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军考真题数学试卷2021)
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比较娴熟的进展口算。并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在依据数的组成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进展思维力气和口算力气。
3、培育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95里面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8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答复:梳理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
(2)一共有34个桃,去掉框里的30个,还剩多少个桃?
3、怎样列式?
指名答复,教师板书算式 30+4 = 34-30=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呢?
(1)先想一想。
(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结合学生答复小结:依据看图,数出来的;用小棒摆出来的;依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4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是4 。
4、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先想一想。
(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由于30+4 =34,所以4 +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答复,结合学生答复适当补充。
5、介绍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子,在每一个算式中每个局部也都有各自的名子。在加法算式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介绍减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34-30=4,减好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
(3)指名说出算式4+30=34,34-4 =30中各局部的名称。
三、稳固练习,深化应用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依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说说每道算式表达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依据60+3 =63你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集体核对结果。
4、“想想做做”第4题。
依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呼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了解“相邻数”是什么意思,再写数沟通。
6、“想想做做”第6、7题。
先说说每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再自己独立完成。
同桌沟通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729992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2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
学问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展计算,稳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力气目标:在观看中培育学生的创意识,在操作、争论、沟通中培育
学生自主探究的力气,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力气。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
1. 师:小朋友宠爱去公园吗?那,教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播放课件)公园里的风光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快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宠爱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预备怎么做?
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
二、动手操作,探究知
1. (播放课件)
师:瞧,这三位小朋友已经开头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吧。
2. 播放课件。
3. 指名说说,从三位小朋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4.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5. 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需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2)读一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3)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学具,试着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宠爱的方法算出得数。
(5)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 解决其次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需用到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争论、沟通,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哦,要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少了几就减几。
7. 比较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明确比多比少问题的解答思路。
8. 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塑料瓶呢?听听才智老人是怎么说的。
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腐烂”,它会危害庄稼的生长。
三、分层导练,稳固知
(出示课件)
1. 收集易拉罐。
2. 收集旧电池。
3. 折幸运星。
四、引导总结,强化知
1. 师:今日这节课,你们觉得欢快吗?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学问?
2. 学生自由答复。
#729847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2、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观性和认真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沟通研讨 教学预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1、 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复习: 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日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像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样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设计学生宠爱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观性,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1、认真观看,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左边摆了30根小棒,右边摆了5根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列式是30+5=35
2、学生按教师要求和同桌举例生疏加数、加数、和。
3、学生按图进展操作、沟通、表达,然后汇报沟通。
4、举例生疏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依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30+5=35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举例说说。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交给学生争论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方法同上。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争论、汇报。在信任学生力气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宠爱学习的情感。
实践与应用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自主小天地: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承受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第4题 对口练习:可承受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展练习。
实行灵敏多样的形式进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久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729691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稳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预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 沟通沟通、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展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夺红旗竞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力气真棒,教师很欢快,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连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看
师:谁能告知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宠爱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欢快,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教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知教师,应当怎样列式?
教师依据学生答复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当怎样列式呢?
教师依据学生答复板书:32-2=30
师:谁能告知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承受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舞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教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相互沟通,最终全班沟通汇报。
三、学问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 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
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 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看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察指导,指名摆演,集体订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 b、6+40= c、46-6=
教师鼓舞学生进展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价,集体订正。
③、“小教师”写算式,学生摆
小教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教师评价。
2、 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沟通,争论。
如图:
先摆 摆出
再摆 拿走
一共 □○□=□ 还剩 □○□=□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终集体订正。
五、稳固与拓展
1、 数学小玩耍(小马过河)
师:今日,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情愿用自已所学的数学学问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情愿!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玩耍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才智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需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终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舞学生用小棒进展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学问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特别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欢快。
2、小结
你们今日过得欢快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学问呢?
#729995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生疏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娴熟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把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育学生观看、操作力气以及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的力气。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预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答复以下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或许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答复对吗?这些羊或许有几只?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连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假设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假设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刚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假设参与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留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始终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答复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教师要赐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稳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看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知同桌的同学。
2、(首尾照顾)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数学教案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问题
发布评论