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福建七市联考数学试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年 级 三年级 单元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这与观察者和参照物都有关系),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

西、北等方向的知识也积系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

照物有关,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单元教学设计上有以下

几点考虑。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

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因为有研究证明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

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

南,西,北等方位概念。

(2)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

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

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

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熟悉的环境

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3)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发现,尝试说一说,激励学生自得

教材分析

自悟,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

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

问题的思路。《课标》中把“几何直观”作为核心概念提出,并明确其内涵“主

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

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

课标要求

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前言”的“课程设计思路”中

提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

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

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

和距离确定其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

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

养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与教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位置与方

向》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内容,它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使用上、下、左、右、前、后和东、

课标解读

南、西、北等方位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已经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

置,明确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学习的是根据方

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殴丰富的活动情境,提供多种探究途径,

让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

间观念。

二、单元目标与重难点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

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探索方位的全过程,掌握地图上的八大方向,初步形成辨认方向、

单元目标

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八大方向,掌握地图上的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找其余的

三个方向,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路线图(四个方向),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1)区分图上方位与实际生活中的方位,正确辨认东、西、南、北、东北、

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

(2)明确参照物,正确表述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3)能够比较有条理的描述行走路线。

(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学会描

述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姓的空间

观念。

1.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意识。利用教材呈现“台风来袭”的现实情境,

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提出“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从而回顾旧

知,引出认知冲突,并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生长点。

重难点

重难点突

破建议


更多推荐

学生,方向,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