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东莞数学试卷初中题目大全)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复习试卷测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汽车约载重4( ),每小时行驶60( )。

课间休息时间是10( ),跳绳10下要用7( )。

2.G7228从芜湖开往南京南计划上午8:12到达。由于天气原因晚点6分钟,列车实际到达时间为( )。此列动车是在上午7:30开出的,途中共用时( )分。

3.西安到兰州的高速公路长628千米,一辆轿车从西安出发,平均每小时行81千米,8小时能到兰州吗?估算时,可以把81看作( ),所以81×8≈( ),这个结果比8小时实际行驶的路程( )(填“多”或“少”),所以8小时( )到兰州(填“能”或“不能”)。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支牙膏长15( );

②一箱苹果重12( );

③一张床长2( );

④火车每小时行180( );

⑤妈妈一天上班时间是8( )。

5.张阿姨做手工卡片,第一天做了24张,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4朵,张阿姨第4天做了( )张卡片。

6.计算230+160时,想:23个十加16个十等于( )个十,就是( )

7.十一期间,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看望奶奶,他们计划乘坐高铁往返(均买成人票)。单程车票每张175元,小明一家三口往返车票一共要花( )元。

8.丁丁收集了108张邮票,东东收集的邮票张数比丁丁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东东收集的邮票最少有( )张,最多有( )张。

二、选择题

9.三班的同学都订阅了课外书,其中42人订阅了《趣味数学》,31人订阅了《开心作文》,有18人两种刊物都订阅了,三(1)班一共有( )人。

10.下面物品质量接近1吨的是( )。

A.20个苹果

C.一头身高3米的大象

)分钟。

A.35 B.25 C.15

1()5()21



12.55666B.4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D.2包食用盐

11.同学们看一场儿童刷,下午3:05开始到下午3:40结束。看这场儿童剧一共需要13.一根跳绳15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跳绳的5倍多一些,6倍少一些。这个篮球的价钱可能是(

)元。

A.75 B.80 C.90 D.98

14.把一个长方形对折3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131B.

61C.

815.周六的上午,三(2)班的老师组织同学们去世界古银杏之乡——盘州市妥乐村秋游,每人至少带一种吃的,有44人带了水果,有38人带了面包,有27人既带了面包又带了水果,三(2)班有学生(

)人。

A.44

不同,这个图是(

)。

A. B. C.B.55 C.82

16.下面的图形都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摆成的图形,有一个图形的周长与其他图形

17.直接写出得数。

73-33=

38+40=

270-90=

720+450=

398+107=

802-598=

412×2=

198×5=

2643415+=

-=

+=

1-=

8899774320×3=

102×5=

120×0=

250×4=

18.列竖式计算,带有☆的需要验算。

(1)9×108=

(2)☆700-206=

(3)☆297+328=

19.脱式计算。

380+25×4

1000-125×8

308×(201-196)

(125+75)×7

780-(169+231)

485-(185+115)

20.按要求涂一涂。

涂色部分是空白部分的2倍。

21.学校图书馆新买了一批书,其中科技书有470本,比故事书少23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22.学校组织去科技馆参观,上午有421人参观,下午有357人参观,这天馆内共有多少人参观?

23.为了让城市环境更美好,要在路边栽278棵法国梧桐树苗,5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是45元。买这些法国梧桐树苗要多少钱?

24.学校艺术节三(1)参展作品情况如下:

书法作品

8幅

绘画作品

36幅

手工作品

( )幅

摄影作品

9幅

(1)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几倍? (2)手工作品的数量是书法作品的2倍,手工作品有多少幅?

25.郊区某小学成立了“童心向党”合唱团,成员共有64名学生,其中是男生。那女生占几分之几?

3826.

(1)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小红每天沿花坛跑3圈,跑了多少米?

27.李老师给三(2)班学生出了两道思考题。全班每人至少做对一题,第1题做对的有32人,第2题做对的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7人。三(2)班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吨##t

千米##km

分##min

秒##s

【解析】

由情境根据重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填上适当的单位即可。

一辆汽车约载重4(吨),每小时行驶60(千米)。

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跳绳10下要用7(秒)。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来选择。

2. 8:18 48

【解析】

用原计划到达的时间加上晚点的时间,求出实际到达的时间。用实际到达的时间减去开出的时间,求出途中用时。

8时12分+6分=8时18分

8时18分-7时30分=48(分)

则列车实际到达时间为8:18。途中共用时48分。

【点睛】

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3. 80 640

【解析】

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轿车的速度乘8小时,求出轿车8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和628千米比较大小;把81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80,80乘8的积是640,把81看成80说明把因数看小了,所以得到的积比准确的结果小,所以8小时能到兰州。

81×8≈80×8=640(千米)

640>628 81×8=648(千米)

648>628

所以,估算时,可以把81看作80,所以81×8≈640,这个结果比8小时实际行驶的路程少,所以8小时能到兰州。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的实际应用,估算时乘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计算;注意估算时是大估还是小估。

4.

厘米##cm

千克##kg

米##m

千米##km

小时##时##h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支牙膏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计量一箱苹果的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量一张床的长度以“米”为单位,计量火车每小时行的路程以“千米”为单位,计量妈妈一天上班的时间长以“时”为单位,依此填空。

根据分析可知:

①一支牙膏长15厘米;

②一箱苹果重12千克;

③一张床长2米;

④火车每小时行180千米;

⑤妈妈一天上班时间是8小时。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5.36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第一天做了24张,第二天做24+4,第三天做24+4+4,第四天做了24+4+4+4,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24+4+4+4

=28+4+4

=32+4

=36(张)

【点睛】

根据题意列出第4天做卡片的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6. 39 390

【解析】

230是由23个十组成,160是有16个十组成。

计算230+160时,想:23个十加16个十等于39个十,就是390。

7.1050

【解析】

往返需要购买3×2=6张车票,每张175元,用每张的钱数乘6张,即可求出一家三口往返车票需要的总钱数。

175×(3×2)

=175×6

=1050(元)

小明一家三口往返车票一共要花105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也可以先求出单程需要的总钱数,再乘2,求出往返车票需要的钱数,列式为:175×3×2。

8. 217 323

【解析】

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乘2,求出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2倍。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乘3,求出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3倍。东东收集的邮票张数比丁丁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则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2倍加上1,求出东东收集邮票最少的数量。用丁丁收集邮票数量的3倍减去1,求出东东收集邮票最多的数量。

108×2+1

=216+1

=217(张)

108×3-1

=324-1

=323(张)

东东收集的邮票最少有217张,最多有323张。

【点睛】

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选择题

9.55

【解析】

订阅《趣味数学》的人数加订阅《开心作文》的人数,减去两种刊物都订阅的人数即可解答。

42+31-18

=73-18

=55(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C

解析:C

【解析】

1吨=1000千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以及数据大小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A.20个苹果大约重1000克,与1吨相差甚远,不符合题意; B.4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200千克,比1吨多,不符合题意;

C.一头身高3米的大象大约重1吨,符合题意;

D.2包食用盐大约重1000克,与1吨相差甚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生活实际,分清1吨实际有多重。

11.A

解析:A

【解析】

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用3时40分减3时5分,即可解答。

3时40分-3时5分=35分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再进一步解答。

12.3;2

【解析】

1( )551( )5(1)1可以看成是,+<,则<,所以1+(

)<5,括号里的数可555555以填3;

(2)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可知,5( )5( )22->,则>,5-(

)>2,括号里可以填2,据此即可解答。

6666613522+<1;->

66655【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B

解析:B

【解析】

比跳绳的5倍多一些用15×5+1解答;比跳绳的6倍少一下用15×6-1解答。这个篮球的价钱可能在这两个数之间(包括这两个数);据此解答。

15×5+1

=75+1

=76(元)

15×6-1

=90-1

=89(元)

76≤一个篮球的价钱≤89,选项中只有80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4.C

解析:C

【解析】

把这个长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2;对折112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纸41的。

8由分析得:

1把一个长方形对折3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的.

8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5.B

解析:B

【解析】

带了水果的人数加上带面包的人数,再减去既带了面包又带了水果的人数即可解答。

443827

8227

55(人)

即三(2)班有学生55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分别计算各图形的周长,即可得出结论。

A.图形周长等于12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12厘米;

B.图形周长等于12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12厘米;

C.图形周长等于16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1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拼组图形周长的计算能力。 17.40;78;180;1170

505;204;824;990

732;;1;

984960;510;0;1000

【解析】

18.(1)972;(2)494;(3)625

【解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

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减法的验算方法是:被减数=差+减数;

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加法的验算方法是: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依此计算即可。

(1)9×108=972

(2)☆700-206=494

9972(3)☆297+328=625

7108

206

验算:206

297625328

验算:328

62529719.480;0;1540

1400;380;185

【解析】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80+25×4

=380+100

=480

1000-125×8

=1000-1000

=0

308×(201-196)

=308×5

=1540

(125+75)×7

=200×7

=1400

780-(169+231)

=780-400

=380

485-(185+115)

=485-300

=185

20.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可将空白部分看成1份,则涂色部分是2份,则一共有3份,因此先计算出圆圈的总个数,用圆圈的总个数除以3计算出每份的个数,再用每份的个数乘2即可得到需要涂色的圆圈的数量。

一共12个圆圈

12÷3=4(个)

4×2=8(个);即涂色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先计算出需要涂色的圆圈的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1170本

【解析】

用科技书的本数加上230本,求出故事书的本数。再用科技书的本数加上故事书的本数,求出两种书的总本数。

470+230+470

=700+470

=1170(本)

答: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1170本。

【点睛】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2.778人

【解析】

上午参观人数加下午参观人数即等于这天馆内参观的人数。

421+357=778(人)

答:这天馆内共有778人参观。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3.2502元 【解析】

先用5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除以5计算出1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然后用1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乘法国梧桐树苗的棵数即可。

45÷5=9(元)

9×278=2502(元)

答:买这些

解析:2502元

【解析】

先用5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除以5计算出1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然后用1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乘法国梧桐树苗的棵数即可。

45÷5=9(元)

9×278=2502(元)

答:买这些法国梧桐树苗要2502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1棵法国梧桐树苗的价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4

(2)16幅;16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绘画作品36幅,摄影作品9幅,然后用36÷9即可得到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几倍;

(2)根据书法作品8幅,手工作品的数量是书法作

解析:(1)4

(2)16幅;16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绘画作品36幅,摄影作品9幅,然后用36÷9即可得到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几倍;

(2)根据书法作品8幅,手工作品的数量是书法作品的2倍,用8×2即可得到手工作品有多少幅。

(1)36÷9=4

答: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4倍。

(2)8×2=16(幅)

答:手工作品有16幅。

书法作品

8幅

【点睛】

解答此题主要依据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绘画作品

36幅

手工作品

16幅

摄影作品

9幅 少,用乘法计算。

25.【解析】

此题把64名学生看作单位1,男生占,单位1减即可求出女生占几分之几。

1-=

答:女生占。

【点睛】

此题的64是干扰条件,把64人平均分成8份,男生占其中的3份,那么剩下的5份就是女

解析:

【解析】

此题把64名学生看作单位1,男生占,单位1减即可求出女生占几分之几。

531-=

885答:女生占。

8383858【点睛】

此题的64是干扰条件,把64人平均分成8份,男生占其中的3份,那么剩下的5份就是女生。

26.(1)18米

(2)54米

【解析】

(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2)用花坛的周长乘3就是3圈一共跑的米数,据此解答。

(1)(6+3)×2

=9×2

=18(米)

解析:(1)18米

(2)54米

【解析】

(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2)用花坛的周长乘3就是3圈一共跑的米数,据此解答。

(1)(6+3)×2

=9×2

=18(米)

答:这个花坛的周长是18米。

(2)18×3=54(米) 答:跑了54米。

【点睛】

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7.43人

【解析】

由题可知,如果将做对第1题和第2题的人数相加,其中两道题都做对的人就会多加一次,要求总人数就再从中减去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即可。

32+28-17

=60-17

=43(人)

答:三

解析:43人

【解析】

由题可知,如果将做对第1题和第2题的人数相加,其中两道题都做对的人就会多加一次,要求总人数就再从中减去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即可。

32+28-17

=60-17

=43(人)

答:三(2)班有43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问题中的求总数:A类和B类的个数总和=属于A类的个数+属于B类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B类的个数。


更多推荐

时间,单位,计算,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