篱笆。
【点睛】
解析:14米
【解析】
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用一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求出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的篱笆。
8+2×3
=8+6
=14(米)
答:至少需要准备14米的篱笆。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
27.42名
【解析】
会拉小提琴的人数加会弹电子琴的人数,再减去两项都会的人数即可解答。 25+22-5
=47-5
=42(名)
答:学校乐队招收了42名新学员。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解题方法是
解析:42名
【解析】
会拉小提琴的人数加会弹电子琴的人数,再减去两项都会的人数即可解答。
25+22-5
=47-5
=42(名)
答:学校乐队招收了42名新学员。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更多推荐
计算,单位,人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