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历年普洱中考数学试卷)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知识点来源

孙德芳

《1000以内数的

认识》

学科

视频长度

数学

9分12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七单元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

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讲授型 、问答型

小学二年级学生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小学生能说出各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位

数字的意义;结合显示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

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结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

教学目标:

①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

② 历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

系。

③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1000以内的数,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④ 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知识点描述

微课类型

适用对象

微课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

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

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

操作的环境,让他们数一数、摆一摆、弄一弄,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之在探索

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

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学习。

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

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

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微课结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画面或镜头描述(教学内容呈现)

教师讲解词

(解说词)

时间

一、片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七单元

(25秒以内)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5秒以

第1张PPT

40秒以

第2张PPT

二、正文讲解

以学生熟悉的两位数复习引入

(6分左右)

50秒以

第3-4张PPT

让学生猜学校阶梯教室容纳的人数继续铺垫,引

出三位数这个新的知识点

1分30

第5-9张PPT

引导学生数全校的人数,发现一个一个数,十个

十个数都不方便,继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

秒以内

2分50

第10-12张PPT

通过游戏看计数器数数来探索新知突破难点

秒以内

三、结尾

读写1000以内数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30秒以内)

30秒以

第13-14张PPT

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数的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于比100更大的数在生活

当中已经有一定的接触,但是还没有具体的感知,因此让学生在具体的实物面前感

知这些数比进行抽象的说教来得更实在、更有效果。基于这样的想法,在教学时让

学生通过阶梯教室容纳人数的多少具体感知大数,无形也在培养学生根据已知的事

物进行有根据的推算能力。

其次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经历感知数的组成→抽象数的组成的过程,使

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建立是在有实有据的基础上,对于数的组成是形象而具体,因为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过才不会忘记,才能印象深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涵着许多数学教学资源。本节课注意了教学内容“从生

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数学问题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亲切感并

且易于接受的事实,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

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学习,教学,结合,知识,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