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青岛市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例1与做一做,练习十

六第1、第2、第3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

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

的空间观察能力。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

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写上不同文明用语的大正方体,实物数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

谈话: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着不

同的文明词,请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头不摇动,告诉老师,你看

到了什么?

指名不同方向的学生说。(学生有的说“您好”,有的说“谢

谢”,有的说“对不起”。

2、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

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板书:前面 后

面 侧面)

教师指出:侧面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们称为左侧

面,右面看到的我们称为右侧面。

3、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

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

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引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

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更多推荐

物体,观察,形状,看到,教学,学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