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普宁八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第一单元 乘 除 法

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P2 P3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植树情境,导出有多少棵小树的主题上来,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研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口算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三、探索新知:出示课件,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①用加法算:20+20+20=60(棵)

②用乘法算:20×3=60(棵)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20×3”的口算过程 2×3=6,20×3=60•••••

5、教师提出问题:4捆一共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已完成,最后与同伴交流。

四、拓展应用:

1、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发现了什么 ?

2、P3第3题 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五、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六、作业:课本第2页3题、3页1、2题

二 次 备 课

教学关键

教具学具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20+20=60 20×3=60(2×3=6)

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P4 P5

1、探索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关键 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学具 课件、学生准备写有1~9,10~90 共18张数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2) 全班交流算法。

12 × 3 =12+12+12=36

12 × 3 就是3个10加上3个2的和,10×3=30,2×3=6,30+6=36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 拓展应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二 次 备 课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第5页的1、3、4题

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2×3=36 15×3=45

10×3=30 2×3=6 10×3=30 5×3=15

30+6=36 30+15=45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难度不同的题,创设了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教学关键 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7题都是基本练习,8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具学具 口算卡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准备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

想一想 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

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

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

板书:14×3=42.

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

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16×2= 26×3= 25×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二 次 备 课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

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

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

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做一做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

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

3.找朋友游戏.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

45 36 60 56 70 880

720 100 910 96 52 960

48 90 72 42 480 900

480 520

4.文字叙述题.

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做.四个同学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用.

(1)乘数是7,被乘数是12,积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5.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一

足球 篮球 排球 皮球

25元 36元 18元 15元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题

1、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目标 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

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学生已初步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这一节内容中,学生要教学关键 根据具体的情境,迁移以前学过的方法,帮助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 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 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 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唯一,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板书设计:

二 次 备 课

第5课时:参观科技馆

教学内容

P8 P9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宁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2、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教材从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进一步探索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如:因为2×30=60,所以60÷2=30

因为60里面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如果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4、 对比选择,适时引导。

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重点引导上面两种方法。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 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80÷2 =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参观科技馆

60÷2=30

(1) 因为2×30=60,所以60÷2=30

(2) 因为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

二 次 备 课

第6课时: 植 树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具学具

P10 P11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2、 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自主探索、总结算法,并能优化自己的算法,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用乘法来想除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来学习新知。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如果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提倡算法多样化)

因为12×3=36,所以36÷3=12(根据乘算除法)

因为36=30+6,30÷3=10,6÷3=2,10+2=12,所以36÷3=12

4、对比选择,适时引导。

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重点引导上面两种方法。

三、 拓展应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

二 次 备 课

7元 77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_____里填上“>”“<”或“=”。

48÷4_____84÷4 720÷8_____720÷9

24 × 3_____24 × 2 26÷2_____26 × 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植树

36÷3=12(组)

(1) 因为12×3=36,所以36÷3=12

(2) 因为30÷3=10,6÷3=2,10+2=12,所以36÷3=12

第7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7题

教学目的

1、 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除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

练习二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整理和复习,通过不同程度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教材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真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习。

1、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 一位数除两位数

3、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二、练习。

完成练习二的第1~6题。

1、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3、 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种便宜?(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4、 逆向思维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做完后说说有什么规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5、 学生独立完成,比较的方法可以不同,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6、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然后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7、 填表,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方法,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从问题中思考解题方案,然后再解答,互相交流算法

先观察,再思考,完成后与同伴说说你的发现。

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方法。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 次 备 课

独立完成,说说怎样计算的。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60×3=180(根),再计算200-180=20(根),说明够一天吃

60×3=180(根),因为180<200,所以够吃一天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方法,计算,同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