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金山区高二数学试卷分析)
自主创编数学绘本故事教案
教案标题:自主创编数学绘本故事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主创编数学绘本故事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创作绘本故事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能想象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绘本的方式来展示数学的魅力。”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他们自己的故事创意。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例如:“你可以选择哪个数学概念作为你的故事主题?你可以通过绘本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概念吗?”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创意,并开始合作创作绘本故事。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分享想法,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创作过程中。
4. 故事梗概和大纲:每个小组在开始绘本创作之前,先制定故事的梗概和大纲。梗概应包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数学概念的应用,大纲则可以帮助学生组织绘本的结构和内容。
5. 绘本创作:学生可以使用纸张、彩色笔、图片等材料来绘制他们的绘本故事。
鼓励学生使用图形、图表、数字等方式来展示数学概念,并通过文字叙述来讲述故事情节。
6. 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完成绘本创作后,组织一个分享和展示的环节。让每个小组有机会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绘本故事,并解释其中的数学概念和应用。
7. 讨论和反思:在分享和展示之后,组织一个讨论和反思的环节。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其他小组作品的观点和反馈,并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故事创作和绘本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评价学生绘本故事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准确性。
3. 分享和展示环节中,观察学生对其他小组作品的理解和反馈能力。
4. 讨论和反思环节中,评价学生对自己创作的评价和反思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将绘本故事制作成电子版或视频形式,以便在学校或家庭中与其他人分享。
2. 组织一个绘本故事展览活动,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欣赏。
3. 鼓励学生将数学绘本故事分享给其他年级或学校,以促进跨年级、跨学校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有机会在创作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学生的绘本作品也可以成为他们的自豪和成就感的来源。
更多推荐
学生,故事,绘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