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2020吉林单招数学试卷)
第25卷 第4期2016年12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NaturalScienceEdition)Vol.25 No.4Dec.2016doi:10.3969/.1007-0834.2016.04.013对国内数学竞赛发展困境及出路的思考朱亚丽,左红亮,栾慧英(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数学竞赛在选拔数学人才、发展数学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没有树立数学竞赛的正确理念等原因,使得数学竞赛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低龄化、扩大化、功利化和偏离其本身价值等困境.教育立法支持,以保证数学竞赛推动英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数学竞赛;奥赛热;英才教育;教育模式;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834(2016)04-0052-06数学竞赛是英才教育,而英才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拔尖人才等优秀人才的教育模式.国家应从政策上为英才0 引言数学竞赛在普及数学文化、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优秀的数学家曾直接或间接参与数学竞赛,有的甚至从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代大师.最初的数学竞赛是民间自发进行的一些求解数学难题的比赛.国际上,公认最早的比较正规的数学竞赛是1894年在匈牙利举行的.1956年东欧国家和苏联正式确定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计划,并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布拉索夫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MathematicsOlympiad,IMO).以后每年举行一次(除1980年因东道国蒙古经济困难停办外),2013年举行第54届IMO.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倡导下,我国于1956年首次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四大城市举办高中数学竞赛[1].我国数学竞赛经过五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在国际数学竞赛中成绩优异,得到国内和国际的认可;另一方面减少甚至禁止数学竞赛活动的呼声却日渐高涨.1 我国数学竞赛发展现状及其利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俗称数学竞赛,是一种有组织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求解数学难题的竞赛,是人类智慧灵活性、完美性和严谨性的较量.数学竞赛在实际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其教育价值提出了质疑.本文所1.1 我国IMO奖牌选手后继发展乏力研究的数学竞赛是指国内所举办的小学、初中、高中等各阶段的数学竞赛.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最高层次的中学数学竞赛活动,其获奖情况往往是个人成才的试金石.从表1本研究以20年左右为时间跨度,统计了1988年至1992年我国数学竞赛奖牌获得者的后续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可知,国外数学奥赛获奖选手获得突出成就的时间跨度平均是19.8年.(见表2),15枚金牌、4枚银牌得主中缺乏菲尔兹奖获得者.具有预言性质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奖牌在我国1.2 数学竞赛培训成了流水线作业,不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获得金牌63枚,占金牌总数的62%.由表3可知,我国IMO数学奥赛金牌来源集中化明显,其背后原因是重点中学形成了一整套的奥赛应试机制.如此瞄准奥赛应试训练的培训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丘成桐教授曾指出:“数学是做研收稿日期:2016-09-30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研基金(51);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6-JSJYLX-013);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5-JSJYZD-019)作者简介:朱亚丽(1982—),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统计.遭遇了滑铁卢,数学奖牌大国并未实现数学人才强国.截止到53届IMO,对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来源进行统计,湖北、上海、北京、广东、湖南5省市的学生共
更多推荐
数学,竞赛,教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